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隨筆(合集20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隨筆1
還記得孩子們剛進小班的時候,基本上穿脫衣褲、鞋子都需要老師的幫忙,在家都是由父母照顧的服服貼貼,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經過一個學年的鍛煉,在小班自理能力的比賽中,孩子們紛紛大顯生手。我們先在班級里進行選拔賽,然后選出最快的六名孩子參加了小班年級組的比賽,鈴聲一響,小選手們紛紛以最快的速度穿上套衫,褲子與鞋子,一氣呵成,完成了趕緊舉起小手,同伴們在邊上喊加油,感覺班級的老師在邊上比參賽的小選手還要緊張。
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孩子們真的長大了,變能干了,學會自己穿衣這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升入中班后,我們繼續要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還要學會別人的事情幫忙干,大家的事情搶著干,孩子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去年我們進行了班級年級組的“兒歌比賽”,今年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比去年進步了,詞匯豐富了,語句連貫了許多。平時我們也注重孩子語言方面的培養,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培養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并通過提問,培養孩子語句的連貫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班級進行了“講故事表演賽”活動,孩子們都踴躍參加,講的故事內容還真豐富有“小貓釣魚”“小馬過河”“小紅帽”“井底之蛙”“小雞的夢”“小白兔餐廳”“小豬嚕嚕”“汽車嘟賭”“黑貓警長”“小霸王胖胖”等等,有的'孩子邊講邊配上了可愛的動作,有的孩子還真出乎意料的講的精彩,我對他們都豎起了的大拇指,并頒發了“巧嘴娃娃”的獎狀,孩子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雖然只是表演賽,但孩子和家長們都很認真對待,所以適當進行一些競賽也能促進孩子們的發展,孩子拿到巧嘴娃娃的獎狀都顯的自信滿滿,我們也一起尋找了不足的地方,比如聲音可以再響亮一些等,我們一起計劃到了中班繼續進行那樣的比賽。
幼兒園小班隨筆2
女兒三歲了,今年上小班。最近,我發現女兒有個壞毛病,那就是愛說謊。最近她回家總是說老師打她,不想上幼兒園之類的話。同樣身為幼兒教師的我,深知教師的職責,更知道老師不可能體罰孩子,更不可能打她。針對這一現象我和她班主任進行了溝通,并找到了她說謊的原因。女兒剛入園,對新的環境不熟悉,不想上幼兒園,所以就說謊了。當確定孩子在撒謊時,就須引起我們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為了糾正女兒這個壞毛病,我給她講了狼來了的故事,還陪孩子看了許多有關孩子說謊的動畫片,讓孩子了解到說謊的壞處和嚴重性。其實孩子挺聰明,知道我發現了她的小秘密,不好意思的湊到我的耳邊說:“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說謊了。“
當孩子說謊時,家長不要一味的`去批評或者打罵孩子。要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多引導孩子,多與孩子溝通,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用寬容和愛,讓孩子走出說謊的誤區。
幼兒園小班隨筆3
幼兒新入園,周圍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規律改變了,孩子們難免會情緒不穩定,來園是喜歡哭鬧,這時用播放一些輕松歡快的音樂,會使寶寶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而暫時忘記了哭泣,于是,我針對剛入園孩子的哭鬧現象設計了一些用音樂培養孩子生活常規的方案。
在早上孩子們來園時,我常會播放一些關于大自然聲音的音樂,如“森林的早晨”,孩子們一下子就會被音樂中的鳥叫聲吸引住了,哭鬧的情緒一下就平靜了。在開展集體活動之前,我又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間活動時,關于小動物走路的音樂又響起來,孩子們聽到音樂就會學著小動物走路去喝水、入廁。戶外活動回來,一此優美的鋼琴曲會及時地響起,孩子們的激動的情緒也會很快地平靜下來。進餐時播放一些節奏平緩的'曲子,孩子們進餐也會變得輕松愉快。午睡時一些兒歌,音樂故事會讓孩子忘記想家,并很快地進入夢鄉。
睡醒時,來上一些歡快的兒童歌曲,孩子們又會精神抖擻。一天下來,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一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已能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生活、學習習慣都有很大的進步,孩子們現在會聽著音樂自覺地進行各項活動,喜歡上幼兒園了。
幼兒園小班隨筆4
今天吃過早飯,孩子們自主選擇進入區域,趙俊達小朋友選擇了《巧嘴巴》,拿了一本關于地球的圖書,坐在那安靜的看書,不一會李特也進入了閱讀區,和達達小朋友坐在了一起,剛開始兩人各看各的。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達達忽然拿起李特的書就開始撕,李特看到自己的書被撕爛,轉臉就把達達的'書也撕爛了。看到這種情況,我把他們兩個單獨叫到旁邊,問怎么回事,特特說:“達達非要搶我的書,就把我的書撕爛了”。達達說:“我就是想給他換一下,他不給我換,我不是故意的”。聽完他們的敘述我說:圖書現在被你們撕爛了,它得多疼、多傷心,你們不知道愛惜圖書,圖書以后就不會和你們做朋友,你們自己說這樣做對嗎?他們兩個人不自覺的低下了頭說:老師,我們錯了,下次不這樣了。
評語:孩子雖然到區域進行活動,但是卻沒能很好的遵守語言區的規則,他們的行為在游戲評價時可進行一個提煉和下次進區域的要求,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及學習遵守游戲規則。
幼兒園小班隨筆5
按理說,小班的學生不應該留作業的。但是小魚哥哥卻喜歡給孩子們留作業,當然并不是真的要讓孩子們去寫作業,而是一些靈活多變的,讓孩子更偏向于思考和動手的作業。
一般小魚哥哥給小朋友留的作業,都是與父母有關,或者是和家庭有關的。小朋友們也非常樂意,因為這樣的作業是給他們與父母,與家庭緊密接觸的一個機會。對于小朋友來講,他們更樂意去做這件事情,而且第二天上學,都會很開心地主動和老師交流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對于促進和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來講,有極重要的意義。
那么到底如何給小班的學生留作業呢?
動手方面的小班小朋友作業,小魚哥哥一般是建議小朋友們回家可以自己脫衣服,自己蓋被子,自己主動上床睡覺,或者是幫助媽媽收拾飯桌等等。這些小事,看似無意義,但是對于小朋友來講,是極好的'。小朋友通過做這些事情,能提高個人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而語言方面,也就是與父母的親子上,一般小魚哥哥給孩子們留的作業,就是讓小朋友回家給父母講一下自己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把聽到的故事再講給父母聽,或者是讓父母給孩子教會一個新字,聽懂一個新故事等等。這個過程,孩子們參與的比較好,但是家長的配合度不是太高,因為有些家長太忙了。
通過我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給孩子們留的作業,孩子們完成的都特別好。尤其是第二天上學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講他們頭天的作業情況,老師是十分幸福的。
幼兒園小班隨筆6
柏拉圖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耐心這一品質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兒教師良好的行為表現。
我們教師的工作不僅在看護幼兒,還在于教育幼兒,解決幼兒不同程度上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低齡的幼兒中更是頻繁出現,因此只有我們更多的耐心,采用更適合的方法來消除幼兒對學習和陌生環境的恐懼感,并有效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例如我在小班上學期發現幼兒對于穿衣是一個困難的事,為了盡快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為了讓孩子對穿衣感興趣,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嘗試把穿衣的方法編成兒歌。在語言活動時和大家一起念一念,學一學,穿一穿。
“抓領子,蓋房子”(動作要領:先將衣服里朝上,衣領朝身體,抓起往頭后甩,手不放松。)“兩只小手出洞口”(一起伸進袖管或一只一只伸進袖管,手還要拉住內衣袖口)“動呀、動呀扣扣子”(要領:兩只手從上到下將紐扣一一扣好)或“嘩啦一聲拉上門”(雙手把拉鏈拉出)孩子們興趣高昂地練習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驚喜的發現孩子變能干了,不僅初步學會了穿衣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同時還對穿衣產生了濃厚興趣。并能逐步幫助幼兒豎立自信心,對各種學習動充滿興趣和信心。
幼兒園小班隨筆7
時光飛逝,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了快有兩個月,從中我也發現身邊的孩子們開始慢慢地成長起來。我們班的張民哲,他的改變非常得大,在一件事件之后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手里拿著書本認真地看著。突然,聽到“嘶”地一聲,書本被撕破了。只看到孫佳佳拿著一本破書傻傻地楞在一旁,之后開始嚎啕大哭起來,這時張民哲忙站起來對她說:“對不起,對不起。”看到這個情景,我來到佳佳身邊對她說:“乖,不哭了,告訴老師是怎么回事?”她哭著說:“張民哲搶我的書,還把它撕破了。”這時張民哲馬上接上說:“老師,我已經和她說過對不起了。” “好了,張民哲知道自己已經犯了錯誤,他也主動向你認錯了。我們就原諒他吧。”于是我摸摸佳佳的頭說,佳佳聽了邊擦著眼淚,邊點點頭。我又對張民哲說:“這次我們原諒了你,下次你不許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哦。如果你要看這本書,應該和佳佳兩個人商量,如果她同意了,你才能拿,知道了嗎?”張民哲低著頭說:“老師,我知道錯了。”之后,我拿出了紙巾,讓張民哲幫佳佳把眼淚擦干凈,他倆都開心地笑了。
在平日生活當中,孩子們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由于他們年齡還比較小,因此他們的內心思想及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時會如出一轍。他們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意識,有時知道這件事是錯的.,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而往往他們在犯了錯誤的同時也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有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就如我們班的張民哲小朋友,在之前的生活當中,他犯了錯誤不會自己承認,往往需要我們老師的提醒和教育。而在這次事件中,他能知錯能改,馬上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說明他對于事情的對錯有著一定的判斷能力,這也說明他的內心已經慢慢地開始成長起來。
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我們老師要充當好引導的角色,正確地引導他們去判斷事情的對錯,也要時刻地教育他們能勇于承擔自己所犯的錯誤。
幼兒園小班隨筆8
開學至今已有一個月了,多孩子經過這段時間集生活的學習,已漸漸喜歡上了幼兒園,老師感到很欣慰。別是活動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他們所表現出的謙精神,著實老師感到意。
集體活動之后,老師組織小朋友到戶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覺好極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玩,亮亮也不例。只見亮亮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謹慎地坐下,確自己坐穩之后,才雙手緊緊扶好,“吱溜”滑了下去。亮亮一系列的動作完成后臉上綻出成功的喜悅,沖老師以會心的.微。“簡直是太可愛了,從這孩子身上就現出了良好的家教。”老師正這么想著,忽然眼前出現了這樣的鏡頭:在亮亮身后的小正宇飛快地跑亮亮,霸道地亮亮推到了身后,亮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師,沒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計較,顯得很有風。
天麒也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常常著他小的孩子。小時,他弟弟、妹妹來;洗手時,他弟妹們洗,嘴上常常掛著“我是哥哥”這句話,人聽了忍俊不禁。
是的,孩子所生發出的親社會行為表現—“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幼兒親社會行為的養成,是家庭和社會整合教育的果。作為一個社會的人,孩子不光受到幼兒園的教育影響,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兒園教育一致性的影響。今后老師積極取得家長的配合,更好地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隨筆9
隨著經濟的發展,成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的的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孩子們的依賴性比較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這樣那樣不好,更怕孩子受苦,常常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由他們來代替做了。
可是來到幼兒園里,面對這么多孩子一個老師不能都一一代替,更不能面面俱到了,這樣教師怎能照顧得過來啊,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們幼兒教室閑來時的話題,也是我們重視的問題。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把他畫上什么樣的圖案都可以,但都得需要我們去引導。從不會走到會走路,那時走路的樣子可能很可愛,但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就像他們剛學習走路時,不要怕孩子會不會摔跌,會不會摔疼,因為那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于是,孩子早上來到學校,我們就鼓勵孩子把學習用具自己拿出來,擺放好。中午吃飯,老師示范如何一邊拿勺子,一邊扶著碗吃飯。即使有些小朋友撥撒了一地飯菜,我們也不予責備,而是師范鼓勵他會做得更加好。午休起來,我們會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計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幫他整理整理。所有的不適應都有一個過程,那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過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不怕他們做得不正確,而是協助鼓勵他們完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幼兒園小班隨筆10
有些民間體育游戲玩法、規則較為復雜,幼兒需要理解學習后才會玩。而且玩的時候需要比較多的孩子在一起活動。因此我就想到通過組織集體式的游戲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游戲規則,從而順利開展游戲。
今天的民間游戲是“我們都是木頭人”,這是一個歌謠類的民間游戲。因此我首先教幼兒學習兒歌:一、二、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開始游戲。接著我向孩子們介紹了游戲規則:“當兒歌念到最后一個字時,靜止不動,誰動了就為失敗者。”通過我的講解示范,孩子們很快理解了游戲的玩法和規則,集體開始自如地進行游戲。由于每個游戲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遵守的,某些頑皮的幼兒為了能再次參加游戲,只能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服從游戲規則,約束自己。但是在觀察中我發現,孩子的游戲興趣隨著活動的一次次進行有些減弱了。為了提高孩子繼續游戲的興趣,我提議大家根據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游戲規則。這時他們想到讓“領導”人在念完最后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余幼兒迅速學樣并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輸。游戲規則地調整再一次激發了孩子們的游戲熱情,而且也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不僅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需要、一種新的體驗。在民間體育游戲的實踐活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強幼兒體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
幼兒園小班隨筆11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和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提出:“生活即教育”。這是我國現代兒童教育中有價值的思想,為此,我們抓住各種生活機會,大膽嘗試,充分教育幼兒,鼓勵幼兒。
案例一:點心前孩子們在廁所內洗手,不一會傳來了哭聲,尋聲一看只見秀玲摔在地上,正在哭泣。原來王自尊洗手推了她,只聽王自尊理直氣壯地說:“我應該排在前面,我個子高。”鄭羽茜馬上反對說:“不對,洗手時應該大家一起洗。”我就問:“那我們應該怎么洗手呢?”班級中一下子又開始炸開了鍋,三三兩兩地議論起來,朱尚誠說:“一組一組去洗。”而秀玲不愿意了,說:“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去洗手的辦法。”“我們要相互謙讓著洗手,等其他小朋友洗好再去洗。”這時我一邊洗手一邊哼著兒歌“你不推,我不擠,一個挨著一個,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新奇,一下子亂哄哄的'教室內安靜了。
案例二:之后在一次角色游戲中,幾個小女孩正在排隊打電話,可是王自尊卻要插隊打電話,這時一旁的朱尚誠說:“你應該排隊。”“對呀,可以等其他小朋友打好電話,你再打。”佳佳說,“要謙讓。”周志遠在一旁說著,不一會傳來了兒歌聲:“你不推,我不擠……。”教室一陣歡聲笑語。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爭吵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問題無論,結合于陳鶴琴“生活即教育。”教育來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與同伴爭搶,同時喜歡模仿,不能用簡單的說教。所以在案例中,當孩子們發生爭吵時,對于孩子們爭吵的行為我并沒有一味的阻止,對他們進行說教。而是用小班孩子特別喜歡的兒歌來打動孩子,進行教育,同時兒歌便于小班孩子模仿,兒歌朗朗上口,一方面穩定孩子們的情緒,另一方面,又可以用來提示孩子,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一邊洗手一邊念兒歌,孩子們一下子非常地新奇,都模仿起來了,慢慢行為控制情緒的影響漸漸降低了。而我另一成功之處又在于,在角色游戲中,當排隊打電話發生了“插隊”現象,孩子們懂得解決生活問題,大家唱起了兒歌,一件小事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漸漸懂得解決生活的方式。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著重于孩子生活的體驗,同時運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實際生活中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幼兒園小班隨筆12
每次午餐時,孫宇昊小朋友飯吃的很慢,當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只有他的飯還有滿滿的一碗,于是眼淚汪汪的跟我們說:“我不想吃了。”于是我們就開始喂他吃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每次孫宇昊要吃飯了,都會說不想吃飯,原因就是想讓我們喂他吃飯。
我想了想,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一定要想辦法讓他自己學會吃飯。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蹲下來對孫宇昊說:“孫宇昊,你看自己多能干啊!瞧,飯快吃完了,如果你能自己吃飯,老師就更喜歡你呢”。這時的孫宇昊小眼睛瞇起來對著我笑笑。我問孫宇昊:“你是不是覺得每次老師給你盛的飯太多了?”(其實飯并不多)孫宇昊嘴巴撅起來說:“恩”。我說:“這樣啊,那以后老師給你盛少點的飯好不好?”孫宇昊又瞇起他可愛的小眼睛回答我說:“好”。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他有了很大的進步,都能獨立吃完自己的飯。有次他媽媽高興地對我說:“我家臭小子,居然在家也自己吃飯了,還說老師說過了,我長大了要自己吃飯,不要你們喂。天吶,我太高興了。”聽了這話我也高興極了。
從這件事件中,我們能體會到:作為老師,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時刻觀察每一位孩子的一舉一動,去揣摩孩子內心世界的想法。其實,小班的幼兒很喜歡老師的夸獎和注意,如果有時我們的夸獎給他們一點“條件交換”,他們愿意和我們“交換”。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比較的弱,所以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對于進餐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尤其重要的是想方設法讓幼兒有饑餓的感覺,在有食欲的`前提下進食,這種主動進食的態度,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一個小小的進餐,也藏著許多的問題,這就要靠老師的用心,細心的去發現。
幼兒園小班隨筆13
xx是個看上去活躍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時常自我在一個地方撒歡,當你走近他時,他卻又表現的不知所措。
經過觀察我發現他異常喜歡幫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幫別人收地墊、整理圖書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動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識地交給xx去完成,他高興極了,每次工作得都異常認真,他的舉動也贏得了小朋友的贊揚。同時他在對自我的約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為xx供給了一個機會,使他感到:我對自我感興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夠幫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勵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表現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證明他是環境中的一個有效分子,他的行為能夠給自我和別人帶來進取的'影響。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在鼓勵的作用下,孩子們會認識自我的潛能,不斷地發展!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從教師和小朋友的認可開始,你做到了嗎?
幼兒園小班隨筆14
和中班孩子們一起生活在這個溫馨的小家里,我覺得我很幸福,但是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幼兒經常會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孩子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我發現湯鵬飛小朋友在區角活動里玩耍時,經常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鬧一場,老師怎么調節他都不高興,問了和他在一起玩區角活動的小朋友,孩子們告訴我說:“湯鵬飛搶玩具,他不給我們玩,東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們大家都玩不到了。”還有一個最小的小家伙告訴我說:“老師,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給我玩還打我呢。”聽了孩子這么一說,我明白了,原來是他把玩具都攬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溝通。這樣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邊小椅子上的濤濤,還在那里張著嘴巴大哭,我輕輕地走到他跟前,蹲下來問:“湯鵬飛你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玩得快樂嗎?”(快樂)那你快樂嗎?(我不快樂,孩子們都不給我一起玩,還要我手里的玩具)湯鵬飛你看一看,你的幾個小伙伴們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訴我說:“在那里說話呀!”孩子們有東西玩嗎?沒有(這時他低下頭),看著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興,我想請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嗎?他說得時候,自己還是低頭。這時我對著其它的小伙伴說:“瞧,湯鵬飛現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們高興嗎?高興!其它幾個孩子一起回答我,這時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給其它小伙伴們玩了。
事后,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湯鵬飛的這件事,把他請到我的故事中,這樣讓他在聽故事時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最后,小朋友知道湯鵬飛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同伴們一起分享玩具,我問其它幼兒,你們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湯鵬飛的小臉蛋上也有了微笑,這時,我們一起唱了《找朋友》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動地去與他做好朋友。
我利用故事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讓孩子知道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會得到大家的排斥。還運用了《找朋友》這首歌,讓小朋友知道周圍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愛心。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時主動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孩子們主動地交換玩具玩,這樣對培養孩子們分享玩具時,有很大的好處。
幼兒園小班隨筆15
案例實錄:
在觀察我班的角色游戲時我發現幼兒在做烤串時,只會把所有的材料胡亂的都串到一根小棍子上。我發現之后沒有馬上去阻止幼兒的操作,而是在一旁也作了一串。在最后講評時我先拿出剛才幼兒做好的烤串,再拿出自己做得比較有規律的烤串,我問幼兒:如果你要來賣烤串你喜歡哪一串?小朋友都喜歡有規律的那一串。“你們為什么喜歡這串呢?”“因為他像烤串!”朱爽認真地說。楊嘉穎說:“因為它的顏色都排隊的!”“我們烤串店的服務員都希望自己做的烤串都能賣掉對嗎?我們一起來把它們便漂亮好嗎?”
在后來的觀察中我發現烤串的制作水平在逐日的'加強,烤串店里的生意也變得很好了!
反思:
雖然在開烤串店之前,我們已經對幼兒做過關于排序的訓練。但對幼兒來說還是缺乏實際的體驗。小班幼兒的操作激情來源于生活,于是,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制作烤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店里的營業額時,才會注意到一些制作上的細節,關注到制作時排序的重要性,知道按照一定規律有節奏的排列的東西是美的。希望自己能作出美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積極探索積極創新,從而得到別人的認可,實現自己的自我價值。
而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幼兒創設這樣的平臺,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接受和學習。在今后的數教學中,我們將多位幼兒創設與生活有關,與數有關的情景,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漸漸領悟數的奧秘!
幼兒園小班隨筆16
“記著你的好,記著你的笑……”當一位孩子依偎著對我輕唱這首歌時,我感到孩子很有趣——學著大人的腔調還有摸有樣的,但笑過之后那熟悉的歌詞引起了我的思考。
對著小小的孩子我們總是告訴他們,我們大人對他們有多好,要他們時時記著我們對他們的好,在生活中孩子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當我微笑著迎接他們,親切地抱抱他們時,孩子總是高興地笑著向我問好;當我帶著孩子開心地活動完坐著時,孩子總會親切地問:“老師你累嗎?我幫你捶捶吧。”當我關心地問候他們,幫他們穿衣褲時,孩子總會親昵地親親你。孩子的想法很簡單,但孩子的愛很純真,他們沒有世俗的偏見,只有真誠的表現,他們最直接地表現著你的好、你的壞。可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卻自己忘了。有時孩子想親親你,你卻生硬地推開他告訴他:“你很臟”;有時孩子想向你訴說,你卻會因為繁忙的事務很敷衍他;孩子在熱情地對待我們時,我們總是忘卻了要以同樣的熱情對待他們。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一首《小孩不小歌》提醒了我們,不要小看了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記著我們的好時,我們也要記著孩子的好。
幼兒園小班隨筆17
放寒假了,心里一下感到好簡便啊,能夠不管班里孩子的安全了,也不用管他們學不學知識了,不用管他們吃飯多少,可是沒過幾天心里突然感到很失落,好象少了很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里越發想念幼兒園里的孩子,不明白他們在家里過的怎樣樣?好不好?是不是聽話?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嗎?會有孩子偷偷玩火、跑到水邊嗎?在馬路上安全嗎?心經常會被自我嚇的坐臥不寧,也就越來越盼著快些開學。
開學的第一天,吃過早飯早早來到幼兒園,打掃好衛生站在門口開始接待孩子入園。第一個入園的是最調皮的郭廣吉小朋友,遠遠看到我,臉上頓時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聲地說:“教師我想你了。”說完就撲到我的懷里,陸續到園的`孩子也圍繞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訴我,自我也想教師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鼻子有些發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想到自我在假期里何嘗不是天天想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呢?
以前自我經常想,干幼兒教師工資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還要為幼兒園的孩子提心吊膽,有時家長不理解教師,還會來園說一些不負職責的話,還是轉行算了。可是經過這一個假期,使我改變了自我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錢,最起碼我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想到這些自我的心境開朗起來,同時也堅定了我干好幼教事業這一光輝事業的決心。
幼兒園小班隨筆18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十分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僅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里咕嚕的在說著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說:“-,你唱歌的聲音最好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教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說:“你不信的話,教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我來聽聽好嗎?”說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說:“-,你必須能行。”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并且,說:“這是-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聽”我請小朋友為她鼓掌,我讓孩子們熱情的圍著、拉著她和她一齊玩游戲,使她感受到團體玩的樂趣,她最終理解了新的家園!
幼兒園小班隨筆19
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以恒,還要給孩子們起榜樣、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種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畢竟是孩子。
有一次我帶小朋友戶外活動回來,讓小朋友們排隊喝水,話音剛落就傳來七嘴八舌的聲音,每次都是這樣。我老遠看見保溫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著:"你插隊!要排隊的!"我連忙趕過去,只見x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起亂成一團。我把x拉開,他卻僵在那里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我不走,我要喝水!"我耐著性子對他說:"我不是要批評你,你先告訴我是怎么一回事。"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x不排隊!還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x則一臉不屑的表情。于是我問x:"真是這樣嗎?老師相信你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說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x委屈的跟我說:"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你們渴嗎?""我們也很渴。""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么辦呢?"這件事后,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么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么才能把隊排好。
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并采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幼兒園小班隨筆20
天氣漸漸轉涼了,樹上的葉子也失去了原來的光彩,一片一片從樹上飄落下來,輕輕地落到了草地上。上午游戲活動時,我帶小朋友們到戶外自由活動,發現很多孩子都跑到草地上去撿落葉,一片一片拿在手里,你追我跑,大家玩得可開心了。
我也撿起了一片落葉,拿在手里看了一會兒,發現它長得很有意思,于是我就小朋友召集了起來,請他們每個人都去撿一片自己喜歡的落葉,拿在手里想想看,它的形狀像什么?有的說“像爸爸的大手”,有的說“像老虎的牙齒”,有的說“像媽媽梳頭用的木梳”,“還像小船、猩機呢!”,幼兒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把一片片普通的樹葉想象成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我想到如果把孩子們手里一片一片的樹葉放到一起,就變成了許多樹葉,這樣也達到了區別1和許多的'目的,于是,我就請他們把自己手里的一片樹葉放到老師面前,邊放邊說“我放一片樹葉”,不一會兒我面前就有了許多樹葉,再請他們一起說“許多樹葉”。找到了這么多的樹葉,我又讓他們給樹葉寶寶找媽媽,找一找這是那棵樹媽媽的樹葉寶寶,幼兒的興致又來了,高高興興地東找西找,他們的眼睛真尖,一下子就找到的樹媽媽,邊跳邊喊:“我找到樹媽媽了。”
這樣的游戲活動內容豐富,孩子們邊玩邊學。其實生活中的事物都能成為孩子們的學習內容,一片樹葉,一張紙,幼兒都會玩得有滋有味,因此,我覺得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很多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原來他們也很有趣!
【幼兒園小班隨筆】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園的隨筆04-09
在幼兒園的小班隨筆04-17
幼兒園小班隨筆05-17
隨筆幼兒園小班05-21
幼兒園小班隨筆05-19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精選)09-03
幼兒園小班隨筆[通用]08-29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精選)10-16
小班幼兒園教學的隨筆04-12
小班幼兒園的教育隨筆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