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娘家那點事 隨筆散文
二妹回來了,二妹從上海回來了,期盼已久的回家,讓我們都很高興,小侄兒宇航為此已哭鬧兩次了,天天吵著去接二姨,小家伙幼兒園提前“畢業”了,幾百塊學費,晚去早回,懶懶散散的就拿回一張"獎狀"算完事了,讀書,還就幼兒園好玩,沒壓力。
前兩天的綿雨,路滑,媽媽摔了一跤,急壞了我和三妹,妹弟,要知道媽媽的身體本來就胖,快60的人了,又是高血壓又是糖尿病的,萬一摔一跤起不來,我們家少了很多快樂不說,那后果可想而知,照片子,查血,肌肉損傷,幸運的是媽媽沒什么大事,但她自己感覺不行,痛得很難受,醫生沒說輸液,媽媽要求輸液,哎,老年人,上了年紀也怕病啊,總怕自己得了病沒能及時醫治,也就由著她吧,輸液就輸液,一輸又得一個禮拜,我們不是醫生也不懂到底輸液好還是不輸液好,雖然有做醫生的朋友告訴我,沒必要輸液反而會引起副作用,怕老人以為我們怕花錢,也只能依著她,這不,二妹聽說“老佛爺”身體欠安,特提前回來了。
咱家媽媽為什么有“老佛爺”的美譽,因為從小家里爸爸不作主,通常都是媽媽說了算,爸爸只管掙錢,勞作,媽媽負責管錢,照顧打扮我們三姐妹,無論我們吃穿,生病了,都是媽媽給我們買,帶我們看病,媽媽是最愛我們的,也是對我們最兇的,對我們的打罵管教都是出了名的,也多多少少有因為我們三姐妹是女孩而受了不少委屈吧,總想管教嚴點,讓我們爭氣點,可我們那時候也并未完全理解媽媽的苦心,的確也闖了不少的禍。媽媽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美女,身材好,留一頭烏黑的頭發長到后腳跟頭,羨慕了好多人,家里現在都還保存媽媽年輕時候的那張黑白照,媽媽到后來的發福,因為吃了藥的副作用,胖到腰圍三尺,在行動上比較緩慢,慈眉善目,在咱家就成了“老佛爺”,值得慶幸的是我的身材沒像“老佛爺”那樣發展。
爸爸曾經當過兵,也常常懷念當兵的時候,依爸爸那剛強火爆的脾氣,是那種喜歡沖鋒上陣不懂謀略的人,在家里的位置是個軍官,也是空頭頭銜的人,沒有實際的兵權,爸爸把兵權都交給了“老佛爺”,說女兒們都是媽媽的事,在媽媽的管轄范圍,媽媽就那樣又成了女兒國的“國王”了,做“國王”雖然辛苦點,但也值得,每次過年過節,兒女們給父母的錢,媽媽總會扣留爸爸一半,爸爸也習慣假裝悲哀無奈的感嘆,遇上了“周扒皮”O(∩_∩)O哈哈~。
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在家里,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相同的,但對最小的總是特別溺愛,所以家里有個出名的“刁蠻公主”,“刁蠻公主”幸運的是遇上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好好先生”,他們的甜蜜幸福也如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的浪漫愛情。做為老大的我,一直對最小的他們懷著一份感激,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這點,三妹和三妹弟是做得最好的,三妹從小對媽媽特別依賴,在媽媽面前撒嬌慣了,不像我和二妹,從來沒有在媽媽面前撒嬌的機會,三妹和三妹弟是媽媽最貼心的人,常常去哪里,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司機,我們以正事或忙為借口也好,反正是陪在父母身邊很少的人,我也很想放下許多事情,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他們,可父母都很能理解我們創業的艱難,盡可能的不通知麻煩我們,這也是父母支持我們,對我們的一種愛。
媽媽輸液的這兩天,姐妹們團聚,圍繞在媽媽的身邊,有人看著媽媽用羨慕的眼神說:“還是生女兒好啊”看她那精神狀態,似乎感覺好多了?晚上回家吃飯,一家老老小小,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忙得不亦樂乎,看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孫猴子,沒一刻停閑,我們這輩全是女兒,他們下一輩全是調皮蛋,還真成了鮮明的對比,嗚呼,哀哉,咱怎么這么命苦,那么大的“鴨梨”。
再說咱家那位“冷酷”的“門神”,也并非真的冷酷,每次哪怕買條魚,也叫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那次去資中安裝兩天,沒想到我們,也想到給爸爸買了10斤酒,說是資中附近一個酒廠,很正宗的味道耶。咱娘家那點事情還真多,還想說說那位傳奇的“胖子”,個子1米8,二妹為什么叫“胖子”,還真特別也挺習慣的哦,呵呵O(∩_∩)O~,由于時間關系,下次再來說娘家那又臭又長的故事吧。
【娘家那點事 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元宵那點事作文范文05-04
散文精選經典散文隨筆10-26
散文的隨筆11-08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有關散文隨筆的經典散文10-26
散文d隨筆06-25
隨筆優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
經典散文隨筆10-26
清明隨筆散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