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論文2000字
摘要:《計算機網絡》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本文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基于當前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對改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證明。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教學改革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實踐型、操作型、執行型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各高職院校本著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培養技能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目標,組織實施教學。近年來,計算機網絡應用人才需求緊缺,但是,與此相反的是大量計算機畢業生難以就業,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作為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一線教師,筆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當前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
①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這種方法如運用不當,易造成以教師為中心,形成滿堂灌、填鴨式,限制學生主體參與和主動創造的精神。
②教學過程偏離辦學理念。高職院校的辦學目標是以市場為導向,在課程設置過程中確實遵循了此目標。當前計算機網絡迅速發展,人才需求旺盛,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網絡專業或課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嚴格按照市場需求的目標進行。許多高職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注重學位教育,脫離了實際。
③傳統教學手段單一。教師利用“粉筆+黑板+書本”進行“教”,學生利用“書本+耳朵”進行“學”,對于網絡協議這種高度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通過書本和教師的簡單描述理解。
④教材陳舊,內容過時、滯后。這就造成教授的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學生不知道學到的知識在哪兒用,社會上急需的知識又學不到。
⑤不注重實訓環節。沒有嚴格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教學。實驗課任務不明確,導致學生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簡單地將書本示例照抄實現。忽視對學生動手、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⑥計算機教育的資金投入不夠大、不夠及時,甚至有的學校的計算機多年不淘汰更新換代,設備的維修維護資金跟不上,不能適應計算機課程的發展需求,要么一次購進大量非常先進但不合時宜的計算機設備。
⑦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上機操作時,老師在前面忙著演示授課,學生在下面玩游戲、看電影或操作與上課無關的現象比較普遍。而微機室管理人員和教學管理方面脫節,使上機管理較為松懈,學生上機自由性比較強。
二、改進當前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對策
(1)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改變“板書+講解”的授課方法。計算機是一門不同于數理化的操作能力比較強的課程,要以學生為認識的主體,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加強上機操作,培養學生自學創新能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①互動式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
②討論式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對于課程所涉及的一些較難懂的、并且又是大家共同愛好的知識內容,采取討論式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啟發、指導學生開展討論。
③網絡教學,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不斷完善的課程網絡教學環境包括了該課程教學課件、教學大綱、試題庫、參考資料等多項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有選擇地、自主地上網學習。
④通過實驗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⑤課程設計,發揮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潛力。在一些重點章節和課程學習結束后,以課程設計的形式檢驗學生對課程的把握程度。⑥實習教學擴充課堂教學。筆者根據我校現有的條件和課程特點,首先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進行教學改革,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具體實施過程分為幾個步驟。第一,確定項目任務。第二,制訂項目計劃。經過同學們的精心準備和充分討論,教師明確考核范圍和方法,將學生進行分組。第三,實施計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項目實施進程,制定跟蹤管理的方案。在學生遇到難題時,首先鼓勵相互間討論,包括學生討論和師生討論,指導學生查閱相關的教材和參考資料,對于個別問題教師耐心地進行個別輔導、解釋,對于共性問題教師可集中授課。第四,檢查評估。
(2)認清辦學理念,改進教學思路。高職教育應當明確以應用技能教育為主,培養能夠迅速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技術人才。教學指導思想遵循以實用為主的方針。當前社會需要具有專業技能的網絡人才,所以離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不應只停留在書本和概念,應該面向社會需求。
(3)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采用以多媒體教學課件為主,黑板教學為輔的形式。對于形象性思維或抽象性的問題,用多媒體課件可以使問題直觀、形象、易理解,也可增加內容的趣味性,同時也增加了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計算機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教師要不斷更新補充自身的知識,及時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開發新的教材。計算機教材要適應時代發展,及時更換更新,不能多年不變,讓學生去學已淘汰的知識。
(5)注重實踐環節,培養應用人才。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對于培養應用型網絡人才十分重要。學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條件為學生創造實驗環境、建立校外實踐基地。
(6)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設備因為數量多,要每年及時地更新換代。逐年增加維護費,防止出現因大規模的淘汰設備而出現資金緊張的現象。購買的計算機設備要適應時代潮流,但又不必是很高檔的配置,使學生能及時了解接觸到最新、較好的知識面。
(7)建立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一方面高職院校的上機管理要同普通教學管理相互配合,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同時也可以在計算機上安裝專門的多媒體教室管理軟件和進程控制軟件,使上課教師可以控制學生只能操作目前所講授的軟件,防止學生操作其他軟件。
參考文獻:
[1]劉鳳,趙敬梅,關于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20).
[2]趙永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初探EJ1中國科技成果.2005(19).
(1.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2.西安市周至職教中心)
【計算機網絡論文】相關文章:
計算機網絡論文10-18
計算機網絡論文04-01
[經典]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7-20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5-17
計算機網絡及應用論文05-18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03-16
計算機網絡與安全論文04-01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論文06-07
計算機網絡論文15篇[經典]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