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隨筆1
我進行繪畫教育不僅僅只是通過繪畫課、各種的繪畫主題活動也能達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環境教育的'滲透,更能使繪畫主題活動變的豐富多彩。例如,開展環保主題畫展“美麗的春天”“小鳥的樂園”等通過幼兒的想象、創造,采用剪、貼、畫等不同的表現手法、內容表現人物、風景、花鳥的不同,使主題畫展表現形式多樣,在描繪春天萬物、紅花綠草、藍天白天,表現大自然美麗風景,鳥兒歡快、自由飛翔、茂密森林、鳥雀共鳴的同時,環境教育就滲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畫面變的更加生動、多彩,充滿生機。
幼兒園教育隨筆2
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它除了擁有運動的一般益處外,更有很多獨特的優點。跳繩每半小時消耗熱量四百卡。是一項健美運動,對心肺系統等各種臟器、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所以咱們園也一直在鼓勵孩子們多參加跳繩運動,還組織這一類的比賽和測試,跳繩的難度孩子很高的。需要孩子們手腳協調,咱們在園里練習的時間少一些,所以咱們會建議家長在家讓孩子們多練習一些,會直白的告訴家長們“你的孩子還不會跳繩,需要加強練習”。反思一下,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妥當,家長可能會覺得沒面子,還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咱們采取的辦法是不僅要讓不會的孩子喜歡跳繩,更要讓家長積極地配合老師訓練孩子跳繩。這就是“讓孩子去說服家長”,只要孩子喜歡跳又愿意參加練習,自己要求練習,不是考核而是樂趣,家長當然很支持。
首先介紹跳繩孩子來說有哪些好處,并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咱們要充分地調動孩子參與跳繩的積極性。運動能力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同的.,有的學得快,有的學得慢,關鍵是做好這些學得慢的小朋友的工作。咱們有針對性地在戶外和體育活動時間由老師分批給孩子指導,并及時記錄孩子每天跳的次數,哪怕今天他只跳成功了一下,咱們也給予他最大的鼓勵。隨著次數越來越多,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孩子戶外活動時彩繩飛舞,你追我趕,別提多帶勁了,以后,我班還要準備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跳繩比賽呢。
幼兒園教育隨筆3
幼兒的學習是非常情緒化的,與興趣有極大的關系。要使幼兒對學習保持穩定的興趣,不僅教材必須新穎,教學形式也要不斷的變新。為了使幼兒不對環境教育產生厭煩,仍有足夠的新鮮感,愿意主動去獲取新的知識經驗,使學生情緒進入最佳狀態。我利用繪畫的多種表現形式進行環境教育。
例如,我設計剪貼畫“美麗的花園”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想,把美麗的花園,美好的'環境表現出來,并教育幼兒怎樣去保護環境,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折紙“貓頭鷹”“大象”“青蛙”等活動,滲透進愛護動物,不捕獵野生動物,不食用野生動物和使用野生動物毛皮制作的商品,自覺保護鳥類、青蛙等有益動物的環保知識;手工制作“果皮箱”“小鼓”,讓幼兒懂得不亂扔果殼、垃圾,講話輕聲不吵鬧。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來保護環境,為創設良好環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兒園教育隨筆4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國兒童創造教育的開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兒童創造教育的宣言,創立了兒童創造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指出:創造是祖先歷代相傳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的才能的精華,人一降生下來就秉承了人類的創造潛能,在適合創造才能發展的環境里,他們的創造性就能萌芽、開花、結果。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呢?兒童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創造,包括對父母、老師、同伴及周圍的親朋好友的交往,對家庭、校園、社會的認識和熟悉掌握各種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兒童的創造潛能從出生就開始萌芽,他的成長已不完全依賴本能。如:三個月大的嬰兒會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說話,雖然還不會講話,但能發出信號讓大人理解,并且幫他做一些事情。周歲以后,孩子就學會使用語言簡單的交流。在游戲中孩子都能表現出他的創造性。比如:一塊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材料,他們會盡情的.玩耍、盡情的擺弄,不一會兒功夫,在孩子們的手里會變成有有樣的飛機、大炮、大山、丘陵......幼兒的創造性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如:他們根據兒歌進行續編;根據圖卡編出各種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據歌曲內容編出優美的舞蹈動作……幼兒的創造性稚嫩的,卻有著無限的發展價值。
幼兒園教育隨筆5
1、閱讀圖書,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及口語表達能力。當孩子拿到一本喜愛的圖書,他就會愛不釋手,很投入地去欣賞,并情不自禁地開始講述。他們邊看邊講,雖然他們不認識圖書上的文字,但他們能夠根據看到的書中畫面進行講述活動。這已經是幼兒在幼兒園不可缺少的一項游戲活動。很多孩子在閱讀圖書時都自然地加進了自己的想象,并講的有模有樣、有聲有色,充滿情趣。這樣,便不知不覺地發展了孩子的觀察、想象和口語表達能力。班上有一個男孩叫楊冕新,才3歲多,剛入園時說話特別不清楚,有時我們老師真為他著急,不知道他想表達什么。后來我才發現他特別愛看圖書,尤其是《西游記》他最愛看了,特別喜歡里邊的孫悟空。于是我就引導他閱讀講述這類圖書,鼓勵他邊看邊指邊想象,邊放慢速度講出其中的故事情節來。這樣堅持下來,他的口語表達清楚多了。另外,本身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幼兒,通過閱讀圖書、觀察及想象,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會更強,如呂堯小朋友,她講的〈白雪公主〉的故事,引人入勝!
2、閱讀圖書,能夠培養幼兒的記憶能力。經常地,我們老師會給孩子講述圖書中的故事,他們對講過的圖書內容大都記得其中的主要情節,并能夠講出一二。還有的幼兒會吧把自己看過或大人給自己講過的圖書故事再講給大家聽,并且在記憶講述的同時,又加進了自己的想象,可有意思了。比如,班上的任靜雯小朋友就是這樣的,她講的〈小兔和狼〉的故事生動及了,惟妙惟肖,富于變化,她的記憶力不同一般,因為她就愛看圖書,愛講圖書。有時我在和孩子們進行教育活動時,會引用某個故事情節或人物,孩子們馬上就會說出是哪本書里的,并說出圖書的名字。孩子們的記憶力就是這樣很自然地得到培養和鍛煉。
3、閱讀圖書,能夠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當今的孩子知識面較寬,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從閱讀圖書中的來得。他們能夠從圖書中了解到許多關于各種動物、植物、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有的孩子講起恐龍、汽車、行星、武器、故事、迷宮等來,知道的還真不少呢!當你問到他是從哪知道的.,他會自豪地說是從圖書中看到的!
4、閱讀圖書,能夠萌發幼兒對文字的認知興趣,對文學的熱愛。孩子在閱讀圖書時是一頁一頁地翻看,他們慢慢地就會懂得原來書中的故事是可以用文字來表達的。于是他們就會產生認識圖書上的文字的要求,讓成人讀給他聽,或教他任讀圖書的名字或其它的文字。他們會逐步明白認文字可以幫助自己理解圖書的內容,會對文字發生認知的興趣,從而為他們撥撒下熱愛文學的種子。
5、閱讀圖書,能夠增進幼兒之間的交往,發展他們的交往能力。對于孩子喜愛的圖書來說,他們經常會兩三個人聚在一起一塊閱讀圖書,而且有說有笑,互相交流,很有情趣。還有的幼兒從家里帶來一本圖書,就會邀請別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看,或送給別人看,有的幼兒也會主動上前來要求看這本書。這樣就會較自然地培養幼兒禮貌地與人交往的能力。象班上的徐紹峰就是這樣,原來他并不起眼,可自從他帶了〈甜心兔〉等圖書來,就不一樣了,大家都變得特別愿意和他交往,他也更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6、閱讀圖書,可以使幼兒獲取更多主題游戲活動的資料,培養他們查取資料的能力。現在我們幼兒園的許多教育活動都是通過主題游戲的的形式來實現的。而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從圖書中尋找與主題教育相關的內容,如動物的、汽車的等,孩子們會有許多欣喜的發現,并獲取多樣的教育信息,使主題游戲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而深入。
幼兒園教育隨筆6
牽手
每當我帶領孩子去休息室午睡時,小朋友們都爭著和我牽手,開始,我還很耐心,一個個的說:“這次領你,下次領你……”。但有幾次我不耐煩了,干嗎非和我牽手,以后誰也不牽了!小朋友噘著嘴走開了。
過后一想:他們這是需要大人愛撫的表現,父母不都是牽著孩子的手嗎?孩子爭著和我牽手,這是親近我,我怎么能用粗暴的態度去刺傷他們的心呢!這以后我總是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有時還要去抱抱他們。在游戲中,我也盡量滿足他們的這種想親近老師的要求,時間長了,孩子們和我的關系倍加融洽了。
孩子的故事
我最喜歡同凱凱講話了,她總愛牽著我的手,給你講奶奶家種著的石榴成熟了;講昨晚上家里養的貓惹得他怎么也睡不著覺;講他最喜歡看大門老爺爺種的花、養的魚、鳥兒什么的;還有叔叔學習好,考上大學,會說外語等等。他的故事可真多,每天都有一個新故事,他的故事是春風拂面的感覺,雖不精彩和曲折,卻是那么溫馨和親切。那是一個孩子感受生活不加任何修飾的原始故事。所以它來的自然,講的自然,美得自然。
會飛的大炮
一天,孩子們都在區角活動時,泥工區里的'巖巖小朋友拿著手中的小作品來到我身邊自豪地說:“老師,你看,我捏了一架大炮,”。我低頭看了看說:“挺像一架飛機。”他聽了大聲反駁道:“這是會飛的大炮。”我覺得這個小朋友的想象力很豐富,就引導他拿你這會飛的大炮飛給全班的小朋友看看好嗎?他愉快的答應了。拿著手中的大炮一會兒忽高忽低飛翔,一會兒收起翅膀,降落到地面上。其他小朋友都停下手中的活動,個個看得出了神,蹦跳著拍手為他叫好。
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作為教師要及時捕捉孩子思想的閃光點,采取熱情鼓勵的態度,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的去發揮、去創造。
幼兒園教育隨筆7
每學期開學都有部分孩子插班,幾個剛來的孩子每天早上哭鬧的來到幼兒園,緊緊地抱著媽媽,不管老師怎么哄都不愿意松開緊拽著媽媽衣角的小手。一周下來,發現這些寶寶都是只有來園的時候哭鬧,一般在要吃點心的時候都已經停止了哭鬧,開始投入到游戲中。我覺得,安撫這些幼兒,最重要的就是要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帶他們到幼兒園的.操場上看大孩子們做操、滑滑梯、玩玩具等等。有的幼兒已開始就會投入到游戲之中,把剛才哭鬧的事情忘得干凈,但是有的幼兒卻不為所動,依然找爸爸找媽媽。我覺得,幼兒的哭鬧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讓他在教室和小朋友們在一起,自然她會被老師安排的各種活動所吸引,來幼兒園時最為重要的是讓幼兒的父母脫離幼兒的視線。過一段時間之后,這種哭鬧得現象自然會結束的。
幼兒園教育隨筆8
---快樂的一天
一次美術活動中,我要求幼兒畫一幅主題畫《快樂的一天》表現自己在幼兒園的快樂生活。畫之前作了一些提示:如和小伙伴拍球、玩耍等,資助景也要求能襯托心情。
不一會兒,小朋友陸陸續續呈現了作品,無一例外地人物臉上洋溢著笑容,背影也很豐富,有笑瞇瞇的太陽、白云、小花、蝴蝶等。看著他們日益豐富、漂亮的畫面,我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樣,對孩子們大大夸獎了一番。
這時,又一幅新的作品伸到我眼前,只見畫中的陰雨綿綿,一看就讓人心中不快,而畫面中的人物呢則在“哇哇”大哭,這怎么是快樂的呢?皺著眉扭頭一看,畫的主人佳佳正揚起期待的目光等待我的評價。我毫不客氣地說:“你在幼兒園天天哭嗎?重畫一幅。”佳佳聽了,眼神瞬間暗了一下,卻仍站在我身邊不走。
我指導了幾位幼兒后,轉送正想再說佳佳幾句,她卻不甘心般慢慢開口了:“有一天下雨了,心蕾滑了一跤,我跑過去把她扶起來了,我幫助了別人,心里很高興!”聽完她的話,我愣住了,誰能說這不是快樂的'一天呢?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遠比游戲中得來的快樂有意義得多。
我平時總是鼓勵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使作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可在評價作品時卻仍然免不了整齊劃一的俗。對孩子的畫過份要標準化就推動意義。
幼兒園教育隨筆9
小班孩子年齡小,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幫他們做,就會使孩子養成依賴心理,使他們失去鍛煉機會,要是讓孩子們都自己做,孩子們又實在做不了。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采取了從“留一半給孩子”的做法,逐步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起床時,大部分孩子不會穿鞋,都嚷嚷著讓我幫他穿,我就幫每個孩子穿上一只鞋子,并要求他仔細看老師是怎樣穿的,留下另一只讓他自己學著穿,看誰先學會穿鞋子,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就有了,都搶著自己穿另一只鞋子,我一邊幫助指導,一邊及時鼓勵和表揚每個孩子,不長時間,孩子們就會自己穿鞋子了。
生活方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教師正確引導,留一半讓孩子自己做,讓每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促進了孩子們的成長,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兒園教育隨筆10
秋天悄然而至,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動物都開始儲存糧食準備過冬,樹上掛滿累累果實,人們臉上洋溢著甜美的笑容……
在《多彩的秋天》這個主題活動中,我結合具體內容,有針對性的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和孩子們一起到室外從多個角度觀察秋天的變化,并引導鼓勵孩子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總結時,我問孩子們“你們誰來說一說秋天在那里?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呢?”
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老師,我找到秋天了,秋天就是樹梢上落下的樹葉,他會像蝴蝶一樣飛舞。”
“老師,我也找到秋天了,秋天就是長大了的花生,甜絲絲的.。”
“秋天就是紅紅的蘋果,黃澄澄的柿子。”
“秋天就是變涼了。”
瞧,孩子們都找到了秋天,秋天無處不在,而在每個孩子的眼中卻各不相同,聽到孩子們的話,你也能體會到秋天是多么的色彩斑斕。
幼兒園教育隨筆11
因為小班孩子小,做事又缺乏耐心,收拾玩具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往往是收拾了一部分就又想去玩了,那些掉在桌子底下、板凳底下的不太顯眼的玩具,就更無人問津了。為了讓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利用游戲的方法組織幼兒整理玩具。我說孩子們你們喜歡玩具嗎?想和玩具成為好朋友嗎?孩子們都點點頭說“想!”借機對孩子進行教育:玩具寶寶也喜歡很多小朋友在一塊玩,不喜歡自己躺在地上玩,會感到很冷……。孩子們聽了都趕快把玩具收回玩具櫥!例如:玩插片時,幼兒掉的滿地都是,孩子收起來困難大,我就讓幼兒以“幫小插片找家的游戲”,看哪個幼兒能盡快的幫小插片找到家。并獎勵那些先幫小插片找到家的小朋友,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不一會兒,地上的`小插片就被幼兒送回了家,我及時表揚了幼兒。這樣一來,玩具收拾的又快又好。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孩子的良好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
幼兒園教育隨筆12
在新學期里,我被調到中四班做了班主任。帶班二個多月來,我的最大感觸概括起來有四“心”: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這四心缺一不可。
孩子是天真的可愛的與孩子在一起固然快樂,但長期地與三十多個孩子在一起遇到的事自然就很多了,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這些事是再平常不過的了,誰的告狀,誰尿褲子了,誰跌倒了,誰哭了,誰不吃飯……這些事在一天中最少也會碰到十幾件尤其是在中班階段。那么,怎樣讓我們這些長期與孩子接觸的老師仍然保持快樂呢!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心。愛工作,愛孩子,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那份愛心。我們這些做幼兒園老師的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可愛之處,真心地為孩子的高興而高興,為孩子的快樂而快樂。
其次就是細心和耐心,在外人看來做幼兒園老師好像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不就是哄著孩子磕不著嗎,其實靜下來仔細想想,每天孩子會發生多少事?游戲、生活、各種活動等等,各方面,各環節!每一個活動,每一個方面都有很多隱藏的問題或危險,例如,走路會不小心撞到門上或摔跤,例如,游戲過程中會有小朋友打到別的小朋友等,所以,老師一定要做到細心和耐心。關注每個環節,關注每個小朋友,耐心地處理幼兒之間的事情。
當然,做一名幼兒園老師責任心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工作。正如一句話說得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感覺到自己工作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把孩子的快樂當成我們工作的必須,保持一顆責任心,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教育隨筆13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國兒童創造教育的開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兒童創造教育的宣言,創立了兒童創造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他指出:創造是祖先歷代相傳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的才能的精華,人一降生下來就秉承了人類的創造潛能,在適合創造才能發展的環境里,他們的創造性就能萌芽、開花、結果。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呢?兒童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創造,包括對父母、老師、同伴及周圍的親朋好友的交往,對家庭、校園、社會的認識和熟悉掌握各種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兒童的創造潛能從出生就開始萌芽,他的成長已不完全依賴本能。如:三個月大的.嬰兒會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說話,雖然還不會講話,但能發出信號讓大人理解,并且幫他做一些事情。周歲以后,孩子就學會使用語言簡單的交流。在游戲中孩子都能表現出他的創造性。比如:一塊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材料,他們會盡情的玩耍、盡情的擺弄,不一會兒功夫,在孩子們的手里會變成有有樣的飛機、大炮、大山、丘陵......幼兒的創造性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如:他們根據兒歌進行續編;根據圖卡編出各種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據歌曲內容編出優美的舞蹈動作……幼兒的創造性稚嫩的,卻有著無限的發展價值。
幼兒園教育隨筆14
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要能夠寬容地對待孩子的想法和創作,逐步的引導他們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創作,在評價孩子們的作品時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評價,不能單純地說“好不好”“像不像”“對不對”,而應該考慮幼兒融入其中的創作思維和情感,不能傷害孩子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幼兒對很多東西都充滿好奇,想嘗試一下,因此幼兒啟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玩的工作,在玩中激發靈感,在玩中自主創作,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風箏》時:在“欣賞風箏——收住風箏——畫風箏——制作風箏——放風箏”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無時無刻的沉浸在興奮中,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運用語言、圖像加以梳理,使腦海中的形象更加清晰,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欲望。于是,他們畫出了自己心目中最漂亮地風箏,形態各異,惟妙惟肖,但毫無造作之感,這才是真正的兒童畫。在制作風箏時,他們剪、粘、折、捆樂此不疲、奇思妙想,制作出不同風格的燕子風箏、悟空風箏、金魚風箏、奧特曼風箏等。在風箏展示會上,孩子們一邊欣賞著自己的杰作,一邊贊嘆他人的成果。同時不斷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風箏,激發了他們不斷的進取心。
幼兒園教育隨筆15
教師充分利用室內邊角設置各種適合于幼兒游戲活動與動手操作的區角,滿足孩子們動手操作的愿望和興趣。可設置娃娃家、操作區、科學實驗區、美工區、紙工區、玩線區等。使孩子們在各個區角中通過動手實驗并操作美化室內環境。如:小班在老師的引導下剪剪貼貼;中班老師啟發孩子設計選型并完成作品;大班則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構思,創作完成作品。看:在孩子們一雙雙小手的裝飾下,水果娃娃不僅有了眼睛、鼻子、還有了漂亮的發型和帽子,有的還穿上了上衣、褲子、裙子。而蘿卜則做成了小船,黃瓜變成了鱷魚,土豆與火柴棒結合變成了刺猬;透明的魚缸貼上了綠色紙剪成的水草和藍色紙剪成的泡泡,給人置身于大海的'感覺;再看養花的盆子,有的用皺紋紙包了一層層的花邊,有的在四周貼上了花紋和圖案,還有的則剪出了各種花的形狀插在花枝中,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好一派“百花齊放滿園春”的美景。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幼兒的責任意識和合作精神。
【幼兒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隨筆05-22
幼兒園的教育隨筆05-29
[精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1
[經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1
(經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5
(經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5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7-23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22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7-23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