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經典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
離園時間快到了,我讓孩子們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忽然,小波小朋友喊了起來:“老師,我的小本本不見了?不知被誰拿去了?”聽孩子這么一喊,馬上龍勝說:“是家琪拿去了,在她的書包里,我看見了”。聽孩子們這樣一說。我記起在下午活動的時候,曾記得看見家琪的桌上是有個小本本,還挺精致的,我在心里也泛起了嘀咕:“這孩子怎么就改不了呢!就喜歡拿別人的東西,說過她好多次了,近段時間沒有報告她的,我還使勁的表揚她不亂拿別人東西了,今天老毛病怎么又犯了,哎!真氣人。”
不容我多想,我把家琪叫道我面前,摸著她的頭說:“家琪,你是個乖寶寶,怎么又拿小朋友的東西了,我們不是說好了,以后不隨便拿朋友的東西嗎?”家琪抬頭看著我,大聲說:“我沒拿,是小琪給我的,我不知道是妮可的。”聽孩子這么一說,我忙詢問小琪是怎么回事,經過了解,才知道事情是這樣的。妮可把小本本送個小琪,小琪又轉手送給了家琪,妮可把這事忘了,結果就說自己的小本本不見了,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我弄明白事情的經過后,我及時表揚了家琪,并向孩子誠懇道歉道歉。
小孩子的話的確半真半假,作為老師要學習學會琢磨分析孩子的話。正確對待發生在孩子們之間的點滴事件,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要冤枉了孩子,傷害了孩子自尊,只有這樣孩子才生活得開心舒心,健康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2
快到離園的時間了,孩子們紛紛到寢室里拿出自己的外套,整理自己的物品,做著離園前準備。諾諾來到我的身邊:“老師,把中午您收起來的玩具還給我吧。”“哦,瞧我這記性!”我匆匆走進寢室,卻傻了眼:桌子上怎么也找不到那個小玩具了。
會是誰拿了被老師沒收的小玩具?說不定也喜歡諾諾的這個玩具呢,所以才悄悄地把玩具藏起來。我在心里揣測著種種可能,身邊的孩子卻已經議論開了:“老師,是不是滾到桌子下面去了?我來幫你找一找!”“肯定是被哪個小朋友偷走了!”
“誰看見了諾諾的玩具?老師忘記把它放在哪兒了,大家幫我找一找吧。”
片刻喧鬧之后,一個小姑娘怯怯地走到我的身邊,慢慢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玩具:“我剛才看見它放在寢室的桌子上,就把它收起來了。”我彎下腰親了她一下:“謝謝你幫我把玩具收起來了。下次要記得及時交給我,免得我著急。”小姑娘的.眼中閃過一絲驚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孩子們也散開來繼續去忙他們自己的事情了。我暗自慶幸,沒有因直接追查而讓小姑娘戴上“偷玩具”的帽子,她一定會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也再次告誡自己,以后切不可把沒收的玩具隨手亂放了。
玩具是孩子們的最愛,看見喜愛的玩具就把它藏在口袋里,也是小年齡的孩子經常會發生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這僅僅是因為喜愛玩具的天性。而老師的不恰當處理,卻會傷害孩子的心靈,甚至影響孩子此后的行為。用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會讓孩子在得到尊重的同時,清晰地了解自己應該怎么做,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3
我班來了一個新生叫小米,她剛剛來到新環境,性格尤其內向,上活動時,她更表現的非常緊張,不能大膽唱歌,時常顯得膽怯,害羞。可當每次下課,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時候,只有她坐在位上邊看書邊嘰里咕嚕的在說著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機會,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說:“小米,你唱歌的聲音最好聽,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訴我:“老師,我唱歌真的很好聽嗎?”我說:“你不信的`話,老師把你的歌聲錄在手機上,你自己來聽聽好嗎?”說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臉,我把她的小手輕輕的拿開,對她說:“小米,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課時間了,我把小米唱的歌放給全體小朋友聽,并且,說:“這是小米唱歌的聲音,你們覺得她唱的好聽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聽”我請小朋友為她鼓掌,我讓小朋友們熱情的圍著、拉著她和她一起玩游戲,使她感受到集體玩的樂趣,她終于接受了新的家園!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4
這段時間,我趁著閑暇時間,翻閱了王曉陽翻譯的《英語教師教學指南》一書,雖然看的過程對我來說有些吃力,因為它不象小說一樣有很強的故事性,但是閱讀這本書使我了解了一些幼兒園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幼兒園英語教師來說,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五部分。旨在促進中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它從教授的對象,教學方法與語言技能,資源世界,教師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歸納,同時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案例。這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書,對于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來說,是我們最推崇和喜愛的,也是一本使我們受益匪淺的好書。
《幼兒園英語教師教學指南》的第三部分資源世界,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對歌曲、韻律詩、游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并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而我對其中的歌曲、韻律詩這一方面最感興趣。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許多的嘗試。
學生們喜歡歌曲和韻律詩,強烈的節奏感,押韻的字詞,瑯瑯上口。也是平時教學中最常見、運用最廣、操作最簡單的.一種課堂輔助形式。
如在上課起始階段,為了調節情緒,營造氛圍,我會穿插地給孩子們播放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兒歌,他們會更加興奮。如
Look up the tree,Look up the tree. What can you see up in the tree. Red kites ,orange kites ,green kites ,blue kites. So many kites, for me and you.
在英語教學中,有時感到記憶單詞很難或句型難以掌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進行創造,自編兒歌,利用兒歌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效果。如: It's a ball, not a doll. It's a doll, not a ball. I like doll , I like ball. 當然歌曲和韻律詩運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它還可以進行課外拓展的運用。我不僅在課上讓學生使用歌曲和韻律詩,還鼓勵學生在課后多編、多說、多演,體驗英語學習就在生活中。我常常能聽到學生念著課上的歌曲和韻律詩歡快奔出課堂,看到孩子們在課間用自編的歌曲和韻律詩開心地做游戲。這就是歌曲和韻律詩具有濃郁的趣味性和極強的魅力,恰當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突破教學難點,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5
今天的藝術課上,孩子們表現很積極認真。有的幼兒在討論如何作畫,有的尋找作畫工具。這時候,蔣xx小朋友突然大聲的說:“老師,鄭xx拿了岑xx的蠟筆……”鄭xx和岑xx小朋友也激動的說:“沒有……老師我(他)沒拿……”
于是我偵探似的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據了解,原來在蔣xx小朋友趴著找作畫用品的時候,鄭xx和岑xx商量互換畫筆,而蔣xx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他看到的剛好是鄭xx小朋友從岑xx那里拿了蠟筆。于是便報告給了老師。“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這時候,蔣xx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等待老師最后的“審判”。再看看岑xx和鄭xx小朋友呢?很得意的樣子,這時候,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全集中在這件事情上了。
這時我靈機一動說:“原來我們的蔣xx小朋友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而且很勇敢的小朋友,看到不正確的行為勇于伸張正義。”聽到我這么說,蔣xx小朋友一下子開心極了,可岑xx和鄭xx小朋友就開心不起來。我告訴他們伸張正義是件好事,但不能冤枉好人。我們也要向鄭xx和岑xx小朋友學習,要學會分享。
這時蔣xx小朋友似乎明白了這個‘理’,誠懇的對鄭xx和岑xx小朋友說:“對不起”!岑xx和鄭xx小朋友也開心的說:“沒關系”!過了一會兒,幾個小朋友忘了剛發生的一切,又開開心心的討論著誰的畫好看……
看著孩子們純真的小臉,作為幼兒教師,我很幸福!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6
早上入園時,孟鑫瑩小朋友的媽媽說昨天穿的那件新衣服上有許多漂亮的金星星,昨天晚上回家后媽媽才發現衣服上的金星星都掉了,問她是怎么弄掉的,她吱唔著一會兒說是國振娟小朋友給我摘掉的、一會兒又說是王麗斐小朋友給我弄掉的。孟鑫瑩媽媽這一說我忽然想起昨天早上孩子們入園后,我晨檢時注意過她的新衣服,我還夸獎她,說她的衣服真漂亮。沒想到一件衣服就穿了一天就弄壞了、不漂亮了。
可是孟鑫瑩說是國振娟和王麗斐給她把衣服弄壞的,我怎么也無法相信,因為無論是在活動時還是在寢室孟鑫瑩離她們兩個人都很遠,怎么會是這兩個孩子給她弄壞的呢?我決定先了解一下再說。 我用嚴肅的口吻問孩子們:“是誰把孟鑫瑩小朋友衣服上的.金星星弄下來的?”活動室里頓時鴉雀無聲。我又說:“誰給她弄壞的主動承認錯誤。老師原諒他。”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出聲。我有點生氣了,決定把這件事情查個水落石出,于是我想先單獨和孟鑫瑩談談。我盡量用最溫和的語氣問她:“是誰給你弄壞衣服的?”她看著我,吱唔著沒說話。我接著問:“你自己弄壞的是嗎?”她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她一下子慌張起來。這時我已經有了答案。于是,我換了一種方式問她:“是你自己摘下金星星給了好朋友是嗎?”這次她點點頭。我說:“知道改正錯誤就是好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都是不小心犯錯誤,而當成年人嚴厲的批評時,他們會因為害怕被批評而撒謊。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7
在幼兒園里,老師的職責是相當多的,如果幼兒園提供三餐的話,老師還得照顧孩子吃飯。但是因為幼兒園的飯菜都是一樣的,孩子的口味和喜好又不一樣。那么當遇到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時,老師要怎么辦呢?
老師一定要記得,蔬菜是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所以你必須養成吃蔬菜的習慣才能教育孩子也吃蔬菜。
當發現孩子不愿意吃蔬菜時,老師可以要求幼兒園里的廚師幫助孩子改變一下做菜的方式,畢竟有些孩子在飲食上沒有挑挑撿撿的毛病,而有些孩子如果看到大塊的'蔬菜就不愿意吃。所以,讓廚師把蔬菜做得細碎一些,或者是改變一下做蔬菜的方法,也會讓孩子看不到蔬菜,從而就能吃得下去蔬菜了。
在平時的課堂中,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于漂亮和美麗的故事,然后里面也要加入這些人吃蔬菜的一些習慣,讓孩子了解蔬菜的好處,而且也知道蔬菜的營養,并且告訴孩子,吃蔬菜會幫助孩子提高智力,變得更聰明,而且更強壯,這樣孩子即使是不聽父母的話,但老師的話,他們卻是聽的。
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吃蔬菜,老師也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吃,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準備一碗蔬菜湯,讓孩子喝下去,從而慢慢地讓孩子適應了蔬菜的味道,從而也可以開始幾根幾根的蔬菜開始吃,就會養成了吃蔬菜的習慣了。
孩子不吃蔬菜,你可以給孩子講一個討巧的故事,讓孩子了解了蔬菜的好處,而且也可以鼓勵孩子嘗試一下,讓他先嘗一下,看蔬菜是不是特別好吃。或者是讓其他的小朋友吃給他看,或者是讓他和其他愛吃蔬菜的小孩子形成競爭力,這樣孩子也會更好地去吃蔬菜了。
在幼兒園里,如果發現孩子不吃蔬菜,老師可能沒有耐心,就會強迫孩子吃下去,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不喜歡老師,甚至會回家后告訴父母老師是如何對待他的。這樣,其實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所以,老師必須要由耐心,慢慢地,逐漸地引導孩子去吃蔬菜。實際上,孩子對老師的感情和對父母的感情是不一樣的。孩子即使和老師的關系極好,也對老師有所忌憚的,因此,老師要掌握好輕重,幫助孩子矯正掉不愛吃蔬菜的毛病。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8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老師、小摯友都很喜愛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許:“秉祿真棒”。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秉祿真棒”。但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但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于是大家一齊喊著“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抵觸心情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英勇對嗎”,“對”說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激勵的的語氣對她說“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許多,孩子是須要激勵的,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歡樂的成長。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9
近幾年,到我們這里來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很多,這學期我班又迎來了一名外地孩子。他叫小偉,來自山東,我把他介紹給大家時,奇奇把臉一沉,頭一歪:“又來一個外地小朋友,真沒勁!”我說:“奇奇。沒禮貌了吧?”奇奇大聲說:“我不想和外地的孩子做朋友,外地人太壞了!”我剛要制止他,他又說開了:“前幾天有人偷走了我家好多東西,我爸的手提電腦也沒了。小偷都是外地人!”奇奇的話音剛落,雯雯也嚷開了:“我外婆家那邊也有很多外地人,亂扔垃圾,隨地大小便,臟死了!”這下,活動室里頓時炸開了鍋,孩子們紛紛數落起外地人的不是來。
此時,小偉的手緊緊抓著我,眼里滿是委屈和不安:“老師,我想媽媽,我要回家!”我不覺一陣心酸,一把摟住他,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沒事,有老師在,小朋友都會喜歡你的!”
接著我對大家說:“我們的`家鄉現在越來越美,這可不光是我們本地人的功勞。你們知道我們的洋口港開發,都有哪些地方的人作出了貢獻呢?”“上海人。”“廣州人。”“還有外國人呢!”“是啊,洋口港的開發離不開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工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外地人的勞動。現在全國各個地方都有外地人,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也在外地工作呢。”“我爸爸在蘇州。”“我爸爸和媽媽都在深圳。”孩子們又紛紛談起了自己親戚朋友在外地工作的情況。“剛才大家說到的外地人偷竊的行為只是個別現象,絕大多數外地人是很優秀的。大家說說看,他們哪些地方做得好。”“我們家旁邊的馬路和垃圾桶,每天清早都是由外地來的環衛工人打掃干凈的。”“住在我奶奶家隔壁的兩個外地人經常幫助我奶奶提重物。”“我每天坐的公交車司機也是個外地人,他對乘客態度可好了,特別照顧孩子和老人。”……
“以后長大了我們也要去外地讀書、工作,那時,我們也就是外地人了,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呢?”我進一步引導。“和我做朋友啊!”還是奇奇搶先回答。“對啊,不管我們是哪里的人,大家都應該互相幫助,做好朋友。我們中國就是一個大家庭,其實,整個地球上的人也都應該是朋友。”我的話還沒說完,浩浩就唱了起來:“同住地球村。”這首歌孩子們都很熟悉,于是,活動室里響起了歌聲:“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歌聲中,奇奇默默地拉起了小偉的手。
孩子對事物的判斷和態度很容易受成人的影響,所以教師的引導格外重要。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分析孩子的言行,運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幫助孩子全面地看待事物,認識周圍的人。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0
一天下午起床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忙著穿衣服,可夢瑤小朋友還賴在床上,她輕輕的叫我:“王老師,你過來。”我一看她那緊張的樣子,心里明白了分。我走過去問她:“怎么了,夢瑤?”她輕輕的'摟著我的脖子說:“我……又尿床了!”
我忙替她拿備用褲子,回來時只見一個“大鼓包”在床上動。原來夢瑤不想讓小朋友看見,怕小朋友取笑她,所以用被子蒙住了全身。我安慰她說:“沒關系,這是個小秘密。一會兒我們把怕熱的小褥子拿出去,讓它透透風吧!”夢瑤使勁點了點頭。
整個下午,夢瑤都很輕松。作為老師,應該給小朋友一個小小的空間,為小朋友保守秘密,這不正是尊重小朋友們的具體體現嗎?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1
如何走進小班幼兒的心里
這天是周末,所有的孩子都要回家了,當我站在教室門口把孩子一個個的送出去的.時候,感覺到后面有人打了我一下,回頭一看,是平時一聲不吭,膽子最小,吃飯最慢的陳昕懌。這時聽他媽媽嗔怪到:你怎樣打老師呀!但我心里很高興,因為我明白,這是這類孩子所使用的向老師表示愛意的特殊方式,盡管沒有任何言語,但它比任何言語都更讓人感到真切,作為一個老師能得到孩子們的認可,是最欣慰的事。
要走進3-4歲兒童的心里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首先,作為教師要讓幼兒喜歡你,然后要仔細琢磨幼兒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再以他們的角度去想很多東西,然后才有可能成功的與他們交流。
小班的幼兒只存在一個意念,就是我想玩,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每一個活動都游戲化、情境化,讓幼兒在自然的游戲中得到切身的體驗,而且,活動與活動的過度要不露痕跡。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2
1、不愿午睡的孩子
小班孩子剛入園,多數的孩子午睡習慣時都很難入睡,不是說話就是搞攜作,因為他們都不喜歡在幼兒園午睡。說實在的,幼兒園入睡困難除了他們睡眠時和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應,還有家庭的錯誤教育式造成的。午睡對幼兒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緩解疲勞,人感到疲憊時,就會產生睡意但這樣孩子睡覺卻適得其反,就拿班里的盈萱小朋友來說,剛入園時她總是不能午睡,一到午睡時間,就用雙手捂臉窺探周圍,凝視老師。從她媽媽口中得知她在家里從沒午睡過,媽媽陪著她瘋玩。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不愿午睡的習慣。了解到這一點,我開始主動與她溝通,每當午睡的時候就常常停在床前,給她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感到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復幾次,孩子便能安靜入睡了。對離開親人,對環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小班新入園孩子,老師親切慈祥的笑臉足以給孩子帶來安慰,班里好多這樣的孩子,多在老師的悉心照顧和陪同下,都能安安穩穩美美的睡一個午覺。
我相信用耐心,愛心去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和老師心中的乖寶寶。
2、愛上廁所的孩子
“老師,我小便,”“老師,我大便”。每天貽珊說的最多的就是這些話。剛開四我沒在意,可是每天都如此,便引起了我的注意。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發現貽珊剛從廁所出來,就又回去了,有時干脆呆在廁所不肯出來。我來之后也不愿意回活動室,家長反映她是個膽小內向的孩子。由于她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情緒緊張,不合群孤獨,最重要的是老師對其不夠親近。針對這些原因,和家長共同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措施。經過這時間的努力,貽珊比以前好多了,能在老師的熱情招呼下和其余的孩子一起活動了。看到孩子的進步,作為老師的我也感到莫大的欣慰,把愛心奉獻給每一次的孩子,是老師最大的快樂。
3、愛惜糧食
今天早上,曉龍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一包干吃面,他吃剩下一半,隨手就扔到地上,灑的滿地都是,我看見后就告訴他,要愛惜糧食,不能亂扔,并結合這件事,對孩子進行了愛護糧食并保持地面清潔的教育,讓孩子們了解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來的,他們把種子種在泥土里,給他們施肥澆水,鋤草,在加工成食品是很辛苦的,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
4、愛哭的'孩子
小班孩子入園已經一個月了,可是班里的可欣小朋友每次她媽媽領她走進活動室她都不讓媽媽走,要讓她媽媽陪著她玩,趁她玩的入迷時,她媽媽朝我使了個眼色轉身走了。可欣玩了一會,發現媽媽不在了就開始抹眼淚,我趕緊去哄,一會她就不哭了,事后,通過了解,可欣是怕媽媽走了,別人會搶她得玩具她才哭的,并不是不愿意來幼兒園。
5、抓臉
小班的孩子剛來幼兒園,好多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干,一不高興,伸手就去抓別人的臉。平時孩子在家里習慣了玩具,圖書都是他一個人的,沒人與他們爭。可現在來到幼兒園不同,班里所有的玩具,圖書都要大家一起看,一塊玩。由此就發生了爭搶的現象,搶不到就抓別人的臉。針對這種現象每天看書或玩玩具的事后,我都會告訴孩子們班里的玩具是大家的,誰都可以玩,輪著玩或換著玩都行,教育孩子懂得互相謙讓,盡管如此,今天紀博和欣旋還是因為搶玩具,抓傷子燁的臉,事后我對紀博說:“你看,子燁的臉好看嗎?”不好看,“別人抓傷你的臉你愿意嗎?”“不愿意”。“以后還抓別人的臉嗎?”“不抓了”。
通過對紀博及全班孩子的教育,這段時間抓臉的現象減少了很多。同時提醒家長們要經常給孩子剪指甲,不要留的太長這樣也不講尾聲,容易產生病菌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3
1、接納情緒,做出榜樣溫和、接納的態度會讓所有氣質類型的孩子受益,我們要接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大人不要心煩,而要心平氣和地蹲下來擁抱他,待他情緒平靜后再輕聲詢問:“康康生氣了,是不是還想玩(不想吃這個)?”如果孩子點頭了,可以跟他示范如何表達:“嗯,奶奶知道了。下次跟奶奶說‘我還想玩(不想吃這個)’,好不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被看見,自己的需要被理解,同時能明白自己的情緒狀態,學到正確的表達方式。當孩子面臨新環境感到退縮時,家長適度的鼓勵、提問等,會喚起孩子嘗試的興趣。當然,如果孩子特別抗拒,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先觀望,等孩子有興趣了再慢慢融入。
2、高質量的陪伴,重建安全感充分的親子陪伴才能滿足孩子親密的'需要。
爸爸每天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搭積木、玩枕頭大戰,下樓追逐跑,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臨睡前親子共讀,周末和其他家長相約出游,等等,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爸爸的愛。如果爸爸出差了,可以采用視頻的形式,回來給孩子帶禮物,讓孩子感到被爸爸重視,從而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同時促進孩子的語言、動作、交往等方面能力的發展。另外,盡量讓孩子享受到母愛和手足之情。比如,周末抽時間和媽媽一起帶兩個孩子一起玩,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并沒有離開,還可以和弟弟一起享受游戲的快樂。
3、信任老師,密切聯系家長和老師相互信任的關系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加快孩子適應的步伐。
比如,每天入園時和老師親切打招呼,在孩子面前夸獎老師,孩子有什么情況及時告知老師、請求老師幫助,等等。經過專業機構的干預治療和家園的共同努力,三個多月后的一天,康康終于第一次主動在幼兒園午睡了,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能和他人進行應答,還敢玩滑梯了。下午奶奶來接時,他的叫聲也沒那么大、情緒也不那么激動了。看到孩子的進步,我們和家長一樣,內心充滿了欣喜!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4
冬天的早晨,大班幼兒正在操場上鍛煉。他們有的玩皮球,有的跳繩,有的轉呼拉圈,還有的跳皮筋……熱鬧的場面吸引了中班的幼兒。大家議論開了,牛牛說:“瞧,有小朋友在轉呼拉圈,他們轉得真好。讓我數數有幾個小朋友轉起來了,1、2、3、4,4位小朋友轉起來了。”亮亮說:“那你再數數有幾個小朋友沒有轉起來。”得到同伴的支持,牛牛立刻興奮起來,伸長著脖子跑來跑去數起來,并快速地說:“有5位小朋友沒有轉起來。”不知是誰問了一句:“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轉呼拉圈?”這時,帥帥、天天幾個孩子也圍攏來了。“5加4等于9,一共有9個小朋友在轉呼拉圈。”受到牛牛的啟發,淇淇也興奮地講述著自己的發現:“有6位小朋友在拍球,8位小朋友在跳皮筋。”懿懿更來勁:“你瞧,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有3個男孩,5個女孩。”聽到孩子們的議論,我便順著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逐一引導道:操場上有幾種運動器具?每種有幾個小朋友在玩?跳繩和玩球的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玩球的6位小朋友中有2位是女孩,幾位是男孩?個子最高的小朋友在哪里?最矮的又在哪里?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最前面的是什么樣的小朋友?排在第3位的是什么樣的小朋友?排在最后的又是什么樣的小朋友……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投入地觀察、交流、分享,在輕松的氣氛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多方面的經驗。之后,教師提議每個幼兒去找一位正在鍛煉的大班孩子做朋友。此時,就連平時很內向的露露也很快找到了玩伴,愉快地和大家玩在了一起……
“幼兒的生活就是學習”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幼兒的生活包括幼兒的個人生活、幼兒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它們都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幼兒的個人生活充滿了發展的契機,而且具有個體性、生動性的特征,有利于幼兒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社會生活反映了社會群體生活的共同規范,它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幼兒園生活是幼兒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契合。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現實的生活,也是一種與教育目的直接相關的生活,這種生活對幼兒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述“冬天里的晨練”就是一種典型的幼兒園生活情境,它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如在科學方面,有關于分類、數量、空間方位等的學習;在語言方面,有描述運動者的特征,交流自己的發現;在社會方面,有與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游戲的愉快體驗。這些不同的發展領域在生活情境中實現了整合,形成了一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整體的、有機的、生動的、現實的經驗體系。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羅杰斯提出了“意義學習”理論,他認為,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兒童才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才會發生。這時,兒童不僅學習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常常會自發學習、自己選擇、自己決定,這種參與性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在這一生活情境中,幼兒積極觀察、思維,大膽探索、交流,專注性和持久性表現得十分突出。他們在興趣和需求的直接驅動下,以極大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有意義”的活動中,在真實的學習背景中輕松地感知不同運動器具的特征及其數量關系,不同的運動方式及其空間關系等,主動地獲取了具有實際意義的經驗。
在這一生活情境中,教師、幼兒及同伴之間由于共同的需要。自發地組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的角色是學習話題的挑起者、深入探討的拓展者、形成學習共同體的促進者。首先,教師敏銳地發現了幼兒的發展需要,靜靜地觀察幼兒的問題指向——鍛煉的同伴及其數量。接著,教師通過一系列和幼兒的探索相關的話題拓展幼兒的思維——運動器具的種類及其空間方位,運動者的形態等。最后,教師進一步支持幼兒的活動——引導他們參加游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之間因為擁有共同的問題而自由組合、自由交流、自由探索。他們自主地觀察運動器具及其使用者,描述運動中同伴的特征;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必擔心失敗和批評;隨時表現自己的疑問、困惑,隨時求助;自己選擇交流、游戲的合作同伴……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認識事物、獲取經驗的過程具有整體性。對幼兒來講,在熟悉的、有意義的、來源于真實生活的情境中活動,能有效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挖掘生活情境中的多種教育因素,把握契機,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15
本學期,小班的李老師歇婚假,我在小班幫忙。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叫洋洋。注意到他,是因為他背上的小書包。他的小書包一直背在背上,請他拿下來,他就狠勁的哭。
我想,也不能總讓孩子背著書包活動啊,要想個辦法才行。于是,在他心情平靜的時候,我握著他的`小手問:“洋洋,你為什么總是背著小書包,這樣多累呀。”“我怕別的小朋友會拿我的東西的。”噢,原來如此,對于剛剛進入集體生活得孩子,他是缺乏安全感的。我說:“你放心好了,有老師給你看著呢,別的小朋友不會動的,咱們把他放在你的小柜子里,過一會兒,你可以去看看他,好嗎?”“好”洋洋怯怯的回答。我陪著他將書包放進了小柜子里。過了一會兒,我牽著他的小手去看了看小書包,看到小書包好好地在柜子里,他笑了。我說:“看,沒有人動小書包的吧!我們放學時再背上他吧!”他使勁的點了點頭,看的出來,他這次放心多了。
第二天早上,我牽著他的小手把小書包放進柜子里,雖然他還有些不舍,但還是放下了,我給了他個大拇哥,他開心的笑了。
隨后的日子,他每天都放心的把小書包放到柜子里,我看了,都給他動作或語言的鼓勵,看的出來,他很開心,同時,他也更愛來幼兒園了。
每個班都有特殊的孩子,他們都有一些特殊的行為,我們要采取靈活的方法給予指導,這樣,孩子和我們都會有所受益。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教師中班教育隨筆06-01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隨筆11-15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09-27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經典】07-31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精選]07-15
【經典】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08-03
(精選)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08-02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精選】08-02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經典10-11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