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過端午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端午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過端午作文 篇1
一轉眼,就到了端午節。我和我的媽媽走在路上,到處都是粽香、艾香,因此,空氣都變得清新了。賣粽子的,賣艾蒿的,賣香囊的……隨處可見。那艾蒿如翡翠般綠,散發著香氣。過路的行人一般都要買個幾把,插在門上,放在柜子上,插在蚊帳里,可驅邪,也可凈化空氣。還有的人賣梔子花。我央求我的媽媽買幾把艾蒿,我的媽媽答應了。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以慶祝端午節。吃完飯,爸爸端上了綠豆糕和粽子,又把艾蒿插在門上,放在柜子上,屋里頓時變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聞著艾香,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糕點,十分溫馨和甜蜜。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后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為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等習俗。
在我小的時候,我爺爺家都會在電視機前看關于端午節的節目,鄰居也常常請我們去他們家吃粽子,像一家人一樣。那時我特喜歡吃粽子,但因為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胃口,我漸漸的不喜歡吃粽子了,不過還是很喜歡吃肉粽子。粽子家里人也不想吃,吃也實在端午節才吃,和我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口味。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
香飄端午節!我愛端午節!
過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啊!又是一個端午節到啦!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它們有方的,有三角的;有肉的,有豆沙的……
今天中午,爸爸把做好的肉粽、蛋黃粽放在桌上:“快點吃吧,不然就涼了!”爸爸剛說完,我就吃了起來,不時發出“太好吃了!”的聲音。我問爸爸:“爸爸!粽子咋做的'?”“我來告訴你!”奶奶大步流星地走來,“首先拿幾張粽葉卷成錐形,然后在里面放滿糯米,中間再加點餡,看你喜歡吃什么口味,可以加肉、蛋黃、棗子……最后用彩線把它扎起來,放入水中煮熟,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哦,原來做粽子這么難啊!”我驚訝道。“你知道我們蘇州人端午節紀念的是誰嗎?”媽媽問道。“是不是屈原?”“不是,應該是伍子胥。”說著媽媽翻出《蘇州歷代名人傳說》給我看,“伍子胥幫助吳王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后來吳國討伐越國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多次告誡吳王‘勾踐不死,吳國必亡’,可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伯嚭的話,接受勾踐求和,還賜伍子胥自殺。五月五日伍子胥的尸體被投入江中喂魚,那條江后來被人們稱為胥江。屈原投江比伍子胥要晚兩百多年,所以我們蘇州人紀念的是伍子胥。”
“啊!原來端午節有這么多知識呢!我一定要好好地過這個端午節才行!”
過端午作文 篇3
“粽葉飄香,濃情端午”
——端午節主題活動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引導孩子們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了解端午節的民俗,6月15日下午,我校開展了“粽葉飄香,濃情端午”——希望小學20xx年端午節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關工委鄭三同志、葉四同志、何六同志和各班家長代表參與其中。
在活動中,同學們不但了解了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如: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習俗活動等,而且在老師們和家長們的指導下,學習包粽子、折龍船、做香包等。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經過孩子們的巧手制作,不一會兒,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就擺滿了桌子,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孩子們的臉上也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雖然制作香囊要穿針引線,但這可難不倒孩子們。他們有的自己琢磨,有的互相幫助,有的找老師、家長幫忙,學著如何拿針、穿線、縫制。也許他們的成果并不是最好的,但這種認真投入的`精神值得點贊。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孩子們還是家長們,都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幸福。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能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陶冶了情操,享受到了傳統風俗帶來的溫馨和快樂。
家長們也紛紛表示:這次活動很有趣也很有意義,它讓家長們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分享了勞動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親子之間的溝通,體驗到與親人合作的快樂。學校也希望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們能夠深刻地認識傳統節日,讓情濃端午,樂浸×小。
過端午作文 篇4
農歷五月初五,我寫完作業去找媽媽陪我玩,只見媽媽在廚房里用一種長長的草做著什么,我起了好奇心就走上前去問媽媽:“你在做什么呀?”媽媽回答道:“包粽子”。我又問:“為什么今天要包粽子呢?”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 ,古代有包好粽子扔進河里的習俗,據說是讓魚蝦蟹吃飽,而不去吃屈原的尸體了,具體的來歷你可以去網上查閱”。
于是我打開電腦,百度了端午節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齊國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被趕出都城,流放沅,湘等地。他在流放中寫下了《離騷》,《天河》,《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百姓受苦受難,心如刀割,但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懷沙》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他死后,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船只在江上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位漁夫還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扔進江里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有位醫師還拿出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它們傷害屈原,后來為怕飯團被蛟龍所食。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了粽子。以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想:屈原好偉大,不僅受到那個時代的人尊敬,而且現代人一樣尊敬他。
【過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過端午作文02-19
【精選】過端午作文3篇04-22
過端午作文4篇05-21
【精選】過端午作文4篇06-06
過端午作文九篇05-10
【精選】過端午作文三篇05-13
過端午的教案參考11-30
關于過端午作文8篇05-22
【實用】過端午作文3篇05-17
【精選】過端午作文七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