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課改隨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課改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課改隨筆1
什么是高效課堂?百度百科是這么定義的: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結合自己的教學,我認為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是學生樂呵呵迅速地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它不是一種模式,更不是哪一種模式能代替的。
近幾年來,各地出現了很多高效課堂的模式,從學生"自導自演"的杜郎口模式到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從學生主導的永威中學到昌樂二中271課堂,再到昌樂一中的翻轉課堂......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乍一看上去眼花繚亂,其實這些高效課堂的模式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更注重學生的預習,更注重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想讓自己的課堂高效,是每個老師的期待。可怎么做才能讓課堂的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優化?是學會某一種模式嗎?在我看來,絕不是。我們要在“百家”的基礎上去反思探索,實踐出適合學情和自己教學實際的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它不一定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也不一定每堂課都一樣。但無論怎樣變化,高效課堂必須具備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預習。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那么,學生如何預習呢?預習主要任務是: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點、難點并初步達成學習目標。其基本過程是,學生根據自學后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新課前,教師要積極引導大膽放手發動學生去自學,去探究,使之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氣投入積極自學求知的狀態。使學生達到自學求得,自求得之。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能全力以赴地去探究去發現去把握學習目標,有的放矢。只有這樣的預習,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暢談獨家之道,為在課堂上精彩展示做準備。
第二個環節:自主學習:我自信、我快樂、我展示
在高效課堂中展示的主要任務是交流預習所得的學習成果,并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一般為: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生生、師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由于課前(預習)給了學生充分準備時間,在字詞句上,在基礎知識上,吃透了,學生能在知識與能力上拓展和遷移,創造性發揮、創新性的學習,所以在課堂上有“成果”可以展示大教育局葉圣陶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抽機誘導。”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致力于“導”,在學生的.展示交流中教師也應及時適當的進行引導和點撥。
第三個環節:知識內化,生成個性
主動、有效的學習是學生提高能力,內化水平生成個性的前提條件,學生主動參與有效的課堂,為學生的個性化的學習構建創造了條件。教師要十分注意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知識進行構建,為學生個性學習的生成創設新的平臺。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生生、師生共同討論,在教師進行點撥下,學生在展示交流反饋中,不知不覺把教師期許學生掌握的學習目標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生成自己的個性化見解,逐漸形成學科素養。
實施高效課堂是目前教育改革的趨勢,是承載這教育的發展與未來。作為教師,從教幾年來,我也一直在為堂堂高效而努力著,有經驗也有教訓,深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學課改隨筆2
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一輪的課改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新課改走進我們的視線,步入課堂的實質性實踐,已一年多了。在校長的正確領導和具體指導下,我校“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進行得轟轟烈烈。近一年多的改革實驗,我們對課改的認識由抽象、粗淺逐漸到具體、深入,課改為我們展現了新的舞臺,新的天地,變革了教師的教育思想,推動我校的教學改革。
一、認識和感悟
說實在的,在改革的過程中,我曾經徘徊過,猶豫過,但經過這一路走來,我充分認識到這種改革是符合時代精神的.,是符合教育規律的,也是符合學生成長發展需要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二、實施和收獲
在學校組織的各項過關課,升級課,品牌課等的評比中,我一開始未能真正從思想上給予重視,后來在集體聽品牌課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從此我虛心學習課改理論,我又重新研讀了《第二次教育革命》,首先思想上發生了變化,我又給自己定下目標,多聽品牌課,自己琢磨,再短時間內讓自己盡快成長。
課改收獲:
1.課改使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較大轉變;
2.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是加大了學生的交流展示。只有展示,學生才能有成功感、優秀感、羞恥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愿望;另外,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等。
3.學生變了,變得愛學習了,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了,展示,學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等心理素質也隨之增強,為我國培養杰出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推進和完善
雖然在課改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和收獲,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惑。如:
1.觀念更新無止境,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理論支撐;
2.課堂形式熱鬧的背后,學生掌握的情況如何;
3.師生關系在這種課堂形式下會不會出現距離;
4.學校應提供平臺,讓每一為教師都有出去學習的機會,促進教師平等快速成長。
“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的全面實施,對我校來說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對我自己來說,更是一種進步,我會積極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中,不斷反思,總結,學習,提高。
【中學課改隨筆】相關文章:
課改隨筆:愛的芳草地06-12
中學體育課改心得11-23
中學課改工作匯報08-09
課改培訓心得02-03
課改工作計劃04-05
課改工作總結05-26
課改的心得(精選21篇)03-02
課改實施方案04-25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