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個人養老保險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那么大家知道個人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根據現行政策規定
1.在同一城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20年,退休時,即按繳納所在城市標準發放最低基本養老金,執行繳納所在城市醫療保險標準。
2.流動工作人員,在每一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均未夠年限,而在所有城市的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基本醫療保險滿20年,則按其戶藉所在地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執行戶籍所在地醫療保險標準。
3.在所有城市,基本養老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繳納均不夠年限,則在退休時,按當年度所在地社保繳納基數,一次性補足規定年限的基本養老與基本醫療。
簡而言之:
1、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二、15年限為最低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越長則發放的越多
15年是最低基數,中間不能間斷,后面續交要交滯納金。15年后每多交一年,以后退休后得到的退休金的比例會增加。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之后如果中斷繳費,個人帳戶養老金首先就停滯在一個固定的數額上,中斷繳費時間的繳費年限自然不能加入合并繳費年限中。在未來退休時,按照累計繳費年限計算退休待遇時,基礎養老金部分比較低。其次,個人帳戶儲存額少,個人帳戶養老金也隨之降低,對今后調整養老金水平時,因繳費中斷導致的養老金水平偏低是不會予以政策傾斜的,總休上說,中斷繳費帶來的損失遠遠大于因中斷繳費而節省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不繳費的人員到達退休年齡時,首先看其累計繳費年限是否到達15年,如果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只能將其個人帳戶的個人繳費部分一次性退還本人,無法保障其晚處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繳費滿15年之后,未達到退休年齡就不再繳費的人員,今后在達到退休年齡計算退休后領取養老金時,是按照其中斷繳費的上年社會平均工資計算養老金,而不是按退休時上年社會平均工資計算。可看一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259號)
簡而言之,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首次領取時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個人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相關文章:
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03-15
養老保險交多少年劃算03-15
辭職要交辭職報告04-18
農村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03-15
賣房子要交哪些稅11-13
養老保險交滿15年后可以不交嗎02-17
只交養老保險沒簽勞動合同對嗎03-14
高一英語期末教學工作總結要交11-19
養老保險工作個人總結03-23
養老保險個人工作總結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