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正玩得起勁,“張老師快看,我抓到一個小毛毛。”隨著喊聲,孩子們都擁到麗潔面前。“什么東西我看看。”孩子們像發現了奇寶,都爭搶著看。我走到孩子們中間,麗潔把攥緊的小手松開了,原先是一顆蒲公英種子。
我問小朋友:“這是什么?”“羽絨服里的小毛毛。”“迎春花”“棉花”“小鳥身上的羽毛”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我告訴他們這是蒲公英的種子。同時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它的形狀與顏色,孩子們認真地看著。麗潔說:“它像小傘。”“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說的很好,它是由傘形的絨毛組成的`,每一縷絨毛下都有一粒種子,容易被風吹散,隨風飄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發芽,長成新的蒲公英。”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將這顆蒲公英種子放回空中,孩子們望著飛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興了。
借著戶外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認識了蒲公英,增長了知識。作為幼兒教師應多留心觀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機會,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2
《綱要》指出:注重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藝術教育內容。根據綱要的精神,我園的課題《幼兒繪畫能力的培養》進入了繪畫動物的階段,實驗班(中三班)的繪畫課要畫鵝,為了讓幼兒具有一定的感性知識,老師就組織全班幼兒到新園(分園)觀察鵝的外形特征和鵝的活動情景。
剛到幼兒園門口,孩子都叫起來:“余老師,我們幼兒園有一群鵝。”話音未落有幾個孩子已一擁而上,他們一見到鵝就興奮地拍手呼叫,他們高興極了。孩子們開始興奮地觀察著、討論著:“鵝身上有白色的毛。”“還有羽毛是灰色。”“啊!腳趾間有蹼,一定能游泳。”“它嘴扁扁的又很闊。”“它腿高高的,但是尾巴短。”永祥小朋友說“白鵝,白鵝過來讓我抱抱,好嗎?”;紫婷小朋友說:“我和你握握手。”;凝銳小朋友說:“白鵝過來,我拿東西給你吃。”小朋友們一會兒摸摸鵝的羽毛;一會兒拍拍鵝的翅膀;有的拿青菜喂鵝;有的跟在白鵝的后面,學著白鵝一搖一擺地走路。小朋友們都認真、仔細地觀察鵝的外形特征和鵝活動時的動態。
在第二天鵝的繪畫活動中,老師為了使幼兒能較好地畫出鵝的外形,就把鵝帶到活動室里,孩子們看到鵝,非常地高興,其他班的幼兒也跑過來觀看,那場面是里三層外三層,整間活動室擠得滿滿得,孩子們竊竊私語,有位小朋友說:“鵝有兩個鼻孔。”;另一位大班的小朋友說:“你看,鵝的眼睛是褐色的,頭上有一個紅紅的肉瘤呢。”;有一位小班的小朋友害怕說:“不要靠得太近,它會咬人。”上課鈴響了,其它班的幼兒遲遲不愿離開,他們還想看看這活蹦亂跳的白鵝。而中三班的老師面對七嘴八舌的孩子們,隨即拿出作業紙鼓勵他們給鵝畫像,亮亮小朋友邊畫邊講:“這是鵝的眼睛,但是嘴巴這么長怎么畫?我還想去看一看。”說著,他又跑去認真地觀察起來。“鵝有一個紅紅的肉瘤長在那里?”文琪小朋友叫著,大家又開始仔細觀察。
在孩子的筆下,出現他們精心描繪鵝的場景。他們使出渾身解數,畫出白鵝的.各種各樣的動態:有的畫出兩只鵝在追逐、嬉鬧;有的畫出小朋友和小白鵝一起做游戲;有的畫出鵝媽媽帶著小鵝在草地上吃草;更有趣的是舒燕小朋友畫出小白鵝在開運動會,她把白鵝的細微的特征都畫得唯妙微翹,栩栩如生。整個美術活動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著,它使幼兒具有的知識經驗得到表達和表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活動結束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孩子們看到白鵝時那高興的神態和場面,時常浮現在眼前,我想,當前的孩子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孩子被封閉在單元房中,經常接觸的是電視、錄像、游戲機和電腦,他們缺乏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界生物存在的樂趣,孩子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他們渴望回到大自然的心情也越來越迫切。他們已不滿足于吃好、穿好、玩好的優越的生活;不滿足于看到的是媽媽買回家殺好的雞、鴨和電視上的小動物了,他們渴望親近自然、渴望能與活生生的動物親密的接觸,而今天能夠目睹到這歡蹦亂跳的大白鵝,能不讓他們興奮嗎?
正如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所說“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請老師、家長們,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吧,那兒是個美妙的課堂,幼兒在大自然中不僅學會觀察,而且會學習思考、學習探索;帶孩子走進大自然,不僅能增長他們的知識經驗,促進他們的各種能力的發展,而且能豐富幼兒整個的精神境界,培養他們真、善、美的心靈,在他們的幼小心靈中播撒著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種子,從而促進孩子健康和諧地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3
到哈佛園五班時,孫文博笑著走過來,雙手攏在嘴邊,趴到我耳邊煞有介事地對我說:“臧老師,我和你說個事。”呦,平日嘰嘰喳喳的孫文博今天怎么這么一本正經?莫非有什么重要事要和我說?我特意再往下彎彎腰,使勁豎了豎耳朵靜聽,“我的姥爺也姓畢,我也。”“哈哈哈”一旁的.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七嘴八舌的對我說:“臧老師,我也有一個姓畢的姥爺。”“臧老師,我的姥爺也姓畢。”。這些小調皮,竟然忽悠老師,于是我也一本正經地對他們說:“孩子們,我也和你們說個事,我的姥爺也姓畢。”“哈哈哈。”“呵呵呵。”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是啊,生活需要歡笑,今年春晚趙本山、畢福劍、小沈陽主演的小品《不差錢》火了,小沈陽也出名了,里面的一些話語也成為流行語言,大人小孩一張嘴就是小品中的話語,一伸手就是小品種的動作。就連我們幼兒園也不例外。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4
這天張海苒的媽媽來送孩子時告訴我,張海苒昨日回家說:“這天方老師表揚我了,還獎給我一朵小紅花!”我明白表揚對于幼小的孩子意味著什么,但真沒想到張海苒竟這么在意我對她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在這以前我幾乎沒怎樣注意她,更談不上什么表揚了。
張海苒在早幼兒園不太愛說話,上課也不太愛回答問題,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平時我也不太注意她,幾乎沒批評過她,表揚更沒有幾次,所以,我也常認為這樣的孩子沒什么問題。她那么讓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因為做了好多年教師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為了維護群眾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行為問題突出的孩子費勁心機,以求得他的轉變和進步,但卻忽視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靜的、讓人省心的孩子。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5
怡菲是個性格有點像男孩子的小女孩。凡是教過她的老師沒有不頭疼的。
她個頭不高,在班里眾多高大的孩子中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卻特別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鉆桌子、上椅子是常事。尤其是午睡時,她不但自己不睡,還會抓抓這個,捏捏那個,弄的其他下朋友無法入睡。沒辦法,為了能讓她安靜入睡,每天我都會抓著她的小手,輕拍著她,看著她入睡,慢慢地她改掉了一些不良的壞習慣。
漸漸地我發現怡菲雖然有些調皮,但卻很聰明也很有愛心。常常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一些事情,因此我常常表揚她。每每聽到我的表揚,他會更加努力地去表現自己,我很欣慰。漸漸的將目光轉向其他幼兒。
一天,班里的鞠欣諾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小裙子。我將她叫到眼前,夸了她幾句,順便幫她梳理了一下亂糟糟的.頭發并和她聊了幾句。誰知這時怡菲大哭了起來,我一愣,忙走到她身邊問她怎么了?她抽泣著說我不喜歡她、喜歡鞠欣諾了。我笑了,一把將她摟在懷里對她說:“怎么會不喜歡呢?你們都是老師的寶貝呀。”聽我這么一說,怡菲破涕而笑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希望被關愛,做老師的寶貝。由于怡菲的進步,漸漸淡出了我的視線,讓她誤以為老師不在喜歡她了。而我想對他們說的是:“老師永遠愛你們。”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6
玉章是一個好動的孩子,由于家長的管理不當,構成了孩子自以為是的性格,經常和小朋友鬧事,之后還要來個“惡人先告狀”。小朋友和老師都不喜歡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堅信如果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教育,必須會有起色。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次活動中,他過來告狀,我就先讓他說個夠,當時不表態,對他進行冷處理,等他激動的情緒平息了,注意力開始轉移了,這時再把他叫過來,明確地指出他的錯誤所在,并且事后與家長取得聯系,要求他們配合老師指出他的過錯,這種方式切中要害,慢慢地,玉章變了,變得乖巧多了,也聽話了,講理了。
看到他的這些變化,我很欣慰。是的,孩子本質不壞,只是沒有引導好,今后他會從其他小朋友中得到友誼,會比以前更快樂,而我也有了成就感,也很快樂。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7
《顏色小分隊》的活動早已結束,將材料投入到區角中,吸引著孩子們去操作。自由活動的時間了,那里一直有孩子光顧,發現,按規律進行操作的孩子不多。
活動手冊上的操作作業完成了,完成批改后,發現孩子們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有的孩子能快速地完成,且對又好,一半孩子能正確做對四個層次的任務,其他的孩子有點能掌握三個類別的,有的掌握2個類別的,只有3名孩子只掌握了一個類別的題目,其中2名孩子是新生,而另一名是班中年齡較大的孩子浩浩,語言表達能力不錯,而數概念不敏感,這次學習的有關規律的內容更不行了。
分析了他操作的結果,發現他掌握的是紅黃紅黃……的規律,我們小班時就已經進行過學習,而三個顏色的.排序:紅黃藍紅黃藍……他就不能掌握了。利用放學以及晨間的時間,分別和他的媽媽和爸爸進行了交流,在肯定他強項的同時指出了他的不足,希望能提高他對數學的敏銳度。
下課對他提出了要求,在操作區穿一條有三種顏色相間的項鏈,那個區我規定了幾名孩子進入(掌握得不佳的孩子),并請了一位小老師去幫助他們。餐點后,他很早就進入了操作區,自己先穿了幾個珠子,接著就在尋求幫助,“陽陽快來呀……”一會兒又聽到了他的求助聲,是不是還將作品拿到我的面前來求證自己的對錯,不知是什么緣故,開始他錯的次數真的很多,我們一起再次從下往上來觀察珠子的顏色,重復著句子“紅黃藍紅黃……”,餐點后的時間他全部花在了這里,一條項鏈穿成功了,我在集體面前表揚了他。
飯后沒有固定的要求,他又來到了那里,拿起了線準備開始,我連忙過去,指導他前面顏色的選擇,采用了“綠黃紅綠黃……”,接下來的時間,沒有人幫助他,他自己耐心地穿著,有時會舉起來讓我去確認一下正確率,這次他的操作用去的時間少了很多,且正確率也提高了,真的很高興他這一天的表現,真的是個積極而要上進的孩子。對于能力弱的孩子我們要給以更多的幫助,特別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給與指導,讓每位孩子都能發展。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8
我們班的強強小朋友長得白白凈凈,十分招人喜歡,可他總是控制不了自我的行為,不是碰碰這個、就是推推那個,常常精心準備的一個活動不是被這個小朋友的告狀聲破壞掉,就是被那個小朋友的哭聲搞得無法進行。于是,受批評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之后,我想了一個辦法,轉變他的方案就出臺了。那就是,我把強強的表現記錄下來,編成小故事,有小朋友們表演,再由“觀眾”評出對錯。強強認識到了自我的錯誤,漸漸的強強變了,不再調皮了,上課認真聽講了,老師和小朋友越來越喜歡他了。
其實,孩子的`調皮也是另一種美,相信孩子,我們就應用愛的目光和行動去幫忙他、改變他,相信他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參天大樹。
我們班的國大淼小朋友個性聽話,上課十分認真,也不跟別的小朋友胡鬧。就是有一點,平時不愛說話,總喜歡自我一個人靜靜的玩,而且自尊心個性強。
如果她一向這樣下去,必定會為她的將來產生必須的影響。所以,我決定給她改掉這個壞毛病。我首先鼓勵別的小朋友主動和她玩。問她:別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興嗎?那你去跟別的小朋友玩,他們會怎樣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且也主動的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過了一段時間國大淼小朋友開朗多了,也愛說愛笑了,還交了好幾個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興,家長對她的改變也很高興。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9
離園時,我往外帶大三班往西走的孩子,時間一長,漸漸地和孩子們熟悉了,孩子們對我也有了感情。因為有時帶隊出去后,需要在路邊等一會家長才來接,所以在等家長的空中,孩子們就和我無所不談,家中的事、幼兒園里的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事、路上的`見聞等等,在園內上了半天課,此時,我也樂于做一個專心的聽眾,而融入了孩子們當中。但是,使我最樂于接受的還是做游戲,劉超教我做的拍手游戲,使我終生難忘。
那是一天下午離園時,我帶隊到了門口西邊,正和孩子們一起等家長,劉超靠近問我:“臧老師,你會做這個游戲嗎?”我問:“什么游戲?”孩子用手握住我的手說:“我教教你。”說完,小手拍起來,一邊拍著,一邊說著:“賽賽賽,土豆土豆絲絲,土豆土豆背背,土豆絲,土豆背,土豆絲背。”原來是一個拍手游戲,孩子很投入,小手靈活的上下、左右翻轉,表演的很精彩,我來了興致,請劉超教教我,于是,師生在路邊玩起了游戲。
游戲中,孩子高興之情溢于言表,我也好象回到了童年,自此以后,我們經常玩這個游戲。
“劉超教我做游戲”是我和其他老師經常念叨的話題。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0
到哈佛園五班時,孫文博笑著走過來,雙手攏在嘴邊,趴到我耳邊煞有介事地對我說:“臧老師,我和你說個事。”呦,平日嘰嘰喳喳的孫文博今天怎么這么一本正經?莫非有什么重要事要和我說?我特意再往下彎彎腰,使勁豎了豎耳朵靜聽,“我的姥爺也姓畢,我也......”“哈哈哈......”一旁的'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七嘴八舌的對我說:“臧老師,我也有一個姓畢的姥爺”“臧老師,我的姥爺也姓畢”......。這些小調皮,竟然忽悠老師,于是我也一本正經地對他們說:“孩子們,我也和你們說個事,我的姥爺也姓畢......”“哈哈哈......”“呵呵呵......”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是啊,生活需要歡笑,今年春晚趙本山、畢福劍、小沈陽主演的小品《不差錢》火了,小沈陽也出名了,里面的一些話語也成為流行語言,大人小孩一張嘴就是小品中的話語,一伸手就是小品種的動作。就連我們幼兒園也不例外。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1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我班幼兒尹中玉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訴大家,但是與小朋友在一起時,又說又笑,由此看來其實她不內向。在活動中我有意的經常提問她,以為多提問多鼓勵她就會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還是不起作用。
遇到這樣的幼兒,經過仔細分析,我實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師幼關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構成良好的教育基礎,幼兒就會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家長就應配合老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潛力,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造表達表現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快樂,塑造自信。既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鼓勵。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讓幼兒在支持、鼓勵中去創造表現,相信更適宜。用自我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現像尹中玉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欲。幫忙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老師說:“沒什么,試一試,錯了也沒關系。”如對幼兒說:“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這樣認為的。”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還能夠用獎勵小紅花等方法激發孩子去表現,再者孩子需要時也能夠給他一點提示。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2
這天孩子們出去喝水時,突然飛進來一只蜻蜓,那是一只漂亮的紅蜻蜓,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翅膀,飛上飛下的.直惹得孩子們爭相追逐它。此刻想讓場面安靜下來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大聲說:“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明白它是一種什么昆蟲?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它是專門吃蚊子的英雄。叫蜻蜓。”“真的嗎?老師,蚊子可壞了,它都叮了我好幾個皰。”“對呀,它還能傳播疾病呢。”聽了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我補充說:“蜻蜓的寶寶也吃蚊子的寶寶呢,真是大大的英雄,所以說它是一種益蟲,我們要好好保護它。讓它多吃壞蚊子。”噢,我們懂了,孩子們回到了自我的位子上。
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并不難,只要我們抓住機會,利用身邊發生的小插曲,同樣能起到非一般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13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說多了似乎也就習以為常,沒有什么特殊之處。其實,細細一推敲,它正是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系。
我們能夠將關系親密的人稱為“朋友”,那我們每一天親切的稱幼兒為“小朋友”時,不是也就應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只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才會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征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進步,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為。
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系帶給的支持最易于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03-08
幼兒園大班的教育工作隨筆12-17
教育工作隨筆11-07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6篇)03-13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7篇)02-13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7篇02-13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精選21篇)02-14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6篇03-12
幼兒園教育工作隨筆匯編7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