- 相關推薦
動畫專業好就業
動畫專業排名就業怎么樣呢,當然在每一個專業上就業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只要自己的專業水平達到了水平就業就不是問題了,現在大家看看動畫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動畫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前不久,由教育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動漫專業被亮“紅牌”。
這也是該專業連續多次被敲響警鐘。
所謂“紅牌”專業,是指失業率比較大,就業率比較低,同時月收入不高并且就業滿意度偏差的專業。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動漫專業人員的稀缺,卻又是國內動漫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一邊是動漫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難題,一邊是動漫企業正在遭遇的人才困境。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
過來人說:做名動畫人并不風光
今年九月,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將在本市舉行。
最近一段時間,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動畫系畢業生小林跟隨系主任魏群一直忙碌于大運會的視頻創作與制作工作。
小林所在的班級共有50名學生,但是今年畢業后,從事動漫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只有三分之一。
作為這“三分之一”中的一員,小林覺得自己很幸運。
慶幸之余,小林還是覺得心里有些發虛,“這段工作經歷讓我發現這么多年的書都白讀了,課堂上學的與實際相差太遠。
當初天真地認為學了動畫專業就能賺大錢,但真正從底層干起來才發現,這份工作既單調又辛苦,要想拿到高薪還得靠‘金點子’真本事。”
與小林有著相似經歷的王新思步子邁得則更大些,剛剛畢業不久,他就和自己的團隊踏上了北漂創業之路。
王新思畢業于天津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動畫系,5月初曾與參展方一同參加了第二屆濱海動漫節,然而沒過幾個月他和團隊成員便加入了北漂行列。
“來北京一個月了,我還是打算繼續在動漫這個行業發展,目前我們工作室準備參與拍攝一部低成本室內情景劇短片,我們想先以這個為基礎,慢慢做一些更成熟的產品,以后考慮自己成立一家公司。”
王新思在學期間,就曾組建過一個工作室,而且很快得到本市一家投資方的關注,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雙方最終還是分道揚鑣。
現在王新思的工作室共有5個人,“剛到北京的時候大家也想過要放棄,因為住的地方很難找,我們又不打算找家里要錢,最后只得借錢租房。”
對于新入行的他們來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還不是最煩心的,“現在的壓力主要是如何生存下去,以住房為例,現在住在北京房山區,五環以外,5個人每月連房費加上物業費、暖氣費等,平均一個月2800元左右,與之前濱海新區生活成本比較感覺負擔小了些,但還是捉襟見肘。”
做動畫要付出很多辛苦,對于這一點王新思深有體會,“這個行業目前工作雖然比較好找,但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因為工資低,也就2000元左右,起早貪黑、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
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上手慢和與實際需求不接軌,經過一段時間社會磨煉的王新思認為:“在公司里進行的半年左右的入職培訓都比學校里學的更實用。”
業內聲音:處處“不專業” 人才留不住
與動畫企業用人缺口相比,更讓老總們心痛的是內部人才不斷流失。
目前,我國的動漫產業從創作到發行每個環節都存在“不專業”的問題,這已成為業內普遍共識。
而正因這種“不專業”“不規范”長期存在,結果讓企業很“受傷”,許多動漫人才頻頻跳槽轉行。
“對企業來說人才、政策、資金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處阻滯都會成為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一位資深動漫人說。
去年我國動畫市場可謂欣欣向榮,據統計共生產了26萬分鐘的原創動畫,但在這海量的制作數字背后能夠真正讓人記住的作品卻寥寥無幾,好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尚游認為:“不少人才的從業熱情正是在日復一日的機械畫圖中消耗殆盡。
”而動畫企業對“量”的盲目追求,也使一些企業走進以降低成本來獲取利潤及政策補貼的怪圈。
同時,不少優秀動漫創意因為條條框框無法與市場順利對接,也讓部分人才流向了游戲設計等周邊行業。
“動畫行業普遍收入并未達到坊間傳言的‘高水準’,同等級別的動畫人才轉做游戲收入往往能增加一倍。”
“希望動漫的審批流程可以更加規范快捷,對動漫作品的題材限制也可通過分級等方式放寬,因為動漫不僅是做給孩子看的。” 尚游說這也是許多動畫人的心聲。
當前,不少動漫企業都在政府政策引導和市場利益的夾縫中尋求平衡。
不過可喜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提升原創內容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并開始了擺脫以量取勝的老模式。
在采訪中許多原創性動畫企業,都在積極嘗試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新媒體使原創作品更有效地與市場溝通。
雖然動畫企業當前面臨著種種發展難題,但許多從業者依然保持著豁達的心態,“動漫強國的養成是一個需要時間、人才、創意、作品等一系列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一時,這需要的也許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尚游說道。
記者手記:動畫“摘牌”需三方合力
動漫界長期存在浮躁風氣,這是許多業內人士認同的一個觀點。
這股風氣吹進高校,就表現為教育非但沒有給中國動畫注入新鮮血液,反而制約了動畫產業發展。
業內人士給出的第二個觀點是,動漫產業的秩序性需要經歷市場選擇過程,然而起止何時卻沒人講得清楚,如此看來,動畫專業被連續亮“紅牌”絕非偶然。
然而今后會不會又被亮牌這才是人們所關心的話題,面對這個問題,學校、學生、企業三方該如何。
綜合此次采訪各方觀點建議,對當事三方有如下期盼。
作為人才搖籃的高校能不能把腳步放慢些。
擁有熱門專業固然會帶來好生源,然而相應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軟硬環境都已準備好了嗎?面對“紅牌”“高危”專業,如果能多做些調研,適時修正目標,滿足社會對教育人才的新需要,讓教育市場與人才市場相互對接,而不錯位,這樣也不枉費莘莘學子多年寒窗之辛苦。
作為用人企業能不能多些理解與包容。
有專家指出,當今中國動漫企業缺少三類人才,一是高端創意人才,二是管理人才,三是經營人才,而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許多人很難在短期內滿足企業的需求,他們與其他同齡人一樣,要經歷成長的煩惱與蛻變,這時候,作為企業不妨多些理解,多些寬容,多些給予,創造一個機會,搭建一方平臺,給予年輕人發展的舞臺,相信當時間褪去稚嫩的外衣,那些熱愛動畫的青年終將成為企業亟待的棟梁之才。
作為年輕的動漫人能不能更務實些。
在采訪中我們看到,有些人面對困難選擇了退卻,有些人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夢想,離開意味著失敗,堅持則需要勇氣,因為動漫這條道路上本身就充滿了坎坷與波折。
無論當初的選擇是愛好使然,是無奈之舉,還是隨波逐流,每一人都應捫心自問,有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有沒有堅持下去的毅力,有沒有忍受寂寞的耐心,理性的回答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未來者的忠告,切莫到頭空悲切。
企業呼聲: 千萬就業大軍 難尋“千里馬”
近日,在一場約有近百家企業參加的招聘會上,記者看到前來招聘動漫人才的企業有七八家。
在一家大型動漫企業的招聘展臺前應聘者不乏其人,人力資源部主管朱先生認真地篩選著前來求職的動漫專業準畢業生的簡歷。
有的畢業生還帶來了自己的作品,并為朱先生進行了現場演示。
“我們今年的招聘工作啟動比較早,說實話公司人才的缺口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現在要想招到一個合適的人才實在是太難了。
”朱先生說。
而另一家動漫企業負責人則直言到:“不是我們太挑剔,優秀人才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這次招聘我們沒有設置學歷要求,只要你在這方面有真本事,學歷不重要。”
對于企業表現出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動畫系主任魏群坦言:“目前高校培養出來的多數動畫人才的專業技能確實達不到企業要求,學生的專業素質亟待提高。”
從近些年,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全國開辦動畫專業的院校僅有兩家。
但截至2008年,全國已有447所高等院校,以及包括中職、高職在內的1230多所院校開設了相關的動畫專業,在校生46萬人次,每年培養畢業生10萬人。
“學生的數量優勢不能轉化為質的優勢是當前最為突出的矛盾。
”天津北方電影集團《兔俠傳奇》制片人魯旭分析道,“現在,在國家政策導向及市場風向標的作用下,動畫專業一方面受到許多考生家長熱捧,另一方面則是校方為了爭奪生源一窩蜂似的開設此類專業,跟風報考與盲目擴招的結果是學生數量逐年增加,而企業卻難以‘消化’,難免造成畢業即失業的現狀。”
教師隊伍: “紙上”談動畫 學歷能力倒掛
“高校專業教師匱乏,師資結構不合理、教學水平跟不上直接導致學生專業能力低下,缺乏就業競爭力。
”一位從事多年動畫制作的業內人士對高校教學如此評價。
在記者走訪了本市幾所高校后,的確感受到校方薄弱的師資力量以及他們的切膚之痛。
其中一所高校動漫專業負責人介紹說,該校動漫專業目前約有在校生200人,專業教師不足10人。
這些教師雖然個個都是碩士及以上學歷,但其中大部分人一畢業就直接來到學校任教,實踐經驗全部來自上學時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項目制作,實際的企業經驗幾乎為“零”。
“我們老師的美術功底、計算機應用能力都很強,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相關企業經驗,缺乏實踐能力。”
然而有經驗的動漫“高手”卻由于機制以及待遇等問題無法引進,高校動畫教學同樣面臨人才荒。
“現在能夠進入學校任教的老師必須是研究生或以上學歷。
很多這一領域的專業人才都因為學歷不夠而無法成為正式老師。
”天津工業大學動畫專業系主任李鐵說,在這種情況下,系里只好聘請了幾位動漫領域的專業人才來校兼職任教。
教師待遇同樣也是校方一大難題,“我們系里老師的待遇很普通,即使是教授級別工資也只有幾千元。
而有的畢業生年薪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元,要想讓他們回校任教恐怕不太可能。”
其實對于高校教學問題,業內早有呼吁,生態城動漫園公共技術平臺技術總監王一夫說,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成立專門的動漫專業技術指導委員會,對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認定考核;同時也建立一套從業人員資格認定體系和崗位技能認定體系,推出真正意義上的行業技能標準,改變以往所持技能證書與能力不掛鉤的尷尬。
就目前而言,動畫專業教師的選拔任用,各校仍是按照自己用人需求而定。
教學水平的高低只能通過畢業生就業率來判定,而其中有多少人從事動漫行業外人無從得知。
培養模式: 課程“大而全” 與需求相脫節
由于動畫涉及漫畫手繪、形象設計、影視制作和游戲等多個領域,大部分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時都采取了“面面俱到”的方式,這也使得學生出現了“很多都懂一點,卻一個都不專”的現象。
“大學時要學的課程實在是太多了,要完成那些必修的國家課程,要為選修課累積學分,還要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真正留給專業課學習的時間不多,而參與實踐的機會就更少了。”去年剛剛畢業于本市某高校動畫專業的畢業生小田告訴記者。
在校學生疲于應付各類課程的同時,企業方則更希望“偏才”“專才”的出現。
以一部動畫制作過程為例,它就會涉及前期構思、人物設計、角色表現、渲染合成等諸多步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工作人員具備深厚的專業修養,而這幾年,很多高校始終致力于培養全方位動漫人才,殊不知“大而全”的模式下很難造就出“適銷對路”的人才。
“動畫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行業,這就意味著專業教學也應以實踐為主。
但在用人過程中經常發現,不少動畫專業畢業生更了解動畫史、動漫理論,他們更擅長在動漫制作流水線上完成固定的‘畫畫’任務。
”好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尚游說,“現在很多畢業生好比是一個學徒,學會了用錘子釘釘子,當別人再給他一顆螺絲時,他還是一樣釘下去。”
王一夫認為,高校完全可根據教師主攻方向、當地企業需求、生源素質來細分專業,主打培養某一類動漫人才,從而完成對專業評估整改。
比如,當前業內對三維角色動畫師這類對動漫角色進行表現的專業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相當于影視作品中演員一職),可真正有針對性地培養此類人才的高校卻少之又少。
畢業生: 無法承受“動畫之重”
今年剛剛畢業的動畫專業學生小培參加工作僅僅一個月便選擇了辭職回家。
“不僅每天對著電腦,而且還經常加班。
雖然已經學了四年,但是真正走上工作崗位后才知道,女孩子做這行太苦了。”小培說。
目前,高校中的動畫專業幾乎都屬于“藝考”類范疇,學生在高考時,雖然需要經過專業測試,但是在錄取時,“藝考”類考生的分數還是要低于普通類考生分數。
所以,不少老師認為,部分學生當初在選擇該專業時,不排除是為了走“藝考”這條“捷徑”,所以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
這也可能造成學生畢業后沒有從事本專業現象的發生。
“一名畢業生進入企業后往往都是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一般需要3年至4年的時間才可以成長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在這期間,學生要承受著工作單調、勞累以及薪金較低等多重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堅持不下去選擇了轉行。
”天津科技大學視覺傳達專業副主任韓明勇說。
“公司只有三成是動漫專業畢業,七成員工都不是科班出身。
”尚游說,“這幾年,公司年年都參加市里的大型招聘會或去高校招聘,也常有動漫專業學生來實習,可最后能留下的員工幾乎都是從其他動漫公司過來有工作經驗的。
在這個行業里學歷不是重點,能力才是關鍵。
”“當然,每年動漫專業畢業生中也會有優秀人才,他們大多來自北京傳媒大學等一些老牌動漫專業,這也是目前動漫人才的來源之一。”
【動畫專業好就業】相關文章:
當今什么專業好就業10-05
就業前景好的專業201810-05
男生哪個專業好就業10-05
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排名11-13
就業前景好的文科專業10-05
就業前景好的專業201910-05
專科就業前景好的專業10-05
女孩就業前景好的專業10-05
現在就業前景好的專業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