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教師7月份教育隨筆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什么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師7月份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師7月份教育隨筆1
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潛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下午好!起床了。”孩子們一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老師,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心里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多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老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老師要三思而后行!
大班教師7月份教育隨筆2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立刻讀小學了,經常要練習寫數字,于是,我們決定讓孩子們每一天不但要帶小書包,還要在書包里放上一個鉛筆盒。可是,才施行幾天,就有問題出現了。
這天午時起床后,婷婷跑到我身旁,著急地對我說:“教師,我的鉛筆盒不見了。”我問道:“你的鉛筆盒是什么樣貌的?是什么顏色的?”婷婷向我形容了一番。于是我讓坐在婷婷周圍的小朋友都檢查一下自我的抽屜盒書包里,有沒有婷婷的鉛筆盒,可是結果沒有。
我示意全班小朋友安靜下來,對大家說:“婷婷的鉛筆盒不見了,此刻我請他上來講一講他的鉛筆盒長什么樣貌的,你們找一找,有沒有。”我請婷婷到前面來向大家講述:“我的鉛筆盒是藍色的,上頭有一只米老鼠,是兩層的,大概這么大。”婷婷一邊說,一邊還用手比劃著。
大家開始檢查起了自我的抽屜和自我的'書包。
“沒有啊。”“我這也沒有。”……
一番騷動過后,還是沒有找到婷婷的鉛筆盒。我也無奈。
第二天過去了,直到第三天的中午,事情發生了。那天飯吃完,欣欣拿著一只藍色的鉛筆盒走過來,對我說:“教師,我在朵朵的抽屜里發現的。”我一看,鉛筆盒上有一只米老鼠,這不正是婷婷的么?我想:“朵朵平時道德表現都十分棒的,怎樣可能拿婷婷的鉛筆盒呢?我又想到了欣欣前段時間剛剛發生過拿別人本子的事情,于是我明白了。我問欣欣:“教師相信朵朵是不會拿的,是你拿的么?”欣欣一驚,有點害怕了。我又問了一遍。欣欣點點頭。原先是欣欣拿的啊,還想嫁禍給朵朵。我認為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如果孩子養成隨意拿別人東西的習慣,可不行啊。當下,我教育了欣欣,和他講了許多道理。放學后,還將事情告訴了他媽媽。媽媽聽了也教育了欣欣。欣欣明白了自我的錯誤,對我們說:“我以后再也不會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了。”
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期望欣欣不會再發生類似的情景。
【大班教師7月份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教師教育隨筆07-27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02-09
大班教師教育的隨筆04-23
大班教師的教育隨筆04-25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優選)08-26
(熱門)大班教師教育隨筆08-26
教師大班教育隨筆08-28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實用)08-26
大班畢業教師教育隨筆02-08
【推薦】大班教師教育隨筆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