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今年清明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1
清明是農歷三月的第一個節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
清明節的風俗是掃墓,每到這個節日就要為死去的親人掃墓。
有一次清明節的時候,我跟爸爸和媽媽還有我姐姐……一起去幫爺爺掃墓。我們一起爬到山上去掃墓,我看到大人們在地上潑灑酒水等,還要除掉一旁的雜草,真辛苦呀!我們還摘花、摘蕨菜。我看見許多竹筍都在地下面呀!“我們吃的竹筍是怎么挖出來的呢?”我問道。媽媽回答說:“都是用鋤頭挖出來的的。”“哦,那肯定很累的”我說。媽媽又說:“是呀,所以才要珍惜糧食呀!”
清明的祭掃讓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知道了勞動的艱辛。因為紀念這個節日我才有了這些體驗。為此,我不由對這個節日的由來和目的很感興趣,我問了媽媽這個問題。媽媽回答我說:“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可以指導農民伯伯開展農業生產。同時,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是對祖先的一種尊重和思念,這個節日還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這是一個既有意義,又讓我懂了很多知識的節日。明年清明節我一定還來掃墓。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2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答應我下鄉掃墓、踏青。
上午,爸爸和我兩人一起騎車往鄉下趕。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沿著公路兩旁,有綠油油的麥田,黃燦燦的油菜花。爸爸對我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我們一定不能忘了這些革命烈士。今天我們到鄉下祭祀祖先,深切地緬懷先人,這也是有教育意義的。不久,我們到了鄉下老家,見到了爺爺奶奶,他們見到我們回來很高興。一會兒,我們全家進行了祭祀祖先的活動。
下午,我們在回家的途中,來到了雙湖公園。雙湖公園在縣城的南面,因東西兩湖而得名。這里湖水清澈,樹木茂密,草坪碧綠,景色美麗,吸引了很多游客來踏青。我在這里也見到了好多同學,我們在這里玩得很開心,也拍了不少照片。
到了下午五點鐘,我和爸爸就回家了。我感覺今天有點累,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
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第當清明時,我不由想起。
今天,是4月5日,又是一個清明節了。我回到了老家——順昌。爺爺帶領著我們來到墓地。大家下了車,有點拿著斧頭,有的拿鋤頭,還有的拿著柴刀。我和媽媽什么工具都沒有,只好用手來拔草,我們戴上手套,就開工了。今天空中沒有一片白云,沒有一點兒清風,卻還頭頂著一輪烈日,不一會兒大家都汗如雨下,大家的臉變成了紅蘋果兒,可就是這樣,大家也沒有停下來休息。大約20分鐘過去了,墓地被大家打掃的`煥然一新了!爺爺把祭品放在墓前,接著,大家都開始燒香。然后就燒紙錢,最后,爸爸把鞭炮一點,伴著“啪啪啪……”綿綿不斷的聲音,我們向山下走去。
走在路上,爸爸告訴我:事實上,在唐代,掃墓是清明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為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被人們傳成清明掃墓了。這一次的清明真讓我受益匪淺呀!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4
清明時節雨紛紛,回家掃墓看親人。爺爺在我還沒出生就離開了我們,今年已經整整10個年頭了。
4月5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回到了丁店鄉下祭祖掃墓。
我們走在田間小路上,首先映入眼前金燦燦的油菜花,一起一伏的田地,夾雜著小草錯落生長著,路邊的桑樹也暴出了新枝嫩葉,小溪嘩嘩地向遠方流去……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們家是個大家族,有六個伯伯,兩個姑媽,全家大大小小50幾個人聚在一起來到了爺爺墓前。伯伯們把野草撥掉,留下綠草,嬸嬸們擺上糖果、魚肉,然后在墓上捧上一束菊花,燒上紙錢,點上鞭炮,接著,我們一個挨一個的磕頭默拜。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祝愿過世之人在天之靈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
掃墓結束,大家把帶過來的'祭品收拾好帶回五伯伯家,然后全部集中在五伯家吃午飯,大家借此機會溝通情況,了解生活,增進情感。
飯后,我們在伯伯嬸嬸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的祝福聲中回到了掘港。我想這句話也就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大的慰藉了吧!
關于今年清明隨筆5
當田野的花香氣息彌漫開來,當如煙的春雨綿綿開來,當油菜花開得鮮艷明亮,映山紅開得熱熱鬧鬧時,清明,就在我掰著指頭算日子的時候,從我的指縫溜了出來。
清明掃墓祭祖是我們的古老傳統,這時候大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紙錢、紙元寶等拿出來,開著車上山去,放鞭炮、燒紙錢、獻花,有的還把舍不得喝的美酒拿出來。南方清明有一種好吃的供品——清明餅,這清明餅聞一下——香,嘗一下——鮮,常常把名副其實的小饞蟲——孩子們,勾得口水直流。每逢清明,孩子們總是欣喜的,女孩子們喜歡清明,喜歡清明爬山時山林中開得正艷的'小花,喜歡清明爬山時山林中露出腦袋的小草兒,大自然的每個角落在生機勃勃的春天里,都令女孩子們興奮不已,男孩不用說,肯定瞄上了香得令人垂涎三尺的清明餅了!
清明,親人們歡聚一堂,但今年的清明少了一個人,那就是剛剛仙逝的外曾祖父,今年的這個時候,他老人家肯定在山頭上四下張望著,看看這甲殼蟲似的車,螞蟻似的人中到底有沒有他那,子子孫孫們的身影。那憨憨的笑,只有外曾祖父才有吧?外曾祖父笑時,特別美,真的,每條皺紋都舒展開了呢!可是,這憨笑永遠沒有了,給我們留下的只是無限的傷悲和無限的懷念。現在,隔著我們的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這深深的懷念、無限的哀愁,在今天,只有隨著斷魂的雨絲,四處飄零……
【今年清明隨筆】相關文章:
清明的隨筆04-09
今年小學清明節簡報03-25
清明優秀隨筆11-14
清明話題隨筆09-26
清明踏青的隨筆05-08
清明祭祀隨筆05-08
清明祭祖隨筆05-08
清明高中隨筆04-29
初中清明隨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