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章壽州隨筆書解
詩人陳巨飛說:“壽州屬水,八公山屬木。”城市有山有水就有了靈性,山水兼備的壽州不僅屬水、屬木,因了淮南王劉安的故事也屬道。水木清華,因道更深邃。幾千年前發生的歷史事件,文人墨客留下的筆跡,構成了最美的詩意家鄉、最美的情節和最美的夢境。在有著古老文化歷史的壽州,人與自然是那樣的和諧。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可以不逛鬧市,卻不能不走城墻;可以不進健身房,卻不能不爬八公山。
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壽縣信息中心主編的“文化壽州叢書”《八公山漫話》、《壽州隨筆》已與我們見面。這是繼趙陽先生散文集《城墻跟下》后壽縣文學界推出的第二部、第三部力作。兩部書的問世,再一次展現出楚都大地濃郁的文化內涵。這些作品沒有矯揉做作,大都是用自己靈魂深處的柔情,觸摸這方土地,呵愛自己的家鄉。有人褒揚有加:“如果你來壽縣,你不需要旅行必備的文化地圖,只要優雅的攜帶此書,就可以縱情山水古城之間,追尋文化的足跡。”
我不知道馬育良先生是誰,但我知道馬先生的《千秋壽春城》。該篇作品被列為《壽州隨筆》“歷史跫音”的首篇,文章從壽春城先秦時代說起,到秦漢隋唐,到兩宋明清篇,及至當代,條理清晰,筆墨厚重,思想深邃,氣魄宏大,讓我重新了解了這個生活30多年的古城。“當已經極度沮喪的考烈王面對八公山下淮水之濱,親身感受著其不減昔日規模和繁華的時候,一位君王氣吞山河的萬丈熊焰在胸中熊熊燃燒......”美妙的開篇,將讀者一下子帶入歷史文化長河中,上下五千年的追溯,近至當下關于浮華與喧囂的哲思,引發讀者多少感嘆并予人啟迪。通過尋找歷史與現實間的契合點,先生將古老壽州文化的魅力,用散文的筆觸作了非常到位的闡釋。
《八公山漫話》、《壽州隨筆》共同收錄了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八公山下》,由此可見該篇文章對壽縣歷史文化發展和繼承所具備的特殊意義。“這座被挖得滿目瘡痍的八公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名山。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八公山下,草本皆兵’,這座山已經進入‘公共語匯系統’。中國歷史那么長,能夠進入‘公共語匯系統’的山水很少。八公山,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的主要活動地,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這里誕生的。它與中國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緊緊連在一起。因此,八公山必須受到保護。至少在漢代,它是創建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樸實的語言,其情也真,其意也摯,深深地打動了壽縣人民的心,也鼓舞著政府帶領廣大干群打造文化名山的氣魄與決心。
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在為生活奔走謀拼。然在壽州這方熱土上,有一群人寄情于家鄉的山水,用文字抒發著愛戀,書寫著這一縷縷氤氳不絕的文香。他們給自己的心靈尋了個靜謐的安放之所,也給我們的靈魂找了個繁花似錦的“后花園”。沒有故鄉的人尋找天堂,有故鄉的人回到故鄉。作為一個壽縣人有故鄉卻不能回時,《文化壽州》一書攜你返鄉!
【文章壽州隨筆書解】相關文章:
空明隨筆文章11-13
文章隨筆200字10-08
心情文章隨筆(精選24篇)11-13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隨筆11-14
文章千古事隨筆11-13
散文隨筆文章(精選25篇)04-26
散文隨筆文章(通用13篇)08-29
描寫月光的隨筆文章(通用10篇)10-31
錯落在流年中未解的執迷隨筆(通用10篇)08-27
幼兒園教育的隨筆文章(通用27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