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如何謀篇布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作文如何謀篇布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的謀篇布局可以說是文章的骨架,能夠吸引人的謀篇布局貴在巧設計、妙安排,關鍵的是在“巧妙”上做文章。巧妙不是離奇古怪,也不是異想天開、無中生有不算巧妙,真正的巧妙是來源于對生活的真正體驗、深切感悟,來源于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濃縮,來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個個筆下卻無的獨特和新穎。
考場上常用的巧妙謀篇布局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標題串連法
所謂“小標題串連”,就是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點”,用這幾個點來作小標題,然后在那個“點”上加以發揮,通過幾個“點”所連成的片,就構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一篇《我的“李光頭”班主任》的文章,寫我們由畏懼老師到領教老師的嚴厲,再到“威懾:山雨欲來風滿樓”喜歡老師,文章以小標題領起老師上任前“示威”而讓學生畏“領教: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懼的場景;以小標題領起自己上課遲到受懲的場景;而以“友好:兩山排闥送青來”小標題來領起班會課上老師友好可愛、師生和悅的場景。這樣的小標題串連,既交代了故事場景的特點,又使文章散發文化氣息,更重要的顯示了文章的清晰之美。
在采取這一方法時,也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選點的數量。一般以三個為宜,或多或少都會或單調,或繁瑣。而三個“點”既符合人們的閱讀、欣賞、審美習慣,也比較容易把所要表達的內容表達清楚。
二是點與點之間的聯系。雖然說通過選“點”來寫,比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點和點之間,并不是毫無關聯的,而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像上一篇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了很有代表性的三個點,透過這三個點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到領略到我的“李光頭”班主任整個的生活全貌和精神狀態。所以選點不能盲目,要使所選的“點”具有“以點代面”的功能。
二、日記綴連法
日記是學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種練筆形式。它用之于考場作文的謀篇布局,具有層次分明、過渡簡便、感情真摯等優點。
如以“考題”為話題作文,一學生以《都是考題惹的禍》為題,用三則日記展開。文章寫的是“我”這個差生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因很多考題未做對而引起的一連串“麻煩”。三則“教室里老師刻薄的批評”、“寢室里同學惡意的譏諷”、“家庭中父日記分別寫的是母粗暴的責罵”“小雨”、“大雨”、“暴風雨”。且三則日記巧妙運用這些有關天氣的詞語來暗示情節發展,傳遞作者的心情。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摯而獲得了高分。
三、散點并列法
散點式是指圍繞一個中心,從數個點上進行發散、鋪排,每個點都有一個精美的句段,數個點連成一體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種“散點式”習作最突出的優點是層次明晰、語言優美、情感濃郁。用散點式布局往往能出奇制勝。
如馮驥才的《大度讀人》是這樣寫的——
有的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傘借給你,而下雨的時候,他卻打著傘悄悄地先走了。……
有的人,在你有權勢的時候,圍著你團團轉,而你離職了,或無權無勢了,他卻躲得遠遠的。……
有的人,在面對你傾訴深情的時候,語言的表述像一條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卻潛藏著一股污濁的暗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種的時候,他袖手旁觀,不肯灑下一滴汗水,而當你收獲的時候,他卻毫無愧色地以各種理由來分享你的果實。……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飾,且穿著顯示出一種華貴,而內心深處卻充滿著空虛,充滿了無知和愚昧,那種文化的形態,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全文概括敘述了五種人的惡劣行為,然后分別深入品讀這五種言行,文章就顯得內涵豐富而又新穎別致。
四、鏡頭組接法
鏡頭式也叫剪輯式。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把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景的不同鏡頭按一定的順序有機的連接起來。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靈活自由,變而不亂,視感強烈。鏡頭式是考場作文中運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布局方法。
作者用“小樹”、“小如一篇《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的文章就是以鏡頭式布局的。蠶”、“小故事”、“小風車”串起全文,文中寫與我一同長大的小樹,寫讓我嚇得要死的小蠶,寫奶奶給我講的“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小故事,寫舅舅給我做的漂亮的小風車。用一組典型的鏡頭再現了我金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對生我養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戀。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再如一篇《中學生活的節奏》選擇中學生活的幾個典型畫面:
“不再孤寂”“閃光的珍珠”“朋友啊,請你干一杯”“青春曲”,反映了精彩紛呈的中學生活,最后以“我們將回到這里”作結,既表達了同窗之間的友愛之情,又謳歌了學生朝氣蓬勃的光輝群像。
五、步步緊逼法
所謂步步緊逼,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這在說理文中特別有作用。任何現象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展開分析;有因必然導致果,會出現什么結果呢?可以展開分析;呈現出的現象是什么樣子呢?可以展開分析;怎樣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開分析。即圍繞“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去設置問題,展開議論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設問,反面也可以設問,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路便會開闊起來。
比如《說“機遇”》這個題目,我們可以這樣來“設問”展開:機遇是什么?古今中外有抓住機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嗎?機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嗎?為什么要抓住機遇?抓不住機遇會怎樣?怎樣才能抓住機遇?(即自身要具備什么素質?)
這樣層層設問,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較容易把問題講透。
“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堅忍的如滿分作文《堅忍——我追求的品格》在首段明確觀點人;但堅忍,確實是我追求的品格”后,是這樣展開思路的:第二段在列舉事例后回答了“堅忍是什么”“具備了堅忍品質會怎這一問題;第三段在記敘了自身的經歷后,回答了么樣”“怎樣才能培養出堅忍品質”這一問題;第四段通過設想,回答了這一問題。
通過設置問題來展開分析,不僅思路清晰,而且說現不覺單薄。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不宜明顯以“設問”修辭格的形式出現,在每一小段的前面設一問題,然后作答。而應“問”在暗處,“答”有明處,這樣才能行文自然流暢。
六、妙設波瀾法
比如我們熟悉的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中主人公蘇比為進監獄得以安身而六次惹是生非,故意犯罪,結果皆未得逞,后來他在宗教力量感化下,準備懸崖勒馬,改邪歸正,讀者在這時也許屏住呼吸,抱以新的希望,可就在這時,蘇比被捕了。故事波瀾起伏,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意味深長地突出了蘇比的愿望與現實的矛盾,從而更深刻地揭露了美國的社會現實,使讀者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某些本質。
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做到以下三點:
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人僻靜處,那里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站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將袋子倚著墓碑,響響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說你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里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于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孩子,你嘗嘗……”
文章在千字的篇幅內,懸念叢生、波瀾迭起,真正吊足了讀者的胃口,更有效地強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令我們深切體會到母愛是何等的熾烈、純真而博大。
使用以上幾種謀篇布局方法,定能讓你的文章結構新巧意蘊無邊,為你在考場上贏得高分。
【作文如何謀篇布局?】相關文章:
如何學習的作文07-24
如何學習作文01-09
如何學習的作文(實用)07-24
關于如何學習的作文02-26
如何提高英語作文10-29
如何提高作文能力05-15
如何修改作文07-24
如何戰勝挫折的作文03-01
如何學好英語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