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制造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論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中小制造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再加之國內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使得大宗原材料物價水平均有所上漲,導致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由于我國經濟正處于也將長期處于發展中階段,改革開放的力度還不夠,經濟政策法規的制定還不完善等現實問題造就了當前我國中小制造企業的諸多生產成本管理問題。縱觀外部環境下的種種挑戰,中小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因此,只有不斷加強中小制造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力度,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從而保證我國經濟可持續穩增長。
一、中小制造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在我國,地區經濟差異大,資源分配不均,而好的資源和環境幾乎都被大型制造企業壟斷了,中小型制造企業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同時,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中小型企業相對較多,超過全國企業總數的85%,那么這些中小制造企業如何發展壯大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問題。根據當前社會調查顯示,中小制造企業之所以發展緩慢,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更多的來源于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尤其是生產成本管理不科學,造成企業的盈利水平上不去。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及企業調研情況來看,制約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的生產成本管理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企業對生產成本管理認識不到位。雖然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都十分重視生產成本控制,但是卻沒有從發展的角度上認識到生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數中小制造企業僅把生產成本定義為原材料、人工價格和制造費用的簡單匯總,完全忽視了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損耗費用、機械設備等固定投資費用等隱性費用。而且企業普遍只關注如何加大產量,提高效益,而忽視了隨著產量增加,成本費用將越級式遞增的效應,尤其是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企業的存貨成本將會大幅提高,若再遇上經濟形勢下滑、行業遇冷,那對企業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也就是說,企業沒有站在宏觀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認識生產成本管理的概念,而是狹隘地把生產成本管理固定在一般財務角度上。
2、企業生產成本核算體系老化。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較為傳統和單一,往往導致成本核算結果不準確。尤其是在現代制造環境下,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生產流程越來越復雜,僅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很難將制造費用準確地分配入各成本核算對象中去,從而導致成本失真。而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不準確的成本無疑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同時,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計算機互聯網的功能,生產成本核算不聯網,沒有全員參與生產成本管理的思想。
3、企業生產成本控制缺乏系統化流程。首先,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不注重原材料的入庫出庫管理,常常造成原材料丟失、重復采購、材料利用率低等問題,在成本控制源頭上管理混亂;其次,中小制造企業一味追求低成本戰略,不及時更新生產設備,造成生產效率低下,反而增加生產成本;最后,中小制造企業普遍輕視質量監控,主要體現在產品生產工藝不合理導致產品質量損失,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企業設置了質量監控環節,雖然看來增加了成本,但是跟質量損失相比,還是節約了成本費用的。
4、企業缺乏現代生產成本管理理念。根據現代財務理念,成本會計具有七個職能,即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決策、成本預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這七個職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代表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階段,能夠及時調節和控制企業生產成本,而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的成本會計都只是簡單地進行成本核算去控制成本,沒有考慮到成本會計的七個職能理念,沒有將生產成本管理化成一個系統。
二、解決對策
1、實行精益化管理模式。針對當前中小制造企業的粗放化管理模式,企業應當精細化生產成本管理程度,實行精益化管理模式。首先,要在觀念上重視生產成本管理,企業領導應當制定相關制度規定,加強一線技能人員的培訓學習,加大宣傳力度保證全員參與生產成本管理,通過實施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規范和約束全體員工從思想上重視生產成本控制;其次,可以借鑒JIT管理模式降低存貨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從根本上改變生產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方式,從而達到對生產產品成本做更加精確的估計。
2、改善成本核算方法。首先,要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培訓機制,使得財務人員能夠不斷學習到新的財務核算方法,以提高個人綜合素質,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財務工作要求;其次,可以使用現在國際上流行的ABC法進行產品生產成本的核算,用作業成本法核算產品成本可以有效地解決現代復雜生產流程下多品種產品生產制造費用難歸集的問題,實現真正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3、開發應用生產成本管理系統。根據中小制造企業的實際情況,創造一套生產成本管理系統,利用互聯網和管理信息系統平臺,使得全員都能參與生產成本管理。倉庫庫管在原材料入庫時在系統上登記數量和金額,車間人員領用材料后,在系統上辦理移交手續,產品生產完工后,車間人員將相關票據傳遞給財務人員,在系統平臺上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費用的歸集和成本的核算,最后產成品入庫,庫管員在系統上登記數量和金額,銷售人員憑銷貨單在倉庫調貨出售。全程數據可追溯,一環扣一環,建成成本保障體系,做到生產成本管理事事有人管、專人專職。
4、建立有效的生產成本管理體系。為了徹底解決大多數中小制造企業在生產成本管理執行、監督、考核等方面的缺失,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生產成本管理體系。首先,在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和獎懲機制上保障生產成本管理有效運行;其次,在生產組織上做好事中控制,保證計劃的落實到位,加強投入產出比和存貨周轉率,提高運行效率;再次,在財務管理上實施全面預算機制,與考核掛鉤,加大對質量損失費用、安裝調試費用等隱性成本費用損失的控制,細化生產成本科目和工藝流程;第四,在質量控制上設立過程控制模塊,及時發現問題,將損失控制到最小;最后,在考核評價上成立專人專組對定期對生產成本進行分析和考核,做到事后控制。
【中小制造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問題經濟論文10-13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論文10-13
企業經營成本管理問題分析的論文10-10
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問題探討經濟論文10-12
預算管理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分析論文10-10
關于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問題的思考的論文10-10
企業電力管理現狀及對策論文10-10
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10-12
企業績效管理分析論文10-12
關于建筑設計企業合同管理的問題分析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