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學隨筆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隨筆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隨筆作文 篇1
明天就要去學校了,你們是什么心情呢?激動,不開心?還是懷著其他的心情去學校?
我是懷著復雜的心情去學校的,去到學校又要分班了,不認識的人好多好多,可能老師要要換了,萬一換了個嚴厲的老師不知道如何是好。沒人陪我說話怎么辦,只能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嗎?新生?不知道是男是女,大概男女都有吧!男生的人數都是比男生多,不公平,為什么?為什么世界上的男孩子那么縮?重男輕女,是女孩子都感受到吧!家里有個哥哥,外婆老是對他問東問西,怎么不問問我,吃飽了沒,睡夠了沒?明明我是家里最小的,應該寵我才對,為什么偏偏寵我的哥哥,卻冷落我呢?
我不怪你們,你們時常關心我一下就好了。哥哥高一,比我大一歲,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我的成績只屬于及格的平行線上。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的女兒好的不得了,對男孩子很嚴格,到了我這,卻相反了。就不能考慮考慮下我的`感受嗎?
我的同學曾經問過我,為什么你的家人重男輕女,而我沒有回答,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但我沒有因為這件事跟家里鬧得不愉快,偶爾關心下我就好了。
媽媽明天去佛山,可能要一個星期才回來,留下一百塊錢做我的生活費,我能自已煮吃的,媽媽不在的日子,我相信我還是過得很好,哥哥住校,而我選擇不住校,不喜歡宿舍,五六個人住一個宿舍,而且很小,我就不住了。但媽媽要求我下學期住宿舍,我只能答應。
明天就要開學了,很期待我的新朋友,不知道老師換了沒有,不知道學校還跟以前一樣么?不知道飯菜有沒有變?
總之,一切都是未知數,明天,我期待你的到來!
小學隨筆作文 篇2
周五,布置了日記一篇,要求學生寫《我真 》,要求真人真事,寫出真情實感。一學生寫了《我真倒霉》,主要內容是周五放學路上自己踩進水坑的事,寫得趣味橫生。批改后,我在班級里朗讀了這篇日記,并表揚了他。誰知,另一學生舉手發言道:這件事情是假的,周五我和他一起回家的,他根本沒有踩進水坑里。此言一出,全班嘩然。我問他為什么寫一件虛構的事情,他說:“我實在想不出寫什么,前幾天看見別人踩進了水坑,覺得很搞笑,可以寫進日記里,就拿來寫了。”
反觀學生的作文,發現小學生作文仍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覺得無話可寫,文章內容空洞;二是作文語言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沒有真情實感,套話、假話、空話、大話不少;三是作文無個性,不真實,缺乏個人獨特的體驗。四是寫作中體現出學生知識面狹窄,信息閉塞。尤其是作文缺少“真”——即說真話,抒真情。長此以往,孩子們也會慢慢失去他們做人的“本真”。在日記中,這些現象也存在,有些學生覺得在這一天之中沒什么事情發生,沒什么值得寫的事情,就去寫一些純屬虛構的事情。
記得我第一次引導他們寫日記時,就引用了張化萬老師的一句話:“日記什么都可以寫,包括吃喝玩樂,花草蟲魚,甚至是爸爸媽媽吵架,小伙伴打鬧等等,統統可以寫,前提是必須是真實發生過的。”可現在,每一次習作中,鮮少有真實的取材。不得不讓我對自己的日記(作文)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進行梳理和反思。
⒈正確引導學生認清教材中的虛構現象
仔細研讀我們的教材,會發現好多篇目都是名家名篇,是經典范文,這些都是文學作品,多多少少帶有點虛構。例如人教版第七冊《麻雀》一文,寫“老麻雀為了救小麻雀,毅然落在強大的獵狗面前,準備與其搏擊”這樣一個故事,文章的描寫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但現實生活中,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很值得懷疑。不過,即使沒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無中生有”,符合藝術真實的原則。可在日記作文中就不能這樣了,甚至連捕風捉影都不行,必須老老實實。在習作教學中,這一點我們應該強調到位。
⒉要遵循不同習作教學的規則
張化萬老師曾說:“作文可以分為日記作文與想象作文,這兩類作文有不同的習作規則,就好像不同的球類活動規則不一樣,我們不能把排球的扣球規則用到足球中去,虛構應當回到必須虛構的想象作文中去。”我們可以坦然地告訴學生,假如在寫日記作文時,你真的找不到內容,認為需要虛構一次,那么也要在開頭或結尾處注明“本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這樣做實質上是讓學生自己對謊言進行監督,長大以后,他們去做“虛報的產量,夸張的頌揚,偽造的履歷”的可能性就會小些,無形中形成了本真的人性。
⒊要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感悟生活,豐富習作內容
我們要引導學生走近自然,走近生活,多觀察多思考,從不同角度去真實記錄。
⒋要改變我們目前的一些習作評價標準
真實的作文是平淡的,沒有曲折起伏的美,很難得到高分。習作到底是為了什么?為了得到高分,為了能發表,學生只能突破真實,尋求捷徑“虛構假造”。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變已有的教學評價觀。只要學生能真實地記錄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做過的事,即使是平淡的,我們也可以給他高分,以此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千萬不要把“培養未來作家”作為我們的終極目標。
小學隨筆作文 篇3
都是背了太多的心愿,流星才會跌得那么重。——題記
夜,美得令人窒息。
坐在陽臺,獨自仰望天空,耳里塞著的MP3里一直放著同一首歌――《他還是不懂》。
一首很老的歌,卻任舊執著的喜歡著只為了那一種感覺,只為了那一句歌詞:都是背了太多的心愿,流星才會跌得那么重。
一個人的時候常想,我們與流星的區別,可每一次都沒有答案。
流星背負了太多人的心愿,所以太累,選擇了墜毀;我們有著有著太多人的期望,卻無法選擇。
我們是如此的相同卻又不同。
所以,我在紙上表達出我們的`悲哀,用傷感的文字詮釋我們的心情。這一點是流星無法做到的。
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悲哀亦是流星的悲哀。
昏暗的天無人的街
古老的屋光禿的樹
詭異的畫面
壓抑得讓我睡夢中透不過氣來
復古的風景
古西歐式的建筑
神秘的氣息
仿佛置身于德古拉時代
沒有散發陰森的恐怖
華麗氣派的花瓣雨
散落地面的紫薔薇
遺落下遍地的憂傷
清冷的月光冷清的月光
揮灑出絲絲銀光
透露唯美凄涼的浪漫
誰在背后主宰這眼前的一切
為什么要制造這一個夢境
讓我迫不及待想要尋找從前
尋找這里的故事
夢境的答案
在這里我為什么如此飄蕩迷惘
難道這是惡魔與神的交界線
等等等
已等不及
殘空已漸漸破曉
劃過天邊的那顆流星帶來了黎明
夢開始化成碎片
消失不見
我已醒來
找不到答案
殘留下飄渺地縈繞
無限的哀怨
小學隨筆作文 篇4
時鐘滴滴答答的行走著,慢慢的奔向11點半,我的內心卻很不平靜。不知寫了三篇,現在結果怎么樣呢?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機,打開作文庫。
咦?這是怎么回事?我驚奇的看見了我下午寫的一篇作文,正出現在最新投稿上。怎么會呢,下午寫的呀,難道晚上沒有人投稿?內心嘀咕著,我打開了我的主頁。
呀,什么時候作文庫這么坑啦!我寫了三篇,怎么一篇才給了我五毛錢!我忿忿不平想著,差點把手機甩出去。咦,等等,我再仔細一看,一條未讀信息,兩條待審作文?看到此景,我整個人都風中凌亂了。
什么鬼?!都已經11點半了,還沒有審核完。這比往常也慢太多了吧!這到底是腫么了?后來,好心的妹妹幫我解惑:“姐,人家也要過國慶的嘛。”
對哈!我猛的想起來。七天長假,大家都要一起去過國慶節呀!而且放假的人又多,肯定很多人寫作文。而作文庫的工作人員們,不辭辛苦的為我們審作文,給稿費,實在辛苦。我們有些還抱怨,真的很不應該,做任何事,我們有時也要替別人著想著想,,將心比心。
國慶節狂歡開始了!祝各位作文庫的工作人員們,國慶節快樂!
小學隨筆作文 篇5
記憶是一條金色的小河,充滿了喜悅的浪花。打開記憶的門,呈現的是那難忘的小學生活。
記得,在五年級下學期:班主任黃老師選我去書法比賽。班上的同學都為我加油,黃老師也流對我露出信任的目光。第二天,書法比賽出來了,結果我并未獲得名次。頓時,我臉頰流下了兩行晶瑩的淚珠。同學們紛紛安慰我,“秀寶,其實你已經很努力了,結果并不主要重要的是在這學書法的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我感動的.點點頭,“你們放心,以后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
在一次作文比賽前,李秀娥老師挑我去比賽。我為此寫了很多篇作文,卻不知道這作為寫得怎么樣,有沒有需要改正的地方?還是有可以寫得更好的地方?那時已經下午放學。我讓李老師為我修改作文,本以為李老師會讓我明天再拿給她,沒想到李老師卻一絲不茍的改起來。她有時將好詞好句用波浪線畫起來:有時聽下沉思一會:有時將錯誤的詞語句詞改正過來。結果,一篇作文也改了半個小時。李老師關心的說:“秀寶,你先回去吃飯吧!老師明天再拿作文給你。”接著,又專心致志的改寫了起來。李老師讓我先吃飯,自己卻顧不得吃飯的為我改起作文,李老師是多么得親切、盡責啊!
小學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了友誼的寶貴,老師們教會了我人生的種種道理。記憶里,最難忘的那小學生活……
小學隨筆作文 篇6
一、搭建課堂直接生活材料庫,讓兒童現場實踐“開源引流”
兒童作文原來就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只是學生不知道這就是作文的“溪水”,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去開源引流,做到常“引”常“新”,這才能讓學生對身邊的生活有一雙觀察的“火眼金睛”。觀察,教師一定要現場指導,先讓學生說觀察到的事物,糾正觀察的不足及語言組織的缺陷,使學生及時、準確、生動地把觀察到的事物“翻譯”成語言,培養他們養成仔細觀察、捕捉生活素材、及時認真思考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兒童積累素材的能力。
一次班隊課上進行快樂閱讀比賽,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到了展示成果的時候了,從“鼓勵獎”到“優秀獎”再到大家都期待的“智多星獎”。當我每一次報出獲獎名單時,都有孩子發出“哇、哇……”的叫聲,當報到“智多星獎”時,班級里不約而同地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于是我當機立斷馬上進行作文訓練:“你們那么喜歡智多星獎,現在我們在課堂上仔細地看看你的同學,你覺得平時同學的表現那些人才可以稱得上是‘智多星’呢?”教室里一陣靜默,不一會兒,有孩子在下面竊竊私語了,我看許多孩子已經捕捉到了素材,就趁熱打鐵:“把你想到的都大膽告訴我們吧,但在你說的時候還要告訴我們在你心目中這個智多星的外貌特點,利用幾分鐘好好觀察,看誰稱得上是觀察的‘智多星’”?于是幾分鐘后——
生1:我們班的智多星可多了,諸迪洋、謝思怡、趙冰瑩、鐘敏宜……但是最聰明、最勤奮、助人為樂的就要數鐘敏宜了。
她長著一頭短發,紅紅的小臉蛋可愛極了,還有那閃閃發光的眼睛,特別引人注目。
生2:在班里我有一個好伙伴,她叫徐雨婷,是班里出了名的智多星。
她胖嘟嘟的身子,黑黑的皮膚,經常梳著長辮子,一雙大眼睛好像兩顆黑黑的寶石。鼻梁挺挺的,她那愛說話的小小嘴巴里有兩顆可愛的大門牙,只要一笑起來就先露出兩個小酒窩,可惹人喜愛了!
生3:班里的智多星我覺得就是許亦雯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叫她許許。
她是個既可愛又聰明,很惹人喜歡的女孩子,她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櫻桃般的小嘴,瘦瘦高高的身體,每天都梳著小辮子。她做起事來可認真啦——
……
看來,課堂的寫作生活非常重要,經過老師適時的引導,能讓學生在課堂上 “動”起來,不僅從生活的源頭引來了溪水,而且明白了怎么去開源引流,敏捷地捕捉寫作素材。
二、開發課余生活多彩材料庫,讓兒童拓展“開源引流”
除了在課堂中挖掘源頭外,還可以讓兒童在豐富的課余生活中,擴大視野,開挖習作的源泉。
教師可以就平時課余生活中孩子們最多接觸到、最容易引起感知的素材入手,多在日常教學中找機會讀話引導。
學期始,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句話日記”的作業,讓學生將每天的課余生活用一句話的形式記錄下來,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寫下當時的心得體會。半個學期過去了,我讓孩子們以《課余生活小故事》為題寫下自己記憶最深的一些課余花絮。
如一位學生寫了《讓座》:
記得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媽媽乘5路公交車回家。我一上車就找到了一個位子坐了下來,沒多久看到一位阿姨抱個小寶寶也上車了,可是周圍已經沒位子了,我連忙說:“阿姨,您坐。”阿姨說:“謝謝。”我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時我發現好多目光投向我,人們說:“現在很少看到小孩子給大人讓座了,這真是個好孩子。”我聽了心里樂滋滋的,可又挺不好意思,為什么大人會說現在很少看到孩子讓座了呢?
有一個孩子寫的是《輪滑樂》:
我有很多課余生活,有游泳、書法、輪滑……我最愛的是輪滑。
我是從今年過年的時候開始學的,剛開始的時候只會走路,就像老太太那樣,搖搖晃晃的,有時還會摔跤。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會像別的小朋友一樣滑得很快又不會摔跤。
有一次,我穿著輪滑鞋到了樓下,看到我的小伙伴們正在速滑,他們滑得真好,就像一群小鳥,我羨慕極了,于是我也學了起來,滑到一半,我看見一塊小石頭,我來不及剎住,結果拌了個四腳朝天,引得他們哈哈大笑。我也笑了起來,可我沒有放棄,幾次下來,我忽然發現自己會滑了,真開心啊!自從學會了輪滑,一有空我就到樓下“飛”一會兒。現在的我還是姐姐的輪滑小老師,等她學會了,我倆可以進行比賽了。
三、季節轉變的大自然,讓兒童快樂感受“開源引流”
一年四季,自然循環,每個季節所帶來的豐富多彩,無疑是我啟發學生開源引流的好材料,所以,在不同的季節,我都會帶上學生去野外搞搞小隊活動,同時在現場指導,先讓學生說觀察到的事物后,再讓他們及時、準確、生動地把觀察到的事物“翻譯”成語言,使他們懂得怎樣仔細觀察、捕捉素材、認真思考、生動表達,從而提高兒童的習作能力。
如一位學生去農莊秋游后寫下了《秋的聲音》:
聽聽,秋的聲音,一群群大雁飛上天空,“嘎、嘎”……,是告別秋天的話語。
聽聽,秋的聲音,小鳥扇扇翅膀,“嘰,嘰”地叫,是找到了食物,打算喂小鳥了。
聽聽,一陣陣香味飄過田野,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歡聲笑語,是來農莊的游客,忙著采摘。
聽聽,一只只螞蟻在搬糧食,“嘿喲,嘿喲”,為積蓄冬天的食糧而辛苦。
聽聽,秋的聲音,樹枝搖來晃去,“唰唰”,“唰唰”,這是落葉和樹枝的告別。
《過中秋節》是另一位學生寫的:
九月十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今年中秋節跟往年不一樣,因為受臺風影響晚上都沒有見到月亮。可是每戶人家還是都沒忘記請月亮婆婆。
吃過晚飯外婆開始請月亮婆婆了。她把準備好的四盤水果、一盒月餅拿到陽臺上請月亮婆婆出來。可是我們等了好長時間月亮婆婆也沒來,我自言自語地說:“到底要等到什么時候月亮才出來呀?”話音剛落就下起雨來了,我們只有帶著一點點不開心進屋了。
四、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生活,讓兒童從小直面世界“開源引流”
“人是社會的動物”,兒童當然也一樣。我們能不能從小就引導孩子去面對現實的社會生活,從中獲得豐富的感悟和真切的體驗,這對他們如何去擁抱生活、積極地參與生活、學會做生活的主人,關系十分重大。所以,為學生習作的開源引流,不可忘記這是重要的一塊。
有現代媒體的傳播,兒童的社會生活是十分開闊的。為此,我總是努力地在啟發學生關注社會上發生的大事、小事。孩子們由于審視角度的不同,尋找的素材也會有不同的角度,常出新意——
這是一位學生20xx年寫的《國慶觀閱兵儀式真棒》:
光陰似箭,日歷也穿上了“國慶裝”。今天——10 月1 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盛大的節日,是我們偉大祖國母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喜慶的好日子!
這時,天安門已是人山人海,樂聲陣陣!一萬多名學生持著紅色的、黃色的鮮花,組成四個大字“祖國萬歲”。但是最吸引我的是解放軍叔叔的閱兵儀式!
“咚——咚——咚”這是解放軍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正在踏著雄壯的步伐,沿著天安門廣場前進!“咚——咚——咚”多么有勁,多么鏘鏘有力的步伐聲啊!這不是普通的腳步聲,爸爸說:“這是我們國家邁向世界民族之林的聲音!”媽媽說:“這也是祖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喜報聲,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腳步聲!
我說:“長大以后我要當女兵,一定也要參加閱兵式!”
有一個孩子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要給汶川的人們畫許多牢固的房子,讓他們住得安心。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要畫許多錢給那些受災的人們,讓他們能買東西。
假如我有一枝神筆,我要給汶川的孤兒畫許多爸爸媽媽,讓他們擁有爸爸媽媽的溫暖。
……
【小學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8-25
(經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經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小學隨筆作文08-19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9-02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9-05
(精選)小學隨筆作文09-07
小學隨筆作文(經典)09-10
小學隨筆作文[經典]09-27
【精選】小學隨筆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