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隨筆作文7篇[集合]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隨筆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隨筆作文 篇1
“作文難,難作文”這是小學生作文的通病,也是小學教師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經常看到很多老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愁眉苦臉、叫苦連天,因為學生所寫的作文常常令他們讀得無奈,聽得乏味。對于同一題目的作文,很少有學生寫得有條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究其現狀,主要有體現在五個方面:
1、筆下無物,無話可寫。
2、語言貧乏,難寫生動。
3、主次不分,詳略不當。
4、結構零亂,缺乏安排。
5、錯字、句多,不善修改。
針對這不容樂觀的現狀,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帶領學生走出這種不良的困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知識如此,寫作文又何嘗不是這樣。關鍵在“好”和“樂”二字上下功夫。愛因斯坦也曾言之“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搞自然科學如此,寫作文亦然。關鍵在一個“趣”和“愛”花力氣!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能激發和培養起小學生作文的興趣,則作文教學就已成功了一半。要帶領小學生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興趣,下面談談鄙人的淺陋之見:
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是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并產生強烈的寫作愿望。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對于客觀事物,只有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才會有深刻的理解,才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引導學生樂于觀察,善于觀察。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的感情。”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美麗的大自然,構成了學生生活的廣闊空間。學生投身其間,其樂無窮,如果讓學生稍加留意,并隨時將自己耳聞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東西用寫觀察日記的形式記下來,日子久了,學生就獲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這就解決了學生作文時瞎編一氣,為躲過一次作文而撒謊,提綱式的幾句話就交差的毛病。
如一位教師利用一節語文課跟學生一起交談,問他們最近有什么新發現,為了表現自己,學生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就在他們說得正帶勁時,教師忽然止住了他們的話題,用同情的口吻說:“真遺憾,許多想說的小朋友沒辦法在這里說。可是老師還真想知道每位同學的見聞,怎么辦呢?請大家幫一幫老師吧!”很多學生都想到了用寫的辦法把想說的記下來,讓老師再慢慢去看,于是,教師贊成了學生的想法。老師對學生提出了每天都寫寫當天看到的人和事的要求,并教給他們寫日記的格式,發給了每人一個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寫下“每天都有新發現”。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讓學生多讀書,培養寫作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閱讀是一種資源,是吸收知識的過程,是作文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廣泛地閱讀,首先要把課本閱讀好,理解透徹。現行的各種版本的教材上,所選的課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實際上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是學生獲取寫作知識,借鑒學習寫作方法的好范例。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學習作者怎樣選材,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過渡照應的方法,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獲取多方面的語文知識,培養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李吉林老師在教學《桂林山水》寫漓江的水的.特點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本文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了一系列訓練。
“漓江的水,靜、清、綠,”同學門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么聯接的詞兒,就可組成句子?例句:
漓江的水既靜又清還很綠。
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
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指點:
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嗎?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么說?
漓江的水靜靜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綠綠的。
指點:
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
我們看著漓江的水不禁贊嘆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該怎樣組織排列?
例句: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書上就是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綠得怎么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么寫的呢?
通過這一系列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語感,體會漓江之美。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細細地品味作者的遣詞造句的能力,對自己以后的寫作絕對是大有好處的。
另外,李老師還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題目,出示:“我愛長江、西湖和家鄉的小河。”誰能把這個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分)如:
我愛長江,我愛西湖,我更愛家鄉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飾語)如:
我愛浩蕩的長江,我愛明鏡般的西湖,我更愛家鄉彎彎曲曲的小河。
我想,學生在這樣的長期訓練下,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讓學生學好教材上的范文以外,還要讓學生多讀課外書籍。《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讓學生廣泛涉獵,厚積薄發。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越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越是應當多讀課外書。每本書、每篇文章,都為讀者展現出一個嶄新的天地,使他們開眼界,長知識,受熏陶(其中自然包括語言)。智力越是低下的學生,越應當多為他們打開一些認識周圍世界的窗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窗口就是書。”讀書的時候,要求學生要真正讀懂其意,體會其情,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所感悟,寫出讀后感,要學會摘錄、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續寫等。這樣持之以恒,學生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多了,寫起作文來也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也就解決了學生作文時無從下筆的畏難情緒。
三、上好“口語交際”課
我常告訴學生,不應該把作文看得太神秘、太難,作文不過就是“我寫我心,我敘我事,我說我話,我抒我情”,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因此,只要做到作文前認真想好寫什么,為什么要寫,怎么寫,然后先自言自語說通順,最后把怎么說的就怎么寫下來,這便是寫作文。我常常抓好語文課本中的“口語交際”,有時還自己隨機設計一些題目,如介紹我的家,介紹一種你熟悉的動物,講故事,說笑話,說說讀后感(觀后感),說每日新聞,演課本劇,學當主持人、導游,小小討論,小小建議等等,學生說完演完后,就動手寫下來,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形式深受學生歡迎,學生習作起來很輕松,提高了他們的習作興趣。如有一年我班組織了春游活動,活動后,我讓學生以《_______的春游》為題寫一篇作文。有的學生說:“早知道要寫作文,我就不去春游了。”面對此狀,我首先耐心引導學生進行全班口語交際,讓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議論出什么時候,我們哪些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活動中自己做了哪些事,耳聞目睹了些什么,心情怎樣,感受如何。然后讓學生將這些內容有順序地整理通順,最后把自己所說的話寫下來,怎么說的就怎么寫。結果,學生普遍寫得有血有肉,效果很不錯。
四、多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
學生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跳繩、踢毽、打乒乓球、拔河、跑步、滾鐵環、賽陀螺、老鷹捉小雞等活動都是學生愛玩的,玩時讓他們做生活的有心者,留心觀察其中的喜怒哀樂,不管是自己參與的,還是沒參與的都可以作為寫作的良好素材。如幾個同學玩賽陀螺之后,其中一個同學寫到:賽陀螺真有趣。中午,完成了作業后,我們幾個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陀螺比賽起來,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誰就贏。我們同時轉動陀螺,我的心隨著心愛的陀螺的轉動“咚咚”直跳,害怕它早“死”了。眼看我的陀螺要“死”了,我在心頭不住地給它打氣、加油,讓它再堅持一會兒,但后來還是輸了,我的心思白費了。再賽的時候,我認真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最終我取得了勝利。看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多動腦,才會成功。
五、從“講故事、聽故事”中培養寫作興趣
聽故事是所有學生都喜歡的,“講故事、聽故事”,有利于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口頭作文的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聽完故事,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再講給班上的同學聽,回家講給家長聽,學生從中就得到了鍛煉,收獲多多。如聽了《龜兔賽跑》故事后,可以續編《龜兔第二次賽跑》的故事。續編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吸取教訓,學生的想象力和作文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有利于寫作興趣的培養。
六、抓好作文后的講評和批改
講評是老師在作文課上要做好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教師講評有重點,學生印象就深刻,教師講評的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在講評時,對寫得好的文章既要鼓勵,又要指出其不足之處;對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只要看到點滴進步就要當眾表揚,以增強他們作文的自信心,使他們進一步努力。
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指出作文的不足之處,啟發學生動手、動腦,有事可做。在批改上,我認為關鍵在“批”而不在“改”,如果教師細致改,改的地方多,費時也多,但學生不看或不認真去消化還是白費力氣。把重點放在“批”上,既不費時,又可以在批閱過程中隨手寫下,便于學生拿到作文本后有事可做。不過,要使“批”起作用,老師不但要做好發動工作,更要做好檢查督促工作,這項工作做得好,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要帶領學生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我認為必須借助廣闊的生活天地,充分利用社會這個大舞臺,從小處著眼,從內容入手,走寫作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讓學生樂于作文,把寫作文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高水平的作文。
小學隨筆作文 篇2
今天是媽媽的節日。
下午在學校里,教我們用橡皮泥捏花朵作為送給媽媽的禮物。可是,我做的.花朵實在是不好看,我心里很難過。回到家,看著媽媽忙碌的背影,我決定幫媽媽做點事情。今天太陽很好,媽媽曬了被子,這時媽媽正在整理呢。我趕緊走過去,看到媽媽剛鋪好床墊,我馬上拿起床單,媽媽一邊我一邊,我一開始把床單弄得不平整,媽媽讓我拉緊一點,果然就弄好了。接著,我又從陽臺上拿了枕頭,又把大被子抱給媽媽,媽媽說:”我們蔡卓廷今天變成勤勞的小蜜蜂了呀!“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又作了一個決定,從今天開始,我就要變成小小男子漢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長大了,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我要一個人睡!“
小學隨筆作文 篇3
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書,是人們精神的食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我和它的故事真是無窮無盡啊!
記得小時候,我趁爸爸不在家,躡手躡腳地爬上柜子,“偷”了一本原裝《西游記》。那本書又厚又重,書頁泛黃,封面上用繁體字寫的標題讓我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它。于是,我偷偷地看了起來。打開書,里面的字又密又小,還有一大堆古詩文和什么“之乎者也”的句子。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看不懂。我不甘心,再次把頭埋進那螞蟻大小的字里,繼續苦苦鉆研,裝模作樣地看。等爸爸回來,我問:“為什么我看不懂這本書呢?”爸爸說:“你還小呢,不明白的。”可我是牛脾氣,死纏爛打地要爸爸給我買一本《西游記》。爸爸經不住我的大吵大鬧,乖乖地“束手就擒”,給我買了一本彩色注音版的《西游記》。
現在,我已看了許多散文、小說集、童話集。只要一拿到書,我就如饑似渴地讀起來,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貪婪地讀著每句話、每個詞。只要一有空,我就拿起書,手不釋卷,享受著讀書帶給我的樂趣。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這句話說得好。書就像一座燈塔,為你照亮寬闊的人生之路;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與他親密交談。
小學隨筆作文 篇4
天下著小雨,沙沙......,細細的雨珠敲打在我的肌膚上,渾身清爽!柔和的清風拂面而來,風中帶著一絲花的幽香,我尋到了它的出處。我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愉快的心情,向新的一天前進著。也不時的回回頭,望著過去,對過去的留戀,對現在的無奈,對未來的恐懼,這都成了我心靈的一道阻礙。
說實話,我不喜歡下雨,但是我覺得這場雨下的好!趕去了天氣的燥熱,也驅走了我心靈的`創傷。在這無聊的夏季,我要過的充實點,讓生活變得美滿多彩!
夏天的風,熱熱的!吹走了凄涼,帶來了溫暖。空氣雖然十分干燥,但也帶有一絲甜蜜。我盼望已久的夏季真的來了!我高興極了,巴不得天天去游泳,可是游泳要錢啊!而且,我也不想曬黑。哎......呵呵呵!也沒什么,就是在家悶了點,外面那么熱!我才不出去呢!
夕陽,我看到夕陽了!好漂亮啊!淡淡的橘紅色,嗯嗯......對了!我會家是見到彩虹了!哈哈!不過呀!沒我在上次看的大。那真大啊!我出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那么大的彩虹。它就是整整一個半圓,在空中懸掛著。七種顏色,樣子真美!后來他慢慢消失了,過一會兒!它又出現了,而且是兩個。美輪美奐!不過在我所學的知識里還不知道怎樣去描繪那一刻的場景。額.....我是——詞窮!
小學隨筆作文 篇5
有時,適當的逼自己一把,也是可取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若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就必須變得強大、有實力。如果你選擇讀書,那么上大學(考好大學)才是你人生的歸路。不管路途有多艱辛,那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既然你選擇了遠方,那么風雨兼程你也必須向前走,只有超越了自己、打敗了自己,你才能戰勝你的對手,走在他的前方。
也許老師說的是對的,成績都是逼出來的。親愛的`自己,請你別再沉迷于手機qq、別再沉迷于手機微信,雖然在那里,你同樣可以獲得知識,但是過分的沉迷,只會讓你跌落峰谷、折段翅膀,你是一只自由的鳥,沒了翅膀你還能飛翔嗎?你那凝望的眼神告訴我,沒了翅膀你將不能飛翔,所以請你不要過分的沉迷,不要時刻放縱自己。適當的逼自己一把,你也一樣可以跟他們一樣很出色。
你還記得你的高考目標分數嗎?520.它并不難,難是難在你無法堅持,難是難在你的意志不夠堅定,難是難在你沒有自信。
親愛的自己,拋開過吧,不管曾經你的成績有多么糟糕,只要你肯拋開過去,從新開始,你也一樣可以跟他們一樣成績優異。親愛的自己,請別去羨慕別人有什么,因為他們的成就都是他們日夜勞作而得到的回報,天下無免費的午餐,所以只有努力的人,才能得到相應的成果。
追夢的路上,我希望你能夠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為之付出。雖然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放棄是一定沒有回報的。所以,加油吧,少年!
小學隨筆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小學生秋季田徑運動會。
7點半左右,開幕式開始了。運動員和裁判員排成一定的方陣。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引導下,踏著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很有秩序地走進田徑場; 廣播里傳出了校長洪亮的聲音,校長給開幕式致辭后,便是裁判員代表和運動員代表的發言。
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式結束后,比賽正式開始了;首先進行的是男子甲組60米短跑。隨著裁判員的槍聲,八名運動員離開起跑線,像脫韁的`野馬瘋狂蹦跑,剛開始跑,我班的沈磊就沖在前方,其他隊員緊跟其后,最終沈磊還是率先沖過終點線,預賽得了小組第一名。在后來的決賽中,沈磊沒有遇上任何對手,最終得了這個項目的第一名。
我觀看了賽跑后,廣播里就播出了參加跳高比賽的隊員號碼,我班的吳穎恬也在內,我就跟著她們來到了跳高場地為吳穎恬加油。比賽開始了,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大家都輕松地跳過了。然而在第三高度時,號碼為6208的同學把跳桿給碰落地了,但她有三次機會,在跳第二次時,她還是跳過了。在接下去的比賽中,跳桿落地的現象逐漸增多,隨著淘汰人數的增加,場上的選手也逐漸減少。在跳桿升高到1米多時,吳穎恬三次都沒跳過,她很失望,不過,成績還是不錯,得了第三名。
在這次秋季運動會中,我班得了總分86的高分,無論是總分和人均分都據全校第一。我班的健兒們為我班揚了眉吐了氣,我為我們六(7)班而驕傲。
小學隨筆作文 篇7
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新疆游玩。途中,我們拍了許許多多的照片,那些照片每張都很漂亮。但是我最喜歡我在火焰山上騎駱駝的那張照片。
瞧!照片上的我戴著一頂橘紅色的棒球帽,右手擺出勝利的標志,騎在一頭雙峰駱駝上,樣子可神氣了!在我身后,是一座火焰山。你們知道火焰山是什么山嗎?我來告訴你們吧!傳說中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一腳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有幾塊火炭,從天而降,恰好落在這山上,就成為了火焰山。山上本來是烈火熊熊地,是孫悟空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把它們扇滅了,才形成了今天的'這個模樣。
我記得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火焰山上的溫度是五十五度!都快把我熱瘋了!媽媽要我爬上駱駝照相時,我剛開始心里很害怕,雙腿在發抖,漸漸地,我變的勇敢起來,一點也不害怕。相反,我還覺得很開心呢!
我之所以最喜歡這張照片,是因為它見證了我的勇敢。小朋友們一定要像我一樣做一個勇敢的好孩子哦!
【小學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隨筆11-21
小學隨筆作文(經典)09-10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9-02
(精選)小學隨筆作文09-07
小學隨筆作文(經典)11-23
(經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小學隨筆作文08-19
(經典)小學隨筆作文08-21
小學隨筆作文(精選)08-25
小學隨筆作文【經典】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