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
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形勢,而將應用化學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的結合起來是提高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途徑。
本文對新形勢下對應用化學人才培養要求做出了研究,并以提高應用化學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對高校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以及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與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 應用化學;人才培養;實踐能力;途徑;策略
應用化學學科是化學與其他自然學科或者技術領域的結合,在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踐能力培養是重要的環節與內容,相比較化學學科而言,應用化學學科具有更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要求,而在這個要求下,應用化學專業學生必須以堅實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從而不斷擴寬自身的知識面與綜合素質,從而真正的能夠成為應用型專業人才。
所以通過對當前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所面臨的形勢進行研究、對當前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作出客觀的認識能夠為高校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據。
一、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形勢研究
(一)現代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育的內涵在于實現全面的擴展人的生命價值,體現出人自身的本質力量。
在每個不同的時期都會具有不同的教育觀念,而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一直使我國的師道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種教育理念能夠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成為理論知識的繼承者甚至成為理論知識的傳遞者,但是這種教育觀念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是應用化學人才應當具備的基礎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漸的確立并得到了一定的實踐,通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
而這種教育觀念的轉變能夠為當前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一定指導與借鑒。
(二)21世紀的社會特點
對教育而言,21世紀是素質教育的世紀,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以單純的理論灌輸為主要目的已經顯然不能滿足教育的發展,而是應當將知識理論與綜合素質并重,不斷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素質教育的提出是為了滿足知識化經濟時代的需求,是經濟時代作為21世紀最為顯著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不斷的提高,同時要求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切實的將自身的理論知識靈活的應用于工作當中,而這不僅要求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能夠重視實踐性培養,同時要重視創新能力培養。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衍生出了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競爭與合作意識的加強,而在這種背景下學生要善于將自己的知識與新事物結合,從而使自己能夠抓住機遇并有能力面對挑戰。
(三)社會企業需求
實現和促進學學生就業是高校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企業也同樣面臨著殘酷的競爭,而只有具備并正確管理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人才才能夠實現企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從當前社會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總體來看,企業對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更加的青睞,而綜合能力是指人才必須對企業的產品具有充分的了解,同時能夠在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參與科研開發工作,這同樣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當前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大部分缺乏對社會企業的適應能力,尤其是在綜合能力不理想的情況下很難在社會企業中表現的游刃有余。
二、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思路與策略
(一)通過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實現應用化學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基礎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基礎實踐能力與應用化學專業緊密相關的能力,包括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方面,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應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來實現,同時也必須以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理論以及基本專業技能為基礎。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應用化學教學首先要重視夯實學生在應用化學專業方面的基本功,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發揮出主導作用,積極、及時的指導學生學習并重視與學生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應當充分發揮出應用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并正確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或者鼓勵學生通過教材自己掌握觀察方法與步驟,教師監督學生的觀察過程并檢驗學生的觀察成果。
在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中,教師要以“以人為本”為教學原則,認識到學生的操作能力基礎,并尊重每一位學生,采用基礎差地要求、基礎好高要求的手段,通過鼓勵來提高學生積極性并消除其不良情緒,通過監督與指導來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同時教師要鼓勵并尊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通過交流和實際操作來進行驗證,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通過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經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驗證問題和交流的過程,探究式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同點在于得到結論的途徑是自己的思考而非教師直接給出的結論。
應用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中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動手實踐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所以應用化學學科具有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優勢。
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面對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同時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
在探究式應用化學教學模式中,化學實驗仍舊是探究式教學的主要載體,在利用化學實驗開展探究式應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實踐能力以及教學內容作出合理的把控,從而正確的把握實驗設計的難度。
將要開展探究教學的實驗應當有一定的難度并具備綜合性,不僅要做到引導學生科學的計劃與操作,同時要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學生間互相評價放在重要的地位,從而使學生得出的結論能夠通過科學的認證,同時也使學生的勞動成果得到肯定,提高其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三)通過學生科研提高創新能力
應用化學人才的培養過程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同時要突出創新能力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崗位的需要,成為復合型與創新型的人才。
在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不受教材的局限,在綜合實驗的基礎上積極帶領學生開展課外科研。
雖然課外科研具有較高的難度,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通過科研可以使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科研課題的選擇上,教師首先要重視科研的綜合性,同時要在選題方面具有新穎性,最好能夠與社會熱點結合使選題具有實用性,而課題的可實現性是進行科研的基礎。
在學生科研中,學校可以嘗試建立導師制度,通過分組的方式利用開放性的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通過各有分工來發揮出個體學生的長項,同時也能促進每一個學生應用化學素質的提高。
(四)通過實習工作促進學生生產實踐能力提高
學生參與到社會崗位中開展實習工作是促進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學生生產實踐能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通過實習工作,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能夠對學生包括應用化學素質在內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同時實習工作也對高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求學校領導要重視學生實習工作,以各方面各部門的協調的基礎適當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實習基地,或者高校可以與校外企業聯合開展產學結合的方式,實現高校與校外企業的雙贏,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
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校外企業的正確選擇,同時要將學生的總結報告放在重要的地位,從而保證學生的實習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粱亮,李大光,余林,等.應用化學專業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的思考【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6).
[2]余林,郝志蜂.立足地方經濟建設應用化學專業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化工.2007,34(6).
【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相關文章:
應用化學專業簡歷03-17
應用化學專業描述11-13
應用化學專業的個人求職簡歷10-10
應用化學專業就業前景調研報告11-18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1-04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1-15
應用化學專業求職信范文五篇08-09
應用化學專業求職信范文5篇08-09
應用化學專業求職信范文3篇08-02
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