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隨筆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筆作文 篇1
〈一〉情
唐代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說文章最能感動人的是“情”。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這“情”必須是真摯自然的,而不是虛情假意的;是具體的,而不是空洞的。真切的感情才能撥動讀者的心弦,產生動人的魅力。
一篇好的文章,自然逃脫不了情感的“迷網”。只有貫注了情感的文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章,活的文章,否則一切都是死的。比如說,一個人在看一篇文章時,會不經意地笑或流淚。這是為什么呢?當然是一個“情”字。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表露在筆頭,當讀者在閱讀時,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達成共鳴。因此在看文章使,哭與笑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情感,那就沒有喜怒哀樂,這不就和死人沒差別了嗎?同樣文章失去了情感的澆灌,就只能被看成是由一筆一劃構成的字,一字一句構成的話,根本算不上文章。
情感,人世間一切都需要情感。孤獨的人需要別人付出情感,去安慰。傷心的人需要別人付出情感,去體貼,不要再猶豫了,拿出你的情感,去安慰孤獨的心,受挫的心。只有個人付出自己真摯的情感,世界才會更美麗,更富生機……
〈二〉黃昏
有一種意境叫黃昏,黃昏不單是一種時間觀念,更是一種淡淡的情緒,高中生優秀作文《隨筆兩則作文》。
晚風輕起的'黃昏,靜靜凝眸漸漸墜向地平線的夕陽,真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夕陽,有如新娘拋出的繡球,散發著淡淡的溫馨的火紅。她似乎是舍不得藍天,而染紅了如許的白云,留給藍天作伙伴;又像調皮的小天使,在天空的藍臉上迅速抹上一層紅胭脂。
黃昏,意味著一天的結束,也意味著人們該回家了。于是,人們陸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了,先前寂靜被打破了,路上一下子沸騰了。過了很久,一切的一切又寂靜下來,藍色的天下是遼闊無邊的草原,綠水帶青的小溪,峰巒迭障的高山……一切都那么寧靜、和諧……
哦,黃昏……
這是我去年教過的學生寫的一篇隨筆,在她寫作這篇文章之前,正是她和她的好朋友有了誤解的時候,感情的閘門不經意時打開,盡情地宣泄。世界需要情感,文章需要情感,一切都離不開情字。小作者的語言流暢,情感豐富,運筆自然,優美。
隨筆作文 篇2
除夕之夜,叫人最難忘的是燈火通明,煙花奔放,百花爭艷的奇觀夜景。
湖南剛剛送走了多年不遇的大雪,迎來了陽光明媚的早春二月。今年大年三十,新年之際,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溫暖。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打掃衛生,籌備年貨,我們家也不例外。節前,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購買年貨,超市里滿目琳瑯,購物者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到粗洋溢著一片節日里繁忙的景象。
過新年,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都是寄托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今天,我也饒有興趣地將門神貼在門上,嘴里還念著:“門神門神騎大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小鬼大鬼快點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幕來臨,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我們家鄉有一個習俗,吃年夜飯時,都要燃放鞭炮。
吃完年夜飯,天已黑了。但路上燈火通明,道路兩旁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霓虹燈,時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夜空中,不時傳來零零散散的鞭炮聲。大人小孩在空曠的廣場上,興致勃勃的燃放煙花,我也情不自禁的.加入他們的行列,沉浸在節日的快樂之中。
除夕之夜,月牙高高地掛在天空,深藍的天空綴滿了閃爍的群星。然而,早春二月的寒意依然濃濃,寒風不時地吹拂著我的臉龐。此時,我的心又飛向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回到家,和親人盡情的欣賞晚會帶來的歡樂,時時被精彩的節目所吸引,不時地激起陣陣的掌聲。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家家戶戶再次燃放起爆竹。五彩繽紛的焰火此起波伏,在夜空中爭奇斗艷,好似仙女散花,把夜空點綴得五彩斑斕,格外妖嬈。震耳欲聾、持久不衰地爆竹祝福新年的到來,除夕之夜人們共享節日的歡樂。
是啊!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送走了難忘的舊歲。在溫馨快樂的今天,滿面笑容的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窗外,是不變的星空,歲月卻悄然流逝,不知不覺我長大了一歲。
春節,大人小孩都盡情的享受節日的快樂。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相互問候,相互祝福。
半個小時的集中燃放時間結束了,我也沉浸在歡樂之中。如今,每當同學們談論起過年時的情景時,我都會爽快的告訴大家:最難忘的是歡樂的除夕之夜。
【篇六:難忘的除夕之夜】
兩年前的四月,爺爺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個春節,便匆匆離去。
此前自臘八開始,隨著雪花飄落,臨近寒冷的冬天,便有了爺爺的絮語叮嚀,踱著疲憊的雙腳輕輕推門,輕輕走近,拾起床邊垂落的被角,為我一掩再掩。
春節,在童年的期盼中,總是姍姍來遲,等待長大的日子,不知何時,蘆葦漸漸變青。春節像一株凌虛而至的瓦楞草,無聲無息落在老家瓦房上,每在除夕的清晨,爺爺推醒了我們:“臘月三十過大年了,起來吃殺饞肉”!年味彌漫在小院上空,縈繞孩子渴望的小嘴邊,飄在快樂的童歌中。
我們于爺爺精心趕制的一個又一個春節之后長高。爺爺一雙枯糙的雙手,漸漸托不住·昔日蹣跚的孩兒們,當表妹也站在他身后,爺爺回望,卻已一笑白頭。
我10歲時,從老家搬進城里,仍舊年味如初。安閑的生活,狹窄的'蝸居,常使爺爺奶奶呆坐在門前,爺爺咂吧著旱煙,奶奶打著毛衣,想念家鄉小院,雞鳴犬吠,滿田露水,一手侍弄的瓜秧谷麥,想念那門前的棗樹。
最后的春節,爺爺依舊忙碌,他似乎總是這節日大會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惟他不能。我們從各地回來相聚時,絲毫沒注意,爺爺的春節卻在此停留。只記得他“嘮叨‘囑咐。
可惡的病魔,把爺爺折磨得瘦骨嶙峋。春節后幾個月,爺爺在一個夜中,扔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而去,我守于他床前僅一步之遙,卻未留下扔下任何寬慰他的語言。
次年春節,大家沉于無限悲痛,小心躲著傷感的話題,似乎生怕會碰落更多哀思。談話間我們盡量轉移話題,表妹忽然一句:“一到這時,就想到外公。要是他在該有多好!”媽媽聽了泣不成聲,奶奶聽了淚如雨下。多么悲傷的場面啊!
春節的熱鬧與祥和,蒹葭蒼老的古韻,帶來一春水汽。沒了爺爺的陪伴,這個年過得有些傷感,幾乎是眼淚和著悲傷咽下的年夜飯,心中割舍不下的永遠是那份血濃于水的情感!
隨筆作文 篇3
初讀《紅樓夢》,我并不喜歡林黛玉這個人物。她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小心眼、心胸狹窄,尖酸刻薄,愛使小性兒,總是哭哭啼啼,不夠堅強。可是后來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并且對她充滿同情。
如果說《紅樓夢》是一部悲劇,那么林黛玉正是其中悲劇人物的代表。幾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悲劇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魅力心醉神迷。我看了她悲劇的一生,覺得她的所有缺點都是情有可原的。
林黛玉從一出生就決定了命運的凄苦。她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癥”;會吃飯時便吃藥,而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
林黛玉謹記其母的遺訓:“外祖母與別家不同”,因而在賈府中是“步步小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正因為寄居在這種黑暗的環境當中,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作為以及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與做法了,因此,她的那些似乎有點失之偏頗的小心眼兒也就變得情有可原了。比如周瑞家的送宮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別人挑剩下的才給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紅院的門,晴雯偏偏沒聽出是她的聲音,拒不開門,并說“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把個黛玉氣得怔在門外,欲要發作,又想:“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若是認真慪氣,也覺沒趣”。我們想到她的身世處境,想到她的極強的自尊心,不是覺得這是非常自然的嗎?
再說她的尖酸刻薄,現在在我看來恰恰是她直率,機敏的表現。她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取悅于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總是有什么就說什么。她經常取笑湘云,可決不是刻意的挖苦,而是善意的玩笑。一次寶玉去看寶釵,正在一個“識金鎖”,一個“認通靈”,不期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釵笑問“這是怎么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又問“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當寶玉聽寶釵說吃冷酒對身體有害而放下酒杯時,正巧雪雁送手爐來,黛玉又一語雙關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說是紫鵑叫送來的,她馬上又說:“也虧了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呢!”這些一語雙關的話語,只能夠顯示出她的聰慧。
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標傲世,目無下塵”。其實她也很謙和。她對“下人”從來沒有耍過威風,沒有說過一句惡言惡語。寶玉說,她對晴雯是極好的;佳蔥說,她去瀟湘館送茶葉,黛玉正給丫頭們分錢,就抓了兩把給了她。每次賽詩,她總是推崇別人寫的好,從不計較高低;與湘云凹晶館聯句,每當湘云說出佳句,她總是“起身叫妙”,甚至說:“我竟要擱筆了!”
在書中我們看見黛玉哭是家常便飯,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她哭大多數是為了寶玉。寶玉幾天沒來看她了,她只是哭;她看見寶釵和寶玉在一塊說話,也回去坐著哭。“不是悶坐,就是長嘆,好端端的不知為什么,常是自淚不干的。”我經常想:這個淚人兒,她有多少眼淚啊?可不可以快點流干就不要哭了?但是有什么辦法呢?她是生活在一個封建大家庭里。她對賈寶玉愛得真誠,愛得執著,始終如一,至死靡它。而寶玉雖然也愛她,但沒她表現得那么熱切。而且,他們的愛情又是在不許愛的環境中發生、發展和生存的,這就難免有痛苦,甚至要為愛情付出生命的代價。再加上她詩人的氣質和悲劇的性格,這種被壓抑的燃燒著的愛情,只能用詩和哭來抒發。林黛玉的哭,分明飽含著現實人生的血肉。哭是她悲劇性格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哭,是她對生活折磨的強烈反映;哭,是她發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詩人氣質的種種感受的抒發。她是為自己的愛情而哭,為自己的命運而哭。
后來,林黛玉終于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這對她不失為一個解脫,想想除此之外,她還能過上好日子嗎?
隨筆作文 篇4
隨著草兒的枯黃,葉兒的飄落,冬天的腳步近了。很多地方早已是大雪紛飛,雖然身處南方,可經過接連的冷空氣襲擊,南京也就真正的進入了冬季。清晨透過窗簾的縫隙,陽光像一條金色的利劍刺在床前的地板上,貓咪正和這陽光做著游戲,仿佛想把它握在手心里。穿好衣服站在窗前,隔著玻璃看著外面的世界。那里曾經有鳥兒的喧鬧,狗兒的奔跑,那里曾開著鮮紅的玫瑰,還有大片的野花,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光禿的枝干,還有枯黃的草。四周很安靜,偶爾有晨練的人走過,也是靜悄悄的,遠處梧桐的葉子片片的落下,像一個個隨風飛舞的精靈。拉開窗,一陣冷風撲面而來,初冬的清晨有的就是這樣的寒冷和寧靜。
午后去超市,走的是學校往西的一條小路,踏著落葉一路過去幾乎沒人。小路原本就是一條河堤,堤邊白楊依然倔強的舉著原本屬于秋天的黃葉,抬頭看去,碧藍的天空金色的`葉子,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河邊的垂柳隨風擺動,她那千絲萬縷金色的枝條,不時的在河面上拂弄,伴隨著幾個靜靜的垂釣人。
這是一個寧靜素雅引人思考的季節,也是一個養精蓄銳、蓄而待發的季節,大地、花草、樹木都在積蓄,等待著春夏的怒放。我突然有個想法——小孩子是不是也該是冬天,因為我們也在積蓄,積蓄著知識積蓄著本領,等待著我們的春天!
隨筆作文 篇5
有人為了能做好一件事,不斷努力;也有人為了邁向成功而努力奮斗。但是當他們努力過后,才發現沒有任何變化而沮喪。
或許并不是沒有變化,只是很微小罷了。其實,在以前,我的數學是很差的,有時甚至想放下。但是,那種不甘心的情緒,讓我繼續努力地去學習這門科目。每一天都有做數學練習題,為了能更加熟練;經常請教老師,為了能讓自我徹底明白。經過許多天的努力后,一次測驗,只是比之前前進了幾分,意外地覺得之前的努力沒有效果,沒有較大的`改變。或許那時候的我沒有察覺到而已,直到我看見一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曾這么說過“任何人都在改變,只是沒有察覺到,所以想放下。千萬不要這么想,一點點的改變不斷累積就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后,我沒有因為改變得不明顯,而放下努力。也許有一天,我會看見我邁向成功的那一大步。
人就如同一棵小樹,小樹的成長,都是小小的,一點一點的,最后長成參天大樹。一點點的改變很微弱,但這是突破自我和完善不足偶的必不可少的一點改變。
有人覺得每一天努力都不覺得離成功的距離縮短了,未必沒有縮短,只是沒有察覺到而已。我們每一天改變一點點,每一天進步一點點,不知不覺中我們就離成功更一步了。每一天進步一點點,聽起來好像沒有沖天的氣魄,沒有轟動的聲勢,可細細琢磨一下:每一天進步一點點,那簡直又是在默默地創造一個料想不到的奇跡,在不動聲色中醞釀一個真實感人的神話。我為自我定過學習的目標,每次進步幾分,想不到,這每一天的改變,卻改變了我對學習的看法。對學習更自信、敢去拼搏了。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的作文05-29
隨筆的作文06-27
隨筆作文05-27
(經典)隨筆作文08-31
(經典)隨筆作文09-01
隨筆作文[精選]08-27
[經典]隨筆作文08-26
隨筆作文【經典】08-27
【精選】隨筆作文08-25
(精選)隨筆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