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溫暖的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1
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總以為一切溫暖來自我們體外,殊不知有一種溫暖來自自身。
我們的心就像是一顆太陽,當我們處于寒冷、孤獨時,我們也可以溫暖自己。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想著放棄,放棄了,你就完全輸了,只要不放棄,總有一錢的希望。我們對生活要抱有樂觀的態度,就不會覺得難過了。就如我們在學校里學習,上一節課。或許當你認真聽了,你收獲了知識,這節課也過得快;你不聽課,課堂上,你也做不了小動作,反而覺得這節課很難熬。何不認認真真地去聽課,這樣一想,或許在學校里的日子,也就不那么難熬。這也許就是來自自身的一種溫暖。
當我們被身邊的同學或朋友冷落了,我們并不要因為這些事而去難過,我們要往好的地方去想,或許是她們太忙,忙著學習,或許又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然后去改正自身的缺點,而不是一味地去責備她們。這樣想想或許心里會好受許多。還有一些留守兒童,總是去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有陪伴在自己的身邊,若換個角度想想,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父母沒有陪在我們身邊,是因為他們在為我們的生活而奔波,其實他們也不想,是生活所迫,他們才不得不離開我們外出打工,他們也非常辛苦,我們應該更加懂事,不讓他們擔心才對,想到他們為了我們而在外面打工的模樣,我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冬日里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可是晚上,太陽下山后,我們的身體上會感到寒冷。身上的`寒冷不難驅除,真正難驅除的是心靈上的寒冷。當我們想到快樂的事,就不會覺得寒冷了,反而會有一陣暖流流過身體。當一個人處于一個陌生的環境、集體中,就會感覺融入不了這個環境或集體,就會心生一種孤獨感,但在這個時候,你多想想親人和朋友,就不會覺得孤獨、寒冷。
我們的心就如一顆太陽,一只火爐,當我們處于孤獨、寒冷時,我們自己也能夠溫暖自己,這就是來自自身的溫暖。
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2
上了初中后媽媽便規定我每天六點起床,這樣每天早上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復習預習下功課,我也只是無奈的吐吐舌頭,淡定的接受這一“滴滴滴……”煩人的鬧鈴在六點鐘準時響起了我皺著眉頭,從暖和的被窩里抽出一只手,不耐煩地拍停它,心想再睡會兒吧!誰知才剛跟周公約會不久,媽媽便沖進我的房間,大聲嚷嚷,硬是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拉了出來。眼前是媽媽生氣的模樣,耳邊也滿是媽媽的嘮叨,不知怎的,心中有一種滿足感,直暖心窩,拿起鬧鐘一看六點十分。
從此之后,每天早上都會出現同樣的一幕,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這樣的作息規律,六點的鬧鐘一響,我便自然蘇醒,但是奇怪的是,我仍會按停鬧鐘繼續睡,直到媽媽怒氣沖沖地來叫醒我。所以我總是六點十分準時起床,一開始我把它歸咎于自己的懶惰。直到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按停,六點的鬧鈴,在床上百無聊賴地等著媽媽來叫我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六點十分,十一分,十二分,十五分過去了,我心里泛起一陣的不嘀咕起忍不住起床。我推開媽媽臥室的門,媽媽疲憊地躺在床上臉色看起來不是很好。媽媽一臉驚訝的看著我說:“你已經起來了,我今天不舒服,你自己快去洗臉刷牙。”我一邊囑咐媽媽好好休息,一邊若有所思地關上房門。為什么我已經醒了,卻仍等著媽媽來叫我?為什么媽媽一次沒叫我,我便會如此不安?想必有些原因。原來我只是想要溫暖,每天早上的問候,即便媽媽有時帶著些許怒意,但我知道有個人在關心我,原來媽媽沒找對我的催促令我這般感動,這般溫暖。原來溫暖這么簡單,無處不在,只是人們往往忽略。只是將它當成一種習慣,原來習慣那么可怕,那些我們從不曾在意的理所當然,一旦有所改變,我們會如此不安?想到這里,我不由對自己幼稚的舉動感到可笑,同時也感到了溫暖。
醫生的時光,該會有多少個溫暖,串聯那些雖然一眾急事卻潮濕我眼眸的紛紛感念,都會在心中漸漸累積,成為最凝重,最美麗的溫暖,任歲月侵蝕,心境變遷,永不會漠視,永遠珍惜。
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3
南非第一任總統曼德拉曾說過:“人生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于總處于頂端,而是在墜落后能夠再度升起,我欣賞這種有彈性的人生態度快樂地經歷風雨,笑對人生。”我本人很欣賞這句話,因為它告訴我們:當我們處于寒冷、孤獨、寂寞的時候,不一定要靠別人來溫暖我們,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溫暖自己,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新東方學校掌門人俞敏洪曾經歷過兩次對自己人生有著重要意義的失敗。一次是高考失利,一次是出國留學夢的破滅。這兩次失敗都給俞敏洪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也讓他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黑暗之中,幾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最終,經過不斷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他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可見,失敗固然不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它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力,鍛煉我們的耐心,激發我們的.斗志。俞敏洪正是憑借這種頑強的意志力,溫暖了他自己,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人生。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真可謂“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在經歷那多的磨難之后,王勃并沒有整日以酒為伴,就此消沉下去,而是以自身寬闊的胸襟去面對挫折,笑對人生。試想,如果王勃沒有這種開朗豁達的胸懷,不能自己溫暖自己,又怎能寫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
20xx年的羽毛球世錦賽是一場令人值得期待的比賽,因為是李宗偉與林丹的對決。李宗偉曾經輸給林丹很多次,所以很多人認為李宗偉不敢再與林丹比賽了。但是李宗偉自己不放棄,自己溫暖自己,自己給自己鼓勵。雖然這次比賽還是輸了,但李宗偉這種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的精神無不讓人感動。
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殊不知,關鍵時刻,我們自己鼓勵自己比他人來幫助自己來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關于溫暖的初一隨筆4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溫暖,只有“有心”的人才會發現。
初一到初二,已經兩年了。我們一班所有的老師、同學,相處了兩年了。有喜、有悲、有樂、有哀,但,更多的是溫暖。
還記得,初一時的廣播體操,那是的我們總是懶懶散散的,怎么練也練不好。最后,連很有耐心的陳老師也說放棄了。那時,我們才醒悟。那時,我們才懂得陳老師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原來,這句話一點也沒錯,人就是這樣的。那天晚上,是老師值日的,可是她沒來。當時,我們都知道老師真的生氣了。之后,我們幾個班干部商量過后,決定明天早上6:00全體同學到運動場練習。早上的時候,我們還以為很多同學會不來的,可是大家都來了。才發現,一班是一個很團結的集體,一班是一個充滿溫暖的集體。人齊后,我們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媽媽,對不起。如果你愿意的話,請到運動場看看。”雖然那天并沒有見到老師的身影,但,我們知道老師一定站在某個角落看著我們,看著我們成長、懂事的。也許,這并不怎樣,可是在我看來,這凝聚著師生間的情感,很溫暖、很溫暖。
升上初二,陳老師你已經不是我們的班主任了,連教科老師也不是了。那時,我們哭了,甚至很恨學校。恨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哪怕陳老師只做我們的語文老師也好啊!前幾個星期,我們還是不適應的。后來,我們慢慢的開始適應了。因為我們知道,陳老師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我們,我們也不能讓陳老師失望。9月10號是教師節,我和幾個同學決定了去看望陳老師。來到老師家,有一種久違的`感覺。雖然在學校可以見面,但距離似乎好遠、很遠。跟老師坐下來閑聊,真的比以前她是班主任的時候還多話啊!我們聊了整個下午,有說有笑的。那場景就像是,出遠門的孩子剛回家,向媽媽訴說心中的話,是多么的溫暖的。
斷地成長的,可能會經歷許多,也會忘記許多,但依然會記得那感動的瞬間、溫暖的時刻。
【溫暖的初一隨筆】相關文章:
初一有關溫暖的隨筆04-02
有關溫暖的隨筆12-08
溫暖親情隨筆12-04
溫暖的親情隨筆12-02
初一暑假隨筆11-28
隨筆暑假初一11-18
(精選)初一暑假隨筆08-14
[精選]初一暑假隨筆08-12
是誰-初一隨筆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