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情感的散文
情感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以下的關于情感的散文,一起來看下吧。
關于情感的散文:三婆婆的故事【1】
三婆婆本姓倪,是我爺爺的弟媳,她嫁給在家里排行老三的三爺爺后,就慢慢地從倪老三變成三媽、三婆婆,后來又變成了重孫輩的三祖祖。
在我的記憶里,三婆婆是一個很講究也很潑辣的老太太。
她的滿頭白發總是仔細地剪成齊耳短發,整整齊齊地梳在腦后,即使是夏天也要戴一頂白色薄布帽,春秋冬季再在外面戴一頂毛線帽或者絨帽;做完家務活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凈,甚至手指甲都要洗干凈,再把圍裙和袖套取下來掛在門后的釘子上,露出永遠干凈的灰布對襟衣跟人拉家常。
這對于農村老太太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
然而,雖然那時她牙掉得差不多了,走路也要拄拐棍了,但跟兒媳婦吵架的音量和氣勢卻絲毫不輸對方。
盡管如此,對我們來說,她仍然是個慈祥的老太太。
她很會講故事,在院壩里曬太陽的冬日,或者歇涼的夏夜,只要孫輩們強烈要求,她就會講。
如果能給她撓撓頭、撓撓背,她就會講她最拿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講得就跟親眼見過一樣,以至于小時候我一直認為梁祝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村的。
三婆婆最喜歡我給她撓背撓頭,她說我撓得最好最認真,不偷懶不講價錢。
作為回報,她常常悄悄給我一些當時農村孩子少見的高級零食,比如麥乳精、水果罐頭、水果糖之類的。
這些都是她城里的親戚孝敬她的。
“你三婆婆是個苦命的人”,當我高高興興把零食捧回家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說,“三婆婆娘家是城里人,雖然家境一般,兄弟姊妹幾人中她最小,但也就她嫁到了農村里,城里的哥哥姐姐侄兒侄女惦記她一個人嫁到農村,所以經常買東西來看望她。”
“三婆婆怎么會嫁到農村來呢?”我很好奇。
“都是裹小腳鬧的唄。聽說你三婆婆年輕時人長得水靈,模樣又乖巧,又是城里小姐,要不然怎么會嫁給一個農村木匠。”
“裹小腳?三婆婆還是小腳啊?”我突然來了興趣,飛快地想起三婆婆的腳,的確比我們都要小一些,在某個午后她坐在屋檐下磕鞋子里的土,我見過她的腳。
那雙腳,除大腳趾之外,其余幾個腳趾都微微彎曲貼在腳板上,格外突起的籽骨讓這雙腳看起來有些嚇人。
“她要是有雙小腳才不至于嫁到農村來呢”。
原來,三婆婆小的時候不肯纏足,裹上一年多便悄悄放了,家里孩子多沒注意,后來發現時也來不及了,就隨她去了。
沒想到這雙腳竟影響了她的一生!
盡管三婆婆喜歡讀書,能說會道,識得字算得賬,到了出嫁的年齡還是犯愁。
那時候那樣的大腳,城里人家是斷不肯娶的,但因為纏了又放的腳到底受過傷,行走有些不便,一般的農村人家也不待見這樣的兒媳婦。
后來我的三爺爺———一個據說臉上還有麻子的窮木匠娶了她。
“她當時怎么就同意了呢?”我很氣憤,也很矛盾———要不是她,說不定我三爺爺還得打一輩子光棍呢。
“她哪里知道這些,全憑媒人一張嘴,新婚之夜揭了蓋頭才頭回見面,瘸子瞎子那都是各人的造化,就算知道了那也由不了她。”
反抗是沒有用的,婚后至少有兩件事增添了三婆婆生活的艱難程度。
一件事是她先后生的好幾個孩子都夭折了,生下來都好好的,大概因為醫療條件落后,得了什么風疹沒有得到及時醫治。
那時她差點把眼睛哭瞎,到年老時還落下了眼睛老愛流淚的毛病。
幸虧最小的兩個兒子終于得以存活了下來。
另一件事是三爺爺在兩個孩子尚未成年時就得病去世了。
三爺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否脾氣暴躁,是否懦弱無能,現在已經沒人說得清了,但至少在當時這個滿臉麻子的窮木匠是她唯一的依靠,可是上天連她唯一的依靠也強行奪走了。
好在那時已經是新社會,但即使擯棄了裹足的陋習,她也沒有再嫁,小心翼翼地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默默地捱著。
捱過了災荒年代,捱到了兩個兒媳婦過門,捱到了孫子孫女們出生,捱到了分產到戶,捱到孫子孫女們都大了,她也老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三婆婆去世了。
跟很多農村老太太一樣,因為不小心摔一跤,導致行動不便,漸漸地不能起床,需要兒媳們伺候吃喝拉撒,生命便也漸漸枯萎了,幾年后便與泥土作了伴。
至此一生,如漫山遍野的野草,平凡寂寥地榮枯。
再后來,我長大了,離開了生養我的故鄉,許多人許多事都漸漸淡忘了。
直到今年母親節,我才想起了這個已經作古二十來年的三婆婆,對她的人生際遇又有了新的認識。
或許她也曾向往如梁祝那樣凄美的愛情,也希望讀書識字有份體面的職業,像她的姐妹們一樣在洋樓上看窗外人群熙攘,然而一雙大腳卻改寫了她的人生際遇,破滅了她多少美好的夢想。
我想假如三婆婆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她定會獨立而堅強,自信而秀美!
關于情感的散文:愛過以后【2】
像無數的初戀故事一樣,我和他相逢在大學校園。
那個早晨我穿的不算太正式,即使是學生會留任要競選主席團,而他第一次參加校級的學生代表大會,很聰明也很霸氣的穿著國防生的軍裝,特別亮眼。
他坐在我前一排的右手邊,剛好給我英氣逼人的側臉,目光炯炯的注視著主席臺。
他的眉濃密如墨,眼睛很亮,鼻梁高挺,薄唇因緊張而微抿。
我不由心生贊嘆:好英俊!待到上臺演講時,未開口先行軍禮,場下便掌聲雷動,若非場合莊重,恐怕是要有人歡呼了吧。
后來提起他的演講,我總嘲笑說:如果你敬完禮,直接報個名字,大聲說出競聘職位,再吼一聲請大家支持,那票數絕對能壓過我。
可惜你口才實在落后于氣勢,一張嘴就壞了氣氛。
他不生氣,坦然笑著承認我比他優秀。
也就是各自的演講,知曉了彼此的家鄉:他在廣西,我在河北。
正是因為這千山萬水,我和他戀的甜蜜,當然也彷徨。
關于感情與現實:放下即是菩提【3】
關于感情,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方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關于工作,離職,選擇,放棄,要靠自己去把握,至于選擇的結果如何,另當別論。
不管是感情,還是工作,如果自己已經決定放棄,那就徹底放棄吧!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或許,我們都因為感情的事或者是人情而感覺虧欠一些人,但是,這種虧欠是暫時的,不要因為心中的歉意丟失了自己的獨立性。
如果自己難以選擇,那就記住別人的好,將別人的關心當成自己前進的動力吧!未來的路,是什么樣的,沒有人知道,如果選擇了,那就拿出一點擔當的精神,直面你的選擇。
這個世界上,永遠是禍不單行,好事成雙。
任何的幸與不幸都不會單獨出現,一榮俱榮,一辱俱辱。
感情和事業都是一樣的,當你擁有一份美滿的感情時,你就會獲得更多的幸福;同樣的道理,當你的事業得到幫助的時候,你職業中的一切都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這就是現實。
很多時候,我們的機會就像等待公交車,每次自己等車的時候,所等的那趟車都不會來,或者里面已經全是人,沒有了自己位置。
感情的事,工作的事也是這樣。
騎驢找馬或許是這個世界最現實也最無奈的選擇吧!很多人選擇一個自己并不愛的人度過一生,有的人找一份自己并不愛的工作糊口。
假如可以生命可以假設,我們生命中一定充滿了歡樂和幸福,但是生活不是游戲,失敗了不可以重新來過。
感情如此,事業也是如此,有的事,有的人,一旦錯過,就永遠錯過了。
自己只能黯然神傷或者踽踽獨行。
可不管怎樣,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需要,是要一份真摯的感情,或者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只有自己知道心中的渴求,我們才能安貧樂道,也才能知足常樂。
當然,這個世界是一個笑貧不笑chang的時代,也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感情也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對于一個男人而言,他可以沒有工作,沒有事業,但是不能沒有錢,或者說是沒有車,沒有房。
很多女人心中的擇偶標準,都是唯錢是圖。
她們嫁人不是為了感情,而是為了找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有個作家曾經說過,如果女人找男人只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那么賣笑算是零售,嫁人可稱批發。
但現實就是如此,感情成了商品,雖然不是雖有的感情都是如此。
如果說一個男人可以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思想和靈魂,必須有的那就是寶馬和鈔票。
可能,因為自己的無能才嘲笑世人的富人崇拜,才會對高薪充滿神往吧!
人家說,窮文富武,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了。
感情是需要內涵的,而鈔票卻不需要。
就像一個人去旅行,沒人會問他心中的涵養會有多高,只會羨慕他到過的地方和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壓根兒就沒有會追問他為旅行所作的各種原始的積累,不管是文化的還是金錢的。
當然,這種想法很惡俗。
如果,為了真摯的感情而放棄了富裕的生活,一定會被人嘲笑,如果如果了高薪職業,放棄了卑微的自尊,很多人表示可以理解。
這就是現實,所以,工作也好,感情也好,成了一種絕對的投資,至于收益如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明白。
在這里,我借用已故詩人海子的一句話,為所有的人祝福: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不是詩人,沒有這種悲憫的情懷,所有,當我寫下這些句子的時候,我開始鄙視我自己了,因為我依舊是一個卑微的蟻族成員,依舊是蝸居一代,更是赤貧的流浪者。
所以,以上所言,不足為信,不足為慮,不足為證。
諸位朋友,看了就當是一堆垃圾,扔了吧!
所謂放下即是菩提!所以,不必執著,不必執著。
【情感的散文】相關文章:
情感隨筆的散文10-10
優美情感散文10-26
情感散文錄10-26
女兒情感散文10-26
有情感的散文10-26
有情感散文10-26
心中的情感散文11-10
情感心情散文10-05
情感感悟散文10-26
經典情感愛情散文精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