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隨筆作文 推薦度:
- 小學隨筆作文 推薦度:
- 小學隨筆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隨筆作文(范例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隨筆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隨筆作文 篇1
最近簡直就是一帆風順。可能是老天爺看我太舒服了有些看不過眼吧。今天上午就給了我一個大難題。
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班上還是一鬧哄哄的,和平時沒什么兩樣。我坐回自己的座位上,看起書來。
“交作業(yè)!”組長走到我的身邊。面無表情的說。
“哦!”我應(yīng)一聲在書包里翻找起來,心里暗暗的嘀咕道,每次都是這樣一副臭臉擺給誰看啊!當然,這句話我是不敢說出來的。
找了半天我也沒有看到我作業(yè)的影子。咦,我的作業(yè)呢,我心頭有些疑惑,我明明放書包里的……怎么會找不到了呢?
“好了沒?快點!” 組長已經(jīng)有些不耐煩。
“我,我找不到了……”我哭訴著臉說。
“呵呵……”族長冷笑幾聲,沒寫作業(yè)又騙人嗎?說罷,便一副我已了然的表情,從我身邊走開了。
“誒誒誒……”還沒等我說完,留給我的卻只有冷漠的背影。
啊啊啊!誰能聽到此時我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我是真的寫了呀,而且數(shù)學作業(yè)我昨天還是跟同學一起寫的,因為昨天一個下午都是自習,沒有什么好玩的,所以我們都寫起了作業(yè),寫的很認真,一筆一劃都是刻上去的。我還從來沒有這么認真寫過作業(yè)呢,以前說被識破的時候還沒有這么難受,可現(xiàn)在是真的用心寫的,這樣被污蔑,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事后來也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狼來了,這樣的游戲,說多了就不會再有人相信了,我們一定要自己在家認真寫好作業(yè)收拾好,避免我這種悲劇發(fā)生喲!
小學隨筆作文 篇2
“作文難,難作文”這是小學生作文的通病,也是小學教師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看到很多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愁眉苦臉、叫苦連天,因為學生所寫的作文常常令他們讀得無奈,聽得乏味。對于同一題目的作文,很少有學生寫得有條理,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究其現(xiàn)狀,主要有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
1、筆下無物,無話可寫。
2、語言貧乏,難寫生動。
3、主次不分,詳略不當。
4、結(jié)構(gòu)零亂,缺乏安排。
5、錯字、句多,不善修改。
針對這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帶領(lǐng)學生走出這種不良的困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知識如此,寫作文又何嘗不是這樣。關(guān)鍵在“好”和“樂”二字上下功夫。愛因斯坦也曾言之“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搞自然科學如此,寫作文亦然。關(guān)鍵在一個“趣”和“愛”花力氣!
“興趣是入門的向?qū)В瑹釔凼亲詈玫睦蠋煛!比绻處熌芗ぐl(fā)和培養(yǎng)起小學生作文的興趣,則作文教學就已成功了一半。要帶領(lǐng)小學生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下面談?wù)劚扇说臏\陋之見:
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愿望。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對于客觀事物,只有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才會有深刻的理解,才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引導學生樂于觀察,善于觀察。贊可夫說:“應(yīng)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感情。”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美麗的大自然,構(gòu)成了學生生活的廣闊空間。學生投身其間,其樂無窮,如果讓學生稍加留意,并隨時將自己耳聞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東西用寫觀察日記的形式記下來,日子久了,學生就獲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這就解決了學生作文時瞎編一氣,為躲過一次作文而撒謊,提綱式的幾句話就交差的毛病。
如一位教師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跟學生一起交談,問他們最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為了表現(xiàn)自己,學生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就在他們說得正帶勁時,教師忽然止住了他們的話題,用同情的口吻說:“真遺憾,許多想說的小朋友沒辦法在這里說。可是老師還真想知道每位同學的見聞,怎么辦呢?請大家?guī)鸵粠屠蠋煱桑 焙芏鄬W生都想到了用寫的辦法把想說的'記下來,讓老師再慢慢去看,于是,教師贊成了學生的想法。老師對學生提出了每天都寫寫當天看到的人和事的要求,并教給他們寫日記的格式,發(fā)給了每人一個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寫下“每天都有新發(fā)現(xiàn)”。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讓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閱讀是一種資源,是吸收知識的過程,是作文的基礎(chǔ)。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廣泛地閱讀,首先要把課本閱讀好,理解透徹。現(xiàn)行的各種版本的教材上,所選的課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實際上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是學生獲取寫作知識,借鑒學習寫作方法的好范例。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學習作者怎樣選材,怎樣開頭,怎樣結(jié)尾,怎樣過渡照應(yīng)的方法,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獲取多方面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李吉林老師在教學《桂林山水》寫漓江的水的特點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本文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了一系列訓練。
“漓江的水,靜、清、綠,”同學門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么聯(lián)接的詞兒,就可組成句子?例句:
漓江的水既靜又清還很綠。
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
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指點:
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jié)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嗎?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么說?
漓江的水靜靜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綠綠的。
指點:
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
我們看著漓江的水不禁贊嘆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該怎樣組織排列?
例句: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書上就是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綠得怎么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么寫的呢?
通過這一系列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語感,體會漓江之美。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細細地品味作者的遣詞造句的能力,對自己以后的寫作絕對是大有好處的。
另外,李老師還設(shè)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題目,出示:“我愛長江、西湖和家鄉(xiāng)的小河。”誰能把這個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分)如:
我愛長江,我愛西湖,我更愛家鄉(xiāng)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飾語)如:
我愛浩蕩的長江,我愛明鏡般的西湖,我更愛家鄉(xiāng)彎彎曲曲的小河。
我想,學生在這樣的長期訓練下,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讓學生學好教材上的范文以外,還要讓學生多讀課外書籍。《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讓學生廣泛涉獵,厚積薄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越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越是應(yīng)當多讀課外書。每本書、每篇文章,都為讀者展現(xiàn)出一個嶄新的天地,使他們開眼界,長知識,受熏陶(其中自然包括語言)。智力越是低下的學生,越應(yīng)當多為他們打開一些認識周圍世界的窗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窗口就是書。”讀書的時候,要求學生要真正讀懂其意,體會其情,并能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所感悟,寫出讀后感,要學會摘錄、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續(xù)寫等。這樣持之以恒,學生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多了,寫起作文來也就會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也就解決了學生作文時無從下筆的畏難情緒。
三、上好“口語交際”課
我常告訴學生,不應(yīng)該把作文看得太神秘、太難,作文不過就是“我寫我心,我敘我事,我說我話,我抒我情”,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因此,只要做到作文前認真想好寫什么,為什么要寫,怎么寫,然后先自言自語說通順,最后把怎么說的就怎么寫下來,這便是寫作文。我常常抓好語文課本中的“口語交際”,有時還自己隨機設(shè)計一些題目,如介紹我的家,介紹一種你熟悉的動物,講故事,說笑話,說說讀后感(觀后感),說每日新聞,演課本劇,學當主持人、導游,小小討論,小小建議等等,學生說完演完后,就動手寫下來,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形式深受學生歡迎,學生習作起來很輕松,提高了他們的習作興趣。如有一年我班組織了春游活動,活動后,我讓學生以《_______的春游》為題寫一篇作文。有的學生說:“早知道要寫作文,我就不去春游了。”面對此狀,我首先耐心引導學生進行全班口語交際,讓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議論出什么時候,我們哪些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活動中自己做了哪些事,耳聞目睹了些什么,心情怎樣,感受如何。然后讓學生將這些內(nèi)容有順序地整理通順,最后把自己所說的話寫下來,怎么說的就怎么寫。結(jié)果,學生普遍寫得有血有肉,效果很不錯。
四、多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
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跳繩、踢毽、打乒乓球、拔河、跑步、滾鐵環(huán)、賽陀螺、老鷹捉小雞等活動都是學生愛玩的,玩時讓他們做生活的有心者,留心觀察其中的喜怒哀樂,不管是自己參與的,還是沒參與的都可以作為寫作的良好素材。如幾個同學玩賽陀螺之后,其中一個同學寫到:賽陀螺真有趣。中午,完成了作業(yè)后,我們幾個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陀螺比賽起來,誰的陀螺轉(zhuǎn)的時間長誰就贏。我們同時轉(zhuǎn)動陀螺,我的心隨著心愛的陀螺的轉(zhuǎn)動“咚咚”直跳,害怕它早“死”了。眼看我的陀螺要“死”了,我在心頭不住地給它打氣、加油,讓它再堅持一會兒,但后來還是輸了,我的心思白費了。再賽的時候,我認真總結(jié)了失敗的原因,最終我取得了勝利。看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多動腦,才會成功。
五、從“講故事、聽故事”中培養(yǎng)寫作興趣
聽故事是所有學生都喜歡的,“講故事、聽故事”,有利于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口頭作文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聽完故事,可以讓學生續(xù)編故事,再講給班上的同學聽,回家講給家長聽,學生從中就得到了鍛煉,收獲多多。如聽了《龜兔賽跑》故事后,可以續(xù)編《龜兔第二次賽跑》的故事。續(xù)編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吸取教訓,學生的想象力和作文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有利于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
六、抓好作文后的講評和批改
講評是老師在作文課上要做好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教師講評有重點,學生印象就深刻,教師講評的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在講評時,對寫得好的文章既要鼓勵,又要指出其不足之處;對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只要看到點滴進步就要當眾表揚,以增強他們作文的自信心,使他們進一步努力。
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指出作文的不足之處,啟發(fā)學生動手、動腦,有事可做。在批改上,我認為關(guān)鍵在“批”而不在“改”,如果教師細致改,改的地方多,費時也多,但學生不看或不認真去消化還是白費力氣。把重點放在“批”上,既不費時,又可以在批閱過程中隨手寫下,便于學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不過,要使“批”起作用,老師不但要做好發(fā)動工作,更要做好檢查督促工作,這項工作做得好,可以大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要帶領(lǐng)學生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我認為必須借助廣闊的生活天地,充分利用社會這個大舞臺,從小處著眼,從內(nèi)容入手,走寫作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道路。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學生樂于作文,把寫作文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高水平的作文。
小學隨筆作文 篇3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令語文老師頭疼的事,主要表現(xiàn)在:
1、缺乏童趣。一些教師認為低段的寫是為了在中、高年級寫得更好打下基礎(chǔ)。因此,在寫作指導上較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維,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進入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的學生的文章乍一看,呀,真不簡單,一、二年級就有如此高的寫作水平,殊不知其中融入了多少老師和父母的“真情”。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健康個性未能生動活潑地得以展現(xiàn)。
2、缺少自然味。由于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疼愛之至,一走出家門就怕這怕那,學校也感到肩頭的責任重大,能不出校門,盡量不出校門。豐富他們的生活,擴大他們的眼界,充實他們的知識,也就成了一張空頭支票。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現(xiàn)在不是減負了嗎?為什么不能帶孩子進入他們所向往的大自然?為什么不能領(lǐng)著他們踏入他們所困惑的社會生活中去呢?學生在封閉的課堂內(nèi),怎么能寫出純純的、深深的自然韻味的文章來呢?
3、流水賬作文。由于現(xiàn)在孩子不喜歡閱讀,很多孩子寫作時,經(jīng)常應(yīng)付,把握不住重難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低年級的'孩子在作文之路上邁好成功的第一步呢?新大綱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這無疑將大大地拓展小學生習作的時空,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學齡初期的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yǎng)的“敏感期”。
這時候,教師如能細心呵護孩子的童心,讓想象成為作文起步中富有強大生命力、擁有不竭動力的活水源頭,作文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實物相伴
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才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才會產(chǎn)生角色意識,激起表達的沖動。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法很多:如教寫植物(花)、喜歡的玩具、水果時,可以讓學生從家中帶自己喜歡的實物,參照實物,加之教師的講解,學生的寫作欲望產(chǎn)生,就能順手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
二.課堂實踐,活動相伴
我們知道,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之說。每一個人,自他懂事以來,就開始感受生活,體驗人生。小學生雖年齡不大,經(jīng)歷有限,但自懂事以來,他們經(jīng)歷了多少事,認識了多少人,見到了多少景……這是他們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只要巧妙運用,就能創(chuàng)造出令人贊嘆的“言語作品”。如教學生喜歡的游戲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堂十分鐘進入活動角色,把剛才的活動跟小伙伴描述一下,接著教師講解寫作的重點,一篇真實的游戲躍然紙上。“我學會了——”也可以采用此法。
三.雙向互動,回憶相伴
說話訓練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老師和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既是聽者,也是說者,師生只有不斷轉(zhuǎn)換著自己的角色,才能獲得成功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我總是充滿激情地鼓勵學生:“別緊張,要相信自己。”“你說得太棒了,老師為你感到自豪。”“雖然你旁邊都是高手,但我們相信你是最棒的,勇敢些!”我的真語真情是激活學生身心的“”,使他們情緒高昂,全身心地投入。而學生的精彩回答又反過來深深地吸引、打動著我,師生間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感情的碰撞。如教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難忘的一件事,等等。教師引導孩子,回憶事情的整個過程。
四、走出教室,觀察相伴
寫景作文,如寫你喜歡的季節(jié),就帶出孩子,到附近進行觀察,一邊觀察,教師一邊引導;寫校園、植物(樹)之類的更適合。
五,拓展延伸,閱讀相伴
“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寫作之前可以讓學生閱讀相關(guān)的作品,進行閱讀鑒賞,學生就會更能把握住寫作重心。
六、改進指導,激勵相伴
作文的指導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貴在喚醒學生的生活儲備,巧在順應(yīng)學生的自由傾吐表達,而非教師蝶蝶不休地講述什么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習作的樣板去圈定學生的思路。所以我們要像葉圣陶先生所說:“為了恢復學生們的童真,還他們的原本生活樂趣,讓他們能說真話、吐真情。”在作文起步訓練中,不管學生怎么想,怎么寫,只要文中有一顆真摯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勵。作文的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個性的學生,或用教師的主觀想法代替學生的習作實踐。在“每日一句”的寫話訓練中,讓孩子們放飛想象,言有童真。
孩子不能沒有期待,不能沒有想象,不能沒有夢幻。因為,有了期待,才可能有追求,有了想象才可能有創(chuàng)造
小學隨筆作文 篇4
在什么都想嘗試,什么都不服氣的年紀和一幫愛鬧的人一起度過短暫的青春。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在既想讓別人知道你是誰又急于羞澀閃躲的年紀,身邊的人總是換了一波又一波。在人群中與一幫人相挽前行,不是因為合群只是害怕讓別人以為你很孤獨。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坐一張桌子,一個人下課,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在夜晚走回宿舍。我是羨慕可以一個人在群伴而行的人群中堅定的一個人做著事,我竟會害怕別人以為我性格孤僻沒人愿意和我在一起所以才會一個人,怕人側(cè)目一臉疑惑,在被人盯著看得太久我竟會手足無措,總覺得自己有哪兒不得體,可自己又做錯了什么呢?
其實自己并非性格溫和的人,卻會將怒色隱藏,并不認為有時候?qū)⑶榫w抑制有什么不對,只是過分讓步不僅丟失了自己更會讓一些人得寸進尺,在今后總會做起事來讓自己很不舒服。膽小的人總喜歡依賴別人一起去干什么什么事,可總忘了今的路沒有一個人可以陪伴,注定孤獨。
現(xiàn)在的'自己始終定性不足,我總覺得在剛開始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生存的時候,我一定是最努力的,當看到了一點起色之后就停步不前,與開始相比我是在退步的。然后會因為身邊人的啟發(fā)再從新出發(fā),沒有長性的干一件事情是我的致命,卻也很高興我慢慢從絕望也開始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因為也完成了一些如果是過去的自己怎么也做不來的事。
在大一新生剛來的時候,作為學姐 ,我可以不要face的在一群軍訓的小綠人中大喊:“毯子三十一條,賠本賣了。”也可以不要臉的穿著引人注目的衣服為了讓人側(cè)目順便賣點東西,倒騰了一圈,從師大到哈學院再回到自己學校,只賺了不到四百塊,在幾次覺得丟臉又堅持下來把東西全部賣光,我開始發(fā)現(xiàn)原來打不死小強的精神也在一點點的開始建立,若是我認準的事也變得固執(zhí)的越來越難改變了,與之前跟風善變我更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有時會不可理喻,有時會因為分歧和親近的人爭吵,可比起從前懦弱的膽小鬼,我至少進步了,雖然又有些偏向于另外一個極端。
試著開始認真讀書,其實是想配的上某些人。看著優(yōu)秀的他雖然不帥也比我大了些許,當我還背著小書包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他已經(jīng)站在畢業(yè)的尾巴上了。正在準備考研的他,天天泡在圖書館里學習,本來就不在一個學校上學,要考上了研究生他會去一個更好的學校,至少在我看來是我不能達到的高度,差距讓我開始不安,唯一能做的只是縮短差距,即使今后不在一起,至少感謝他成為自己完成夢想的一個動力。我要考上H大的法碩。即使我知道他是萬萬不可能等我的,即使我知道最終會在與他走還是堅持夢想中做一個選擇,即使我知道他是不可能為你留在一個城市,即使是有許多的不確定,可還是覺得自己的青春有了另外一種顏色。
總有一個人會想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只為了站在一個平等的高度,也許他還沒有嫌棄你可自己已經(jīng)開始嫌棄自己,因為已經(jīng)愛上了他。
小學隨筆作文 篇5
記憶是一條金色的小河,充滿了喜悅的浪花。打開記憶的門,呈現(xiàn)的是那難忘的小學生活。
記得,在五年級下學期:班主任黃老師選我去書法比賽。班上的同學都為我加油,黃老師也流對我露出信任的目光。第二天,書法比賽出來了,結(jié)果我并未獲得名次。頓時,我臉頰流下了兩行晶瑩的淚珠。同學們紛紛安慰我,“秀寶,其實你已經(jīng)很努力了,結(jié)果并不主要重要的是在這學書法的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我感動的點點頭,“你們放心,以后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
在一次作文比賽前,李秀娥老師挑我去比賽。我為此寫了很多篇作文,卻不知道這作為寫得怎么樣,有沒有需要改正的地方?還是有可以寫得更好的地方?那時已經(jīng)下午放學。我讓李老師為我修改作文,本以為李老師會讓我明天再拿給她,沒想到李老師卻一絲不茍的改起來。她有時將好詞好句用波浪線畫起來:有時聽下沉思一會:有時將錯誤的詞語句詞改正過來。結(jié)果,一篇作文也改了半個小時。李老師關(guān)心的說:“秀寶,你先回去吃飯吧!老師明天再拿作文給你。”接著,又專心致志的改寫了起來。李老師讓我先吃飯,自己卻顧不得吃飯的`為我改起作文,李老師是多么得親切、盡責啊!
小學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了友誼的寶貴,老師們教會了我人生的種種道理。記憶里,最難忘的那小學生活……
小學隨筆作文 篇6
有的人說,閨蜜是在關(guān)鍵時刻用來出賣的。我聽完之后,莞爾一笑。
閨蜜比朋友更親更好,這個體驗有閨蜜才能感受的到。
她是可可,我唯一的閨蜜。一個活潑暴力的女孩與安靜的我結(jié)為閨蜜。有一天他感冒了,我非常擔心她。可可就裝作什么事也沒有的樣子,明明很難受,卻裝只為不讓我擔心,傻瓜。
那次20xx年4月3日7:30:01,我第一次與她吵架。那時候的我們吵的好兇好兇,冷戰(zhàn)了好久好久。無意間翻開自己的日記。
這是我第一個閨蜜,開心。
我可真棒,又考了第一,我要努力啊!
我成功了,可以讓我開心,多虧了可可啊!
真想永遠和可可在一起。
可可,對不起,我錯了。
偷偷來到她的.家門口,有好多紙飛機。打開一看。
吵架了,不高興。
傻瓜,你開心就好。
據(jù)說把不開心的事情寫在紙飛機上,扔出去更能心情好點。
137張,她寫了137張。都是為我寫的。我心里一陣暖流。
于是我鼓起勇氣來到她的家門口。
夕陽下,兩個活力十足的小女孩手拉這手,彼此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小學隨筆作文 篇7
在成長的歷程中,我踏著歲月,正在一點一滴地長大!可那件讓我第一次有張大的感覺的事,像刻在了我腦海一般,久久念念不忘!
記得那天,是星期天。我起晚了,肚子早已不聽使喚,已經(jīng)“咕咕”叫了,我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我親自下廚,做給自己吃!好,說干就干。我拿來兩瓶牛奶,放進一個比較大的'碗里,加了一點溫水,把牛奶按下去,沉浸在熱水中,過幾分鐘就會熱了。
我不僅會熱牛奶,還會熱面包呢!
首先我在冰箱里拿了饅頭,玉米包,準備熱面包。我二話不說,拿了六個玉米包,一個饅頭,一個個擺好,放進了盤子里,用保鮮膜封住。然后往電飯鍋里放了進去,蓋上鍋蓋,我耐心地等待著,一秒,兩秒,三秒——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時間老人用包袱把珍貴如金的時間裝走了。牛奶捂熱了,這時,面包也好像熟了,我用手指摁了摁,“好燙,好燙!”我急忙甩手著說。
最后我把面包拿了出來,狼吞虎咽地啃著,喝著牛奶,多舒服呀~~
我會自己解決早飯了,我長大了!
【小學隨筆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隨筆作文[經(jīng)典]09-27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9-05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9-02
小學隨筆作文08-19
(經(jīng)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8-25
(經(jīng)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小學隨筆作文(經(jīng)典)09-10
(精選)小學隨筆作文09-07
【精選】小學隨筆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