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隨筆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隨筆作文 篇1
雁過無痕,歲月無聲,白駒過隙的光陰在人生的每一個空隙中不著痕跡地流動,流年像波浪滌蕩在我的心際,水波漣漪般徐徐蕩開,花瓣樣輕輕墜落。是什么促使我的幸福化作雨露?是你——媽媽!
臨近期中考試,但我的成績卻屢屢下滑,老師給予的期望和自己的失望都轉變成壓力,壓在我的身上。
晚上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月亮彎彎,伴隨著清風,月色更朦朧。不時有落葉“沙沙”的聲音,我沉思著……這時你走進我的房間,看見我還沒睡覺,說:“怎么了?還不睡覺?有什么心事就說出來給我聽聽吧。”溫柔的聲音像清泉一樣流遍我的全身。我再也抑制不住,把所有的委屈和眼淚一起釋放。我現在已記不清當時我說了些什么,我只記得你那張微笑的臉龐以及你輕輕地說:“不要緊,只要放輕松,冷靜地去思考,我相信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這樣一句鼓勵的話語,讓我突然間豁然開朗。
漸漸地,我在你有著淡淡清香的懷里睡著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美夢。
是你,你教會我失敗也不能失志,失望也不能絕望。我也相信,有你的陪伴,我一定會大膽地走下去!
有時候,我真的忍不住要抱怨一下,你什么事情都丟給我自己做。洗衣服、燒飯,根本不在話下,有時我還會有種“賢妻良母”的感覺,而你只是在沙發上坐著,時不時提醒我一句。可是有一次軍訓,讓我終于懂得了你的用心良苦。
那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年里最冷的`時候。早晨,天氣太冷,同學們都不愿意動手整理內務,而我卻還是像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整理著內務,也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我已經習慣了整理,能忍受住嚴寒,也變得勤快了。其他同學還在互相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已經整理得干干凈凈了。突然我好像明白了:你每天讓我自己做家務,其實是想讓我變得獨立,在外面沒有人依靠的時候,也能自己照顧自己。
我理解你的用心良苦,也慶幸能有這樣的媽媽。
如果說曾經的我是一株嫩苗,那一定是你讓我成為了參天大樹;如果說曾經的我是一只雛鷹,那一定是你,讓我展翅高飛;如果說曾經的我是涓涓細流,那一定是你,讓我能夠擁抱大海。
媽媽,有你真好!
隨筆作文 篇2
自古以來,忠言逆耳一直是一句勸誡的話。
似乎每一個人都懂,可大部分人又都無法很自覺地做到忠言不逆耳。有素養的人也許面上不茍言笑,私下心里是不爽的;如若幸運,也許思慮再三還是明白忠言之效,只是當時實在是接受不了。
我想,我也許屬最后者。
我明白所有的忠言是為自己好,有人指出自己的不是是我好。
可也只有我自己真切地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心中的苦澀。
道理都是懂的'。
改變也是細微的,無法一日千里。
我發現,當一個人明明在努力當中,只因成效不明顯,就被當做不做為,這真的是一件挺冤苦的事。
尤其在身體已經疲憊,精神壓力大,想找一突破口尋求支柱時,換來的是指責式的忠言。
百忍的故事我聽過,我也試著忍,卻發現心態太累了。
有時就想著躲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看著自己的傷口,讓文字治愈自己的內心。甚至,我不期眼淚。也許,那是很棒的渲泄口,可是它也讓我覺得自己懦弱不堪。
人,還是在靠自己。即便努力的成效細微,但是只要有進步,能讓心水的苦澀多點慰藉,對我來說,就是好的!
隨筆作文 篇3
今天開始上學了,我很開心。因為可以和同學一起玩了。 開學第一天,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科學老師。只見他表情嚴肅地走進教室,好比一位莊嚴的`主教走進教堂。
這位老師令一些調皮學生不寒而栗,魂飛魄散!老師莊嚴地講了一堆廢話后,又捧起一位同學的書講解。講完后,老師竟然莊嚴地將書重重地扔在了地上。
然后,老師又開始大講特講,同學們都仔細聽著。范佳雯同學甚至聽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睡著了。 突然,老師一聲“如果……”如河東獅吼般令人大吃一驚!老師語出驚四座,同學們如同遭遇7、8級地震般猛地顫動起來,甚至連范佳雯都被震醒了!
老師接著用有如巨雷般的聲音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地講了一節課。只見老師時而上躥下跳,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唾沫橫飛,時而兇神惡煞!竟再沒人也沒人睡覺!因為一旦睡著,馬上又會被驚醒!
當老師“下課”二字剛一出口,同學們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大聲吼道:“老師再見!”待老師滿意地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出教室后,同學們馬上聚到一起,談論起這位新老師。 啊!這是一位多么令人難忘的老師啊!
隨筆作文 篇4
十四五歲,多么美好的時光,多么美麗的朝陽。正值青春年少,我們探索著真理,我們尋求著夢想,我們充滿活力,我們青春飛揚!我們就是那少年人。青春時期,多么充滿活力的歲月啊!在那體育場上,我們努力拼搏,超越夢想,我們的熱情像火一樣燃燒起來。在操場上奔跑的'身姿,好像一匹雄壯的駿馬,充滿活力。記得那次接力比賽,我們的運動員們都竭盡全力,我們的拉拉隊為他們搖旗吶喊。運動員們說,聽到我們的吶喊,他們又充滿了力量,速度飛快的沖向終點,取得了勝利,贏得了掌聲,超越了夢想。啊!我們充滿了活力,我們青春飛揚!在實驗臺上,我們探索真理,絞盡腦汁,我們的智慧豐富了起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成功了,高興歡呼,失敗了,從頭再來。我們不怕失敗,因為我們相信一切可以從頭再來。因為我們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期,永遠樂觀,永遠微笑,努力做到最好,因為我們充滿活力,我們青春飛揚!在課堂上,書聲瑯瑯,為了美好的明天,我們寒窗苦讀,認真跟隨老師的思路,思維活躍起來。我們的學習蒸蒸日上,因為我們正處于青春期智力發展到頂峰,我們在此時光,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積極思考,點燃希望。我們正年少,我們青春飛揚!在課間,我們和睦相處,笑聲飛揚,男生女生親如一家,遇到困難一起解決,共同經營我們的和諧大家庭,因為我們充滿活力,我們青春飛揚!但是這青春飛揚的日子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我們一天天長大,逐漸走向成熟,讓我們珍惜這充滿活力的歲月吧!
隨筆作文 篇5
已是深秋,吵鬧的知了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清脆的蛙鳴也難覓蹤跡。初秋時那夏日的余毒此時亦不復存在了。呼吸那秋風中零落的氣息,我的心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出去走走吧,出去走走吧,內心深處的呼喚如同進擊的戰鼓一般一遍一遍敲擊我的心靈。
一個人,走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每走一步,都可以感受到泥土的味道。那么的踏實,那么的令人心安。左邊的稻田里滿是收割后留下的稻草屑,靜悄悄的躺在那里,好似遲暮的老人,享受這秋日的余暉。
小路的右邊是干涸的溝渠,原先那魚蝦極易隱匿的地方,現在已被厚厚的水泥抹平了。渠里不算光禿,干焦的污泥上冒著枯黃的干草。真是令人驚嘆,那一根根可以被大家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折斷的小草居然可以穿透人力不可鑿的“銅墻鐵壁”。屹立于颯颯秋風之中。
走著不多會,就感到疲乏了。一邊感嘆于自己的身體素質日益下降,一邊停下腳步,閑立于一池塘邊上,背對著稻田順著明亮望去。好一處醉人的風景。遠處,一排密密麻麻的楊樹就像臺上褶皺的'幕布一般,遮住了它后面的神秘。給人一種被貓爪撓的感覺,讓你著急期待那幕后之美,卻又難已觸摸得到。
而那樹梢上的金烏好似掛在幕上的聚光燈,增亮已不是它的職責,朦朧才是它的任務。看那被它染紅了的半邊天不正是如此嗎?收縮一下目光,再看看近處。楊樹不再是密集,挺拔地站立著了。它們七倒八歪,勾肩搭背,就像喝醉酒一樣。瞧,它們臉上那閃閃的紅暈不是最好的證明嗎?薄散的炊煙經秋風的指引,輕柔地蕩過樹梢。
遠處的歸鴉火燒火燎地朝林子里鉆,偶爾傳來幾聲喳喳的麻雀聲。“嗞”的一聲,一片,兩片秋葉向大地旋舞,估計是那幾個調皮的鳥兒不小心的吧。學著稻草屑,張開雙臂,閉上眼睛,沐浴這金黃的余輝,呼吸這安詳的寧靜,一切煩惱頓時煙消云散。
感受到臉上的溫度正在下降,我緩緩睜開雙眼。東邊凄清的月光正在擠壓西天的紅霞。兩者仿佛在打一場拉鋸戰吧。可是金烏畢竟忙了一天了,累了。它需要休息了。悄悄的拉扯它那金黃的裙擺退出幕后。留戀與不舍,直至消失。
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此時的秋才是秋之為狀吧。可是誰能想象一刻鐘以前,整片天地還是那么的醉人。回去吧,回去吧,露珠已經上來了。是啊,冬離大家不遠了。
隨筆作文 篇6
一天,“包”從姐姐身邊跑出去玩。它跑到大街上,走進了一家花店,把一枝鮮花放在頭頂上,于是“包”就變成了“苞”。
“苞”又來到學校,看到小伙伴在賽跑,它也就跟著跑起來。跑著跑著,頭上的花兒不知怎么就掉了,于是,“包”又變成了“跑”。
“跑”比賽完后,出了一身汗,就跳進池塘洗起澡來,于是便成了“泡”。
“泡”洗完澡,就穿上褂子,馬上又成了“袍”。它走回家,覺得很熱,就把褂子脫掉,又回到了“包”!
隨筆作文 篇7
《培根隨筆》從朋友那里聽說講的是有關于生活的,一向對書好奇的我經不住誘惑就從朋友那里借來了這本書。讀完后發現它講的不僅是有關于生活的更有關于人心的理論。
書中主要寫了58片的隨筆,例如有:論友誼,論自私,論逆境……粗略一看難道不正是我們生活中的。最令我有所感觸就是論友誼,論逆境以及論死亡了。
論友誼,大家都知道友誼就像是我們生活里的調色劑,可以不斷的改善我們的生活;友誼還像黑暗中的明燈,在你快樂時,他能陪同你一起快樂,在你傷心時,它能陪同你一起傷心,在你迷路時,他能幫你找到路的方向。在小學的時候,我認為友誼就像是海底的珍珠明亮而又遙不可及,撈又撈不到,找也不找不到,直到他被海浪沖到沙灘上時,我好奇地撿起它,心中那種若喜若狂的心情,在心底一直顫抖著,我很珍惜它,因為這是我一直渴望的友誼啊!
論逆境,自從小學升初中后,班級里的人幾乎都散了,更可怕的事是席卷而來的學習壓力,我曾經在一次又一次的黑暗中不停地跌倒,我嘗試過不停地爬起來,但當自己筋疲力盡的時候,我已無力去掙扎,我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這股黑暗是有多么的可怕,竟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當我頹喪失,腦中慢慢的浮現了一遍又一遍的重現,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黑暗而是人們那早已要放棄的心啊!我知道這是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不去面對它,那我又要怎么才能成長呢!
論死亡,死亡誰都畏懼,當然關鍵是如何才能不怕死亡,要想清楚的我們應該為誰而死,還記得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為了自己的祖國才寫出了這樣慷慨激昂的詩句。當然了,如果你的人生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很充實,你也完成了自己的理想,那我們還會畏懼死亡嗎?
《培根隨筆》給了我很多關于人生的啟示,希望大家都能去閱讀它。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