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遺忘的隨筆散文
在農村,掙扎了一輩子、拼搏了一輩子、勞作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的父親母親,沒有休息期,沒有退休期,沒有養老期,越發像炕頭的鐘表,只有噠噠噠向前行進,方可證明自己的存在;宛若滔滔不絕的長江水,唯有不停息、不干涸,才能凸顯自己的博大和無畏。
農村,兒子兒媳外出務工,家里家外都有老人照管。老年人是鐘表,是晨起的鈴聲,東方出現魚肚白時,就醒了,他們知道雄雞啥時叫頭遍,啥時叫二遍。第幾遍起身生火燒水,第幾遍給牲畜添草加料,第幾遍叫起上學的學生,全然不需定時定鈴。老人的早餐很簡單,一碗開水就蒸饃,或荷包蛋泡饃足以,也有喝奶茶的,僅是開水沖少許奶粉而已,食不飽,還缺營養。草草早飯后,料理家畜家禽。把個鐘頭后,提了水壺饅頭,關門上鎖下地干農活。莊稼地里的活,多的像天上的云朵或田埂上的芨芨草,數不清,數不完。中午時分,佝僂著身軀匆匆回家給學生做午飯。現代家電使不慣,手頭拮據不寬裕,上街買菜不方便,復雜的飯菜做不出,即使頗為簡單的飯菜也須花費很大的功夫,畢竟人老了,手腳不怎么麻利。飯后洗刷碗具,料理家務,復又鎖門下地干農活。下午的太陽毒辣辣的,老人是顧不上搭理的,只關心田里的活計做完了多少。弱不禁風的脊背馱著太陽,從東頭走到西頭,老人是不計算時間的,他們知道,水壺里的水喝光,地頭的饃吃盡,就該是回家的時候了。黃昏將近,老人馱著疲憊、馱著無聊、馱著寂寞和無奈回家。照舊重復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把火的生活。晚飯后,孫子嬉鬧的正酣,老人半就著身子斜靠在炕邊早已打起了瞌睡,孫子的一聲尖叫,嚇得老人差點掉下炕來。孫子玩耍夠沒了聲響,老人才熄了燈。院子也靜悄悄的睡著了。
城里的老人清早伴著悅耳的音樂鈴聲起床,穿著運動裝,漫步街道或廣場跳舞健身,或耍劍,或舞扇,或跳健身操,或散步,怡然自樂,毫無顧忌。早操后,回家梳洗打扮,整裝吃飯,或牛奶,或油條,或荷包蛋,或面包,輕松自然,無憂無慮。早餐后,打傘出門逛街散步,熱了,喝喝冷飲,品品茶;累了,公園坐坐減減乏。中午進門電氣化,飯后午休差不下。日頭偏西走出門,麻將攤上時光流。晚飯麻煩上酒樓,酒足飯飽上街游。夜黑燈亮人忽悠,晝夜不分倒著流。
冬天的農村,最閑不住的就屬老人。年輕人呆不住,不甘寂寞,好熱鬧,喜時髦。成天家里不見人。家務、家事靠老人。老人照例是忙里忙外,進了廚房進圈棚,照了子女顧牲口。額上的溝越來越多,越來越深;臉上的皺愈來愈密,愈來愈顯。手指開著娃嘴似的裂縫,沒有愈合的時候。吃肉沒牙,看電視沒眼神,湊熱鬧閑俗氣,想出門沒工具。守著腳下的黃土地,見天望著屋角的藍天,外面的世界很遙遠,很遙遠。仿佛在另外一個世界。農村的老人向往、憧憬城里的生活。做夢都做城里人,但夢了一輩子還是夢。很羨慕、稀罕、尊敬城里人。
城里老人冬季不穿棉衣,閑臃腫,難看。呆在家里皆要涂脂抹粉,穿紅裹綠。出了門,里三層外三層,直裹的找不見自己的頭,尋不見自己的腳。平日喜好照鏡子,一照一個紅嘴唇,一照一個鬼妖臉。嚇得自己直申舌頭。外面的世界知道的比自己家里多,晚上做個夢,白天就想實現。城里人喜歡農村,但不向往、憧憬農村生活。做夢也不想做鄉里人,委實做了一輩子城里人。很嫌棄、厭煩、鄙視鄉里人。
鄉里人,年少時就立志做個城里人,年老了,還在鄉里。夜里做夢,成了城里人,高興的笑了。夢醒了,老人對孫子說,好好學習,好好成才,長大了力爭做個城里人。在子子孫孫一輩一輩的不懈努力下,都飛到城里去了。老人依舊堅守著、眷戀著黃土地,家里來的熟悉身影越來越稀,越來越少。
老人寂寞慣了,也孤獨慣了,不再盼望熟悉身影的到來和光臨。
老人獨守家園,足不出戶,甘守寂寞。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比做城里人更理想的歸宿。
【遺忘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遺忘的隨筆12-28
學會遺忘隨筆12-20
散文的隨筆11-08
散文精選經典散文隨筆10-26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有關散文隨筆的經典散文10-26
清明隨筆散文11-05
散文d隨筆06-25
隨筆優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