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不會再遠了。
那年和那位“小姑娘”一起度假的經歷我好久都遺忘不掉。很快我又回歸到了原先平淡灰色的生活中小姑娘成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個影子我們忘不掉她。
“落日工程”在“落日六號”失事后沉寂了三年又重新啟動在“落日工程”50周年慶典暨航地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一條爆炸性消息:“2161年4月12日三名地航員將搭乘‘落日十七號’出發返回地心尋找已經和地表已經失去聯系長達三十一年的‘落日六號’飛船遺跡并尋找三位地航員為人類留下的寶貴資料。”“落十七”的最大科技創新就是鐵能發動機和直穿地心而不是螺旋漸進的航行方式。經過”落七“到”落十六“的航行數據我們相信:在高能發動機和優勢航線的加持下“落十七”的航行任務將會是一場有巨大勝算的救援。如果數據精確出發后不出48小時“落十七”就可以和“落六”精準對接。”
這條新聞引來了巨大關注人們的焦點卻全然不在這艘巨型飛船上而是在這位身居地心的“小姑娘”身上。沒有任何人敢相信她能在這樣封閉孤獨的條件下可以活到今天。但是我和地航部的`工作者心中還抱有最后一絲希望。
很快三位地航員啟程了根據推算出來的地標“落日十七號”航行47小時18分鐘后與落日六號準確對接。艙門打開那一刻小姑娘的面貌已然衰老這里沒有日與夜的區別只有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提醒著她時間的流逝驚愕、欣喜她和地航員們緊擁在一起幾十年來支撐她的唯一希望成真了。
她走進了這艘巨型的舒適巖箭準備踏上回家的旅程。
6300公里外震驚了。人們奔走相告:孤守三十一年的地航員還活著!準備回家了!
他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歸途。年輕的地航員熟練地操縱著“落日六號——落日十七號對接巖箭”開啟了鐵能發動機手握住控速調節器一直轉螺旋鈕……一切都很順利“落十七”完美地抵抗住了液態鐵鎳的密度和壓力兩艘地航船平穩上升突然間地航船震動了一下意外發生了!這里本來就不是一個平靜的世界他們遇到了罕見的級別的地心震動地航船不斷反轉警報四起動力系統損毀后“落十七”遭遇了和“落六”同樣的命運向地心沉去。就像是歷史重演一樣這批地航員又困在了地心。
營救計劃失敗我再也無法在這災難的沉痛打擊下繼續工作了。
我申請休假去看了碧綠的草原美麗的河流還有那空蕩的白色小屋。
與此同時四位地航員的心態逐漸平和他們抓緊將“落六”的寶貴資料傳給人類再利用“落十七”上預留的金屬納米材料和資源擴建科研實驗室和生活區。幾個月后人類史上第一個地心科考站誕生……
地表轟動一時的新聞終將平息人們的日常生活照舊幾年過去了十幾年過去了我又一次帶上了她的“眼睛”“你還好嗎?你應該也知道了我還是在地心里住著。不過這次有人陪著我!來我給你看看我的新伙伴還有船里的設施吧!這是床這是圖書室……”她神采奕奕地向我介紹著地心的生活我躺在白色小屋里靜靜地聽她講述地心的生活《月光》曲子在我的身邊流淌著。
這一次已經不再需要我帶著她的“眼睛”去看草原、溪流是她讓我看到了生命應有的活力和希望的綠洲。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2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十幾年后,我還沒有忘了她,我為了救她,已經成為了“落日七號”的總設計師,我把“落日六號”的中原子材料改為了中微子材料,又加固了發動機與主艙的連接,改善了“落日六號”的缺陷,應該達到了可以抵抗地心巨大壓力的程度,能達到地心了,可是怎樣救出她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翻開了新聞頁面,正無聊的向下翻著,一條新聞吸引了我,“一條航海巨輪底部進吸附了數百條魚,很難去除。”我靈機一動,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在機殼外部加上吸附材料當“落日六號”與“落日七號”相接的時候,就在門口形成了一個極小的封閉空間,“落日六號”的艙門打開就可以進入“落日七號”了,我說做就做,立刻加上了由中微子材料圍成的吸盤,飛船大體結構就完成了,只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就可以出發了,而我也決定了要去,大伙聽到這消息都紛紛阻撓,他們怕再出意外,他們已經失去了幾位科研人員,不能再失去我這一位了,但我還執意要去,我的內心無時無刻的還在牽掛著她。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在檢查材料和各種實驗中,我無比的煎熬,我不知道她是否還能一個人堅持下去,地心還有沒有意外發生。
終于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一大團火球又一次的出現在了吐魯番盆地中,隨即又消失的了地中心。臨行前我還不忘大口大口的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最后再向草原望去,把美景盡收眼底,帶給她,也可能是給自己。
在飛船的下潛中,我們看著噴涌而出的熔巖,感覺我到了無比的壓抑和自閉,我只記得她那一句“熱,熱的像地獄”我們幾人靜靜的看著全息后視電視,沒有人說話。突然我們明顯的感覺到,下潛的速度變慢了,我們打開探測儀,發現我們已經進入了密度更高的地殼地區,我們立刻打起精神,控制著下潛的速度,時隔多年,我們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可以控制下潛速度了。
我們探測到距離她越來越近了,突然我們感應到了她就在我們旁邊,我們打開吸盤,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空間,她打開艙門,抱著一沓厚厚的資料,終于見到了我日思夜想的人啊,但沒有多久,我們就被恐懼包圍了。“落日六號”的外部突然出現了很多細小的裂縫,船身已經裂開幾個大的裂縫,但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繼續開裂,可能是因為有太多外界物質進出,使得地心的物質又發生了改變,這一次,不知道能成功回到地面嗎,我一把把她拽上“落日七號”。隨即以最快的速度飛上地面,終于回到了地面。我們走出船艙,卸下厚厚的太空服,像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擁抱在了一起。我們又回到了那片草原,小花還是那么的清香,溪水嘩嘩的流淌著,好像在迎接她的來到,到了夜晚,我們躺在草坪上,仰望著夜空,她又哼起了那首《月光》還是那個輕柔的旋律,但這一次不是夢,是現實。
天快亮了,這一次,我們看到了草原的日出,這一次,她就在我身邊,再也不會消失了。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
兩年了,她與地面的一草一木失去聯系兩年了,她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復的,進行研究,再把研究的結果通過微弱的信號發送至地面控制中心,在這兩年中科技突飛猛進,中國先后發射的“落日”七號和“落日”八號在地球內部航行的過程中,飛行員的任務不僅是研究,還要在飛行過程中留意是否有“落日”六號的蹤跡,如果發現盡力營救,可是兩架飛船都沒有發現。
此時的“落日”六號船艙內,她還在做科學研究,她的身體久居高溫環境,雖然航天服的隔熱效果很好,但隨著飛船的下沉,溫度也越來越高,航天服中溫度也一直在20攝氏度到32攝氏度之間,她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甚至可以說撐不了多久了。
飛船在地心中不斷下沉,有時會隨著迸發的.巖漿向上。此時在地面,中國正在準備發射“落日”九號,雖然人們心中不可能放棄“落日”六號,但他們不得不承認,希望真的很渺茫,“‘落日’九號準備!”發射大廳傳出信號“3,2,1,發射!”飛船很順利地鉆入地面,此時“落日”六號正隨著巖漿向上,船艙內地動山搖,使她十分難受,在落日九號航行11個小時23分時,艙內地航員發現一個不明物體正向他們的航行路線橫沖直撞而來,經過確認,他們認定那便是“落日”六號,他們激動萬分,向地面發出信號。
在地面控制中心向落日六號說明情況后,兩艘飛船開始對接,嘗試營救。在落日六號平穩后,兩架飛船快速完成了對接。“落日”九號的三名地航員沖進“落日”六號的船艙內,而她也站在艙內,微笑著看著他們。她此時并沒有與他們一起淚流滿面,而是小小的感慨一下,就吩咐他們和自己一起把自己多年和近期完成的實驗研究手稿一起搬入“落日”九號的船艙內,以防意外發生,摧毀了這些手稿。正當他們搬完手稿準備反航時,警報響起,其中兩個地航員前去查看情況。
情況查明,從地心迸發的巖漿越來越多,飛船必須立刻返航,“落日”九號的發動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擁有最大的動力,可此時還是力不從心,速度降低了不少,再這樣下去,飛船就會被沖出的巖漿連帶著沖出路線,所以他們決定舍棄“落日”六號船體帶著她離開。
可她想想不行,她留在“落日”六號中還可以利用剩下的資源再做一些研究。研究地心稀有物質的機會,目前只有中國擁有,她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所以她拒絕這個提議,要自己留下來。
可他們不肯,經過一番爭奪,無奈之下,她拖著虛弱的身體,用盡全身的力氣在失重的空間中把他們三人推向“落日”九號,自己則快速轉身,可憐的三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向后漂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
看著她按一下分離開關,對接口大門緩緩關閉,他們看見她最后一眼是這樣的:面帶微笑,即使自己的力氣已經在推他們后用盡,也頑強地向他們招手,都是甜美的微笑……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相關文章: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08-16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1-1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1-06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0篇)11-1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27篇)11-25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28篇)05-15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7篇11-22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