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隨筆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隨筆作文 篇1
我家有許多可愛、水嫩嫩的植物,只看一眼,都能看出,我家至少有5棵植物。長得最茂盛、最漂亮的要屬薄荷了。
我們家的薄荷春天葉子嫩嫩的,看著似乎用指甲輕輕一掐,葉子就會迸出香氣迷人的細水珠,掉了下來。每天早晨,薄荷的葉尖兒上總有一滴小小的、閃閃發光的小露珠,太陽出來時,它又害羞地躲起來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夏天,太陽曬得火辣辣的.,似乎要把它身下所有東西都烤焦,我家的小薄荷沒能逃過。它每天無精打采,低垂著頭,葉子像含羞草一樣卷著,全身枯黃枯黃的,像一個患了“重病的病人”,癱倒在“椅子”上。雖然,我每天回家都給它澆水,讓它的病情緩和一些,摘些枯黃的葉子,讓它的“病情”不要再加重,但它仍然“一病不起”沒有好過。這個夏天,對小薄荷來說,是場噩夢。
現在,是秋天了,小薄荷的“病”也全好了,它挺起小身子,張開還是綠油油的葉片。它好像還沒有察覺到秋天的到來,伸展開青色的枝條,對大地說:“我不怕!”
小薄荷,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生了這么大的“病”,仍然能活下來。這株植物在我眼里,它就是個小妹妹,有高興和不高興,我也要像個姐姐一樣對待它。
隨筆作文 篇2
不知道學生是否理解了。這一次講評課文,我在黑板上寫了若干條寫作的要求,并且每條都進行了詳解。總覺得苦口婆心一回,應有點起色,多少有個好的回報吧,但看學生們迷離的眼神一片木然的樣子,才知道又白彈了一回琴。
優秀的'作文選了幾篇,當堂進行交流,同學們聽的津津有味,甚至還大張旗鼓地連連叫好,大有垂涎三尺之態。可如果讓他們說一下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卻又云山霧罩起來,不知所以然了。大有油和水不相容之勢,慚愧之極。
不去大量的閱讀,不去用心思考,作文水平很難提高,看來老師更多的應該是去指導學生怎樣讀書怎樣思考,有了好的思路才有好的結果,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再就是要學會不厭其煩地重寫,不是寫不好,是沒有耐心寫好罷了,只要有一顆不斷棄之的心,相信一定會在寫作的道路上有所建樹的。
隨筆作文 篇3
清晨,5點30分,瀾海,三個影子映在海面上。我,哥哥,清漾。我和哥哥剛從美國回來,時差還沒倒過來,并且瀾海就在機場附近,回家要經過那兒,所以來了。而清漾,是知道我要回來的消息,特地來的。
我們三個人手牽著手,在海邊散步。我在中間,旁邊有兩個我愛的人,好幸福,好有安全感。
我走著走著,就回憶了起來……
小的時候,天天來這兒;曾經有某個人,在這兒背叛過我;曾經我在這兒遇到了她;曾經……
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與瀾海有關。從小到大,除了學校和家,我到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這兒,瀾海吧!?對海,我真的無法抗拒,但唯一情有獨鐘的,就是瀾海。不是因為我沒有見過別的海,為了尋找比瀾海更美,更令我沉醉的海,我跑遍了世界,可沒有找到。是的,瀾海并沒有非常非常大,但它容得下我的心;瀾海并沒有好清澈好清澈,可它看得透我的思想;瀾海也并不出名,但在我心里,它已經是天堂了。甚至,比天堂更美。
也許,只是因為,它留給我太多太多回憶了。
瀾海啊,若干年后,你還會在這兒嗎?如果在,那我一定會來,來看你的。
此刻,我多想與他們一同喚醒你。讓你知道,我很幸福。
喚海。是啊,我和哥哥,還有清漾,一起,喚海……
隨筆作文 篇4
原本一個同學約了我下午下課后吃飯,因為中午沒有吃成。但是下午下課后,我收拾好書包,看著她沒有鋪墊直接說了句:“我想先去上個廁所,喝了一瓶水。”她有點笑意卻不是善意且帶著不解對我說:“你去廁所干嘛跟我說。”我欲言又止,但心里說了聲:“好吧,算了。”也就徑直離開了教室。
待我出來的時候,遠遠看到她拿著手機貌似在電話找人,由于上一刻的`尷尬還存在著,我就朝了另一個方向走去。我邊走邊想,但是又想不出什么來,反手在書包拿出了手機,我的通話記錄并沒有未接電話,還好我沒有自作多情地走上去打招呼,不然又要尷尬一次了。雖然我平日隱藏了自己的情愫,不表現出來我在乎誰,我把誰當做很好的朋友,我不輕易說出自己的喜好心理。其實,我這些都是在自我保護啊,讓旁人覺得我不會受到傷害,不會被任何人的言語所傷,不會被他人影響心情。
我就是這樣子,在舍友說:“關你什么事。”然后可以淡淡地回一句:“額,也是,你的事情永恒與我無關。”待她們這么對我說第一次,便不會再有第二次。但是,雖然我可能不會刀劍相向,也不會再溫柔相對吧。畢竟,刺猬長著一身的刺,很多時候只是自衛罷了。
隨筆作文 篇5
時間往往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周五了。周五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快樂的,但對我來說卻是恐怖的。因為我要在這一天完成隨筆的草稿。
每當此時我總會萬分焦急,可每次到最后總會有題材,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可這次卻違反了常規,我先是左思右想,之后是前思后想,到最后竟變成了苦思冥想!
為了盡快地找到題材,我找了本作文書。可誰知作文書上的內容不是不夠新穎太老套就是與我的生活不相關。這樣一來,這個找作文書的方法算是泡湯了。
不過我似乎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于是,我立刻沖到了電腦桌前,打開瀏覽器,在網上查起作文題材來。可誰知網上的東西有時看上去挺多,其實不然。有的長篇大論卻空洞萬分;有的深奧難懂,我也無法駕馭;更有甚者,竟故作深沉,答非所問……查了半天,越看越生氣,越看越懊惱。不知要如何寫這篇隨筆。看了看時間,不禁大吃一驚。八點半!我開始想題材時也才不過六點半啊,已經過了兩小時了呀!
此時,一旁的父母卻依然堅定不移地對我說:“快想,如果你現在想不出,明天也不會想出來的,到時候怎么交作業啊。”這話我也明白啊,可是要寫什么呢,我絕望地躺在床上,仿佛想從這雪白的天花板上得到提示。可天花板卻像我的心靈一樣,好似一張白紙,等著我去充實它。這時你一定認為我什么都想不出來了吧,恰恰相反,這白紙卻正是我的題材!對,就是這張白紙本身!
“柳暗花明又一村!”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看似離你很遠的`東西其實就在你的身邊,就像影子一般,但只有停下腳步,向后看,才會發現你一直所追隨的東西其實就在你的身邊,你想要得到的,其實你早已擁有,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隨筆作文 篇6
當我把那些數據表統計出來,放在他的面前時,我發現,他開始沉默不語,陷入了深思。
最初我沒有去思考太多,反而是當一個人散步的時候,那些數據突然在我的腦中鋪開了圖,一下子,我算是明白了他那表現的緣由了。
的確不是很盡人意,聽起來描繪的天花亂墜的.圖景,到頭來,其實只不過有點兒像野雞插翅膀扮孔雀的感覺。
原本的幻想,一下子很現實地鋪陳在面前,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自己的無能,自以為是以及時時刻刻彌漫出來的自負的氣息。
但有句話也叫知足常樂,如果只是一顆平常心去看待的話,其實也算是還可以的成果,但往往很少有人能做到時時刻刻的平常心。
一個人漫步的時候,心里想著這些如亂麻一般的瑣事,還是告訴自己,我們無法去左右別人的想法以及一些做法,我們能做的還是只有管控好自己就行。
與其在時間花在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還不如多花精力在自我成長上面。
畢竟,就算有人想逗你開心,你自己也要有能明白那種意境,才能笑得出來呀。
隨筆作文 篇7
聽著我們都在懷念著過去的旋律,看著歌詞若有所思。光線刺眼,于是,試著閉眼,腦子里一片空白,茫茫然。
有時候,很想用沉默代替所有語言,電影回到默片時代,語言則回到起點。一切嘈雜都來自大自然。一切自覺或不自覺的情緒都來自大自然。自己則處于無意識的沉默狀態。梁文道說,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作者,卻沒有讀者。對于個體而言,這確實是一種進步,至少在表情達意這方面越來越優秀了。至于不能沉下心來做一個讀者,要么就是別人文筆太爛,內容毫無益處。又或者別人的說教已經超出了我們能接受的極限。真是這樣嗎?那么我們日益增長的困惑又是從哪來的呢?或許,我們真正的問題就在于:想的太多,看得太少。
沉默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狀態。當我們感覺心情平靜的時候,其實也是情緒在起作用。
時代改變著人們的思想,由此也促成了沉默的異化。當年,看著《天龍八部》,就覺得少林寺的掃地僧那種無我無他的禪定境界讓我等羨慕不已。然而,現實中的蕓蕓眾生們又怎能擺脫外界的喧囂。沉默就意味著逃避,意味著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
細細解讀身邊每個人的沉默,其實都是各不相同的個案。沉默久了,就連做夢都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做夢,需要一個活躍的大腦。想得多了,自然就能為做夢提供素材。莊生曉夢迷蝴蝶,自由浪漫的意境給人無窮的想象。卻也從側面反映了莊生向往自由的真性情。本我求之不得,也只能在夢中幻化為蝶。夢的延展性讓莊生困惑。這樣的困惑出自對本我存在意義的考量。
沉默與冷漠的區別就在于個體對待人或者事物截然不同的態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
,沉默可以幻化成迷,冷漠則會顯露人的本性。沉默可以是一種修行,而冷漠則是傷害別人的利器。
沉默融入儒家的中庸思想,就顯得很世故,融入墨家的兼愛非攻,就感覺像是一種策略。而一旦融入了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就顯得順理成章。深諳沉默之道的當屬佛教了。和尚們的理想就是在沉默中找尋生活的真諦,看透看破,教化世人。沉默在這里就顯得很有儀式感。
沉默可以很隨意,也可以很莊重。沉默最大的益處就在于逃避潛在的困擾,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思自己。但是沉默卻又是無力的。內心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
隨筆作文 篇8
母親好幾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樹。可我總挪不開時間,始終沒有親自去看看。
其實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樹。
其中有一棵年齡與我相仿的杜仲,高約兩丈,粗達合圍。這是當年二舅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可惜在這棵樹長到和我們一般高的時候,二舅患病離逝。此后母親對這棵樹就更加呵護了,我那時常看見她對著這棵樹沉吟好半天。鄰居們來討要樹皮或葉子的時候,她總是挺糾結挺矛盾的,但好像又從來沒有拒絕過。
我曾給老屋取了一個雅號,叫“雙竹院”。因為就在幾年前,庭院中南北兩角一直有兩叢竹子。從西水河岸這邊望過去,竹子郁郁青青,隨風擺動,而老屋也就時隱時現。這兩叢竹子是父母當年修房造屋時親自種下的。我的很多記憶都和這竹子有關:小時無聊時曾用刀在上面刻劃未來;在竹下背讀老師布置的課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和弟妹們一起在竹下玩游戲;聽大人們圍坐在這陰涼下漫無邊際的說些家長里短;后來,我也曾在它們下面拉過二胡,讓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葉間顫動……
有一次我還和母親在南街上去賣過竹子呢!可惱的是,一位中年婦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買了去,一個中年男子又把它給送了回來,說是不好,要退錢。母親沒有生氣,只是望著我們笑了一下,從此,再沒有賣過它們了。
兩棵竹子注定是審美的,而不是實用的。
可是父親還是在前幾年決定把它們連根拔除,因為要修一個廚房和洗澡間。母親跟他吵了幾回,最后只好讓步——洗浴也確實是一件大事情。
慶幸的是,在庭院的東南墻角一直不被我們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兩個前輩更顯風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時,母親總要領著我去看看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獨立,修長拔節,自有一番氣象;有很多鳥兒在樹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熱鬧。母親說,有人想要買,但被她拒絕了。
庭中還有幾棵枇杷樹,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蓋如傘,可蔽炎陽,可擋風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門旁,每年都要結很多枇杷,仲夏之時,滿樹金黃。母親站在樹下指揮我們摘,說這邊的才好,又說那邊的更黃呢!枇杷個頭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場上的,中看不中吃,連遠在成都的侄兒也如是說。前兩天母親又送來一些,說快歇樹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長輩級的核桃樹能活到今天,也應該感謝母親。20xx年大雪災,此樹扛不住,氣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說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虧母親堅持,然后由父親給它做了“截肢”手術,這才活了下來。現在它是“枯木逢春”,又儼然是一棵年輕的'老樹。這幾年它又開花結果了,核桃仁兒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諸樹相依相偎,枝葉交通。陽光從樹縫中灑落下來,或明或暗,斑斑駁駁,似一首樂曲隨時光慢慢流動。
后來母親又把樹栽到院門外去了,有兩棵柳樹,如今已越過房頂,如大碗那樣粗細。微風過處,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們受到啟發,便在周圍栽了許多樹,有桃樹、李子樹、梨樹、石榴樹、銀杏樹,又從院里移出來幾棵枇杷。如今門前仿佛果園,春天桃李爛漫,夏秋果實爭榮。
清明節前,全家人上山掃墓。母親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樹。我雖然膝關節有些疼痛,但覺機會難得,便和母親趁大家空閑聊天之時,一路攀援過去。母親年近七旬,個子瘦小,腿腳卻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頭,還時不時提醒我小心些,好幾個地方,她一下就跨了過去,可我得手腳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擔心母親跌倒,也為母親身體的康健而高興。
我們終于看到了那片樹林,它們夾在別的樹叢中。若不是母親指點,我是看不出來的。和鄰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蒼翠挺拔,神氣十足。母親帶著我一棵一棵的摸著、端詳著。她說,這還是那年退耕還林時,帶著小燕子(女兒小名)一起來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讀大學了,想著你們一家比一家過得好,我們覺得挺滿足的……
母親望著這片松樹林,就像望著自己的兒女一樣,她仰著臉,被汗水浸濕的頭發,貼在滿是皺紋的額頭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覺得,這些樹其實就是庭院中的那幾棵樹,只是它們已經走出院門,走向遠方。但根系卻永遠留駐在美麗的家園。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
隨筆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