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隨筆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談起“流行”二字,不論男女老少,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人甚至手舞足蹈,喜行于色。
現在,我們看電視,盡是“流行”廣告。街上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也成了“流行”廣告,什么名車豪宅,炫彩手機,名牌服裝,美食華宴等時尚流行的東西,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尤其是青少年們,被那些五花八門的“潮流”影響,虛榮心自我膨脹而盲目購物。
人都有虛榮心,法國哲學家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著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在現實生活中,走在街上,看到什么“流行”,就想立馬擁有,這種人數不勝數。大都是落在了虛榮心上,他們總想借助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榮光來彌補自己內在的實質不足。
雨果說過一句名言:“過去的`決定未來的。”再過若干年后,這樣現在沉溺于物質攀比,缺乏理想的人,不不求上進,不學無術的人,終究會被殘酷的社會競爭所淘汰,將會成為一個個真正的“廢人”。
因此,現在的年輕的心要遠離潮流,否則后果便是被洶涌的潮流水卷進去,而到那時再悔恨當初不該隨“流行”走,便已晚了。
我們現在豈能跟著“流行”走?我們一心搞好學習才是正確的選擇。
隨筆作文 篇2
這兩天一直惦記著寫點文字,寫了一周才完稿。文思遲鈍固然是其原因之一;時不時和妻一起看電視劇而分心是其二。我控制自己不看,卻還是看了。我知道這是禁不住誘惑的結果。
一周前,妻對我說:看書頭疼,打麻將,傷身傷感情;辦公,離開學還早,還是整點電視劇看看。妻聽人說:《多少愛,可以重來》這部生活片早已熱播。電視才換新的,妻還不會用,想到妻的種種好處,我十分樂意地把這個電視劇搜索了出來。中間不插廣告,一集接一集,集集扣人心弦。這一看,妻可上心了。妻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常和劇中人物一起喜怒哀樂。悲傷處,抹眼淚;高興處,笑出聲來,還拍手叫好。我常被她的情緒感染,常從從書房里跑出來和她一起看,或是干脆停下手頭上的事陪她看。有時,妻還高興地說:“老萬,來看看,好看!”你說妻請你看,你咋能不看?
我這人樂把工作帶到家里做,已成習慣,妻常提醒我說:“上班就上班,放假就放假。別把兩者摻和在一起,你也是50多歲的人了,別那么不惜身體。”這個假期,我照樣堅持編輯學生的作文;同時實施我的寫作計劃。因此,我常常和電腦為伍。這個暑期事兒也真多,占用了我很多時間。先是備戰全縣小學一二年級班主任培訓講稿,后來兩個朋友的孩子要我輔導作文,接著到在醫院理療膝蓋半個月。前前后后花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同時,學生們的作文幾乎天天通過郵箱、QQ離線文件發過來,我得一一接收、編輯、點評并發到QQ空間里。眼看收假將至,我又要開始家訪,還沒寫到五篇作文,心中甚是著急。
前邊的事兒終于告一段落,很高興有了安靜的時間,便決心靜坐桌前,敲響鍵盤,以了心愿。沒想到,一個常教育學生要禁得起游戲誘惑的我也禁不住電視的誘惑了,別說妻邀我一起看,不邀我我都想看的。有時,我干脆把電腦搬到客廳里,我敲打兩下鍵盤,瞟一眼電視;看一會兒電視,再敲打兩下鍵盤。結果看電視比敲鍵盤時間長,一個下午也沒敲出百十個字來。可別說,這個電視劇還真好看,電視劇中的情節真是波瀾起伏,環環相扣。秦勇與烏蘭離婚不久,模特王嬌嬌又纏上了秦勇;秦立與林小倩婚前恩愛有佳,一場誤會走向離婚的邊沿;眼下文輝、程程、曉月又攪和在一起,看得人牽腸掛肚看得人去揣摩結局。劇情至此,后面還有二十多集呢。不看,堅決不再看了。
這個暑假一開始,我就給自己定了個規矩:不看電視劇,要看就看電影。記得去年暑假看84集《三國演義》,足足看了半個月。看得人眼生疼,脖頸僵硬,傷了身體,耽擱了寫作時間。在妻沒有看這個電視劇之前,還真沒看過。妻一看, 我的規矩破了。一次飯后散步,責怪妻不該陷我失信。妻說:“看電視劇本身沒錯,如果說錯了,就只能怪你沒有定力,那么大個人,還禁不住誘惑,就別再責怪有些禁不住網絡游戲的學生了。”
是啊,妻說得對,任何誘惑都只是外因。如果自己堅如磐石,守得住約定,守得住底線,怎么會怕別人誘惑你呢!不過我還是對妻說:“還有二十多集,你在手機上看,如果我在你身邊寫東西,你戴上耳機,行么?”妻欣然應允。這樣以來,妻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在她身邊靜靜地敲動鍵盤。盡管她偶爾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我也不會貼上去,看一眼。
心靜了,思維也敏捷了,一行行文字像幼時隨父親播種小麥一樣鋪展開來,看到自己的所睹所聞所思所悟一點點轉化為文字,哪怕是只能自賞的文字,心中愜意萬分。
抵制誘惑的方法,關鍵在自己。心中要有目標,心定如鐵,沿著目標堅定向前走;要遠離誘惑之源,營造安靜的環境;提請他人監督提醒,如若違約,做到自懲。
隨筆作文 篇3
簡單的和弦,簡單的曲調,簡單的風景,簡單的人,帶著不那么簡單的心情聽,愈演愈烈。漸漸明白一切沒那么簡單,現實總要比想象多那樣的一點。
嘈雜的人群,繁忙的城市,充斥著麻痹神經的元素。越久越習慣,轟轟烈烈不如簡簡單單。有過個掏心的曾經,就夠了。斑斕的城市,藏匿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為所欲為的世界。討厭看別人精彩的變臉,越變越猙獰。有時某些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其實很短,有多短?其實一張RMB的距離足夠。同樣也足夠讓人惡心。
記得曾經,記得讓自己喘口氣。試著讓自己沒有那么糟。 追求什么? 盲從什么? 曾經的夢想,我明明努力追求過的。誰又知夢的翅膀那么脆弱,被實際戳了個支離破碎。隨著我的長大,我不想變得那樣實際。希望我能像以前那樣,不在計較間跌倒。認真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大人物不在身邊,人人都是小人物,自己也是小人物,喜歡,每一個小人物,欣賞,每一個小人物。不再喜歡大牌的logo,開始喜歡快樂的寸寸光陰。奔流的青春,奔騰的熱血。我要對心上的那片山水說聲謝謝。我的'夢想在心里,現在我把它放在冰箱里, 在青春的保質期內,我一定會把它拿出來,一定會實現。
我沒有很多,我也有很多。我將失去一些,因為這樣我可以得到更多。大道至簡,大愛簡單。
帶著寧靜快樂的心情,帶著夢想一路看著風景,享受著陽光直面路上的磕磕絆絆,接受路上的顛簸, 認認真真地走。當我再回首時, 我希望看到的不是碌碌無為, 看到的是,我自己的奮斗。真真切切的滿足要讓自己不后悔。
隨筆作文 篇4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和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八零后的我們相信小時候都唱過這首新疆民歌。不知不覺現在已經過了這么多年,蔚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還有那燦爛的陽光,溫暖了我們的童年。碧綠的草地、鮮紅的花兒,雨露滋潤我們兒時的花園。這些,讓每個人的臉上都笑開顏。童年,真的是太美了。我想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踮起腳想要長大的世界,而每個成年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個賴著不想長大的七彩童年。六一,這樣的一個節日,你想怎樣度過呢?
記得兒時的我們非常的容易滿足,得到一顆泡泡糖、和朋友的一次玩耍,甚至是任何一件童年趣事都會開心好半天。這種開心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歲月的滄海桑田奪走了我們的童年,留給我們的只有無限的回憶。而任何一個人的童年相對歲月而言,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時光,最讓人無奈……
帶著各種各樣的不舍我們長大了,長大后我們變得圓滑世故。時光帶走了我們的童年,但有些東西卻深深地留在我們的心底。鄉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不像現在城市里的孩子這樣,課后還要去各種形形色色的補習班。那個時候的我曠課和一群小伙伴們帶著自己制作的“彈弓”去學校的后山掏鳥窩,放了學到地里去偷涼薯,到了晚上偷偷摸摸地爬上別人家的楊桃樹摘楊桃,大名鼎鼎的、稱霸一方的“小霸王”。全然把功課拋在一邊,那些就是我童年的標簽。但那時候的我是天真無邪的、是無憂無慮的。現在的我每天起床、上班、睡覺,還是三班倒。扯著臉皮麻木地笑,還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生活,確切地說是生存,根本就是在演戲。長大后的我深感生存的'艱辛,想想童年,我會會心一笑。太懷念那個時候真實的自己了……
成長是人生必經的一個節,有的人解開這個節非常的迅速,有人卻一直在解,貫穿他生命的始終。無法挽回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就像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回到那個任意玩耍、無憂無慮的年紀。也許每個人都在想,如何好好的把握現在,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我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每到這個極其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就情不自禁的想要回憶過去。那里有太多太多成長的足跡,還有一生都抹不去的記憶。
印象當中讀書生涯的最后那個晚自習是傷感的,就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才是成長的開始。真希望自己能夠永遠像孩子那樣天真爛漫、傻里傻氣,曾經日子回不去了,越來越懷念自己懵懂的年華和歲月,現在還吵吵嚷嚷的要過已不再屬于自己的節日。可是為什么我們再也不敢放縱自己孩子氣的表現呢?也許是因為現實,又或許是我們經歷的太多太多。我們發現童話里的世界是虛構的,公平的東西自從我們認識社會以來,似乎就被否定了。而人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并不是像童話里描述的那樣是絕對的。可是我們還是會愛那些童話,還是會愛當年的自己。還是會沉醉在自己鑄就的夢境當中憧憬著,因為童話就好像是我們終極的追求。
隨筆作文 篇5
母親好幾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樹。可我總挪不開時間,始終沒有親自去看看。
其實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樹。
其中有一棵年齡與我相仿的杜仲,高約兩丈,粗達合圍。這是當年二舅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可惜在這棵樹長到和我們一般高的時候,二舅患病離逝。此后母親對這棵樹就更加呵護了,我那時常看見她對著這棵樹沉吟好半天。鄰居們來討要樹皮或葉子的時候,她總是挺糾結挺矛盾的,但好像又從來沒有拒絕過。
我曾給老屋取了一個雅號,叫“雙竹院”。因為就在幾年前,庭院中南北兩角一直有兩叢竹子。從西水河岸這邊望過去,竹子郁郁青青,隨風擺動,而老屋也就時隱時現。這兩叢竹子是父母當年修房造屋時親自種下的。我的`很多記憶都和這竹子有關:小時無聊時曾用刀在上面刻劃未來;在竹下背讀老師布置的課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和弟妹們一起在竹下玩游戲;聽大人們圍坐在這陰涼下漫無邊際的說些家長里短;后來,我也曾在它們下面拉過二胡,讓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葉間顫動……
有一次我還和母親在南街上去賣過竹子呢!可惱的是,一位中年婦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買了去,一個中年男子又把它給送了回來,說是不好,要退錢。母親沒有生氣,只是望著我們笑了一下,從此,再沒有賣過它們了。
兩棵竹子注定是審美的,而不是實用的。
可是父親還是在前幾年決定把它們連根拔除,因為要修一個廚房和洗澡間。母親跟他吵了幾回,最后只好讓步——洗浴也確實是一件大事情。
慶幸的是,在庭院的東南墻角一直不被我們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兩個前輩更顯風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時,母親總要領著我去看看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獨立,修長拔節,自有一番氣象;有很多鳥兒在樹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熱鬧。母親說,有人想要買,但被她拒絕了。
庭中還有幾棵枇杷樹,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蓋如傘,可蔽炎陽,可擋風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門旁,每年都要結很多枇杷,仲夏之時,滿樹金黃。母親站在樹下指揮我們摘,說這邊的才好,又說那邊的更黃呢!枇杷個頭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場上的,中看不中吃,連遠在成都的侄兒也如是說。前兩天母親又送來一些,說快歇樹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長輩級的核桃樹能活到今天,也應該感謝母親。20xx年大雪災,此樹扛不住,氣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說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虧母親堅持,然后由父親給它做了“截肢”手術,這才活了下來。現在它是“枯木逢春”,又儼然是一棵年輕的老樹。這幾年它又開花結果了,核桃仁兒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諸樹相依相偎,枝葉交通。陽光從樹縫中灑落下來,或明或暗,斑斑駁駁,似一首樂曲隨時光慢慢流動。
后來母親又把樹栽到院門外去了,有兩棵柳樹,如今已越過房頂,如大碗那樣粗細。微風過處,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們受到啟發,便在周圍栽了許多樹,有桃樹、李子樹、梨樹、石榴樹、銀杏樹,又從院里移出來幾棵枇杷。如今門前仿佛果園,春天桃李爛漫,夏秋果實爭榮。
清明節前,全家人上山掃墓。母親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樹。我雖然膝關節有些疼痛,但覺機會難得,便和母親趁大家空閑聊天之時,一路攀援過去。母親年近七旬,個子瘦小,腿腳卻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頭,還時不時提醒我小心些,好幾個地方,她一下就跨了過去,可我得手腳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擔心母親跌倒,也為母親身體的康健而高興。
我們終于看到了那片樹林,它們夾在別的樹叢中。若不是母親指點,我是看不出來的。和鄰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蒼翠挺拔,神氣十足。母親帶著我一棵一棵的摸著、端詳著。她說,這還是那年退耕還林時,帶著小燕子(女兒小名)一起來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讀大學了,想著你們一家比一家過得好,我們覺得挺滿足的……
母親望著這片松樹林,就像望著自己的兒女一樣,她仰著臉,被汗水浸濕的頭發,貼在滿是皺紋的額頭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覺得,這些樹其實就是庭院中的那幾棵樹,只是它們已經走出院門,走向遠方。但根系卻永遠留駐在美麗的家園。
隨筆作文 篇6
一直以來,我是個跟風的孩子,站在成功大門口,雖然手中握有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卻不時地往別人處張望,想人家的鑰匙是不是比我的好,我是不是應該用他的鑰匙去開啟成功的大門。所以,我的大門一直關閉著,手中的鑰匙也布滿了塵埃,從不嘗試著用自己的鑰匙去開啟屬于自己的成功大門。
前段時間,我的數學成績就如同炒股一樣持續下跌。談起數學就像腦袋里裝滿了蟲子,在大腦皮層爬著爬著,渾身不舒服,連續幾次都是 6 字開頭,我想我是沒戲了。同桌次次 9 字開頭,讓我好眼紅,于是,我來了個 東施效顰 ,他干怎么,我也干怎么,他用哪種復習資料,我馬上想方設法也買到。總以為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可我的數學成績仍徘徊在 6 字開頭,一切都沒有改變。我開始懷疑自己,猜測自己身上是否缺少數學細胞。數學之神呀,我復制了人家最好的鑰匙,為何你還遲遲開啟成功的大門。
那天,數學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面對著滿是紅叉的數學試卷,老師耐心地一題一題地給我講解。慢慢地我發現,好多題目我根本沒看清題目,弄懂題意就急急下手,有些概念我沒有分析清楚,憑感覺下手,最后一頭霧水。 東杰,你要對癥下藥喲。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的眼前一亮,打開數學之門的鑰匙一直在我手里,多年來我忽略了它,束之高擱。今天,我再次拿出數學課本,對照例題把一個個公式,一個個概念仔細分辨清楚,曾經讓我害怕的二次函數變得親切起來了。原來用自己的鑰匙找到鎖眼,輕輕一轉,最堅固的大門也能打開。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用自己的鑰匙開自己最想開的門。別人的鑰匙最美,可那是人家的,永遠開不了我的鎖。這世界總有一把鑰匙屬于自己,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用……
別人都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人家的鑰匙開不了自家的門。在享受快樂,與人溝通,實現理想等過程中,人們終究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和方法,也就是說,總有一把鑰匙屬于自己,能開啟自己心靈的大門。
但有時候,我的一些想法或行為會讓我覺得很可笑,也讓我有許多煩惱。比如: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倒霉、最笨的人;經常讀書忙得不可開交,暈頭轉向;放學上學都在細心地收拾書包。但還是有些本子不翼而飛……經過初一的幾輪“煎煮烹炸”,當年的瀟灑已被時間磨平。常常是自己一個人收拾著一堆爛攤子,笑得比哭還難看。這時,我就會想,我的這扇門會不會是天底下最難開的呢?
每當我出現這些煩惱時,我就會想到品社書上幾個消除煩惱的方法:意志控制法、注意轉移法、認識改變法、盡情傾訴法、合理發泄法、情緒升華法……
我還是選擇了注意轉移法。一個有著滿天繁星的晚上,我坐在窗前,耳朵里塞著耳麥,靜靜地聽著里面的音樂,或急或徐,或煽情或純美。音樂里面令人產生了遐想,就如同美麗的月光,音樂令我陶醉。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在心頭縈繞,而且在心頭回蕩,也是我的心得到平靜。在這一刻,我終于發現,原來,“安寧”才是我最想要的,也是那把只屬于我的鑰匙!
臘梅尋找屬于自己的鑰匙,終于獨立寒枝;樹苗尋找屬于自己的鑰匙,終于葉闊參天……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有打開自己心靈之門的鑰匙,也包括我。看,“安寧”,這把只屬于我的鑰匙已經開啟了我心靈的大門,只要我住這一把小小的鑰匙,我的心靈便得到開放。其實,只要有勇氣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鑰匙,發覺自己有潛力的一面,成功就一定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知識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好奇是打開探索之門的鑰匙;堅持是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理解是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
吃過晚飯,不知誰提議散步。一家人在燈火寥寥的街道上走過,一向喧鬧的街頭一下子變得安靜,仿佛所有人都沉睡一般。大手牽小手,小手握大手,手手相扣。原本吵鬧的`一家也突然變的寡言少語。不知過了多久,不知怎樣產生了話題。媽媽反常的問我:“孩子,長大后的你想干什么?”我突然啞口無言,很少問我的媽媽的突然舉動讓我和爸爸都不免大吃一驚。真得,自我記事以來,我幾乎就沒有和爸爸媽媽談過心,他們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自己。因為每當媽媽聽說某某人當上了企業家,眼神中就充滿了羨慕,然后就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可是我真的不喜歡。我對媽媽說:“因為我所見到的企業家都是有名無實,我不想成為徒有虛名的人。”媽媽懇切的眼神消失了,化作了許久的沉默。我的鼻子酸酸的,回家的路好長好長。媽媽又接著問:“那老師呢?”我還是搖頭。媽媽沒有問我原因,而我似乎看到媽媽心中希望之火緩緩熄滅了。媽媽抱著最后一絲希望,“那你喜歡醫生嗎?”等待媽媽的依舊是搖頭。媽媽失望的看著我:“孩子,難道你的人生
一點目標都沒有嗎?”我茫然無措,抬起頭我分明看見媽媽眼角的那滴淚。滿腦一片空白的我卻脫口而出:“不,媽媽,我想當警察。”我驚慌了,或許這真的是我心中最真摯的聲音吧!從那一刻起,我有目標有理想。
那一刻,媽媽有些欣喜。我清楚的看見媽媽眼角的那滴淚不見了,取而帶之的是媽媽臉上燦爛的笑。我相信,那一定是媽媽最真切的笑。而我,也不再是沒有理想的小孩了,我會拼搏、奮斗、努力的去追尋我的夢!我可以堅定的告訴每一個人:“我找到屬于自己的鑰匙了!”這把鑰匙將會打開我成功的大門,直到勝利的彼岸。
隨筆作文 篇7
近階段,班里的孩子出現了浮躁的現象,一些平時表現不錯的孩子開始跟著調皮搗蛋的孩子學樣,教師雖然提醒孩子們要分清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但這種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對孩子而言已經“免疫”了。一天,游戲結束,小家伙們整理玩具的速度特別慢,尤其是建構區,源源和可樂仿佛沒聽到收玩具的琴聲,還在玩,成成是科學區的,看到后也脫了鞋子進去玩。教師彈完三遍琴后,前往建構區嚴肅提醒,他們三個才從建構區出來。
我低聲問成成:“你為什么要去建構區玩,沒有聽見收玩具的琴聲嗎?”成成回答:“他們也在玩啊!所以我去看看。”我:“你覺得他們做得對嗎?”成成搖了搖頭。我:“現在請你做到座位上。”原本等孩子們坐定,我打算把“要會分辨好壞、對錯的”問題,再苦口婆心的說一遍,但又轉念一想,這種方式沒有一點新意,孩子也沒有聽下去的興趣。因此,我聯想到了孩子們都喜歡的.“火箭”。我說:“現在你們每個人是一只火箭,火箭要往哪里飛?”孩子們回答:“天上!”“宇宙!”我繼續說:“對!要往上飛,飛到天上、宇宙里去。火箭要飛得快、飛得高是需要燃料的,你做對了一件事,就多一些燃料,學會了一個本領也多一些燃料;但如果做錯了一件事,燃料就會少一些,火箭就會往下掉!你們是想往上升!還是往下掉!”孩子們齊聲響亮的回答:“往上升!”我:“那讓我看看火箭們準備好了沒有,如果連坐都不會坐,可別說什么往上升了!”我剛說完,所有的孩子都端正地做好了。接著我們一起舉了許多例子,和孩子們討論了做哪些事自己的火箭是能往上升的,做哪些事是會讓自己往下掉的。
通過那一次關于“火箭”的談話,我驚喜的發現,班里的孩子開始自我反省,自我約束了。馬銘皓會在吃好午飯后,主動過來跟我說:“老師!我剛才想不吃蘿卜的,可是我要往上升!所以我把蘿卜全吃完了!”我馬上給他豎了一個大拇指。這一事件讓我意識到,對于中班幼兒,一些大道理直接平鋪直敘地講,是無法讓幼兒真正記住或覺得認可的,若換一種形式,套用一個故事或一個情節,幼兒邊很容易接受了。
隨筆作文 篇8
摘要長期以來,我校的作文教學都普遍存在著學生厭煩作文課的狀況,一上作文課,學生沒有作文的欲望,沒有參與熱情。由于作文能力上不去,學生便抄襲、模仿、拼湊以完成作文。這樣的作文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如一潭死水。
關鍵詞作文教學;習作能力;實踐
為了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更新習作教學的理念,解決作文教學難題,培養學生習作能力。根據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方法:
一、練筆與積累同步
小學生好奇心很強,求知欲望很旺盛,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在習作教學中,我常常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進行小練筆,如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猜字謎比賽或成語接龍比賽等,讓學生學會場面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這些活動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讓他們有東西可寫,而且很大程度上調動了他們的習作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寫作熱情。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寫,情有所感而發。讓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為習作的源泉。另外,寫讀后感也是一個練筆的`好方法。我們班的學生都已養成了每天寫讀后感的好習慣,他們會每天堅持讀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童話,也可以是一篇散文,還可以是寓言、古詩、小說、神話……然后寫下自己的體會。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兩句或者是一段話甚至一篇完整的讀后感、一首小詩……但一定是自己心里最最想要表達的東西,言為心生嘛。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許多優美的文章和片段,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課內的要積累,課外的也要積累,所以我建議我的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厚厚的摘抄本,把課文里的好詞好語句抄寫下來,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另外我還建議我的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引導他們把自己喜歡的詞句進行分類,比如:寫景的,寫物的,寫人的……摘抄自己喜歡的好詞,可以是一個、兩個或者三個、四個……摘抄自己喜歡的好句,可以是一句、兩句……但是必須們每天堅持。這樣到習作的時候學生無論寫什么,腦海里就會涌現出無數的詞句,大可信手拈來,文思泉涌,何愁寫不出好文章呢?
二、修改與互評并行
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是本單元習作最好的例文,我便打破教學常規,在學習第一篇課文的同時便向學生滲透習作方法。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習作時,我便在學習本單元第一課《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同時向學生滲透“保護生態環境”這類作文的習作技巧,首先要求學生收集關于環境保護的好詞好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隨筆作文08-31
隨筆作文[經典]08-24
【經典】隨筆作文08-20
隨筆作文(經典)08-20
隨筆作文(精選)08-20
隨筆作文(精選)08-20
(經典)隨筆作文09-01
隨筆作文【精選】08-25
[經典]隨筆作文08-26
隨筆作文(經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