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中班教育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育隨筆1
王家x昨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后跟被自行車夾到里。她媽媽再三叮囑近段時間不要讓他參加戶外活動,為此,我對他格外照顧。
這天戶外活動時,我照例帶領孩子們到室外做體育游戲,陳梓萌跑過來說;“老師,王家x也來了!蔽椅醇铀妓鞯貙λf:“家x,你腳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園邊上看小朋友做游戲吧。”聽了我的話,剛才還興高采烈的他忽然臉色陰沉了下來,慢吞吞地轉過身子,往花園那邊走去……
王家x的'瞬間變化讓我猛然醒悟;離開群眾,他并不快樂!我迅速改變了想法:“家x,回來!老師還要請你幫忙。這天的游戲請你當紅綠燈,好嗎?”我說。王家x爽快地答應了!凹t綠燈”是這個游戲運動量最小的一個主角,王家x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樂。我決定,次后無論做什么游戲,都要跟王家x安排一個適宜的游戲主角,即使沒有適宜的,也要為他創造一個適宜的主角。
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孩子的感受,在不經意剝奪孩子的快樂。如果我這天忽略了王家x的變化,就不可能了解王家x的感受,王家x也就不可能享受到群眾游戲的快樂。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孩子的變化,深刻體會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還他們快樂!
中班教育隨筆2
幼兒同伴間的帶動作用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通過共同活動而形成的相互協作的.關系,一般稱為同伴關系。同伴關系有合作性同伴關系、榜樣性同伴關系、競爭性同伴關系、帶動性同伴關系。同伴關系作為幼兒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其作用逐漸增大,隨著幼兒入幼兒園學習的開始、獨立性的逐漸增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幼兒對成人的權威感有所降低,同伴關系的影響則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我班的韓雨欣小朋友在剛入幼兒園時,表現為退縮,缺乏交往能力。如回避各種人際交往,早晨來幼兒園的老師早總是她媽媽說的,更不用說和同伴交往了。有一天午飯后,她看到馮紫葳小朋友正抱著一個可愛的小娃娃玩,她也很喜歡,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跟小朋友說,只是兩眼盯著馮紫葳,我想這是個好機會,就讓馮紫葳去邀請她一起玩,一開始,韓雨欣還有點不愿意,但看到這個娃娃太漂亮了,也就勉強參與進來,玩著玩著,她還和馮紫葳說起了話,雖然是簡單的幾個字,但對于韓雨欣小朋友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她會主動找馮紫葳玩,話也漸漸多了。再接著,她奶奶來接她了,她也不走,一定要等馮紫葳的奶奶也來接了,兩個人一起玩一會兒大型玩具才依依不舍的分手。在同伴馮紫葳的帶動下,韓雨欣小朋友慢慢變得開朗多了,現在不僅能和同伴大膽的交流,還會主動與老師說話。家長反映也說這孩子開朗了。所以說同伴帶動作用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中班教育隨筆3
我帶了中產階級的孩子。在某小區啟動時,請將家中的廢棄材料帶到教室,我們一起加工成教學玩具。一位家長走到我跟前說:“我;老師,我們通常扔掉很多這樣的東西。它們真的有用嗎?我說,孩子會喜歡嗎;讓我們試一試,看看孩子們是否喜歡玩“我把收集到的廢紙箱切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和建筑區的奶粉罐放在一起。起初,幾個孩子只是把這些東西分類整理。幾天后,當孩子們被允許再次在建筑區玩耍時,他們可以把奶粉罐堆起來。當一個奶粉罐罐子終于蓋好了,他們開始試著把紙板放在上面。不幸的是,紙板總是滑下來。一個孩子走到我跟前,問我:“什么?”;老師,你有沒有辦法把紙板放在底上;好啊試試看。如果你在牛奶罐中間夾紙板,會有什么影響?“孩子們推倒高高的奶粉罐,重新夾住紙板。他們發現原來的兩個奶粉罐和一塊紙板可以做成一座小橋的樣子,那么多小橋可以重疊在高的底座上,比前一座更穩定。孩子們非常興奮!跳到我跟前,他說:";教師我們做到了!這是第二種游戲方式“我拍下了他們的.作品并與家長分享。家長們感到震驚,說他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喜歡這樣。
在教學玩具方面,我調查了家庭在課堂上放置玩具的情況。45%的母親會對我說:“我不知道;我們家為孩子們買的樂高主題玩具30%的母親會告訴我:孩子們喜歡刀、槍、飛機和大炮;孩子們喜歡洋娃娃“所以我問了第二個問題:“你在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嗎”許多家長說孩子們總是喜歡新的,討厭舊的。他們買的玩具玩了好幾次后,都不感興趣,于是又買了一次。不可否認,高結構玩具具有精美的包裝和良好的材料質地。有些玩具甚至發出光和聲音。再加上廣告的作用,大多數家庭不會花一筆錢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頑皮天性。然而,這些高結構材料有一個共同點,即演奏方法單一,變異性不強。因此,孩子們總是有“喜新恨舊”的現象。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對的不同反應時;由低結構物品制成的教學玩具以及;高結構教學玩具,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父母是否認為這些玩具有趣且高檔,或者孩子是否愿意主動玩?
在游戲中,兒童是游戲的主體。我們必須根據孩子們的需要和興趣放置相應的教學玩具。孩子們在前面,老師和家長在后面。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和家長都要對孩子的游戲活動進行反思,及時調整游戲材料或游戲方法,使孩子不斷對游戲感興趣,引導孩子不斷探索。
中班教育隨筆4
開學已經很久了,小朋友們整天一邊學習一邊打打鬧鬧,都很開心。但小玲卻總不那么活潑,她很不愛說話,也不愛笑容,平時也只有爸媽來接時她才說話。
有一次,旁邊的小朋友欺負了她,她甚至大哭了起來,我去問她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小朋友之間的打鬧并不算什么,但我覺得小玲這么內向,對她以后的成長一定有影響。從此以后,我每天都抱抱她,雖然漸漸的她愿意和我說話了,但在還是不敢和班上的其它小朋友說話,我感到很揪心。
有一天,下雪了,我抱著小玲和小學生一起去看雪,鵝絨般的.大雪鋪的很厚,很潔白,大家耍耍鬧鬧,堆雪人,打雪仗,十分開心,另一個小朋友突然把雪球扔向了我,我郁悶的中招了,于是我拉起躲在雪人后面的小玲幫我一起“戰斗”,我把雪球揉好,放在小玲的手里,牽著她的手一起投雪球,第一次投中了,她笑的很甜。
不料第二次卻扔到了另一個老師那里,小玲當時嚇楞了,那位老師卻也笑了起來,和我們對打,雪球漫天飛舞,小玲后來都不知道砸到誰了,她和小朋友們一起笑著,玩累了,小朋友們也牽著小玲的手問這問那,小玲笑著,和大家開心的說著話。以后,她漸漸的話多了起來,總是笑著。
我覺得,這正是雪撫慰了小玲的心,打開了那扇孤獨的門,感謝這場唯美的雪。
中班教育隨筆5
我們班的孩子十分熱衷于建構區的材料,每每區域活動時間那里總是客流不斷,平日里短短的過渡時間,孩子們也總要去擺弄、欣賞一番。男孩子喜歡搭建不一樣款型的軍事武器、建構各種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則偏愛搭建無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夠捕捉美麗瞬間的照相機。
在開始玩之前,他們會為自我的創作“儲備”足夠多的材料;在玩的過程中,專注于兩手之間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我是蹲著還是席地而坐。我常常會被孩子強大的興趣和專注度所折服,可是問題也由此產生:孩子們過于的專注常常忽略自我在搭建時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臺卻忽略腳下被踢開的積木。在結束活動的時間,孩子們為了保護自我的作品都不舍得離開展示臺附近,根本就忘記了還有積木被遺留在建構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積木便由此產生。
當應對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積木,我們很難再辨識出這是誰拿到那里來的,如果問“是誰玩的”,得到的答案無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這樣的查案似的問題基本是過場話!前期,我們的策略是要求“但凡進入建構區游戲的幼兒都要一齊收拾”,但時間長了,便發現每次在那里收拾的總是幾張同樣的臉孔,有時甚至他們沒有去玩過,也會因著“喜歡收拾”而進取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卻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當然的不收拾了。對于此能夠看出隨著孩子的成長,收拾問題是有著不一樣原因的。那些“喜歡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時良好整理習慣的養成以及滿足當下被教師認可而獲得成長滿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脫說“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為他們收拾物品的習慣沒有養成,
二是因為他們在對物品的歸屬意識上很明確,如“這不是我帶來的玩具!”,
三則有可能是他們職責感的萌芽相對晚些。由此,我所想到并實施的策略基于“行為后果法”產生的——把沒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讓幼兒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會越來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師行為的目的,表現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關注教室里還有幾箱玩具,這一點也體現出了幼兒思維方式的差異。所以,我意識到這一行動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來進行!接下來,我期待著孩子們良好行為的出現,能夠有多一點對團體物品的職責感!
中班教育隨筆6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秉祿真棒”。
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秉祿真棒”。
可是今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著“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說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
中班教育隨筆7
當孩子們玩滑梯發生沖突時,當孩子們爭搶皮球時,按照一貫的做法,很多老師都簡單地處理過:大的孩子讓著小的孩子,或是男孩子讓著女兒,或是說一聲“對不起,沒瓜葛”就了事了。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困惑,“為啥子他做的不合錯誤,我還要讓著他呢?”“為啥子每次都是大的讓著小的呢?”別說孩子會孕育發生這樣的疑難,就連我們做老師的也是該思量思量這樣的問題了。
看待孩子們在游戲中的抵牾,我們必須正確面對孩子的謙讓問題。教師的任務是要指導他們思考“對與錯”,并了解任何游戲都是有規則的。要是違反規則,就是錯誤的。教師要在適時適宜的環境下,幫助犯錯一方的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初步體驗是與非。這種體驗對年幼的孩子來講,有利于解決他們今后在社會形態交往中的各種問題。
謙讓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一味的謙讓,會造成孩子心理的不均衡感。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具體問題具體闡發!笨磥斫鉀Q孩子之間的.謙讓問題,并不是簡單之事,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闡發的。發生抵牾到解決抵牾,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學會磋商,學會等待,學會輪流。這其中,孩子的自控能力獲得提高,也加強了正確的自我認知,學習了在今后的社會形態交往中所必需的一些溝通技術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教師的過多詰問詰責是沒必要要的,讓孩子從其中樹立長短觀念,學會友好溝通的方法,教育孩子尊重理解別人,才是最重要的。
中班教育隨筆8
今日中班的繪畫課程主題是“春天的花園”。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小手,繪制出了自己心中的春天。小明畫了一朵大大的向日葵,他說:“老師,這是太陽給我帶來的溫暖。”小紅則畫了一片花海,五彩斑斕,她說:“這是春姑娘的裙子。”
我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畫作充滿了童真和創意。我觀察到,繪畫不僅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更是他們認識世界、感受生活的一種手段。
今天的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繪畫技巧,更要保護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在繪畫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感受藝術的魅力。
中班教育隨筆9
自開學到現在雖說不是很長,但對每個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覺得還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活潑、可愛、好動、愛說,或者內向、斯文、不主動等等性格,但其實少數極個別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和她本來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兩面性”。我們班的'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我對孩子做了大致的了解,熟悉她的老師說言言比較內向,平時不愛表現,也很少與人交流。開學前家訪時碰巧她和她的媽媽出去了沒見著。但家長會上她的媽媽和我說言言其實是個很愛講話、很愛表現自己的,在家里就她一個人說起來沒個完。帶著對言言“兩種反差很大的表現”這個疑問,在一個周末我們三位老師去她家作了詳細了解和觀察,結果正如她媽媽所說的,她是個愛說愛笑,鬧個不停的孩子,一點沒有對我們老師戒備的那種心理表現,和在幼兒園的那個言言相比真是判若兩人。她和我們說起在動物園看各種動物的事,還向我們表演學動物叫聲,興奮得夸夸其談,把在幼兒園學的歌大聲地唱給我們聽,還講一些特別幼稚的話逗得我們大笑。
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孩子性格的“兩面性”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么小的孩子難道還能長時間的抑制自己“本來就很開朗活潑”的性格嗎?我想在以后的班級活動和日常教學中對言言再仔細觀察引導。
中班教育隨筆10
我班開展了一次送月餅活動,孩子們每人從家里帶來了形狀不同,口味不同的各種月餅,瞧!每個孩子的臉上都綻放著開心的笑容,我更為孩子們高興。
孩子們將月餅放在桌上,相互觀賞者,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月餅是什么形狀、什么味道的,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樣子,我真為他們高興。唉!孩子們長大了。
不知是誰提議說:“這么多月餅我們送給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都嘗一嘗吧!”這個提議得到了全體幼兒的'贊同,我這時就因勢利導“那對老師們怎么說呀?”“就說老師節日快樂!中秋節快樂!”袁軼霖小朋友的話讓我很感動,我大聲鼓勵他說:“好,太棒了”,于是,就組織了七名幼兒為所有的老師送去了中班全體孩子們對老師的愛,以及中秋的祝福!
中班教育隨筆11
幼兒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A小朋友個性聽話,上課十分認真,也不跟別的小朋友胡鬧。就是有一點,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總喜歡自己一靜靜的玩。我明白這個孩子不善交往,必定會為她的將來產生必須的影響。所以,我決定給她改掉這個壞毛病。我首先鼓勵別的小朋友主動和她玩。問她:別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興嗎?那你去跟別的小朋友玩,他們會怎樣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動的和別的小朋友一齊玩。
過了一段時間王曉芳小朋友開朗多了,也愛說愛笑了,還交了好幾個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興,家長對她的改變也很高興。
內容僅供參考
中班教育隨筆12
我今年也正好帶中班,并在班里開展了值日生活動,目的是激發幼兒產生“我長大了”的自豪感以及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產生為集體服務的愿望。在此,結合案例中教師的困惑,分享一些我們的經驗。
1.激發成長的自豪感
從小班升人中班,我們在班級環境中設置身高尺,鼓勵幼兒去量一量,讓他們發現自己又長高了,從而產生“我長大了”的積極情感體驗。接著,我們引導幼兒討論“與小班相比,我又學會了做哪些事”,讓幼兒在心理層面感知自己的成長,從而愿意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2.引發對集體的責任感
案例中的教師通常會在離園前選出當天活動中表現較好的幼兒擔任第二天的值日生,意在激勵幼兒想當值日生的'愿望?墒,這會讓孩子們誤認為只有表現好才能當值日生,從而使值日生成為擁有“特權”的人。我們應引導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大家的權利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義務去為集體服務。所以,值日生宜通過小組輪流的方式產生。我們將班里幼兒分為五個小組,周一到周五,每天輪到一個小組的幼兒當值日生,這樣幼兒也容易記住。
3.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值日生工作內容
案例中的教師提到“值日內容是幫助老師分發和整理學習用品……”,區區一個“幫”字,就將主體變為了教師。其實,值日的內容可以由幼兒自主制訂。我們會引導幼兒討論在早晨、中午、下午等時段值日生分別可以做什么。如,他們提出,展間可以照顧自然角、擺放運動器具等;中午可分發碗筷、打掃衛生等;下午離園前可進行物品的收拾整理等。幼兒討論后將這些工作畫下來貼在班級值日表上。我們發現,幼兒更樂于執行自己制訂的工作任務。
4.鼓勵幼兒學習合作
案例中菲菲因為來遲了,只剩下澆花的工作了,就不樂意了。其實,值日工作不宜人為地分工過細,要引導幼兒認識到“合作力量大”。一個小組是一個小集體,值日工作一起做,就會完成得又快又好,也不至于出現有的工作大家搶著做、有的工作沒人愿意做的現象了。
5.引導幼兒感受值日的樂趣
我們特意購置了適合幼兒用的小掃把、小簸箕、小拖把、小水壺等,這更激發了值日生勞動的樂趣。對于認真負責的值日生也可以適當給予獎勵,但和物質獎勵相比,精神獎勵更加重要,要使幼兒從內心感到滿足,從而勛口感受到為集體服務的樂趣。
中班教育隨筆13
我所帶班里的湯妹妹,是個漂亮文靜的女孩。記得小班剛來幼兒園時,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時間最久的`一個,性格比較內向,F在讀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課時還能積極動腦舉手發言,下了課也能和幾個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師說說話,進步不少?墒蔷褪且粯,不愿做早操,寧愿手里拿著器械但就是這么站著。幾位老師不知為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見效果。后來,我們也便達成了默契,不再強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應。但是沒想到,這個星期三當我帶著孩子們下樓做操時,驚喜地發現在不知不覺中湯妹妹拿著花樣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來。我和俞老師用目光交流著,我們假裝沒發現,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著。
早操結束后,當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擁抱了她,表揚她今天的進步。她馬上變得很羞澀,但眼里流露出的是無比的快樂與喜悅。我們并且約好,以后她每天都會跟著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幾天她的確做到了。
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順其自然”,這樣可以使教育變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規律。年齡和閱歷往往是_象力的繩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著想象力的。因此,為了保護我們的孩子,請不要過多的要求他們,更不要對其強求。保持童心,讓人生展示生命最豐富的活力!
中班教育隨筆14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偶發事例,往往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我,處變不驚,用機動、靈活的方法,及時地引導幼兒聯想,巧妙地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正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練習聽信號走,天上南飛的大雁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幼兒興奮地議論著,對教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可暫時中止活動,參加到幼兒行列中,同幼兒一起觀察南飛的雁群,并引導幼兒說出雁群的隊形,同時告訴幼兒雁群為什么要排成隊飛,并告訴幼兒大雁紀律性很強。不能落伍等,還能夠教給幼兒留鳥啊、南遷等詞匯,讓幼兒了解大雁為什么要南遷等趣味的現象。待雁群飛過,再靈活地組織幼兒活動,如向大雁學習,遵守紀律,聽教師的信號走成雁群的隊形或其它隊形,這樣必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
中班教育隨筆15
犯錯誤的孩子也很可愛 張宇是個活潑的孩子。由于父母管理不善,他形成了自以為是的性格。他經常和孩子們鬧事,然后他不得不“先起訴惡人”。孩子和老師都不喜歡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堅信,如果采取適當的教育措施,就必須有所改進。
在接下來的幾次活動中,他開始抱怨。我請他說夠了。當時,我沒有發表聲明,對他進行了冷療。當他的興奮消退,注意力開始轉移時,我叫他過來清楚地指出他的.錯誤,然后聯系他的父母,請他們配合老師指出他的錯誤,這樣就切中要害了。慢慢地,張宇變了,變得更加聰明、順從和理智。
我很高興看到他的變化。是的,這孩子天性不錯,但他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將來,他會得到其他孩子的友誼,會比以前更快樂,我也會有成就感和快樂。
【中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中班教育隨筆09-22
教育隨筆中班11-17
中班教育的隨筆06-15
中班教育隨筆(精選)07-28
[精選]中班教育隨筆07-11
中班教育隨筆10-10
中班教育隨筆[精選]07-17
中班教育隨筆[經典]07-23
中班教育隨筆(經典)08-11
中班常規教育隨筆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