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隨筆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隨筆作文 篇1
考完試的第三天,我和媽媽準備去加拿大溫哥華、美國旅行。這次我們的旅行時間是整個暑假,在旅行之前,媽媽讓我做了詳細的攻略,我已經對溫哥華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于這次跨國旅行,我拭目以待。
7月8日晚上7:20的飛機,老媽竟然提前了6個小時到機場,我也是醉了,問老媽為何要提前這么早,老媽說,曾經有一次到火車站坐火車,趕到車站火車已經開走了,所以再也不敢遲到,坐飛機本來就要提前3小時到,我們沒什么事情要做就提前一點,不然趕不到飛機麻煩就大了。好吧,就聽老媽的吧,誰叫她吃過遲到的虧呢。在機場我們吃完午飯就泡在了機場書店,我把書店所有的《我的世界》全部看完,平時媽媽都不讓我看,這次終于滿足了我。
飛機準點起飛,經過了近12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多到達溫哥華機場,來接我們的是Evr阿姨,我們就是住在他們家,阿姨接到我們坐上她的車,等我們都系好安全帶了才發(fā)動汽車。從機場出來一路上景色優(yōu)美,空氣清新,最大的感覺就是寬敞,沒有高樓,一眼就能望到很遠的地方,阿姨在一個沒有紅燈的路口停下來看到沒有車才通過,問阿姨為什么要完全停下來,阿姨說是小道,要完全停下讓大道的車輛通過,才可以行駛,只要路口有停的牌子就要完全停下來,我在心里暗暗的想:加拿大人的交通意識好強啊!
沒過多久,阿姨的車就停在一棟白色的房子前,阿姨坐在車里,拿著搖控器對著白色的房子一按,房子的門就緩緩的打開了,我嚇了一跳,原來這是一個大車庫,這個情形我只在電影里見過。停好車,我們從車庫出來,車庫和房子之間是一個大大的花園,這是她們家的后花園,花園四周種了很多疏菜和水果,有黃瓜,豆角,青辣椒、紅辣椒、黃辣椒,西紅柿,草莓中間還有一棵茂盛的櫻桃樹,阿姨說,早半個月來我還可以吃到櫻桃呢。阿姨的花園真是一個聚寶盆啊!
穿過花園,上一個大約一米的小臺階,我們就到住的房子里了。這是一棟兩層半的別墅,走進去,左邊是一個開放式廚房,大大的冰箱,大大的烤爐,各種廚具看得我眼花繚亂。一看這個廚房就知道我在這應該有好吃的'了。右邊是一個小客廳,阿姨說這是她活動最多的地方。再往前走,里面還有一個更大的餐廳和客廳。我們從大客廳旁邊的樓梯上了二樓,二樓有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洗手間,阿姨帶著我走進其中一間房間,我的眼前一亮,一張白色的豪華大床上鋪著嶄新的被單,哇,好想睡覺了!我們參觀了不到半個小時,阿姨就做好飯了吃完飯,我們就睡覺了,我來加拿大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隨筆作文 篇2
近日,聽說有一部叫啥,那個,對,斗破蒼穹的動漫開播了。但好像是要什么vip還是騰訊的,才能看啊。但黑黑黑,我還是看了啊。
開篇好像講的是一個啥天才變成一個廢柴的故事,什么還有斗之氣的,一開始測試的出來的是三段斗之氣。還說什么會一直倒退,仿佛是因為他帶了某個戒指,里面還有個人稱藥老的家伙在。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叫藥老的.家伙,所以那叫什么蕭炎的主角才一直倒退。
然后,那啥,這是之前。但藥老出來后,這個故事就發(fā)生了轉折,從此,主角踏上了一條什么逆天的路。這大概是第一集的內容。第二集好像講的是什么納然嫣然要退婚的事,(好像小說一般就是這個套路吧,不過或說回來這好像是第一集的才對吧,算了,管他呢),咳咳咳,這括號的東西其實是可以無視的。
對,我們說到哪了,大概也就是這樣了,我只看了前兩集,有空的話,看了第三季在回來說觀后感云云........
隨筆作文 篇3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喚醒孩子言語表達的能力。
2、通過比較閱讀,學生明白怎樣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使讀者如臨其境。
3、懂得換種說法,可以讓句子更生動。
4、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花費許多的心血,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能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文章內容豐富、生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導入與情境創(chuàng)設:
同學們,今天的課堂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真實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zhèn)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樣的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就這樣,瑪格麗特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也都是坐在最前排。
正是因為父母“殘酷”的教育以及“永遠坐前排”的習慣,才培養(yǎng)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她總是保持“坐前排”的習慣,正因為如此,40多年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才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是英國保守黨第一位女領袖,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創(chuàng)造了蟬聯三屆,任期長達11年之久的記錄的女首相。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你在父母、老師或其他什么人的教育下養(yǎng)成了那些好習慣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曬曬自己的好習慣。
二、曬曬我的好習慣:
(一)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養(yǎng)成了那些好習慣呢?曬曬自己很得意的好習慣吧!
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我們用標準的寫字姿勢保護眼睛/認真傾聽/積極發(fā)言/合作學習讓我越來越聰明/
我在學習上的好習慣:
1、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家庭作業(yè),而且在學校還做了一點,這樣在家里就減輕負擔了!
2、我?guī)缀跆焯鞂懭沼洠旬斕彀l(fā)生的有趣的事記錄下來,回頭看看,可有趣了!
3、我一寫完家庭作業(yè)就馬上把書本裝好,這樣第二天早晨就不用急急火火的裝書本了,因為時間緊,就算早晨裝書本,太急,容易落東西。
4、有時候總喜歡把沒學過的課文提前預習一下,把學過的課文再復習一下。
5、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喜歡把以前不知道的名言等記在腦子里,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我在生活中的好習慣:
1、每天至少喝10杯溫開水。
2、早飯吃的不多不少有營養(yǎng),午飯吃的飽飽的。
3、晚上喜歡用熱水泡腳。
4、在家主動幫爸爸媽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5、過馬路時,主動看紅綠燈,還要左右看有沒有車輛,然后再從斑馬線上走過去。
6、看見有垃圾的話,我會主動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筒里 ...... 見到廢紙主動撿起,讓水管不再流淚,說普通話,我講究衛(wèi)生,)
(二) 這些習慣是怎樣養(yǎng)成的呢?或許因為它的養(yǎng)成,你有了一段難忘的經歷;或許它的養(yǎng)成,需要一次次近乎“殘酷”的教育;或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成就了你的`好習慣;或許某一事物帶來的啟示,促使你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說出你的好習慣背后的故事吧!
(三)你們的這些好習慣的養(yǎng)成的背后有這么多的故事,那么這些好習慣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四)看來好習慣的確然我們受益無窮,在別人的啟發(fā)下,你又打算養(yǎng)成哪些好習慣呢?
三、導寫點:
同學們說的太精彩了,可是有的同學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干著急,下面我們機會均等,動筆寫一寫吧!寫作時一定要心有讀者喲!
1、你可以選擇你的一種好習慣,把它的形成過程寫具體。
2、也可以用手中的筆記下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把你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寫完后咱比一比,誰寫的多,誰寫的生動有趣!
(當堂寫作,師生同寫)
四 、通過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讀悟評改展(40)
1.小組讀。(5)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讀一讀自己的作品,不通順的可以改一改。選出寫的最多的作品。
2.全班展
全班展示作品(2—3人)(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前臺朗讀,掌聲鼓勵。
3.評同伴
(最后一位是中檔或偏下的),下面同學們認真聽,靜下心來思考:他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了嗎?他的作文的優(yōu)點是什么?你可以給他提哪些建議呢?
4.展示學生優(yōu)秀作品。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送g人作品《我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我們能向這位同學學到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請打開文本,仔細默讀,想一想,把你認為好的詞句標一標,畫一畫,可以作批注。一會兒我們交流一下。
如果你認為,她們的作文中的某些優(yōu)點你的作文也有,可以在夸完她們之后,讀讀你作文中相關的句子,再夸夸自己。
我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小起就應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而我就養(yǎng)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好習慣。
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一個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一旦形成便受益無窮。說起我愛看書的習慣還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次,中午休息時,同學們圍在一起正考慮玩些什么游戲,忽然詹小雨提議玩成語接龍,還說了游戲規(guī)則:兩個成語要首尾同字,看誰成語接得多而快。我一聽心想:我平時不看成語,這下可要出丑了。但其他的同學都答應了,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接著詹小雨就說:“我先來打頭炮!”
“用行舍藏”,好難的連的成語,詹小雨一開口就給后面的金亦偉來了個“下馬威”。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我認為那么難的成語,對金亦偉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他不假思索的連了個“藏頭露尾”。輪到王思捷,她蹙眉琢磨了一陣,連了個“尾大不掉”,接著就有同學連了個“掉以輕心”“心?”怎么連呢?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窘得不知如何是好時,詹小雨說:“心,我來幫你吧!”接著就說:“心急如焚”。我們一共輪了四個回合,我卻只答出了一個,而且還是較盡了腦子。別的同學都能口若懸河,而我卻呆若木雞,這說明我看的書實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知道的成語少之又少。
自從這次我出了丑后,回到家我就讓媽媽、爸爸幫我買來了許多書籍。從《成語故事》到《小學生作文》,從《安徒生童話》到《十萬個為什么》......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從書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不但豐富了我的頭腦,還給我?guī)砹藷o窮的樂趣,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愛看書,就猶如老鼠愛大米、小鳥愛藍天、小貓愛魚兒,小狗愛骨頭。爸爸、媽媽也為我能養(yǎng)成看書的好習慣而感到高興。
5.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預設:
內容:豐富、真實、完整。
情感:寫出了真情實感。
材料:選擇印象深的事情來寫。
語言:幽默,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
細致描寫:神態(tài)、心理、動作、寫得形象細致。
(這樣讓句子更生動,語言只有和別人不同,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尾呼應,點明中心,使文章渾然一體。
6.朗讀老師的作品。
隨筆作文 篇4
大家一定都 知道清明節(jié)吧!這不,清明節(jié)就要來臨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青團,當然也不了我們家嘍!
一大早,接到外婆的通知,早點過來幫忙包青團,當我們到了外婆家的時候,外公外婆早已準備好材料了。
首先,我們把揉好的青面粉團,搓成一個個不大不小的`小圓球,然后到了最關建的部份了,那就是“挖坑”,“坑”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大小適中。我照關外婆 的樣子,先用大拇指在面團的中心,搓一個小洞,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并用,一點一點兒地從上往下,把原先那個點兒大的洞越挖越大。“呀”我成功嘍!我興奮地叫到。當我把它遞給外婆裝餡時,外婆連連稱贊,讓我信心十足。爸爸也不甘示弱,耍起了他的絕技——東北二人轉。爸爸手拿兩個面團,開始用手指轉上幾圈,開始那個球還是慢慢 擴大,最后居然離開了爸爸的指尖,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爸爸的掌心上而且完好無損,真叫人贊吧不已。
最后,開始印花紋了,我自告奮勇地舉手,外婆簽應了。我把一個個胖乎乎的青團放入青團印中,用手摁一下,再用力往桌一敲,一個帶有花紋的青團,就立刻立在了桌子上,真叫人眼飯饞。
就這樣,一個個青團就做好了,有甜的也有咸的。嘗了一口,那味道真讓人難以忘記。
隨筆作文 篇5
第一次杜培根隨筆集是剛上初一的時候,那時是因為它是課本指定的課外讀物之一。記得第一次讀培根隨筆集時,可能是由于年齡還小,我并沒有領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覺得很悶。第二次翻開這本書,是因為父親,他認為我長大了,是應該學會如何做人的時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開了這本書。
為了能更好的理解這本書我還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倫敦,是伊麗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次子。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輟學,未獲得學位。他從十六歲開始給英國駐巴黎大使當一個時期的官員。由于18歲時父親的絞死,未能給他留下什么財產,他開始攻讀法律,二十一歲時找到一個律師的職業(yè)。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開始的。二十三歲時他被選為下議院議員。伊麗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為她的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顧問。雖然詹姆斯拒不采納培根的勸告,但是他卻賞識培根,在詹姆斯統治期間,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為法務次長,1618年被任為英國大法官,一個與美國法院院長大體相等的職務;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
但是樂極生悲,培根隨后便大難臨頭。作為一個法官,培根當面接受訴訟當事人的“禮物”,雖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卻顯然違反法律。他在議會中的政敵正想抓住這個機會把他趕下臺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關押在倫敦塔,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同時,還被罰了一筆巨款。國王不久就將培根從獄中釋放出來,免除了對他的罰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終結。現在到處都有高級政客因受賄或以其它手段來踐踏公眾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當這樣的人被捕時,他們往往起訴為自己辯護,聲稱每個其他人也都在行騙。如果認真對待這種辯護,看來那就意味著行騙的政客會逍遙法外,除非懲罰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話卻與眾不同:“我是這五十年來英國最正義的法官,但給我的定罪卻是這兩百年來議會所做的最正義的譴責”。有這樣一種積極而充實的政治生涯,似乎就無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氣和在本冊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學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動。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隨筆》最初發(fā)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補。伯特蘭·羅素說他是近代歸納法的創(chuàng)始人,《培根隨筆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典著作。歷史上位高權重又著書立說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歐洲那個還未結束中世紀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義的萌芽。他在《隨筆集》里的“論宗教統一”、“論帝王”、“談革新”或“論有息借貸”等章節(jié)中提出的獨到觀點許多為后來的資產階級思想者所采納,吹響了反攻封建制的號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鞏固王權的角度出發(fā)想要改良上層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維卻沒有僅限制在一個保守的崇奉信條的圈子里,他站在一個評覽世事的高度,對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主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從他優(yōu)美并且務實的行文間可以發(fā)現,培根對某些主題的分析還殘存有貴族化的觀念,但已在盡力從一個就事論事的原則狹隘袒陳見解了,時而借用格言警句畫龍點睛,令得短小的評論鮮活豐滿。礙于時代和階層的局限,偏頗之處在所難免,然而《隨筆集》里處處閃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層層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見,使培根的作品仍為今所愛。
《隨筆集》中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可以說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代哲學家。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相共鳴。
《隨筆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如《論友誼》中,“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于孤獨的人不是屬于人而是屬于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么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fā)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tài),是后天的,是內在美。
《培根隨筆集》的許多篇目都是催人上進的,他在教導父母怎么對兒女時,頗有見地地指出:“父母對子女在管教上要嚴,在錢財上宜松,這才是上策。”他在教導父母怎么教兒女最好時告誡人們:“人們(父母、教師或仆人無不如此)往往不夠明智,慫恿子女在年幼時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時兄弟失和,家無寧日。”培根認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長宜及時為他們確定將來從事的職業(yè)并加以培訓。也不可過分
遷就兒女的心愿,以為他們會為早年的愛好而奮斗終生。如果子女有強烈的愛好和超人的天賦,則不妨順其自然。培根還說“子女是父母的辛勞苦中帶甜,也給他們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對生活的憂慮,卻也減輕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只用了兩句話就把父母與兒女的關系說得那么透竊,難怪雪萊評價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yōu)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一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他在指導人們怎么讀書時,頗有見地地指出:“有些書可只讀其章節(jié),有些書可大致瀏覽,有少量書則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悟。”他在指導人們讀什么書最受益時告誡人們:“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認為,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連身體上的各種痛苦,都可以通過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豁。
培根的話語既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全書立意高遠,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種種經歷,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們人生這本書的“卷首語”。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
隨筆作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