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
前輩把我叫到了辦公室,那時的他正坐在椅子上,隔著窗戶,靜靜地看向遠方的草原,見我來了,這才回過神來,對我說道:“加油,記住我教你的操作要點,去吧!”他并沒有提及她的事情,我也不好意思去過問,只能默默地離開了。我坐車到了發射基地,起重架已將鉆頭指向地面,尾部的四個推進器已躍躍欲試。我進入艙體,看到另外兩人已穩坐在椅子上。我隨即坐了下來,剛系好綁定帶,飛船便開始顫動,很快我們進入了地表層。隨著科技的發展,震感不是很強烈,我很快便在座椅上入睡了。一覺醒來,我們已深入到地心層,黑色的液體黏在窗上,我不由得有些惡心。
飛船很快潛到了7800千米的地方,紅外線探測儀顯示察覺到了生命跡象,我們調整航向,朝那里駛去。慢慢的,一個咖啡色的圓柱體映入眼前,上面斑駁的噴漆仍然能辨識出“日落六號”的字樣,終于找到她了。我們企圖用磁力把它吸過來,但地核的引力遠遠大于飛船的磁力,沒有成功。我們只好切換成手動對接模式,把艙口對準“日落六號”的尾部,鏟除附著在外面的地核物質,然后鎖定對接口。對接程序完成后,我推開了“日落六號”的艙門,艙內一片漆黑,我打開手電筒,發現文件、生活物品散落一地,艙內寂靜無聲,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難道她已經……。一剎那,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們還是來晚了,我不由擔心如果沒能把她帶回去,前輩會不會瘋掉。這20年里,他除了工作,就是靜靜的仰望遠處的草原,期待著她的出現。
這時,旁邊的同伴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睡袋里好像有東西。”我拉開睡袋,發現里面躺著一位熟睡的女士,她被手電筒的強光照醒了,沒錯,是她,我們終于找到她了,她還活著。很快,我們向她做了自我介紹,她一時驚喜的說不出話來。返回的途中,我們一直不停的聊著,我暗自感嘆道:“歲月催人老,20年的時間,一個人獨自堅守,太不容易了,她也比照片上蒼老了很多呀!”
隨著“轟隆”一聲,我們返回了地表。當我帶著他邁出艙門的那一刻,前輩激動的沖上前來,一把摟住了她,久久沒有分開,兩人的淚如雨下,這時的淚水已代替了千言萬語。
之后,他們組建了家庭,在草原上定居下來,平靜而幸福的生活,每天都一起迎接美好的日出。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2
第一次太空飛行一個半世紀后,人類開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險,這種探險的首次嘗試就是落日系列地航飛船。
落日一號首發時,潛入地層,只在潛入點留下了一個巖漿的小湖泊,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方圓百里都能感到飛機傳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動。落日一號成功完成了地面航行。
落日工程從一至五艘成功完成地層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號的.航行開始很順利,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出現意外事故,其中小女孩就在落日六號里。飛船誤入地核區域,企圖想從這個區域逃出去,但發動機在地層中失去了動力,就這樣,落日六號向地面沉下去。
飛船誤入地核,就像登月飛船迷失于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雖然飛船被裹在厚重的物質中,周圍不像外太空可以看到恒星宇宙,都是高達5000攝氏度的溫度。但是他們,仍堅持在這個不到10立方米的悶熱控制艙工作著。
不久,兩名地行員不幸受傷相繼去世,在落日六號只剩下小女孩一人了。小女孩靠著中微子傳感眼鏡來保持與外界的聯系,但只能維持兩個月,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50~80年,她將在這個不到10立方米的世界里度過自己的余生。
小女孩知道自己可能沒救了,于是請求主任讓我帶著傳感器,帶著她的眼睛去看草原,可惜她沒有看到最后的日出。在他與地面最后通信的錄音,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她樂觀的說道:
今后,我會按照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將來,也許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并同它對接,但愿那時我要留下來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現在已適應這里,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那里每一朵小花呢
她可以選擇自殺來解脫自己,擺脫這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但他卻選擇在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堅持工作;她可以自由輝煌的度過一生,但卻愿意在這里度過自己的余生。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
孩子們,我們要明白,一個生命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它同時也是新生的開始。最具有資歷的講師正在授課,天和地,從來都不是困住人類的界限。某些時候,‘上天’和‘下地’其實并無太大的區別。
這是全球地心研究中心,新入職的地心領航員正在做培訓。
落日六號事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它仍然以別樣的方式被人們記憶著。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再一次戰勝了好奇,落日工程停滯不前。
我已經記不起那次奇妙的旅行我走過哪些地方,但是德彪西的《月光》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間。無疑,那次旅行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我在心里默默立下了目標,我要親自設計出落日七號,我要將那個渴望自由的小女孩帶回來,讓她暢快地去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間每一縷跳動的陽光時間只能增加她的年齡,卻不會帶走她的天真。
終于,由我設計的第16版稿紙交上去了,這么多年我已經坦然面對一次次被打回的失敗與否定,即使通過的概率渺小,我仍舊不想放棄。
可是這一次卻出乎我的意料,主任告訴我上級通過了我的設計圖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實物設計與模擬實驗。
突然一下子,我好像沒有什么值得掛念的事了,我也能坦然地面對死亡了!
插播一條新聞,我國著名落日工程設計學家吳學于20xx年5月24日凌晨于家中逝世,享年78歲。電視里傳來主持人的播報聲。
次年,落日工程重啟,落日七號開始修建。
20xx年6月7日,落日七號成功進入地心。
6月9日,苦苦尋覓了兩天的落日七號成功與落日六號對接,距離落日六號被困地心已整整過去48年,但是遺憾的是,落日六號艙內已無任何生命跡象。
6月13日,落日七號攜帶著落日六號內的所有地心資料及領航員的的尸體順利返回地球表面,地心研究中心對資料進行了詳細地研究與推測,決定三年后啟動落日八號全面探索地心計劃。
與落日六號計劃相關的人也因為人類生命的局限性而走到盡頭,生與死在一代代人的傳承中模糊了界限。
在天地萬物之間,人是渺小且短暫的,但因有了偉大的信念,歷史的長河就得以永恒。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4
生活回到了正軌,我辭去了工作,當了一名地航員。
二十年過去了,組織通知我,讓我參加“落日二十號”的地航行動,我聽到后不是傷心,只是有些愣神,我想起了那個女孩,恐懼和興奮交織著。
在登地航器的時候,主任也來了,他拍拍我的肩膀,輕輕在我耳邊說:“把她帶回來。”我知道主任口中的她是誰,我堅定的點點頭。
十點整,地航器的尾部發出刺耳的聲響。我們要進入地下了。我緊張又害怕,整個人僵硬的不行。地航器恢復了正常,平穩地往下走,我稍微放松了些許,我呼了一口氣,額頭上已經冒出了豆大的汗滴。
當地航器下降到1000多公里的'時候,它開始有些反常,抖動的十分厲害,那一刻,我緊張的的不敢呼吸,同時,這讓我十分難受。但是我知道,她在地下6300公里處,我現在的感受,連她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但是地航器抖動的越來越厲害,我感覺我的五臟六腑都要被震出來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看著顯示器,已經是地下20xx多公里處了,這種感覺維持了30多秒,但我像是過了半個世紀那么漫長。
地航器慢慢恢復了平常,我從極度絕望中掙脫了出來,地航器之后一直都還好,現在是地下4000公里處了,還有2300公里,我閉上眼睛,舒了一口氣。在我的左手邊,靜靜躺著她的眼睛。
地航器慢慢到達了她那是十幾平方米的地方。她的模樣消瘦,大大的眼睛有些空洞,但是不難看出來之前她是十分漂亮的,她已經四十多歲了,她看到我之后,先是很愕然地愣了幾分鐘,忽然抬手打了自己一巴掌,然后哭著蹲在墻角,像個孩子一樣大聲的痛哭,她抖著手拉住我的,顫抖著嘴唇,“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她環顧了周圍密閉的屋子,擁抱我。我拉住她的手,帶她上了“落日二十號”。
六點三十分,距離地面還有五十米,她捂住嘴,淚水又一次落了下來。
“你,成功了。”主任抱住我,也抱住女孩。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5
全世界第一次太空飛行員,加加林飛行后,中國的第一位,楊利偉也勇敢飛行了。半個世紀后,人類開始相反方向的探索,于是就出現了“落日”地航飛船。
“落日一號”成功發射后,相繼又發射了四艘飛船,都非常成功,安全回到了陸地。可是到了”落日六號”飛船時,一開始很順利,可是在返航的時候,飛船誤入了地核,向地心沉了下去,就如同天上的飛船飛出了這個太陽系,獲救的希望是毫不存在的。
但幸運的是,“落日六號”的飛船船體是可靠的,在外面高達幾千攝氏度的情況下,仍可以穿著隔熱太空服在船體里待著。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剛畢業,她就是“落日六號”領航員。其他兩名領航員因事故相繼死去,在不到十立方米的小地方,她感到很非常封閉。
她最后一次用中微子通訊聯系了主任,主任就命令我帶“她的眼睛”去看草原。
看了看草,聽了聽風,摸了溪水,欣賞了欣賞月亮和太陽,可是誰知,這是小女孩兒最后一次看到大草原了。中微子通訊已經耗盡能量,她是兩個月前最后一次看的地球上事物,她還要在那里待上50至80年。
當時大屏幕上正放著那小女孩兒最后的話,他說他會努力工作的,要收集好資料并存下來,等到將來啊,科技更發達了之后,便會有了新的'向地心的飛船來看到我們,那時候,他們就可以拿走資料。她卻還說,她已經不再感到封閉和害怕了,已經適應了這里,讓我們不再擔心。
“小女孩,我非常想念她。”
很久很久后的今天,我在心底吶喊。
“——我聽到了,聽——到——了——”
那聲音穿透地獄,傳了出來!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6
隨著艙門打開,她的臉出現在我眼前。她的嘴角帶著一絲微笑,平靜的目光下隱藏著心中洶涌澎湃的情感。我打下的腹稿瞬間被擊破,安慰的話語似乎毫無必要。
“你好。”我只得這樣挑起話頭。
“你好!”她笑著,聲音里流露出難以壓抑的激動。
“我的地航飛船沒法把你的飛船拖走。要抓緊時間了,一股鐵鎳流正在阻斷回去的路。”我看了一眼顯示器說。
“那我們這就出發吧!”她答道,“別看我唯一的行李只是一塊硬盤,它可記錄了我20年來全部觀測數據!”
“是啊,”我一邊說,一邊領她來到我的飛船,完成分離程序。“這些資料一定會在地航界發揮重要作用的。”
隨著“滴滴”一聲輕響,“地心一號”與“落日六號”分離,向地表駛去。我似乎聽到了她的一聲低語:“再見了!煉獄中伴我二十年的.家。”
“地心一號”的外形像一根針。“針”尖是對接通道,“針”的主體是生活艙,“針”尾則是推進器。三位一體,確保連接牢固。飛船的外殼仍采用堅固的中子材料,推進器卻是利用地球的磁場。磁場吸引著飛船,“針”尖劈開熾熱的鐵鎳。暗紅的金屬像是巨魔陰險的眼、巨大的口,想要把飛船吞噬。
正在她為鮮嫩的綠蘿驚嘆,用手輕撫它的葉時,飛船狠狠的抖動了一下,彷佛打了一個哆嗦。綿延數千米的鐵鎳流勢不可擋地從飛船旁流過,攪起磁旋,擾動了磁場,飛船像失衡的陀螺一樣在鐵鎳流里打轉。
麻煩大了!我意識到。稍一沒抓穩便被摔在了艙壁上,眼前一黑昏死過去。
在我終于清醒起來時,鐵鎳流已經過去,飛船重歸平靜。顯示器上分明地標著“凌晨三點五十二分”和“距地面五十三公里,接近地殼。”兩行字。
“鐵鎳流竟送了我們一程!”我不禁驚嘆道。
我趕忙把她叫醒,操控飛船鉆開地殼,來到停靠點。隨著一聲巨響,熔巖裹挾著飛船彭涌而出。巨型龍門吊早已在停靠點準備著把飛船吊入泊位。我與她攜手走出飛船。
暗淡的天空被初升的太陽劃破,二十年來,她第一次看到日夜期盼的日出。她再也無法壓抑激動之情,含著微笑,淚水奪眶而出。我的眼角也濕潤了。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相關文章: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1-1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08-16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7篇)10-0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28篇)05-15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0篇)11-1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27篇)11-25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6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