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優秀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隨筆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我們常說,作文要注意觀察。但今天我突然想到:觀察也未必有用,認真、仔細也不應是對觀察的要求;每天都認真仔細地注意身邊的事物,該有多累!愛認真不認真,這強勉不得。比觀察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樣的心情”去觀察。有了和以往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眼光,才有了聯想和想象,才產生了和以往不同的印象。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家常便飯,才能變得可愛或可憎起來。觀察,也才成為一種不知不覺的自發行為。
如果我們遇到的是A,看到的就是A,作文,是寫不出來的。一天記流水賬可以,天天這么記,那該擁有多么強大的內心。‰y怪有些學生不想寫作文。作文中最可貴的,不是寫事實,而是寫“印象”:遇到的是A,眼里出現、心里映現的是B,寫出來的是c,這才是作文嘛!
即使是《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種近乎人物素描的文章,其實也都加入了作者的感覺和印象:“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一把軍號”,“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但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無不是如此。而寫不出自我印象的東西,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因為那只是這個世界的簡單重復,而且你復制得再好,也不會比事物本身更好。與其看你的作文,不如看現實里的那個東西。
作文三個階段:形成某種感受;在乎這個感受;懷疑這個感受。學生考完試,對自己的成績不放心,忐忑不安,于是把這個點點滴滴的過程記錄下來,這就是“在乎”;但是僅僅一次測試為什么會在心里掀起這么大的波瀾呢?測試的目的難道不是為了改進學習嗎?當學生開始這么思考的時候,必然會對“考試”產生新的印象:排名、不切實際的攀比、老師父母親戚朋友的評價,讓考試“變味了”。能夠生動地記述考試后的.忐忑心情,是非常了不起的;但能夠對自己的感受進行懷疑,并以“變味”為題進行作文,那就是非同一般、不同凡響了。
學生生活也夠枯燥的。每天就是那么幾件事,每天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都要面對那么一些同學、那么幾張老臉,怎樣從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感覺來,就是一門學問,也是語文的核心任務。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努力地改換看待事物的心情——用愉悅的心情看那些調皮搗蛋、給你惹麻煩的同學,用欣賞的心態看那些恨你、欺負你的人。或許這很難做到,但稍微那么一丁點兒的改變,還是完全有可能的。世界不變,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在變。
隨筆作文 篇2
清晨,天有點陰沉,空氣中帶著深秋的冷意。
公交站臺上,陸陸續續聚集了不少人。
有爺爺奶奶搭著小書包帶孫子孫女上學的,也有一些低頭玩手機的上班族。
公交站臺的前一站剛好是一處紅綠燈,每當有公交行駛到那的時候,就有不少人探著頭,透過一排綠化樹,看著那趟正要過來的公交車牌。
當看清車牌時,如果是自己等的車,大多能收獲一兩聲:來了,車來了,太好了。
如果不是,不趕時間的人繼續低頭玩手機,而時間緊迫的人,則開始有些不耐起來,或口中喃喃自語,或開始打電話,叫朋友或者叫打車軟件中的車。
車子一輛輛的.駛過來,開過去。
公交站臺上的人,從多到少,從少到多,仿一個小島,接送不曾停過。
站臺上的等車人,到站的路人,形色各異,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吧!
隨筆作文 篇3
六月的雨夾著四月的風淅淅瀝瀝的下著。沒有清秋的涼意,只又悲秋的寂寥;沒有夏日的驕陽,只有炎日的憤懣。
然而,風繼續吹,雨一直下。沒有任何人能夠來改變。
不過,風再起時,留給人們許多關于人生的`思考,關于生活的哲理。浮生若夢,我們無須太多留戀;當年情,我們我們不必再回首;春光乍泄,我們不求風中的承諾。
今生今世,全世界只想你來愛我;逝水流年,我愿意一片癡;這些年來,不羈的風沉默是金;愛有萬萬千,從不知雪中情;當愛已成往事,默默向上游。
六月的雨伴著四月的明星已然沉睡,然而它留給人們的卻不僅是思念更是對沉睡者的惋惜。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05-27
隨筆作文(經典)08-20
隨筆作文(精選)08-20
隨筆作文(精選)08-20
【經典】隨筆作文08-20
隨筆作文【經典】08-27
[經典]隨筆作文08-26
隨筆作文[經典]08-24
【精選】隨筆作文08-25
隨筆作文【精選】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