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根隨筆有哲理的句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句子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語言基本運用單位。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句子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根隨筆有哲理的句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后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2、如果你所愛的人不是同樣地愛著你,那么就必然是在暗地里輕蔑著你。
3、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培根論人生》
4、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培根論人生》
5、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6、恐懼是粉碎人類個性最可怕的敵人。《隨筆集》
7、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培根論人生》
8、過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險之一。《培根論人生》
9、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會有出類拔萃的美。
10、希望是不錯的早餐,但絕對是最糟的晚餐。
11、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12、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培根論人生》
13、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14、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15、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培根論人生》
16、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隨筆集》
17、人不可學蜜蜂,“為了那憤怒的一螯而斷送自己的生命”。《培根隨筆》
18、無論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靈魂。
19、用物質來供奉的愛情,當你停止給予的時候,它就很快消滅了。《隨筆集》
20、一無所長的人總要嫉妒別人的長處,因為人的心靈不是靠自身的善滋養,就是以別人的惡為食。一個人缺此,必然要吞彼,一個人無望達到他人的長處,必然要壓制別人的幸運來打個平手。《培根隨筆》
21、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暮年時代的守護。《培根隨筆》
22、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23、名聲猶如江河,它既能載起輕浮之物,又能傾沉重之物。《隨筆》
24、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結局是不幸的。《培根論人生》
25、沒有可傾心相談的知交的人們,是個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培根論人生》
26、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禮品也敲不開心扉。《隨筆集·論友誼》
27、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無拘無束。
28、讀書就是將別人的思想變成一塊塊石頭,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29、小孩一生下來,便有哭的本領,后來才學會笑,所以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30、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31、勇氣總是在第一次付諸行動時效果最好,然后就會很快失效,因為“勇氣”二字是最容易虎頭蛇尾的。《培根隨筆》
32、慣于作假其實只是一種因軟弱和不動腦筋而促成的狡猾,并不是高超的策略。
33、無事忙和包打聽往往嫉妒心重,因為了解別人的事情絕不是因為這些麻煩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他肯定在窺探別人的禍福縱橫那個得到了一種看戲的樂趣。一個只顧自己事務的人是找不到多少嫉妒的理由的,因為嫉妒是一種好動的情緒,喜歡逛大街,不肯在家待:“好事之徒沒有不心懷叵測的。”《培根隨筆》
34、人的心靈如若不能從自身的優點中取得養料,就必定要找別人的缺點作為養料,由于自己的缺陷無法彌補,因此需要損傷別人來求得心靈的寬慰。《培根隨筆》
35、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凈純粹。《培根論人生》
36、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培根隨筆》
37、一個人如果對待陌生人親切而有禮貌,那他一定是一位識時務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別人的心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
38、在吃飯、睡覺、運動的時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及是長壽的最好秘訣之一。
39、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40、愛情就像銀行里存一筆錢,能欣賞對方的優點,就像補充收入,容忍對方缺點,這是節制支出,所謂永恒的愛,是從紅顏愛到白發,從花開愛到花殘。
41、有許多很世故很會揣摩人的脾氣性格的人,卻并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這種人所擅長的是陰謀而不是研究。
42、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于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于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4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
44、沒有一種罪惡比虛偽和背義更可恥了。
45、的確,一個人念念不忘報復,就等于讓自己的傷口經常開裂,否則,它就會愈合的。《培根隨筆》
46、知識貧乏最能讓人生出許多懷疑。
47、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于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
48、金錢好比肥料,如不散入田中,本身并無用處。
49、狡猾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
50、對一個心持反對意見者,講話卻有必要謙和而委婉,否則正像把鹽撒入傷口,會使他已有的成見更深。
51、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52、“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決,其惡果甚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只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決卻是弄臟了水源。”《論司法》
53、命運有點女人的氣質,你越向她求愛,她就離你越遠。《學識的增長》
54、人的智慧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它把自己的本性摻雜在事物的本性中,所以它反映的事物是歪曲的畸形的。
55、說謊者是這樣一類人,他敢狂妄的面對上帝,卻不敢勇敢的面對世人。《培根隨筆》
56、挫折對無能的人是一個無底深淵,而對那些敢于面對挫折的人來說,它是一塊成功的踮腳石。
57、每一個丑角都得意自己的帽子。
58、一個如果沒有浪費半點時間,那么,他的年紀雖然很輕,但也可算是活得很久的了。
59、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60、人一旦結了婚就等于向命運遞交了人質。《隨筆》
61、有所有的詭辯中,含糊其詞,模棱兩可可謂是最高明的詭辯。
62、人的知識和人的力量這兩件東西是結合為一體的,工作的失敗都起于對因果關系的無知,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培根論人生》
63、命運如同市場,如果老待在那里,價格多半是會下跌的。
64、世上沒有為惡而作惡的人,有的都是企圖從惡中取得利益、快樂、名譽而為之的。
65、人們以為他們的理性支配言語,偏偏有時言語反而支配理性。
66、一次背誓以后,什么誓言也靠不住了。
67、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
68、一個人的愚蠢是另一個人的福氣。
69、談話的范圍應當廣泛,好像一片原野,每個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而不要成為一條單行道,只能容納自己一個人。
70、男人看似無所不能,實際上卻被身后偉大的愛情所支配統馭。
71、要知道對好事的稱頌過于夸大,也會招來人們的反感輕蔑和嫉妒。
72、求知太慢會馳情,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培根隨筆集》
73、藝術并非“人與自然的相加”,而是通過意識疊加的感覺。
74、跟著死亡一起存在的往往比死亡更可怕。《培根隨筆集》
75、古諺說得好,機會老人先給你送上它的頭發,當你沒有抓住再后悔時,卻只能摸到它的禿頭了。或者說它先給你一個可以抓的瓶頸,你不及時抓住,再得到的卻是抓不住的瓶身了。
76、人的理智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鏡子,由于不規則地接受光線,因而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歪曲,改變了顏色。
77、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晉級。
78、舞臺上的愛情要比人生中的愛情更具欣賞價值。《培根隨筆》
79、謊言之所以博得人們的歡心,并不僅僅在于,人們在發現真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需要做出努力,也不僅僅是在于,真理一旦找到,也就對人們的思想施加了影響,而是在于,人們對謊言自身有一種天生的,盡管是墮落的愛。《培根隨筆集》
80、一味地學習是一種懶惰。
81、假如這是一個高超的謅媚者,那么他必定會使用最好的獻謅術,恭維一個人心中最自鳴得意的事情。
82、繩子總是斷于最輕的一拽。
83、那些亂插話者,甚至比發言冗長者更令人討厭。
84、一個突如其來的,大膽的問題,的確常常會讓人在措手不及間泄露自己的老底。
85、法官一旦偏離了法律的條文就成了立法者。
86、沉默使別人無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機會,善于沉默者,常能獲得別人的信任。《論韜晦》
87、凡對良心施壓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打算。
88、鮮肉腐爛了就會生蛆,同樣,良好的禮儀規章也會墮落成一些繁文縟節。《培根隨筆集》
89、死亡還有一點,就是它能打開美譽之門,熄滅嫉妒之火:“生前遭人嫉妒者死后受人愛戴。”《培根隨筆集》
90、最可怕的危險往往藏在最甜蜜的微笑中。
91、迷信就是對神的褻瀆。《培根隨筆集》
92、在人類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頑強,最持久的。
93、知因果而知者,始得真知。
94、對于一個大人物來說,如果他能利用自己的優越地位,來保護他的下屬們的利益,那么這也等于筑起了一座防止嫉妒的有效堤防。
95、人民餓肚子的苦難才是最為根本的動蕩和叛亂因素。《培根論說文集》
96、一個人盡管既不勇敢也不痛苦,但反反復復做同一件事的膩煩也足以令他萌生死念。《培根隨筆集》
97、人在得意時表現出的種種優點令人羨慕,但人在困境中表現出的種種優點更令人佩服。
98、一個人能順從別人當然很好,但必須表明這是出于對他的尊敬,而非惟命是從。
99、任何事一旦從你嘴里問出來,效果似乎就比你主動講出來得好,因此你不妨裝出一副與平常不同的臉色,從而設下誘餌,讓人發問。《培根隨筆集》
100、頭一個犯罪僅僅是觸犯法律,而對該罪實施報復則是取代法律。《培根隨筆集》
【培根隨筆有哲理的句子】相關文章:
培根隨筆句子12-06
《培根隨筆》隨筆05-17
培根的隨筆07-14
關于培根隨筆05-15
《培根隨筆》作文10-27
培根隨筆范文10-08
培根隨筆摘抄11-10
《培根隨筆》隨筆5篇05-17
《培根隨筆》隨筆(5篇)05-17
培根隨筆閱讀心得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