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了線的風箏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風箏與線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箏與線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箏與線隨筆1
秋風瑟瑟,樹葉隨風搖曳。似乎在遙遠的水藍色天畫上,有一點小小的色彩點綴。是風箏。而這絢麗的風箏背后,只有那微不足道的線。
依靠線的風箏
小時候,我的.確是一只風箏。我熱愛天空,總是渴望像鳥兒一樣振翅高飛,像風箏一樣俯視大地。可是,我卻發現,風箏雖可以飛向藍天,卻總有一根線束縛著。我對爸爸說:為什么風箏后面總要有一根線呢?多煞風景。然而爸爸說:若沒有了那根支持它的線,那么風箏的一切美麗,都是徒勞的。那時,我很懵懂。
兒時我的線,就是父親。他幽默風趣,懂得許多有價值的道理。伴隨著,依靠著,風箏,度過了平凡的童年生活。
渴望脫線的風箏
漸漸地,我長大了,而爸爸卻越來越老了。就像風箏漸漸強大,而線,則出現了許多破損,越來越松垮。而這時的風箏,就像欲飛的雛鳥,越來越渴望擺脫線的禁錮。
我開始變得對父親不耐煩,討厭他的嘮叨,并且不愿意把自己的事逐一告訴他。我總是想要完全的自由,想要離開他,想要獨立,總覺得我可以脫離他自己生活。
線,我不要再受你的禁錮了!我大喊著,開始左右擺動身體。終于,那本就預斷的線徹底斷裂我離開了家。
風箏永遠需要線
可是,當真正的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風箏,又能怎樣?躲?躲到哪里?然而,最終,沒了線的風箏只能是被風雨打得一蹶不振,再也飛不起來。
當我考試失利時,父親鼓勵我,不能氣餒,堅持是最大的成功。當我考好時,父親也會告誡我,不可以驕傲。就像線,在風箏將要掉落時放線,在將要掙脫時收線,讓風箏可以永遠飛翔。無論今后風箏有多大的本領,它始終需要線。
仰望藍天,那晶藍透明的天空中,永遠有一只飛翔的風箏,而支持它的線,仍然在背后
風箏與線隨筆2
“呼……呼……”風箏一下子飛上了天,把滿臉霞光的天空,占了一塊小小的空白,僅僅是小小的一塊。
“呼……呼……”風大了,風箏線繃直了,風箏在上空俯視著地上的蒼生。
“呼……呼……”風箏不見了,只留下風箏線,在大風中掙扎、凌亂武動……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風箏掛在了高壓電線上,風箏線在泥濘的地面,望著風箏,直到他們,都被大風刮走,杳無音訊。
小時候,我們是被微風吹起的風箏。溫柔地牽著風箏線的手,依偎在天空的懷抱,不會被肆掠的狂風吹走。因為,風大了,風箏線會和藹地把我們拉回懷抱,出去的時候,頭頂總是一片風和日麗的天空;偶爾,天空下起了小雨,風箏線便會拍拍我們淋濕的雙翅,用愛烘干,讓我們回家。
長大后,我們是被大風刮起的風箏。我們被追著,讓風箏線無限的拉長。初次的嘗試,讓我們嘗到了快感,于是一次又一次,在大風中搖動腰肢。后來,天空下起了大雨,我們飛翔的雙翅,被砸的遍體鱗傷,卻不愿隨風箏線回去,于是在大風中掙扎,直到大風刮碎稚嫩的眉骨。
成年后,我們是被狂風抓起的風箏。現實容不得我們選擇,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冒險嘗試,從天空的東邊,游走到西邊,知道我們發現“原來天空很小”,于是,我們有了新的沖動目標——我們要去海岸。風箏線經時間的.沖刷,變脆了,于是牽著我們的時候力不從心,從中間斷了。或許我們自己想著,我們不需要再被牽著了。于是我們去了海岸。可是,風太大了,自己控制不了腳步,跌入河邊,“河水好臟……風箏線……救救我……”生死的邊緣,忽然想起脆弱的、早已斷開的風箏線。
其實,風箏線還有一個全世界都通用的名字——母親。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風箏與線,相會了,不在鵲橋,在河邊……
風箏與線隨筆3
小時候,我喜歡放風箏。我渴望有一在自己變成一只風箏,振翅高飛。但風箏是一種不安分的物體,當它飛到一定高度時就開始沾沾自喜,嘗試如何爭脫那根牽引它的線。唉!它怎么知道天氣反復無常,風吹雨打正在等著它......
不敢脫線的風箏
剛起飛的風箏就如我的童年,一點也不穩定,生怕什么時候遇到某種情況而掉下。我緊緊地抓住那根線。
我是風箏,母親是線。母親是我的啟蒙老師。雖然她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村婦,但是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她教會我做人,教會我生活。我知道什么事該做,哪些不該做;何時須沉默,何時須熱情。我聽著母親的話漸漸長大,依偎有這條線上。
“我需要自由”
風箏越飛越高,一種不安分的情緒充分地暴露出來。“我需要自由,我已經能飛啦,也不再受你那根線的束縛。”一只夜郎自大的風箏堅決地說。
我是風箏,母親是線。在初中階段,母親的“道理”讓我厭惡,所有的話語都是嘮叨。我覺得我能夠獨立啦,我有我的看法。我的'事不用你管。“我需要自由”我對長空大聲喊道。然而,我母親卻還是把當是三歲小孩,不厭其煩地日夜嘮叨著我。所以我經常跟母親發生口角。母親,你理解我么?
“母親,在你眼底下我永遠是個小孩”
風箏脫線了,那又怎樣?一只脫線的風箏變得孤獨,整天處于驚惶的狀態。天氣萬變,承受著雨打風吹的痛苦,你能不著地嗎?
在暑假里,我得了一場大病。只有母親,她騎著自行車載我去看病,這情景,我永遠忘不了。看病回來,是母親為我煎藥,熬粥。這是,我完全明白所有的一切。現在已經高中,、母親對我的嘮叨也少了,但少不了要我保重身體,努力學習。也許,我的思想成熟了許多。無論如何,在母親的眼底下我永遠是個小孩,母親為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老舍先生說“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風箏也是一樣,失去了線,雖然表面上還是完整無缺,但卻迷失了方向,直到永遠,永遠......
風箏與線隨筆4
如果你是那蔚藍天空里的一只風箏,你可曾知道誰是默默牽引你自由翱翔的線?——題記
當一個生命悄悄綻放,另一個生命一瞬間就化成了甘霖,給予給她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兒時,我愛風箏,我渴望像風箏一樣自由自在,卻離不開那根拉著我的線。
小時候,總喜歡跟在母親后面,總喜歡有母親陪我做那一點點的小事,聽母親的話,便也不愿意離開了母親。母親雖然沒有別的媽媽那么高的學業水平,但她是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是母親教會我應該怎樣生活,是母親教會我哪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母親告訴我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告訴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聽著母親的話我一點點長大,漸漸地就離不開母親,依偎上了這根拉著我的線。
當我能自己飛向越來越高的'地方,叛逆的心里也就總是想著掙脫身上那根纏著我的線。我吶喊著:“我渴望自由,我需要自由!”一點點長大的我懂得了“美”,可能是遺傳了母親較高的時尚觀,我開始討厭母親給我買的衣服,有了我獨特的鐘愛,因為在校服里面衣服的好壞和母親頂嘴,因為衣服的美丑和母親吵架。母親一次次的原諒我,我卻厭惡起母親口里那嘮叨不停的道理,正是因為和母親的分歧,讓我更加堅定了要掙脫她的信念,就像風箏掙脫線一樣。我,要自由!
掙脫了繞在身上的線,我開心的飛向更廣闊的天空,想去看看那些曾經因為風箏線的纏繞從未觸及過的地方。失去了那根線的牽引,我開始驚慌失措,面對著撲來的風霜雨雪,我被狠狠的打在地上,我后悔了!在假期里,我貪玩患了一場大病。只有母親,背著我去醫院看病,給我熬藥,喂藥,因為身體的不適,母親整夜整夜的守在我身邊,因為我的生病,母親熬紅了眼,原本那一頭烏黑的頭發里,也摻雜了幾根白發。那情景我永遠忘不了。
母親啊!你用那顆寬大的心一回回原諒我,我懷念你對我的嘮叨,懷念你口里的大道理,在我經歷過風雨之后支撐起我的小小港灣,給了我生活的方向!
老舍說“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風箏是如此,沒有了線外表看起來無半分差別,但卻只是一塊沒了用的布,再飛不起來;我們亦是如此,沒有了母親外表看起來與常人并無差別,但卻在人生路上將會迷失方向!
風箏與線隨筆5
斷了線的風箏是得到了自由還是得到了毀滅?
我不知道,又或許是不敢知道吧?
放風箏的小孩在互相爭執,彼此怪著對方使得風箏飛走了。可是真的就怪他們么?有或者是風箏自己要走吧?
那么是怪線的不結實?還是怪執線人抓的不牢固?又或者該去怪風箏想要得到自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終于是不得答案的!然而心中的那一絲漣漪卻是漸漸擴大、蔓延……
那么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也不容人來探詢了吧!
對于執線人來說,風箏飛走了是一種離開,是一種鄙棄;
對于風箏來說,誰能說這不是一種解脫?或者是自甘毀滅呢?
小時候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那一片片,一絲絲的`記憶還是那樣清晰。然而想去抓住,卻發現這一切終究是幻影。秋天到來的時候,伙伴們三五成群的在曠野上,在田地里彼此追逐、彼此嬉鬧。那一張張風箏在頭頂隨意飄翔……一陣強風吹過,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去追尋么?卻驀然發現路上的印記是一種虛幻而令人無法探究的。哭泣吧、傷心吧、可是風箏不會自己回來的,那么它去了哪里?是掛在了樹梢上?野地間?又或者順風飄到了我們不曾去過的地方,又或者被別人拾到而成為了他人的吧?
我們畢竟不是風箏,不懂得風箏的感受,也不可能理解風箏的想法以及目標。
應該怎么去做?
去放任它隨風飄蕩?還是將它抓的緊緊的呢?去問風箏么?還是去問線?
風箏說:“線既然斷了,那么就走吧,畢竟我已沒有的依托和牽掛。風箏又說:“我不想走,可是我不能左右線的思想,我又能怎么辦呢?
線說:“既然我們已經沒有了感情,那你就走吧,我們沒有必要還牽連在一起。線又說:“我不想讓你走的,可是我以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你去飛翔,那么放你走吧,讓你去尋找一個足以支撐飛翔的線吧。”
可是線和風箏的結果卻不盡人意。
善良的么?為彼此著想?還是,邪惡的?害了對方呢?
這一切的一切只有去問風箏與線了吧……可是他們難道就知道答案么?
風箏與線隨筆6
或許是聽了一些討論,或許是看了幾部感人的電影,認真的思考著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事情不一定有目的,但是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必須為自己以前的愚蠢買單,我是一個必須活得真實的人,因為腦子是非常不夠用的,所以日子必須過的簡單,而簡單的最好方式就是真實,誠實需要很勇敢,但會活得坦然,也許習慣了誠實就不會就得勇敢是多么困難的事了,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會聽一聽風笛版的“勇敢的心”,因為這首曲子很簡單,但卻將厚重和輕快、壓抑和重生結合在一起,那種舒放和自然就向病人的`解藥一樣。
記得從初中開始我就不喜歡議論文的,可能是我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原因吧,我喜歡散文,喜歡那種散散的文字,喜歡那種散散的文風,大家都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的,我覺得只要情表明了,理說通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去吹毛求疵,就像是看電視的時候去注意那些穿幫鏡頭一樣。
說到一種狂熱的狀態時,我在記憶里仔細斟酌卻也沒有真正的找到讓自己忘我的事情,或是吃,或是愛,或是旅游都指只喜歡,愛也沒有到狂熱的地步,不知道這世上有沒有人是看了對方一眼就要生活一輩子的那種,不過現在跟我也沒有關系,只是站在觀察的角度調研調研,在一起如果在一起只是愛我覺得還不能急著組成一個家庭,因為要合成一個小單位組織的話,就必須要有相應的職責部門,家庭里面就必須要有合理的分工,做好了犧牲和退讓的時候就可以結婚了。
【風箏與線隨筆】相關文章:
斷了線的風箏散文隨筆10-07
風箏與線征文10-12
風箏與線作文06-27
風箏線作文11-06
[經典]風箏與線作文10-03
風箏與線作文【精選】10-03
風箏與線作文(經典)10-03
[精選]風箏與線作文10-04
(精選)風箏與線作文10-04
風箏的線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