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筆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最近的天氣總是很奇怪,時冷時熱,所幸我的心情并不受什么影響。風把葉片吹落,盤旋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轉眼已上初三,已過半個學期。可依舊還是那個教室,還是那群同學,還是瘋瘋傻傻地過了每一天。只不過開始期待美女姐姐的課,開始奮筆疾書到半夜三更。
喜歡彈琴,喜歡寫書法,喜歡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喜歡一家人吃著熱騰騰的火鍋,喜歡看白蒙蒙的一層霧。想學吉他,想打籃球,想學尤克里里,想學油畫。不管怎樣,我還是當年那個小女孩,那個嘻嘻哈哈,熱愛生活,熱愛每一天的那個女孩。
耳邊依舊縈繞著薛之謙的歌聲,第三次看《小王子》,再次哭得稀里嘩啦,一塌糊涂。那一段話——“我本來應該猜測到,在她那些小花招后面藏著多少的柔情蜜意,那樣口是心非不過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我不知道反反復復讀了多少次,甚至鄭重其事地在那一頁折了個角,把它擺在書架上最顯眼的位置。
自那以后,很喜歡去朋友家,爬上他家九層樓屋頂,趴在上面看著樓外樓,數著天上星。往下俯視,是那一成不變的車水馬龍。與朋友在上面訴訴苦,那種微風拂過酥麻麻的感覺,著實是一種享受。當淚水反常地劃過我的臉龐時,朋友會默默地給我遞了一張紙,說:“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別低頭,皇冠會掉;別哭泣,壞人會笑。所以,收回淚水,好嗎?晴。”明明只是一句話,卻給了我一種潛在水里的憋悶感。我頓了一下,沉默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也不知我是否是上帝的寵兒,每當我失魂落魄的時候,總會有朋友安慰我。越說:“姐姐,我們一起考重點。”瀅說:“同桌最棒了!”泰說:“沒關系,慢慢來,重新開始,加油沖!”可能這只是最普通的話語,卻像電視劇里最普通的橋段,依舊能撥動你心底的'那根弦。真的好喜歡同桌,好喜歡章魚,好喜歡我那群可愛的朋友們。也不知道遠在重慶的蕊怎么樣了。也許有些話憋紅了臉也說不出來,又怕被說煽情,只能化在文字里了。但愿,他們能看見吧。
每次讀周刊,總會一番感慨,總有一種要把他們的揉進腦里的沖動。于是便試一試吧。反正我也寫不出什么優美的文章,也只能用最真誠的話語記錄下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還有不久書法便要考級了,鋼琴也差不多了吧。隨手翻開日記,只見扉頁寫著“往前一步,便是繁花似錦”。
隨筆作文 篇2
母親好幾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樹。可我總挪不開時間,始終沒有親自去看看。
其實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樹。
其中有一棵年齡與我相仿的杜仲,高約兩丈,粗達合圍。這是當年二舅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可惜在這棵樹長到和我們一般高的時候,二舅患病離逝。此后母親對這棵樹就更加呵護了,我那時常看見她對著這棵樹沉吟好半天。鄰居們來討要樹皮或葉子的時候,她總是挺糾結挺矛盾的,但好像又從來沒有拒絕過。
我曾給老屋取了一個雅號,叫“雙竹院”。因為就在幾年前,庭院中南北兩角一直有兩叢竹子。從西水河岸這邊望過去,竹子郁郁青青,隨風擺動,而老屋也就時隱時現。這兩叢竹子是父母當年修房造屋時親自種下的。我的很多記憶都和這竹子有關:小時無聊時曾用刀在上面刻劃未來;在竹下背讀老師布置的課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和弟妹們一起在竹下玩游戲;聽大人們圍坐在這陰涼下漫無邊際的說些家長里短;后來,我也曾在它們下面拉過二胡,讓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葉間顫動……
有一次我還和母親在南街上去賣過竹子呢!可惱的是,一位中年婦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買了去,一個中年男子又把它給送了回來,說是不好,要退錢。母親沒有生氣,只是望著我們笑了一下,從此,再沒有賣過它們了。
兩棵竹子注定是審美的',而不是實用的。
可是父親還是在前幾年決定把它們連根拔除,因為要修一個廚房和洗澡間。母親跟他吵了幾回,最后只好讓步——洗浴也確實是一件大事情。
慶幸的是,在庭院的東南墻角一直不被我們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兩個前輩更顯風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時,母親總要領著我去看看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獨立,修長拔節,自有一番氣象;有很多鳥兒在樹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熱鬧。母親說,有人想要買,但被她拒絕了。
庭中還有幾棵枇杷樹,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蓋如傘,可蔽炎陽,可擋風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門旁,每年都要結很多枇杷,仲夏之時,滿樹金黃。母親站在樹下指揮我們摘,說這邊的才好,又說那邊的更黃呢!枇杷個頭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場上的,中看不中吃,連遠在成都的侄兒也如是說。前兩天母親又送來一些,說快歇樹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長輩級的核桃樹能活到今天,也應該感謝母親。20xx年大雪災,此樹扛不住,氣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說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虧母親堅持,然后由父親給它做了“截肢”手術,這才活了下來。現在它是“枯木逢春”,又儼然是一棵年輕的老樹。這幾年它又開花結果了,核桃仁兒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諸樹相依相偎,枝葉交通。陽光從樹縫中灑落下來,或明或暗,斑斑駁駁,似一首樂曲隨時光慢慢流動。
后來母親又把樹栽到院門外去了,有兩棵柳樹,如今已越過房頂,如大碗那樣粗細。微風過處,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們受到啟發,便在周圍栽了許多樹,有桃樹、李子樹、梨樹、石榴樹、銀杏樹,又從院里移出來幾棵枇杷。如今門前仿佛果園,春天桃李爛漫,夏秋果實爭榮。
清明節前,全家人上山掃墓。母親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樹。我雖然膝關節有些疼痛,但覺機會難得,便和母親趁大家空閑聊天之時,一路攀援過去。母親年近七旬,個子瘦小,腿腳卻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頭,還時不時提醒我小心些,好幾個地方,她一下就跨了過去,可我得手腳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擔心母親跌倒,也為母親身體的康健而高興。
我們終于看到了那片樹林,它們夾在別的樹叢中。若不是母親指點,我是看不出來的。和鄰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蒼翠挺拔,神氣十足。母親帶著我一棵一棵的摸著、端詳著。她說,這還是那年退耕還林時,帶著小燕子(女兒小名)一起來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讀大學了,想著你們一家比一家過得好,我們覺得挺滿足的……
母親望著這片松樹林,就像望著自己的兒女一樣,她仰著臉,被汗水浸濕的頭發,貼在滿是皺紋的額頭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覺得,這些樹其實就是庭院中的那幾棵樹,只是它們已經走出院門,走向遠方。但根系卻永遠留駐在美麗的家園。
隨筆作文 篇3
結束了。
這一次真的結束了。
遺忘了吧。
沒有什么值得我再留戀的了,這樣對他也是一種保護。也許結束是最好的選擇吧。如果可以。我寧愿選擇離開。可是,我離不開這里,這個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有時候,我們會把事情想的簡單化,如果我們沒有家人,朋友,沒有一切一切的負擔。可是,現實不容許我這么做。我很煩,真的.很煩。雖然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有這么多事去煩惱。為什么別人就沒有那么多事煩惱呢?如果可以,我想回到當初,如果我不進那一所學校,而去了別的學校,就不會認識他們,就不會有這么多事了。一切的一切,當我踏進那所學校時就改變了。
其實我并不知道自己心里想干些什么。當初懷著好奇的心理,學會了種種。難道初中就給了我這些嗎?現在的心情真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就像一個小孩迷失在茫茫人海中,想找媽媽卻怎么也找不到。撕破了喉嚨也沒有人來理你。這時,只有那些假惺惺的人來會說所謂安慰的話。其實他們心里不知道暗藏了多么骯臟的目的。學了將近2年了,竟然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連一個基本的目標也沒有。我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這樣繼續過下去?這樣墮落?這樣整天不知道為了什么事而難過?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曾經受過一次傷害,可自己卻情不自禁的想再踏入那個深淵。
我非常喜歡吃糖,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每個女孩子都喜歡的吧。其實我們也是糖。甜到悲傷。有時候太過開心了,也會悲傷,就像糖,吃起來太甜了就會覺得苦了。記得某個時候,當我很深很深的依賴上了某一個人的那時,我把全身心都放置在他身上。因為信任,因為害怕獨立,因為害怕成長。于是,他開心我就開心。他難過我就難過。曾經有個人說要給我糖吃,可是,終究沒有實現。其實在乎的不是那一顆糖,而是買糖的人。曾經我深深依賴過他,那是我認為他值得我依賴。于是,在我難過的時候,他會告訴我寶貝要開心,要加油。然而,他走了……
我常常會想到在一起的日子,也許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了。我總是想到以前我們的聊天內容,也許懷念是一種錯覺吧。但是,生活在虛幻世界里,也是一種幸福。
……
隨筆作文 篇4
細數我這個無趣的人,或被打斷,或是沒有心情繼續,或是已經死了,從無趣變得有趣還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循序漸進好過有趣變無趣,那給人的感覺便是失望了。
每次都想自己怎樣怎樣,顯得太過矯情了,可是除了自己,我還真沒其他的可多說的。畢竟從每個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
最近天氣漸漸熱了,我也加入了擠地鐵的行列,公交暫時都不去擠了。首先,不管公交地鐵都得擠,只是地鐵速度更快些,離我上班的距離也就二十分鐘左右。坐地鐵,稍微忍耐下,在人推人的狀態下前進,還省力了,做公交擠不動,整個是人貼人,一下公交,滿身的汗,還干不了,像是在澡堂里剛蒸過似的,這就是為何我選擇做地鐵的第二個原因。
在我做公交的那段時間,我發現的一個問題,讓我很是不解--闖紅燈的現象走到哪都能看到。
我想,人的高素質不是體現在需要犧牲時的大無畏,而是體現在像等紅燈過馬路這樣的小事上。
不過,千萬不要小看等紅燈這件小事。當然,在需要犧牲時,自發的勇氣可以面對,或是他人的激勵也可能爆發勇氣。可是等紅燈全靠自覺,你看著前面有人闖紅燈了,你也會跟著走,說到底大多數人會覺得無關緊要,反正是一堆人在走,法不責眾,就算被撞了也不只是撞自己一人,何況,大多闖紅燈的人抱著這樣一個念頭--開車的不敢撞我,撞到了要賠。這樣的念頭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萬一車沒剎住,真把人撞了,到時毀掉的就不是你一個人那么簡單了。
有時,我也會闖紅燈,雖然次數少,但我還是總結了一下,理由如下:第一,趕時間;第二,隨大流。第三,沒車經過,不走看上去有點傻。這三條是我闖紅燈的最主要原因,不過,有一點我知道,當我身邊有著小朋友時,直到目前為止,不管我有多么急,我都是老老實實等紅燈的。要知道,好習慣都是從小養起的,成年人不給他們樹立好榜樣,我很難相信等他們長大了會遵守交通規則。尤其,我看到一些家長直接帶著小朋友橫穿馬路,甚是覺得惋惜。
如果上升點高度,闖紅燈與遵守規則,很難想象,沒有強烈的意識,認識不到,說什么也沒用,所以,會生出一絲無力感,明明想嚴于律己,可是還是改不了。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闖紅燈看似賺了點便宜,實則吃了大虧,每次闖紅燈都要做好被撞的準備,你才會做到心里有數,對后果有個估算,也不至于真的出事時,不知所措了。
我想,等我們80后死光的那天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不會有闖紅燈過馬路的現象。我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我像傻子一樣,居然想這個事情,要想不闖紅燈,隨便找個山角落,一輩子不出來就好了。
呵呵,寫到這突然有點笑了,突然想起了生活中的幾個片段。當你慢慢成熟起來,你會覺得越來越隨性,溫柔。比如:下雨時,雨傘不用時用袋子包起來;在扶梯上,如果不走的話,那就靠右側;寧愿不說話,也不要說謊;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做一個好人……
實在啰嗦了點,不過算是實話。
隨筆作文 篇5
下班路上,一串無憂無慮的笑聲隨著一陣奔跑的腳步帶著風從我身邊吹過,發梢微動,一絲清涼,心里空落落的,不禁感嘆歲月的腳程是那么快,快到我猛然清醒時眼前的景色已經改天換地了。
曾經,想當年,這樣充滿回憶而又一去不復返的詞組從沒想過也能自然的從我的嘴巴里飄出來,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樣無奈的感覺的,那代表著失去,我已經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爸媽的青春,自己的青春,小伙伴們的青春,但是就像別人的說的隨著年紀的增長大家的記憶卻自動的選擇記住了曾經青春的歲月,而且越發歷久彌新的感覺,但是越是靠近自己的事情反而是越能被自己忘記。
其實我想說,記憶是美好的,但是把我當下卻是更加重要,就像那年大家奔跑在校園的操場的時候,大家是記著當下的快樂的,懂得享受快樂帶給大家的.清新的或者濃郁的香氣,真的。但是漸漸走進社會生活之后大家卻被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消磨了那種享受快樂的心情,每天在不見陽光的、恒溫的辦公室呆著,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不管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水晶般脆弱,容易受傷,與大自然打交道越發少了,每天在鋼筋混泥土和汽車尾氣中穿梭,歡笑中也不自覺的帶著壓抑的感覺。
大家商量一下,不如哪天大家出去走走怎么樣,就去大家讀書的學校,最好是中學時代的校園(假如它還在那兒),去看看曾經的操場是否還是那樣靜靜的呆在那兒,和幾個交心的朋友一塊聊聊往事,聊聊最近的心事,也會說其實物是人非也是一種幸福。
于是大家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沒什么大不了,讓這些不愉快隨著那奔跑的孩子帶來的風飄散在空氣中吧,讓那些快樂感動跟隨大家的腳步繼續前行,隨心大笑兩聲,身心舒暢,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家手拉手的奔向幸福的今天吧……哈哈哈……
隨筆作文 篇6
向問口望去,一片漆黑,都分不清遠近。無邊的黑暗就像流動的水,表面平靜,內里暗流急涌,一點一點地接近門口,就像要把世界都陷入這漆黑中。可是這邊的光也在抵抗著,不讓一絲一毫。在這寂靜無聲中,光明與黑暗在爭奪。雖然黑暗沒沾到便宜,但也沒放棄,片刻之后已把這教室包圍了。無邊的`黑暗中包含著一絲光明,光似乎不能掙扎出來,忽明忽滅的,好像已到最后一刻。
那燈終于也熄滅拉,全部蚪陷入黑暗,一切似乎那有序,那么熟悉。片刻之后,世界重歸平靜。一切都在循環,在重復,千萬年里不知演練了多少次?最后的那一刻到底回是什么呢?但誰又會知道呢?
一陣狂風洶涌而來,為這漆黑的背景增添一絲詭異,“呼呼呼”好象無數個人在喊叫,連綿不絕,風帶著樹一起搖曳,拖著水一起舞動,多種聲音交集成一部交響曲,一部屬于黑暗的,寒冷的,怪異的,隨著這無邊的黑暗一直延續下去,一直,一直……
風也漸漸變得寒冽,溫度一點一點降下來,風無向地刮來,似乎想要撕開你的皮膚,直接將你的心臟凍結掉。又一陣狂風,接著“嗒,嗒”聲響起,如冰一般的水落下來,地面,地面升起了一片水霧,更添幾分寒意。
遠邊的天邊突然出現大片白邊的黑云,剎那就消失了。若不是片刻之后的雷聲,還會讓熱鬧以為是幻覺。雷聲陣陣,從那遠處飄來,那黑沉沉的后面,是否會帶來更大的狂風暴雨呢?
隨筆作文 篇7
今天的雨越下越大,一時沒有停的際象。窗外,一對兄弟冒雨跑來。“煩死…”他們抱怨了一聲。“好雨知時節”農民這樣嘆到。他們都用自己的情緒看雨,而我的平靜讓我安然的看它。轉過頭,倆人依然飛速前進。窗外的雨小了,只有淅淅瀝瀝的聲音。倆個兄弟停了下來,我也好奇的.忘了一下天。忽然,一聲乍雷震了他們。又開始飛奔。“快點!”老大拉了小的手,消失在街的盡頭。我看著天,笑了,為什么大雨中他們要飛速奔跑,小雨之時卻安然了呢?今天。,我隔窗看雨,我看到兩兄弟。我隔雨看風景,不知看到什么…
隨筆作文 篇8
“點頭瘋”屬疑難雜癥。人得上頭像叩頭蟲,不由自主地經常把頭上下猛摔,難以喝水、吃飯。一杯水喝進嘴的一兩口,一碗飯十口有九口就落在地上,得了此病,心煩意亂,人不安寧。
衛生廳長的父親,就得了嚴重的“點頭瘋”,省市醫院住院治療效果不佳。親朋好友從電視、報刊雜志看到這方面信息,就及時轉告,馬上送去就醫,去過不少全國專業醫院,中西醫、針療、艾灸、熱敷等治療無效。最后送往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治療,錢花了不少,病患還是原樣。
父親的病成了廳長最鬧心的事。請來的保姆,嫌難經管,都是干不到一月,工錢不要,留張紙條,就偷偷地溜走了。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自老父生病,廳長百般孝順,幾年如一日,鄰里親朋非常佩服。但廳長有最大的心事:管的醫療衛生工作,父親的病不是要命的,都治不好,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一般老百姓的疑難雜癥又是啥結果呢?
廳長帶著省工作隊,下鄉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幫扶活動。鄰村有位民間醫生找他反映情況:說他家祖傳診所被縣上衛生督查隊關閉了,原因是不具備醫生資格,取締行醫。已經當了幾十年的醫生,趙廳長要求診所繼續開。
廳長問:“你啥文聘?督查隊咋說的?”
民醫答:“中學,上過兩年縣衛校,靠祖傳醫方治病。督查人員說,省上文件通知,行醫人員必須醫科大學畢業,考有行醫資格證的,取締非法行醫。我不具備條件,屬非法,必須終止行醫。”
“縣督查隊是按文件精神辦的,沒錯!”廳長肯定了縣督查隊的做法。
“請問廳長,醫圣孫思邈、名醫李時珍是哪個醫科大學畢業?又是在哪里考的行醫資格證?打擊取締的應是沒有醫術、騙錢害人的江湖游醫,不應取締行醫多年,掌握實踐經驗的在民間受尊重的老醫生。一刀切僅憑文聘定行醫資格,是不符合實際的',特別在農村就會造成缺醫生,給群眾帶來不便,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機會。”民醫不滿地質問辯解。
廳長感到民醫說得有道理,問題也無法答復,發出的文件,沒有慎重的結合農村實際,調查研究不夠。
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汗流滿面的一位病人家屬,打聽到民醫就來找。請民醫去給兒子治病。民醫說:“我的診所被查封了,取締了我的行醫資格。沒法看了!才來找廳長。”
病人家屬說:“我兒才二十歲,是獨生子。肚子痛,縣醫院說不行了。回來抱著一線希望,無論如何請你去看看,哪怕治不好,我們也就無怨無悔。”
廳長說:“快讓我帶來的醫療隊治!”
病人家屬說:“聽到消息,我們趕來,請著看過了,專家也說沒救了。”
“走,我去看看。犯法就這一次,從今起金盆洗手再不治病了!”民醫隨病人家屬急奔。
廳長緊跟去看,病人痛得哭喊聲撕心裂肺,民醫用針、刀在前心后背挑割,又用椒樹根土和泥滾搽,不到半點鐘,土中抽出無數根白絲。病人沒了聲音,家屬認為兒子走了,哭天喊地,大放悲聲。
廳長悄悄地離開了。民醫喊:“別哭了,睡一會就好。”
病人睡醒,感覺一切正常,就去找廳長,請求讓民醫的診所扯封條。廳長獨訪名醫,說了好多推心置腹的話。民醫也理解了政策精神,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嚴管醫務界是對的。
“點頭瘋你能治嗎?”廳長問。
“能治!”民醫答。
“請你去省城治療個病人。”廳長說。
“不去了,發誓再不行醫,免漲閑氣。”民醫回復。
“我父患點頭瘋,跑遍全國都未治好,就請你給我幫個忙。”廳長懇請。
民醫拿出一塊土,攪在水里,要病人一天喝三次,三天喝完。第一天病情緩解,第二天病情更輕,第三天病情消失。病人痊愈了,贊揚民醫:“真是天下名醫!”
廳長的父親,風風火火地從銀行提來兩萬元,一定要民醫收下,表示感謝!說花了不少錢,受了不少痛苦,都治不好,多虧民醫妙手回春,是終生不忘的恩人。并要兒子另付藥費,問民醫啥藥這么得勁?
民醫說:“千江泥。祖傳秘方:‘馬踩千江泥,能治點頭瘋。’因為沒有成本,所以我分文不收。”
后來,廳長了解到民醫用祖傳秘方,治好不少疑難雜癥,特別是醫院無法治療的病人,只要經過民醫的手就會起死回生。省醫院的院長,聽了廳長談的情況,派人暗訪得到證實,聘請民醫為省醫院醫生。
民醫診所重新開張了,不過名稱換了,是“千江泥診所。”注明:“省醫院疑難雜癥治療分部。”
周耀 甘肅省作家協會、中國國際文藝家協會會員。甘肅徽縣政協工作。郵編
隨筆作文 篇9
五月的天等異常炎熱,夜里一個人在宿舍待著,也能坐出一身大汗來,打開窗戶偶有絲絲微風吹來才覺得有些舒坦。
可能是宿舍外是田野的緣故吧,經常有各種蟲子光顧,這些蟲子來到舍內,作為主人的我本該歡迎之至,但他們卻不知疲倦的圍著燈光轉個不停并發出各種嘈雜的聲音,讓我有些煩躁。因而招待他們的也只有我那無情的拖鞋,也不知這一個月來有多少生命成了我的鞋下亡魂。
今天夜里,天氣依然炎熱,還是一個人拿著手機,沒精打采的看著些不咸不淡的新聞。突然,耳朵一動,聽到平時自己放雜物的箱子里傳來了“沙”“沙”“沙”的聲音,這讓自己更加煩躁。不用多想,肯定又有客人來訪。立馬從椅子上跳起,拿好“武器”來到箱子邊,可能它也感到危險的降臨,立馬從箱中竄出,拼命逃跑。我不假思索的手起鞋落,就這樣一只蟲子躺在了鞋下。移開一看,喲!是指小強,但還沒死,還在地上不停掙扎,也不多想,又用力的一腳踩下,看到它一動不動的躺著,我想著這下應該死了吧,就這樣關燈睡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打算清掃一下昨晚的“戰利品”。忽然,看到一只小蟲子在地上不停地蠕動,細細一看,瞬間亮瞎我眼,是昨晚那只蟑螂,這下讓我徹底明白了為什么它會被叫作小強,而小強這個名字也第一次那么深入吾心,讓我有些發省。
是啊!小強尚能從那樣沉重的打擊下還可努力的活下去。那我們呢?有比它強壯萬倍的手臂,有比它更加精細發達的大腦,還有比他先進的工具。然而,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能如小強一般的活著嗎?小強確實惹人討厭,然而他身上這種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其實,細細想想,自然界中的.萬物每天都在努力的與各種威脅在抗爭著,而我們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呢?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聽到有承受不住各種壓力而自殺的報導,這是我們人類的悲哀啊!螻蟻尚且懂得偷生,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更好的生活下去呢?
“叮”“叮”“叮”一陣清脆的鈴聲將自己的思考打斷了,一看時間,快上班遲到了,放下掃把往單位趕去……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的作文06-27
(精選)隨筆作文09-05
隨筆作文[經典]08-24
隨筆作文[精選]08-27
(經典)隨筆作文09-01
(精選)隨筆作文08-24
(經典)隨筆作文08-31
隨筆作文(經典)08-21
【經典】隨筆作文08-20
隨筆作文(經典)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