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常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隨筆1
親戚家的孩子叫美婷,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長得漂亮、乖巧,嘴巴甜。就是有一個毛病,什么事不依她,就使性子,大哭大鬧。
做家長的往往喜歡看到孩子笑,不愿看到孩子哭。當孩子有什么要求的時候,家長往往以滿足孩子,能讓孩子高興為出發點。有時候孩子“無理”地要求,不少長輩也往往采取寬容態度盡量滿足。
孩子的確讓人喜歡,現在又多是獨生子女,長輩自然更呵護倍至。然而孩子年齡小,還不懂事,正是需要家長教導培養的關鍵時期,教育孩子當然以愛為前提,但如果一味的滿足孩子,會使孩子混淆了對與錯的界線,落下了成長中很重要的一課。事實上,孩子的要求哪些是該滿足的',哪些是該拒絕的,家長是知道的,只是好像總怕委屈了孩子,“狠”不下心。如果這樣,只會縱容孩子形成不良習性。
我們愛孩子,不妨將依順變為耐心,多向孩子講講該做或者不該做的原因。必要時別“怕”孩子哭――哪個孩子不會哭呢?豈不知適時地“哭”一“哭”并非壞事,他會從中認識到做事情應該講道理,明白什么叫拒絕,什么叫正確。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這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2
下課后,一群孩子圍在花園邊,我怕他們踩了花草,就讓他們走開?墒呛⒆觽儜賾俨簧岬牟豢想x去,我問他們那里有什么,他們立刻說:有只小青蛙。
我立即走過去,組織孩子們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征,例如:它有幾條腿,是什么顏色的.,眼睛是什么樣的等等,孩子們興趣很高。每當院子里有青蛙,我就帶領他們去觀察,教育他們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是保護莊稼的能手,要愛護它們,不要傷害它,也要愛護其它的小動物,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3
這天是星期一,孩子們早上來園時都能興高采烈地,主動地向老師、阿姨問好,不象小班時需要大人提醒,幾個新來的小朋友也能學著和咱們互相問好。說真的,僅僅才過了一個假期,可孩子們是乎懂事了許多。一些來得早的幼兒能自我主動幫忙老師、阿姨干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擦桌子、放杯子等等?粗@些可愛的孩子,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去年的此刻,那時的他們也如此刻小班的孩子一樣剛離開父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陌生的環境,免不了在早上來園時因依戀家長有的也會"哼上小曲"。再回首,經過小中班兩年的領悟、生活,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自我服務潛質的方面,更是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中午咱們班內的老師、阿姨不約而同地交流了起來,明顯地感到孩子們的進步,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其實孩子的進步,離不開家長、老師的悉心呵護。
忠心地祝愿咱們大3班的全體小朋友在老師、阿姨的關心、愛護下能天天愉悅,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育隨筆4
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自理能力比較弱,加上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又很多,為了鼓勵和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家長們平時多注意給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機會。我們幼兒園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主題的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活動內容為比賽疊衣服。目的是通過競賽活動……
由于幼兒年齡比較小,自理能力比較弱,加上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又很多,為了鼓勵和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家長們平時多注意給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機會。我們幼兒園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主題的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活動內容為比賽“疊
衣服”。目的是通過競賽活動的開展,逐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10月14日下午,幼兒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動在加油和鼓勵聲中開始了,比賽過程激烈異常,每位參賽的幼兒都卯足了全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坐在四周觀看的幼兒個個不甘示弱,為參賽的幼兒吶喊助威,加油聲震耳欲聾,整個賽程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孩子們都井然有序的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瞧,孩子們一個個動作迅速忙著疊衣服,一會兒便把自己的衣服疊的整整齊齊,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把成果報告給老師,小手舉得高高的,小臉上充滿自豪的笑容。此次活動不僅鍛煉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自己勞動的快樂,整個活動進行地非常成功。幼兒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應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協作,相信在家園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會得到良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隨筆5
---快樂的一天
一次美術活動中,我要求幼兒畫一幅主題畫《快樂的一天》表現自己在幼兒園的快樂生活。畫之前作了一些提示:如和小伙伴拍球、玩耍等,資助景也要求能襯托心情。
不一會兒,小朋友陸陸續續呈現了作品,無一例外地人物臉上洋溢著笑容,背影也很豐富,有笑瞇瞇的太陽、白云、小花、蝴蝶等。看著他們日益豐富、漂亮的畫面,我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樣,對孩子們大大夸獎了一番。
這時,又一幅新的作品伸到我眼前,只見畫中的陰雨綿綿,一看就讓人心中不快,而畫面中的人物呢則在“哇哇”大哭,這怎么是快樂的.呢?皺著眉扭頭一看,畫的主人佳佳正揚起期待的目光等待我的評價。我毫不客氣地說:“你在幼兒園天天哭嗎?重畫一幅!奔鸭崖犃,眼神瞬間暗了一下,卻仍站在我身邊不走。
我指導了幾位幼兒后,轉送正想再說佳佳幾句,她卻不甘心般慢慢開口了:“有一天下雨了,心蕾滑了一跤,我跑過去把她扶起來了,我幫助了別人,心里很高興!”聽完她的話,我愣住了,誰能說這不是快樂的一天呢?幫助別人得到的快樂遠比游戲中得來的快樂有意義得多。
我平時總是鼓勵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使作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可在評價作品時卻仍然免不了整齊劃一的俗。對孩子的畫過份要標準化就推動意義。
幼兒園教育隨筆6
幼兒園里托班的孩子只有兩歲半,現在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圍小,人物關系少,所以班上的幼兒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玩具隨意玩,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里,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如何讓幼兒學會分享呢?我在托班的體會如下:
一、圖書、講故事的魅力。幼兒對故事、兒歌會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讓幼兒從中學習分享,體會分享的快樂。一次我講故事《玩具一起玩》,讓幼兒學會講:“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苯逃變阂c小朋友一起玩,不爭搶玩具。在這個故事的.延伸活動中,我讓幼兒表演“小動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兒通過游戲后認識到一起玩的快樂,也體會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二、游戲的樂趣。對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游戲。我經常組織幼兒進行一些配合性強的游戲。如:一起搭積木,讓幼兒幾人一起搭建玩具,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和體會分享的快樂。又如繪畫活動:我讓幼兒在勾畫好的輪廓內手拿油畫棒,每人涂一個范圍,互相配合一起畫好一個動物。
三、隨機教育。我在日;顒又幸沧⒁怆S機教育幼兒,如:螞蟻搬豆,讓幼兒觀察螞蟻是怎樣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窩里的。
四、與家長交流,共同熏陶。我在家長會和離園時,向家長宣傳幼兒園里的生活
活動情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共同融洽。家長很配合我的工作,以至我班幼兒的分享能力較好。
以上是我在托班工作中的點滴感受,我利用各種游戲活動,培養幼兒交往能力,增強幼兒分享意識。
幼兒園教育隨筆7
兒童的安全感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那么采取一些措施可以增加其安全感,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一.為兒童提供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
成長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又包括心理環境,學前兒童生活與學習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兒園,另一方面,要為兒童的發展創造和諧的心理氣氛。
二.積極關注孩子
父母和教師要為 兒童提供和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無條件積極關注孩子。
三、鼓勵兒童的.探索行為
嬰幼兒的認識內驅力特別強烈,表現為好奇好問,樂于探索,家長教師要積極鼓勵他們的這種行為。
幼兒園教育隨筆8
有一個女孩叫海寧,長著圓圓的娃娃臉,常常的睫毛,大大的.眼睛,一笑兩個小酒窩,特別可愛,平常一聽見音樂渾身都能動起來,樂感特強,是他們班的舞蹈主力。
這孩子中午在幼兒園就餐,吃飯、站路隊、玩耍都特別好,唯一讓老師操心的是孩子的午休,小朋友睡前老師講故事,她也不聽,就是自己在鬧,一會兒下床拿鞋子扔到床底下,一會兒又把被子疊起來再伸開,一會又把小腳丫翹起來數數,一部分孩子睡著了,她不睡,大部分孩子睡著了,她還不睡,自己玩呀鬧呀,值班老師沒辦法,抱著她,哄著她,她終于睡著了,值班老師也松了一口氣,輕輕地把她放在床上,她睡得那個香甜啊,小臉紅撲撲的,小嘴嘟嘟著,有時睡夢中還咯咯笑起來,大概是做了什么好夢。可是,起床時間到了,老師把她叫醒,讓她起床時,她可就耍起來賴來了,哭著鬧著不起,老師去抱她,不是用手抓,就是她用腳踹,說不定在踹的同時,一泡尿就全都撒到褲子里面了,然后是老師打電話通知家長,家長匆忙來送衣服,老師又急忙給她換衣服......幾次三番,老師疲憊,家長也有意見了。漸漸地值班老師得出了經驗:把她叫醒后,不管她哭不哭,先把她往廁所里面抱,先把她撒尿,這樣就不至于把尿撒在褲子里,等尿撒完了,孩子也就不哭,醒了。
如今的海寧啊,可懂事了,自己吃飯,自己睡覺,還能去幫助小朋友穿衣服,就像一個小大人。
幼兒園教育隨筆9
下課鈴響了,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孩子們下車了,只剩下幾個孩子了。正在這時,王禾禾的媽媽急匆匆趕來:“老師,禾禾呢?”“走了”。“誰接走的?”
糟糕,只記得禾禾小朋友向老師再見后就走了,由于家長多,孩子們下車后依次走開,沒注意誰接走了,努力回想卻毫無結果,只是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注意誰接走了,不過她是同我再見后才走的,你回去看看,說不定到家了呢。禾禾的媽媽急匆匆走了,我卻陷入了沉思,這種事情發生過好幾次了,雖然不會出現意外,但顯然是工作中的疏忽,必須重視,不然,以后還會出現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好呢?
“老師,咱倆拍拍手把!蓖鯋傂∨笥烟鹛鸬卣f。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神色?粗鯋偱氖謺r的高興勁兒,我靈機一動,和小朋友拍拍手試一試吧。
第二天,我同小朋友約定,哪一個小朋友有人來接了,就同老師拍拍手,告訴老師是誰來接你了,然后再回家。并且我們把這個活動叫做“老師和你拍拍手”,孩子們都笑起來。每次離園,孩子們爭著同我拍手,我呢,則向每個同我拍手的孩子點點頭、笑一笑。孩子們在寬松、溫馨的氣氛中愉快地回家了。就連平時羞于和老師再見的婷婷也主動地走上來同我輕輕地拍拍手。
一連幾天,出現了開頭的情況,老師都能迅速地說出孩子的去向,家長很滿意。
沒想到,一個簡單的拍手動作就把問題解決了。仔細分析起來,這樣做可一舉三得呢。一是增加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接觸機會,彌補了缺憾,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二是避免了不必要的誤會與猜測及擔心,做到家長滿意,教師滿意;三是創設了一個寬松、溫馨、 和睦的離園氣氛,讓幼兒能心情愉快地離開幼兒園,并培養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文明禮貌教育融于生活環節中去。
幼兒園教育隨筆10
說實話,做“孩子王”并不是我當初的心愿。那時候,“幼兒教師”這個概念在我頭腦里既不清晰也沒在意。直到有一天,實實在在做了幼兒教師,才體會到這個概念由抽象到具體竟有些難了。
第一次面對孩子們那一張張天真的笑臉,聽到他們一聲聲的喊“老師好”,真有些不知所措。上課時頗有感情的`給這些小聽眾講故事,自覺講的娓娓動聽,可故事還沒講一半,就有人舉手報告:
“老師,我要上廁所!”
“老師,我也要去!”
“老師,……”
我還沒決定怎樣回答他們,舉手的卻越來越多。哎!怎么辦?廁所總得上,盡管從他們的表情上已看出上廁所是假,不愿上課是真。
“集體上廁所事件”發生之后,心里總也不是滋味。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學習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懂得了教師應和幼兒共同擔任活動中的角色,并且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盡管,做“孩子王”不是我當初的心愿,但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確是我現在唯一的心愿。
幼兒園教育隨筆11
美工區活動開始了,平時只喜歡搭建區的趙張家洋小朋友很意外的選擇了美工區,于是,我特意觀察了他的活動。
可能是由于最近美術課上孩子們畫了全家福,孩子們很喜歡畫全家福的甜蜜感。進入美工區,大部分孩子都選擇用彩筆畫人物。周子陽小朋友開始用水彩筆畫自己的全家福,一個大腦袋,長上一些豎起來的直發。他很開心自己的作品,繼續創作。直到畫完了一個人物,他說是爸爸。興奮地和旁邊的趙張家洋小朋友炫耀道:“看我的爸爸,頭發好看不?”趙張家洋正愁著不知道如何下筆呢,看到了周子陽的作品,先是愣了一下(其實他在看周子陽的畫),突然大笑說:“你那是螃蟹嗎?”周子陽看了看自己的畫說:“這是我的爸爸,你看,這是他的.頭,這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還有頭發呢!壁w張家洋還是在笑周子陽,不過,都不說話了。周子陽有點不高興,不過還是繼續畫他的作品。而趙張家洋呢,臉上流露出洋洋得意笑,準備畫畫了。
真想看看他要畫什么。過了一會,安靜的教室里,一聲“看我的螃蟹”引來了大部分幼兒的圍觀。不過很快幼兒都各自玩自己活動。我趕快走過去,他就抓著我說:“老師,你看我畫的螃蟹,我畫的!蔽铱吹降氖且粋圓圓的身體,旁邊張了超過八條腿的螃蟹。不過還挺像。于是我鼓勵他說,你畫的螃蟹身體真像真好看,螃蟹的腿也像是要爬走了一樣,你再給它長上兩個大眼睛吧。于是他很開心的在完成作品。而周子陽的人物畫也很不錯,同樣的也鼓勵了他。
幼兒園教育隨筆12
早上入園后,我正忙著打掃活動室里的衛生,陽陽小朋友興致勃勃地喊我:“老師,快來看,我用積木搭的橋好不好?”我正干得滿頭大汗,就不耐煩地對她說:“老師知道了,你自己玩吧,搭座橋還用和老師說!蔽依^續打掃衛生。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嘩啦”一聲,回頭一看,陽陽已經把搭好的積木橋一下子推倒了,還趴在桌子上哭,邊哭邊說:“老師不關心我,她不看我搭的橋!蔽乙幌伦有盐蜻^來了,原來陽陽是要我來關注她搭的橋,來關注她的勞動成果和她的存在,我不禁對我剛才的行為感到慚愧。
對于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說,由于孩子們的年齡小,什么事情都是由老師來做,在不斷地忙碌和疲乏之中,給予孩子們的關注就少了。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大都有一種被重視的'欲望,就是剛剛會爬行的嬰兒,自己在安靜地玩著玩具,如果媽媽忽視了孩子的存在,孩子會把玩具扔得很響或是大聲喊叫,以便引起媽媽的注意。所以,我們老師必須給予孩子們積極地、正面地關注。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孩子!彼麄兙褪窍胪ㄟ^自己的行為來引起老師的關注,從而獲得老師的關愛。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必須認真地傾聽每一個孩子的發言,每天來到幼兒園,都會有孩子跑來告訴老師他們家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并且想通過和老師交談,以表達老師對自己的關注。當然,老師也不能僅僅以一個客觀的評價者來關注孩子。當孩子們做游戲時,老師可以和他們一起布置環境,或者扮演一個角色,孩子邀請你時,老師千萬不要拒絕,而是應當加入到孩子們中間,問你話時,千萬不要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要蹲下來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話語。老師要主動地介入孩子們的世界,孩子也會自然地進入你的世界。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會越走越近的。
幼兒園教育隨筆13
幼兒期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認為,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托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周媽媽周媽媽……聽,孩子們叫得多么親切呀,早上看到孩子們很有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臉上還帶著甜蜜的微笑,讓我感覺很充實。由于是托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吃飯挑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他們對一些蔬菜的氣味、顏色、形狀就比較的挑剔。
關于孩子如何不挑食的問題,我開始查閱書刊,也向有經驗的老師討教,用什么樣的方法讓孩子們去完成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每次吃飯前,我告訴他們今天吃什么,今天吃的菜對自己身體有什么好處。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地把所有的飯菜都吃完。每次見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我心里也特別高興。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會很有耐心地讓他嘗一嘗,再問他:“好吃嗎?”他也會很努力地慢慢把飯吃完。對于有個別幼兒偏食的現象,我都給予鼓勵今天誰不挑食,并把飯菜全部吃完,老師就獎勵他漂亮的“小星星”。為了調動一些挑食孩子們的積極性,我特別制作了漂亮的“小星星”,希望能夠吸引他們,幫他們改掉挑食的習慣。
一天,午餐接近尾聲時,有幾個平時挑食的幼兒真的有所進步,但大牛牛卻磨磨蹭蹭地一直沒有吃完,碗里的胡蘿卜一點也沒動,我走過去:“大牛,胡蘿卜可有營養了,吃了身體才能長得結實,長得高噢 !”他不為所動,“你看,小星星最喜歡不挑食的寶寶哦!”大牛?戳丝次沂掷锏.小星星,想了想,便埋頭大口吃起來,不一會兒就把飯菜都吃完了,我馬上把“小星星”獎勵給他,大牛牛開心極了。如此一來,挑食的小朋友開始改變他們的壞習慣了。
現在寶寶班的孩子都會吃飯了,也很少挑食了,而且飯碗也非常的干凈!做保育工作這么久以來,孩子的生活上,這是讓我最開心的事情!現在,很多家長都跟我說,他們在家吃飯也有很大的進步了,這時候我會很欣慰地笑著。
寶寶班的孩子們,也是我們的孩子。我想告訴所有人,我們的孩子不再挑食啦!
幼兒園教育隨筆14
懷揣著對幼教的向往和與生俱來對孩子的喜愛,20xx年便投身于開發區中心幼兒園這片多姿多彩的新世界。
衣怡,她是開發區中心幼兒園的一位班主任老師,作為年輕教師的她,她熱愛教育工作,對小朋友關愛親切,有著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勇于探索,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她一直說,雖然我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能做到盡職盡責。
午睡起床后,她總是喜歡給孩子們梳頭發。她說:“每當我給孩子們梳頭發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因為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地和我說個不停。”就是這樣的一個生活小環節,她就會利用好這個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到孩子的心靈,因材施教,適時點拔,讓自己和孩子之間更加信任、親密、和諧。
大班的時候,班里一個靦腆的'男孩子,可自升入大班后,上課不專心聽講,喜歡與小朋友瘋鬧,于是,衣老師就對他進行了一次家訪。在和他媽媽的談話中得知:爸爸媽媽工作忙,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總是家長忙家長的孩子玩孩子的。他媽媽了解到孩子在園的表現后,急得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衣老師叫她不要著急建議她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在班里的時候,衣老師也會去帶著孩子做一些靜的活動,如看故事書,講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剪紙等等,過了一段時間,孩子改變了自己的一些小習慣,變得活潑、大方起來。
對孩子,她付出了全部愛心;與同事,能團結協作;對家長,能適時溝通交流。她說:“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兒教師,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跡,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但我要用最淳樸的點滴生活,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愿終身在教育這片田園里追逐我的夢想,在此放飛新的希望!”
幼兒園教育隨筆15
俗語說:“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張不同面孔的幼兒,同時也是穿梭在幾十種不同的性格中。
柴一圣小朋友是班內一個比較靦腆內向的孩子,一看這個孩子,你會認為他是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接觸長了會發現,其實不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孤僻,所以總會出現過激行為。孩子集中如廁時,他會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頭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柴一圣打我!弊肪吭颍皇軣o辜地說:“老師,我沒有打人!逼鋵,老師明白,這也許是一圣對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只是有些粗魯罷了,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說到游戲,又出現了一圣的有一大危險之處,當一起玩玩具時,他會因為爭搶某一玩具而張口咬人,作為老師,必須保證孩子的在園安全,當發現孩子的這一行為,我們必須及時教育。而面對老師的.質問,一圣沒有感到害怕,他會和老師表白,慢悠悠的對老師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了。”
其實,老師明白,在一圣的心里,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喜歡這個小朋友所以他會拍他一下,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搶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來維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與孩子的交集里,其實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與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幼兒,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名幼兒的心都不受到傷害,妥善解決孩子存在的偏激行為,保護他那幼小的心靈。
【幼兒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隨筆05-22
幼兒園的教育隨筆05-29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13
【精選】幼兒園教育隨筆07-15
幼兒園教育隨筆06-12
[經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1
[精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1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7-23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7-23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