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介紹作文合集五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介紹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介紹作文 篇1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啦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啦,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啦他,他設計啦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啦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啦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啦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啦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結尾: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啦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啦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介紹作文 篇2
春節快要到了,我們大家可忙得要命。女人們打掃房間,男人們貼春聯,小孩子們穿新衣,老人們做好吃的東西。爺爺買了一些甘蔗,弟弟想吃,爺爺告訴他這些甘蔗要放到房間的門后面,我們過年才能節節高。弟弟聽了爺爺的`話,只好出去玩了。
春節終于到了,家家戶戶變得熱鬧起來:大眾們把之前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好香啊!哦,原來是爸爸在做飯呢。終于開飯了,我們邊吃飯,邊看春節晚會。一 會兒吃完飯了,小孩子們對大人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人們把紅包拿給小孩。小孩子們收好錢就去看煙花了。煙花真漂亮 ,有的像菊花的,有的像玫 瑰,有的像三角梅……真美麗。
元宵節到了,大家都圍在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還要吃元宵。你看,那又鮮又嫩的元宵吃起來一定很好吃!“真好吃呀!”弟弟大聲說。“我也要吃吃看。” 我說。我吃了元宵大叫起來:“太好吃了。”我就夾一個、二個、三個……弟弟看見還有最后一個,馬上把最后一個元宵搶走了。大人們看見了都笑了。
大年初一爸爸、媽媽帶我去親威家、朋友家拜年。
怎么樣我們家鄉的春節很有趣吧!
春節介紹作文 篇3
作為一個福建人來講,對于當地的習俗,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節日習俗,還是其他的。我都是有問必答。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于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我們泉州從初一到十五,都稱為“過年”,要等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
從正月初一到初四,人們都歡度春節,初五,百業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當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就會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水果、清茶、金豬等供品,點上三支清香,點蠟燭,恭拜“天公”,祭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歲至深夜12點鐘,迎來了新年黎明,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元日,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孩子早點叫起來,帖紅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后,無論大小。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征福壽綿長。早餐后都會出門走訪鄰居,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于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誕日”,民間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后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桌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干、目魚干,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盤子里。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天的清晨擺好。長輩領著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大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并許愿日后隆重酬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制法與其他地區與眾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濕后置于有干糯米的盤子里。除此之外,我最興奮,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鬧花燈”了,這個活動,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每一個人都會去逛花燈,整條街道上都掛滿了花燈,還有許多的燈謎。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燈,都是請泉州的燈匠精制。品種繁多,平時都很少見。這也大大豐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娛生活。這就是泉州春節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
春節介紹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巴馬縣的坡幫村,那里的過年習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聽我說說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哥哥叫過去說:“你們去河邊把咱們家的牛、豬、雞、鴨……給帶回來。”說完,把一個籠子和兩條繩子交給了咱們,我就拿了一條繩子,心想:“真刺激,我還是第一次去趕牛呢!肯定很好玩。”這樣我就和哥哥高高興興地上了路,一路上咱們還看見許多小朋友也跟咱們一樣,去要他們家的牛、豬、雞、鴨。不一會兒,咱們就來到了河邊,我一看河邊什么動物都沒有,更沒見爸爸所說的牛、豬、雞、鴨……只見河邊只有一塊塊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石頭,我就問哥哥:“咱們家的牛、豬、雞、鴨……在哪?”哥哥指著河邊的石頭說:“在那里呢。”接著說:“走,一起去把石頭裝進籠子里,這就是咱們要的雞、鴨、牛、豬等。”我不懈地問哥哥:“這些是石頭呀!怎么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裝進籠子里呢?等真的'牛、豬、雞、鴨來了怎么辦呀?”哥哥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跟我說:“因為這是咱們家鄉的一種風俗,這些石頭代表了牛、豬、雞、鴨……。每年年三十的早上,這里的人們都會到河邊來把它們拿回家,先放在門外,到了晚上12點放完鞭炮后才能拿進門放在家里,表示來年家禽興旺、有吃有財的意思。”我一聽,這才明白。我心想:既然是這樣,我就多拿幾塊石頭回家,咱們家明年就家禽興旺,有多多的牛、豬、雞、鴨等。于是,我就和哥哥選了幾塊石頭裝進籠子里,又用繩子綁了幾塊石頭,就高高興興的拿回了家。
你們說,這樣的風俗是不是很有趣?
春節介紹作文 篇5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啦。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啦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啦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啦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啦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啦。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結尾: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介紹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的作文06-15
介紹春節作文04-13
春節的英文介紹作文05-23
(精選)春節的英文介紹作文05-23
介紹春節的英語作文06-16
介紹春節隨筆作文06-02
介紹春節的優秀作文05-25
介紹春節的英語作文03-31
[合集]介紹春節的作文08-28
介紹春節作文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