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
在學習、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歡迎大家分享。
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1
《容齋隨筆》閱讀以及答案
治盜法不同
唐崔安潛為西川節度使,到官不詰盜。曰:“盜非所由通容,則不能為。”乃出庫錢置三市,置榜其上,曰:“告捕一盜,賞錢五百緡。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未幾,有捕盜而至者。盜不服,曰:“汝與我同為盜十六年,贓皆平分,汝安能捕我?”安潛曰:“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來?則彼應死,汝受賞矣。汝既為所先,死復何辭?”立命給捕者錢,使盜視之,然后殺盜于市。于是諸盜與其侶互相疑,無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內遂無一人為盜。
予每讀此事,以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擇治齊州事,則又不然。齊素多盜,公擇痛治之,殊不止。他日得黠盜,察其可用,刺為兵,使直事鈴下。間問以盜發輒得而不衰止之故。曰:“此由富家為之囊。使盜自相推為甲乙,官吏巡捕及門,擒一人以首,則免矣。”公擇曰:“吾得之矣。”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
予乃知治世問事,不可泥紙上陳跡。如安潛之法可謂善矣,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則變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
(選自《容齋隨筆》)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乃出庫錢置三市(市場)
B、予每讀此事,以為策之上者(鞭子)
C、他日得黠盜,察其可用(狡猾)
D、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依賴、仗著)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然后殺盜于市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B、何不捕彼以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C、如安潛之法可謂善矣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D、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
②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
小題4:崔安潛和李公擇治盜的方法各是什么?作者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A、C
小題3:①如果同伙告捕,則免其罪,賞錢和一般人一樣多。
②于是,便下令凡是窩藏盜賊的人家被發現后,一律拆除房子。
小題4:崔安潛:告發和捕捉到一名盜賊,賞錢五百緡;告發同伙的,可免罪,并有和一般人一樣多的賞錢。(1分)李公擇:窩藏盜賊的,一律拆除房子。(1分)
作者的啟示:世上的事情,不能拘泥于書本上,要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通。(2分)
小題1:試題分析:“策”在文言文中是個多義詞,在這里是“策略、謀略”的意思,在“執策而臨之”中是“鞭子”的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A項中的兩個“于”都是“在”的于是;B項中前一個“以”表修飾,后一個“以”是“以為、認為”的意思;C項中的兩個“之”都是“的”的意思;D項中前一個“而”表轉折關系,可理解為“但”,后一個“而”表順承關系。經分析本題應選A、C兩項。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
①句中的關鍵詞有“侶者(同伙)”、“釋(免)”、“其(他的)”、“平人(一般的人)”
②句中的關鍵詞有“乃(于是,就)”、“之(的)”、“遂(于是、就)”、“清(絕跡)”。最后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4:試題分析:崔安潛:“告捕一盜,賞錢五百緡。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告發和捕捉到一名盜賊,賞錢五百緡;告發同伙的,可免罪,并有和一般人一樣多的賞錢)”;李公擇:“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于是,便下令凡是窩藏盜賊的人家被發現后,一律拆除房子。沒過多久,盜賊就絕跡了)”。
作者的啟示:予乃知治世問事,不可泥紙上陳跡。變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我從上述兩件事中認識到,世上的事情,不能拘泥于書本上的記載。可見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通,關鍵還是事在人為。)學生答題時,把文言語句寫成白話文即可。
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2
白居易為左贊善大夫?,盜殺武元衡,京都震擾。居易首上疏,請亟捕賊,刷朝廷恥,以必得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悅,因是貶江州司馬。此《唐書》本傳語也。案是時宰相張弘靖、韋貫之,弘靖不足道,貫之于是為失矣。白集載《與楊虞卿書》云:“左降詔下,明日而東,思欲一陳于左右。去年六月,盜殺右丞相于通衢中,迸血體,磔發肉,所不忍道。合朝震栗,不知所云。仆以書籍以來,未有此事。茍有所見,雖畎畝皂隸之臣,不當默默,況在班列,而能勝其痛憤耶?故武丞相之氣平明絕,仆之書奏午入。兩日之內,滿城知之,其不與者,或語以偽言,或陷以非語,皆曰:‘丞、郎、給、舍、諫官、御史,尚未論請,而贊善大夫何反憂國之甚也!’仆聞此語,退而思之,贊善大夫誠賤冗③耳,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獨進封章,謂之忠,謂之憤,亦無愧矣!謂之妄,謂之狂,又敢逃乎?以此獲辜,顧何如耳,況又不以此為罪名乎!”白之自述如此。然則一時指為出位者,不但宰相而已也。史又曰:“居易母墜井死,而賦《新井篇》,以是左降。”前書所謂不以此為罪名者,是已。
(洪邁《容齋隨筆》)
于是(鄒忌)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魏鄭公①諫止唐太宗封禪②,日:“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奪③。
(節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魏鄭公:魏征。②封禪: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禮。③奪:使之改變。不能奪,無言反駁。
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1)臣之妻私臣( ) (2)皆以美于徐公( )
(2)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 )(4)今有人十年長患( )
漢光武帝征討王郎時,河北地區都叛亂了,只有巨鹿、信都兩地還在堅守,有人建議光武帝可由這兩郡的兵馬護送回長安。只有邳彤不贊同,認為如果按照這個計策行事,不是會白白失去河北地區,更必定驚動三輔嗎。且西行之后,邯鄲的兵馬不肯背棄守城的主將而千里護送,必定會離散逃跑。光武帝被他說服而沒有西行。蘇東坡說:“這是決定東漢興亡的關鍵,邳彤也可被稱之為漢的重臣。”邳彤在云臺眾多將領之中,不被人們認為有與眾不同之處,到蘇東坡這一論斷出現,人們才認識到他的出色。
漢高祖死后,呂后與審食其謀劃說:“將領們以前與皇帝都出身于普通百姓,現在侍奉少主,如果不殺盡他們,天下將會不安定。”因為這個緣故而不發喪。酈商見食其說:“如果真的這樣做,形勢危急了。陳平、灌嬰帶領十萬兵馬鎮守滎陽,樊噲、周勃帶領二十萬兵馬鎮守燕、代,等到聽說皇帝駕崩,諸將都被誅殺,必將都率兵馬回來攻打關中,漢室的滅亡就在眼前。”審食其入朝陳述了酈商說的意思,朝廷才為高祖發喪。大漢的天下面臨危險,幾乎被覆滅,酈商笑談之間,天下平安無事,他的功勞豈不是很大嗎?可是沒有人表彰他讓他得以顯露。等到呂后死,呂祿統領北軍,酈商的兒子酈寄騙呂祿出游,使周勃得以入主北軍。酈氏父子對于漢朝而言可說是決定社稷安穩的重臣。酈寄與劉揭同勸說呂祿交出兵權,到漢文帝論功行賞時,劉揭被封侯賜金,而酈寄卻不被任用,陳平、周勃也不為他說話,他還是不為人所知。后來,酈寄承襲他父親的爵位成為候,又因為獲罪被削奪了爵位,這真可惜呀!
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11
徐陵①《鴛鴦賦》云:“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魯直②《題畫睡鴨》曰:“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全用徐語點化之,末句尤精工。又有《黔南十絕》,盡取白樂天語,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頗有改易處。樂天《寄行簡》詩,凡八韻,后四韻云:“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魯直翦為兩首,其一云:“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云:“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樂天《歲晚》詩七韻,首句云:“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復本源。”魯直改后兩句七字,作“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①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陳文學家。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梁時官,東宮學士,陳時歷任尚書左仆射。他與庾信齊名,世稱“徐庾”。
②黃魯直:即黃庭堅。“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
徐陵在他的《鴛鴦賦》中說:“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黃庭堅《題畫睡鴨》說:“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兩首詩全用徐陵的.詞句加以點化,最后一句尤為精妙工整。又有《黔南十絕》,都是用白樂天的詞句為典故,其中有七篇幾乎完全一樣,其余三篇稍有改動。白樂天的《寄行簡》詩,共八韻,后四韻說:“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饑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合眼到東川。”黃庭堅把它做成兩首詩,其一說:“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到,何用一開顏?”其二說:“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合眼在鄉社!”白樂天的《歲晚》詩共七韻,開頭幾句說:“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復本源。”黃庭堅僅僅改了后兩句的七個字,成為“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容齋隨筆正公守桐廬】相關文章:
容齋隨筆原文及翻譯02-02
《容齋隨筆》原文和譯文11-22
【熱門】《容齋隨筆》原文和譯文01-20
《容齋隨筆·卷十四·有心避禍》原文及翻譯08-24
《容齋隨筆·卷五·韓信周瑜》原文譯文12-09
容齋隨筆·卷九·漢文失材原文和翻譯01-29
寂寂時光,守心自暖雜文隨筆03-22
我的家鄉桐廬作文通用02-27
集知足齋對聯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