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麻城,高升的太陽永不落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麻城,高升的太陽永不落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既然歷史和時間給我們烙上紅色的印記,那我們就選擇將這份榮譽和責任傳承,發(fā)揚。就逄時過境遷,慮誠的心永不會變。
我也是麻城人,心中有一條悠悠的河。它蜿蜒淌過我的搖籃,我的童年,以及我的故鄉(xiāng)。兒時的記憶中,舉水河彎彎,繞過小小的宋埠鎮(zhèn),最后匯入長江。不拖沓,靜默地,無悔地,如睿智的史官,記下這片紅土地的每一天,每一筆,流傳于世。
我也是麻城人,心中有獨特的美景。在這片黃麻起義的根據(jù)地上,每一步景似乎都埋藏著“忠”與“勇”的故事;每一塊土似乎在歌頌著克難奮進的麻城人民。烈士陵園中,又埋葬了多少忠骨,挺直矗立的紀念碑是多少先輩用鮮血鑄成!“蜿蜒千里,大別山作朔風屏障;奔騰九曲,長江迎紫氣東升。”這是對麻城的概述,對啊,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有數(shù)不清的“忠勇孝善”的文化積淀,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向世界唱響屬于麻城的贊歌呢!看漫山,遍野杜鵑迎客來;賞美景,杏花村內品醇酒。它是我一離開故土心中縈繞的炊煙,裊裊不散。
如果我們以“忠勇”為船帆,以“孝善”為信條,那么“創(chuàng)新奮進”就是那披荊斬棘開辟的新航線。麻城從不缺乏美景,更不缺少美人。同盟會會員曾學魯常說:“朔風怒吼,眾人皆為草偃,排風而行者唯我而已。”赴日留學卻被禁止學武。既而從文,為復興漢族而學制炸彈,最終悟到惟有揭竿而起方能救國。他是創(chuàng)新派的先驅,不拘泥于腐朽,他將永屹于麻城史冊,閃閃發(fā)光。還有著名的“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高學位的他毅然放棄國外條件。他不光在物理學上頗有建樹,對核武器研究更是盡心盡力,在新中國的創(chuàng)新科學的領域上譜寫了新的篇章。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卓越貢獻的麻城子民數(shù)不勝數(shù),有在研究及教學中做出重要決策的數(shù)學家嚴士健;從事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研究和設計的劉昌國。他們都是創(chuàng)新奮進的新時代人才,更是令我們驕傲的麻城人杰。
我也是麻城人,心中有一個不滅的信仰。作為新世紀最被矚目的“90”后,我們無怨無悔地撐起屬于我們責任的一片天。我們不是溫室的花朵,我們是傲然的松柏,是早晨八九點的太陽!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當聽到為民服務的公安大隊長王中華的傲人事件,我們是否該為他甘愿解決群眾困難,無私的忘我精神而點個贊?在聽到被網(wǎng)友稱贊的“鐵肩父親”程龍富為治白血病兒子不離不棄,不眠不休地拼命贈錢時,我們是否想到遠方的父親是否也用勞累的雙肩為家庭任勞任怨?在聽到感人至深的偉大母親徐新菊為照顧腦癱兒子堅強生活,獨自挑起生活重擔二十二年時,你是否想起家中正逐漸蒼老,照顧你十七年的母親?“百善孝為先”,麻城也推崇“孝”文化,日漸懂事的我們責無旁貸地接下父母的重擔,替其分憂。
我也是麻城人,心中有一輪不落的太陽。它就是我的故鄉(xiāng)麻城。麻城水土養(yǎng)育了一代代優(yōu)秀的子民,麻城精神感染了千千萬萬的人民。
忠義,勇敢,孝心,善良,創(chuàng)新,奮進。構成生生代代傳唱不息的麻城精神:忠勇孝善,創(chuàng)新奮進。我們生在這片紅土地,它是我們心中的太陽,永不落!
【麻城,高升的太陽永不落隨筆】相關文章:
日不落美文隨筆10-11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教案10-07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教案09-22
幸福永隨隨筆10-07
太陽雪隨筆12-20
永偉如樹隨筆散文10-09
惟以不永傷隨筆散文10-07
散文隨筆永如初見10-07
番茄太陽教學隨筆10-09
心中的太陽生活隨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