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東坡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蘇東坡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東坡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作文1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創作出多少璀璨瑰麗的詩篇,在這些詩篇當中,酒被不斷的提起,甚至可以說它是中國詩詞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無論是三國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是宋代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在任何一個時代,酒都被寫入了詩篇當中。
而這在宋代的蘇東坡筆下,亦是如此,只不過酒在他這里,被賦予了蘇東坡自己的獨特風格與味道。
酒于蘇東坡而言似乎是萬能的,絕不是僅能用來借酒澆愁那么簡單。外出打獵時飲酒能讓他“酒酣胸膽尚開張”;泛舟湖上愜意時“舉酒屬客”亦能讓他有“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奇妙感受;憑古吊今的時候“一尊還酹江月”能讓他擺脫生活中的嘈雜與煩憂,得以釋懷。就像他自己所寫的那樣“使我有名全是酒,從他作病且忘憂”,酒,能帶給他名氣與靈感,使他大醉后創作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也能帶給他忘卻煩惱時的`自在與解脫,能帶給他一切的一切……
那么,既然酒之于蘇東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他是否真的是個嗜酒如命的人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便是酒在蘇東坡的這里的另一種獨特風格。
蘇東坡的身上是貫穿著一種較為深厚的理性精神的。讀他酒后所寫下的“飄飄忽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所感受到的并非是大醉后的酣暢淋漓以及李白那“唯有飲者留其名”的瀟灑狂妄,這句詩充斥著的是一種淡雅的唯美,品了幾小口酒后的小樂與美妙。蘇東坡飲酒幾乎從沒有徹底醉過,更未有過李白那樣的“但愿長醉不復醒”。事實上,蘇東坡即使在《水調歌頭》中說自己“歡飲達旦,大醉”卻也在詩詞最后留下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樣理性、泰然處之的千古名句。或許正是因為他這種醒醉交融,既醉即醒的飲酒風格,才使他的詩句在感性與理性的天平上永遠平衡,不偏不倚,在感慨遐想的最后終歸能回到現實當中。
蘇東坡對待酒的態度就如同他這個人的性格,既不會大喜亦不會大悲。用自己的自嘲與幽默照亮周圍的黑暗,用自己的理性讓自己不要在“夢”里睡的太久……
這就是蘇東坡為他手中的酒所賦予的性格與魅力,酒與他相伴終生,他也使酒變成了他想要的那副模樣。無需大醉,小飲幾樽,詩詞亦可豪放。
蘇東坡作文2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嘉祐元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當時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后來,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贊下,蘇軾一時聲名大躁。他每有新作,立刻會傳遍京師。當蘇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兄弟倆的母親病故的噩耗,后來父親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守孝。之后,蘇軾還朝,此時王安石變法開始。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是官樣文章,也不忘加上點個人色彩。文中一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禍心……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逮,受到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到謫居落寞的戴罪犯管,經歷了人生巨大的落差。
經歷了“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蘇東坡已經四十五歲了。經過十幾年的磕磕碰碰,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領悟與感慨,在各種文學形式的創作上,達到了他一生的頂峰,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石鐘山記》,這些都是蘇軾在黃州時寫成的。
可以說,沒有“烏臺詩案”,蘇軾便抒發不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沒有了“烏臺詩案”,沒有了被貶黃州的經歷,就沒有了那些偉大的“千古名作”。人生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面對。面對“烏臺詩案”,面對貶官的經歷,蘇軾沒有自暴自棄。相反,他振作了起來,留下了一篇篇偉大的作品。他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我讀蘇東坡,讀出了他的那份堅強、那份自信、那份樂觀……
蘇東坡作文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來自一千年前的吟唱穿越時空隧道,久久地回響在我的耳邊。我閉上雙眼,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天地茫茫,煙雨蒼蒼,滾滾長江向東一瀉千里。驚濤拍岸,江邊,一位高冠長髯的老者正在對江高歌。這就是蘇東坡,我心中的蘇東坡。
在我看來,蘇東坡不僅僅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一顆光照千古的耀眼明星,他更代表著一種豁達多情,倔強不屈的人生態度和處事原則。烏臺詩案后的蘇東坡,經歷了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這對他的心靈是何等沉重的打擊。對此,他也有過“人生如夢”的迷惘,“早生華發”的惋惜,“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痛苦。但他更多的是以豁達平和的心態來面對這世間百態,起起伏伏。“一蓑煙雨任平生”說出了他的淡薄,“春江水暖鴨先知”寫出了他的`坦然,而“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更道出了他超凡脫俗的姿態。
誠然,在蘇東坡六十六年生命歷程中,坎坷多于平靜,打擊多過褒獎,但他卻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與生俱來的人生理想與處世原則。他永遠是那個時代的心靈勝利者。所有的不幸,打擊與困苦,都在這包容天地,吞吐江河的胸中如煙,如絲,如塵,如風,一吹便消散得無影無蹤。他像一位倔強的舵手,任前方風大浪高,他依然高懸白帆,突出重圍,成為那個時代最無畏的勇者;他又像一只神奇的不死鳥,在經歷無數的打擊與沉淪后,依然婉轉地放歌,痛苦越劇烈,他那天籟之音卻更是流傳千古;他更像一桶陳年老酒,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陰森冷寂的地窖中,忍受著無邊的寂寞;然而,當陽光射入地窖時,那酒香霎時彌散開來,漸染這中國一千多年的歷史與文化。
蘇東坡,這豁達多情,倔強不屈的象征,他給后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大境界。
蘇東坡作文4
蘇軾,一個響當當的名字,相信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但在看完紀錄片《蘇東坡》以后,我才認識到了一個真實的蘇東坡。
蘇軾有才,且是極其有才。嘉佑元年他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當即震驚了他。他本想給蘇軾一個第一,可他誤以為這文章是他學生曾鞏寫的,給第一可不太好。于是蘇軾以第二名的成績高中進士。歐陽修也曾說,自己每當讀蘇軾的文章都要冒汗。后來,一再被貶的'蘇軾給宋朝詞壇更是帶來了美的震撼。當時他的水平就超越了宋朝著名詞人柳永。在蘇軾筆下,萬物皆可寫,而不再是拘泥于男女之情。是蘇軾將詞推向了頂峰,造就了文壇新的時代。
他不僅僅在文學方面頗有建樹,他還是一個大美食家。
元豐二年,他被貶黃州,生活艱難。每天的飯食都難以入口,市面上的肉又太貴,買不起,它便買來便宜的豬肉來吃。這種肉富人是不屑吃的,而窮人則是不會做。他自己下廚,做出來的豬肉肥而不膩,名為“東坡肉”。近千年后的今天,這仍是一道極有名的菜。不僅有“東坡肉”,還有“東坡餅”。
有一天夜里,他和一個方丈在聊天。突然他感覺到餓了,廟里的小和尚說有碗剩面,就去熱烘。誰知小和尚竟打起了盹兒。等他醒來,面已經炸至金黃,全然不是面了。蘇東坡一嘗,竟然十分好吃,于是這世上便有了“東坡餅”。
關于美食,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蘇軾被貶至惠州,那里很窮,集市上每天只能殺一只羊,而當官的肯定都要去買羊肉,他自然是買不到的。于是他便買了羊骨頭放在火上烤著,然后啃著吃。他還說,這樣吃羊骨頭,仿佛有蟹的味道。
蘇軾雖為大文豪,一開始卻也不是個完美的人。他年輕氣盛時,才華外露,從不考慮他人感受。但烏臺詩案后,他的人生不再順風順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點。之后,他懂得了平凡人生的快樂,也成為了一個樂觀豁達的人。能在朝廷當命官,也能小城陪民談。在他眼中,人們都是好的,他也樂于去為大家好。蘇軾擁有真正的大愛,他是一個天真的,也是一個可愛的人。
這就是真正的蘇東坡,一個真實的、擁有大愛的蘇東坡。
蘇東坡作文5
我對宋詞情有獨鐘,尤其是北宋大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今天是中秋節,夜晚我來到了北宋時期的密州,當時蘇軾就在密州當官。
我來到密州府衙,走進蘇軾的房間,只見他正在一邊坐在桌前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眼神中有一絲淡淡的憂傷。我走到蘇軾身邊,他看到我,笑著和我打招呼,并示意我坐下。我輕輕地問:“蘇軾,今天是中秋節,大家都在歡歡喜喜地吃月餅、賞月,為什么你這么傷心?”他回答說:“你有所不知啊!我和我弟弟手足情深,小時候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了,長大以后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說著,他便低聲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沒等他說完,我已接著誦讀起來。蘇軾帶著傷感地點著頭。“蘇軾先生,不必如此愁腸,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和你弟弟團圓的。”他拿起桌上的.酒壺和我喝起酒來。我與蘇軾對酒當歌,把酒言歡,好不痛快!蘇軾喝得酩酊大醉,口中還不停地說“弟弟,弟弟”。蘇軾先生是借酒澆愁,可是借酒澆愁愁更愁。畢竟我不是生活在那樣的年代,不能體會蘇軾的內心的痛苦,也無法分擔他的憂愁,只有陪著他舉杯暢飲。
夜已深,蘇軾已酐然入睡。看著他那入睡時憂傷的樣子,我不禁為自己和親人生活在一起的感覺而幸福。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大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轉眼間和蘇軾游玩、探討宋詞幾天了,已是該回家的日子了。我們兩人真是舍不得分離,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臨走之際,我祝福蘇軾:“兄,但愿你早日和你弟弟團聚,讓你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希望以后我們還能見面。再見!“再見了。你以后一定要來看我!”呼喊聲中,我漸漸消失在人群中。
蘇東坡作文6
蘇東坡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高聲吟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后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 他雖一生坎坷,歷經風雨,漂泊不定,卻英姿勃發,豪情滿懷。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我心中的蘇東坡是多情的蘇東坡。
“十年生死兩茫茫”然而他對自己過世十多年的妻子仍然深情無限,那小軒窗前的“相顧無語”里讓世人陪他灑下千行心淚。一個懂得柔情的男人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我心中的蘇東坡是豁達的蘇東坡。
他因黃州詩案而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過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唯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然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
我心中的蘇東坡是愛民的蘇東坡。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他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他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為李后主吟唱。
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我心中的蘇東坡是千古一人,完美的蘇東坡。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東坡作文7
說起蘇東坡,無一人不稱贊,就連他的政敵也該對他豎起大拇指吧。今天,劉老師帶我們看完了紀錄片《蘇東坡》,使我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的敬意。
在我印象中,用一句最典型的話來形容他就是:“不是在被貶的地方,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內心里,最多的,是對他的同情。但是,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后,我領悟到,蘇東坡需要的并不是同情,他要的,是人們對他的理解與贊同。
青年時期的.蘇軾,可以說已經非常幸運了。從小受到文學的熏陶,又在考進士時遇見了歐陽修,可謂是人生之大幸。才華橫溢的他,立馬被朝廷看重,走向官場。
都說人不可能沒有缺點,蘇軾也不例外。他的才華外露,又十分狂傲,導致大臣們都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這,就讓他陷入了人們熟知的“烏臺詩案”。但是,在我看來,這卻并不全然為一件壞事。它,象征了蘇軾將要開啟的一個新時代。
因為大部分的官員和高太后的求情,宋神宗也找到了自己的臺階,將被關130天的蘇軾流放到黃州。在黃州,蘇軾成為了真正的“蘇東坡”,開始走向人生創作的輝煌時期。
黃州在那時還是個蕭索之地,百般無奈的蘇軾也只得開始扛起鋤頭,自己下地。就在這樣的磨煉中,他的心境變得寬廣起來,變得豁達起來。在黃州這三年,他變成了“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兒”的蘇東坡,變成了“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的蘇東坡。他與黃州百姓同甘共苦,為黃州做了不少實事。在這三年里,蘇軾成了黃州人的英雄。
蘇東坡與杭州也有不解的緣分。在這兒,他展現出了他偉大的政治成果。他將西湖變成“西子”;將多出的淤泥建成美麗的“蘇堤”;他更是用一劑藥方救濟了無數百姓。他愛民如子,自然,他也被老百姓們愛戴。
這兩個地方,是他一生的標志。在這兩個地方所創作出的,更是他一生的標志。看完紀錄片,心中突然想起最近聽過的一首歌——《蘇東坡》。蘇東坡他雖也有憂愁,也有感傷,但他卻仍樂得自在逍遙。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作文8
一首念奴嬌,是黃州對蘇軾的眷戀;一篇赤壁賦,我的淚支離破碎……
因為有了蘇軾,黃州成了千百年來文人向往的地方.站在高高的山上,遠遠的看,蘇軾,紅色的淚在滑過……
在一個風塵仆仆的黃昏,他帶著一身的疲憊,帶著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從烏臺詩案中倉皇逃出,在受盡了苦難之后,來到了這里.也許正趕上一個日落,黃色的天,紅色的赤壁,一個搖曳的三國.來不及擦一把汗,來不及一聲嘆息,一陣風吹過,他的哀傷就已遠逝,被拋在了三國那個英雄的年代。
他終究是蘇軾啊,就算是只有一個幾乎等于無的官職,就算是被對手拉下了馬,他也只是與漁人相醉,裝作一般人家.一場千年的文斗,最終還是以蘇東坡的絕對勝利作為結局.我的蘇東坡。
東坡何以招罪?惟以才情太高!烏臺詩案,莫須有的.罪名,被貶黃州,可他卻在這片紅色的淡淡的哀傷中寫出了念奴嬌,前后赤壁賦的傳世佳作.半倚著中華五千年的蒼老文明,激起一片紛揚的文字,讓哀傷變成一首動聽的歌,讓我的淚肆意倘佯.我的蘇東坡啊。
就算沒有人記得,就算連好友沈括也背叛了自己,就算是痛,那又怎樣?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就讓我們長歌一曲,曲罷終散離人淚。
他就像是一只箭,一枝穿云宵上陣殺敵的箭,被無端的拉下來,一頭栽倒了黃州這塊土地上,再也沒有被神宗皇帝重用的機會.從黃州到海南島,從這里貶到那里,卻讓他成就了一段文人的神話。
這若是別人,早不知生出多少酸溜溜的文字來,而他的詩賦,豪放,卻有獨特的風采,這里面有哀傷,有壯志,有眷戀,有著單純的色彩……
還記得他寫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湖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摯愛的妻子卻跟著他到處顛簸,這份痛,真的很傷。
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我的蘇東坡啊………
蘇東坡作文9
東坡園,顧名思義,一定與蘇東坡有關。不錯,東坡園就是我們常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
一下車,門口的公園簡介就映入了我的眼簾。看完后,我知道了蘇東坡對我們常州情有獨鐘,曾11次來此地游玩,而我們常州人民對蘇學士也十分敬仰,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座公園。
進入大門,我們看到了許多竹子。因為正是春季,翠綠欲滴的竹葉顯得格外耀眼,一下子就把我們的目光搶了過去。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竹子呢?原來這都是為蘇東坡而栽的,因為蘇東坡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他對竹子的喜愛有多么深。
穿過一扇拱形門,欣賞著一路的竹子,便看到了東坡塑像。只見蘇東坡側身躺著,撐起頭,右手還拿了一枝大毛筆,好像是靈感剛剛飛來,他正要揮毫作詩呢!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御碑亭。御碑亭中全都是乾隆皇帝為蘇東坡題的字、詞、詩。相傳,乾隆皇帝十分敬仰蘇東坡,他得知常州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也經常來我們常州游玩,從而題下了這些字、詞、詩……
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了御碼頭。聽老師說,當年蘇東坡坐船順著運河水來常州時就是在這里靠船上岸的。看著滔滔的運河水拍打著堤岸,聽著一艘艘大輪船發出的那雷鳴般的轟響,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幾百年前蘇東坡上岸時的情景: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常州所有的居民都站在碼頭邊盼望著一個人的到來。他是誰呢?只見遠處的河面上有一條烏篷船向碼頭邊駛過來。船慢慢靠岸了,從船艙里走出來一個熟悉的身影。呀!這不是蘇學士嗎?“蘇學士!”“蘇學士!……”鄉親們激動地呼喊著。蘇學士熱淚盈眶,與鄉親們一起向自己的住處走去。真是魚水情深啊!
緊接著我們又游覽了仰蘇閣、洗硯池等地方,激動的心情從未停止過,真想從心底里喊一聲:“啊!東坡園,你就是蘇東坡學士與常州人民那份真情的見證地!”
蘇東坡作文10
他猶如一顆璀璨的巨星,在中華文學史上,拼命地,大膽地綻放。
如果沒有了他,那么也就代表著中華文學史上會少幾千首熱情,豪放,又帶著幾點憂傷的詩和詞了。
如果沒有他,也就代表著在中醫藥書里記錄的四百多個藥方就沒有了。
如果沒有他,那么那些飄逸、靈動,又充滿仙意的畫像,比如《枯木怪石圖》就沒有了。
如果沒有他,那么中華文學史上就缺少了一個可愛、可敬、又可贊的大詩人了!
他,就是蘇東坡……
為什么蘇東坡深受大家的愛戴?是因為他的詩詞飄逸、瀟灑丶頗耐人尋味?或者是因為他自己琢磨出來的有效的藥方,能為大家治病?其實不僅僅是這樣,如今人們不再一味的只喜歡他的詩了,大家更多的是喜歡蘇東坡的品格。
蘇軾這個人,他非常的豪爽,直率。他感覺有什么事情,一直憋在心里,就像喉嚨里卡了根刺一樣。他什么事都敢說,絲毫不管別人的.臉色。
當爆發王安石變法時,有兩個黨派。一個是新法派,還有一個是保守派。兩個黨派一直爭吵不休,都有自己的理由。蘇軾想要在朝廷上一展風采,為老百姓,他處處站在平民的角度上思考,他不管個人利益。
蘇軾是中間派,他覺得兩個黨派都有自己的優點。他便一會兒去反對新法,一會兒去怦擊舊法。新黨派的人物早就看不慣蘇東坡了,看他又沒有拉幫結派,在政治上沒有什么大權,還喜歡寫詩發牢騷,便一時把自己的攻擊對象轉移到了蘇東坡身上。
就這樣,年少的蘇東坡第一次經歷了貶謫。
蘇東坡貶謫到了黃州,雖然那里的環境很艱辛。但是蘇軾還是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蘇東坡雖然經歷了人生的一次苦難,成了一只井底之蛙。但是他不但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在深深地井底,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讀書,交友,耕耘,作詩,忙得個不亦樂乎。想必大家都是被蘇軾的這種樂觀打動吧。
假如蘇軾的經歷,換成了李白,杜甫呢?李白,會整天泡在酒館里,整天飲酒,哭訴自己的經歷。而杜甫,則會整天呆在家里,皺著眉頭思考為何人生如此苦,從此不問人世。似乎只有蘇軾絲毫不管這種艱苦的情況,而樂觀的面對生活。
蘇軾為何會被大家所熱愛,為何會被大家永遠的流傳?正是因為他這種面對苦難,不放棄的精神打動了我們所有人!
蘇東坡作文11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者。”林語堂先生如是說。
豪邁,樂觀,動情,超然。這是我心中的蘇東坡,一個真實的蘇東坡。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他從朝廷命官變為流放的罪犯,他卻自始自終保持樂觀:感謝你們的挑釁,讓我更有涵養、有氣質、有故事;感謝你們的蔑視和冷眼,讓我更有勇氣站起來,讓你們看到我的光芒,為自己曾向我犯下的錯飽受煎熬;感謝你們的污蔑,讓曾經不自信的我挺起了脊梁。他的態度上是史無前例的通透豁達,力求在對待殘酷人生現實與挫折時達到上善若水的至高無上境界。
呵呵,是“我就這樣!”的瀟灑,是“你奈我何”的嘲諷,是自得不加掩飾的流露。蘇東坡在當時給友人的不同的信中,用呵呵表達了不一樣的意味。他是苦中作樂,自我逗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人嘆服。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自始至終,蘇東坡都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與入世的鋼絲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對親人、愛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湯湯,充盈在胸,隨意噴涌即是錦繡文章,一曲“十年生死兩茫茫”更成千古絕唱。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于赤鼻磯上游覽眺望,雖歷經烏臺詩案的波折,內心依舊滿懷著對人生成就功名的'渴望。是的,時間的確太過殘酷,讓多少心懷壯志的男兒鬢染白霜。但蘇軾終其一生都沒有放棄他多年的信仰。多少年后,出獵密州的他依然高聲吟詠“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纏綿的情意,字字的血淚,那份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與不舍的深情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這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跌宕起伏的人生,讓他磨練,讓他成長,讓他成為成熟的人。
蘇東坡作文12
古往今來,沒有成功兼濟天下的大志,如大江的波濤,接連不斷,看似能夠掀起幾許波瀾,卻又堙滅于茫茫。唯有你,驚濤拍岸,卷起了豪邁千堆雪。六十七載,年暮的你也曾問蒼天自己的平生功業,卻又哀嘆道黃州惠州儋州。
卷地風散,卻飄出一縷哀愁。滿腹才華,卻因直抒己見而無處潑灑的苦悶唯你了解。那個月色空明的小寺院也罷,碧水拍岸的孤島也罷,從江倒海,新舊兩派仍無人賞識你。僅次于滿門抄斬的大罪已至,儋州啊,海峽兩茫茫。那時的你也覺得生在此山中,事難全。縱使滿朝文武無不妒你才華,卻阻止不了才氣溢出。從此儋州無蠻荒,布衣學子從萬里長沙走出。朝政更新,你回來了,從新踏上九州大地,淚水代替了道不盡的鄉愁。
這股氣勢感染了多少像我一樣的后人,萬念俱失時想一想“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險阻不斷時吟起“九死南荒吾不恨”便又充滿干勁,享受著橫貫千古的樂觀。
走吧,就當你做了一個叫人生的夢,泛起扁舟,還酹江月。
淡黃色的臺燈柔和了雪白的紙張,千年之前,那位將抒大志的.少年,可曾也在同樣的燭光下,立志讀遍天下書,從此不凡。燭火已滅,思想的光芒中終是沒能深深扎在大宋的朝野之中,此時的蘇子亦是支離人。
這時的你或已忘了罷,但歷史銘記著,你曾對著大江詠嘆千古風流;曾為天仙代筆記下美好月輪;曾牽黃擎蒼,挽弓射天狼。何等豪邁樂觀!萬里高崖,千古洪流,亦不能及。
你年過花甲了,政壇好像不再是你的天下。殘年崔嵬?非也,快意雄風海上來。樂觀啊!之前的磨難仿佛灰飛煙滅,只待重展大志。
奈何即使思想如少年輕狂,卻逃不脫生死輪回。無人不悲嘆你的離去,天空染盡陰霾。樂觀點吧,也許你一時興起,欣然乘風而去。但你所到之處被打上了難以磨滅的光輝烙印,每一下揮筆就墨,也將成為思想的波濤,隨大江東去,隨波浪淘盡,以那豪放而細膩的樂觀感染著一代代人,永不停歇。
蘇東坡作文13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里的天空中,響徹在那里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豪杰。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后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愿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情,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一生得到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蘇軾,永垂不朽。
蘇東坡作文14
我眼中的蘇東坡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不然他的文章怎么會如此受人喜愛?我眼中的蘇東坡是一個大愛無疆的人,不然為什么他可以輔佐皇帝,也可以陪農民談天說地?我眼中的蘇東坡是一個成就巨大的人,不然他的作品怎么會流傳海外?
蘇東坡在東城會考時,主審官時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時被蘇東坡文風質樸,立論深邃的文章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后評了第三。一直到發榜時,歐陽修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其實是蘇東坡。在知道真實情況后,歐陽修后悔不已,但蘇東坡卻沒有一點兒與他計較的意思。蘇東坡大方的`氣度和出眾的才華讓歐陽修贊嘆極了。他說:“三十年以后,就沒有人知道歐陽修了,人們只會知道蘇子瞻。”這正體現了蘇東坡的才華橫溢。
那一年,蘇東坡遭遇“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他一點點擺脫了內心的困惑,開始了自己的農民生涯。有時候,蘇東坡干脆跑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追著農民、漁夫、樵夫、商販談天說地。在他眼里,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而無論當多么小的官,蘇東坡總不會忘記對人奉獻自己的大愛,他滅蝗、抗洪、救孤兒,能力所及之事他從未錯過。這正體現了蘇東坡的大愛無疆、體貼平民。
蘇東坡,他開創了豪放派詞的先河,他用摧枯拉朽的青春氣息橫掃北宋文壇。以氣勢恢弘的豪放詞與花嬌柳媚的婉約風一爭雌雄,成為豪放派的一代宗師。這正體現了蘇東坡的成就巨大。
蘇東坡的一生,波瀾起伏不定,既有高居廟堂的輝煌,也有被貶的流離歲月,但他從未泄氣,反而在被貶期間創作了許多為人們廣為流傳的詩詞。
我眼中的蘇東坡是有才華的,是有愛心的,也是不屈服于命運的。就像落到石縫里的一顆種子,再惡劣的環境,也阻擋不了他的茁壯成長
蘇東坡作文15
說來慚愧,我對蘇東坡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在必備詩詞外的進一步了解竟然是在語文考試的一篇閱讀上。雖然考試中心情緊張,但是蘇東坡在我的腦海中有了鮮活的形象,而不再是簡單的文字介紹。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如此大氣磅礴,在當時也許只有蘇軾才能寫出這樣的詞。這也是我對蘇軾的第一個了解。蘇東坡的確是一個天才,他的詩文不是一閃即逝的流星,而是流傳千百年的經典。“蘇東坡的文章能帶給讀者快樂。”這句話曾經使我感到十分疑惑。歐陽修說他每收到一篇蘇東坡新寫的'文章便會歡樂終日,神宗皇帝在蘇軾被貶時仍大加贊美,是什么使他們閱讀蘇軾文章時那樣激動?也許是因為他的詩文風格和其中的情感吧。他的作品都是發自肺腑的,作文如行云流水,“常止于不可止”。他詩文的杰出在于他敏捷的思維、深厚的文學功底、自然的韻律和真摯的情感,正如真金不怕火煉一般讓歷代文人稱贊,而不只局限于那個時代。而其中最使人動容的便是他文字中透露出的滿腔愛國之志和豁達的胸襟。
蘇東坡對改革提出異議,與改革過于激進的王安石的沖突使他卷入了政治旋渦之中,也因為他的直言,使他一貶再貶,但是他內心不后悔,即使他從家中被綁去牢獄期間,的確害怕了。他雖然被貶到偏遠荒涼之地,但他仍在憂國憂民。蘇東坡興辦水利,只手全力從事于救濟饑荒,不惜與掣肘刁難的官場抗爭。他一生一波多折,對老百姓的關愛卻從沒變過。
能支撐蘇東坡在黃州、海南等地生活下去的,還有他的樂觀,豁達。他為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與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來往,詩人、公卿、隱士、酒館主人、不識字的農婦。他的至交是詩僧、無名的道士,還有比他更貧窮的人。他的幽默豁達表現在他的“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東坡詩(尸)”,更在于從高位掉到貧民之中仍內心坦蕩。他并沒有因為憂患而變得尖酸刻薄,而是更加溫和厚道。
蘇東坡“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和敦厚”,既能上書慷慨直言指出朝廷的不妥,也能與漁夫、乞丐對坐暢談。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顆明星,是在最落魄時仍獨行其道的文忠公,是一位真實的、使人感到親切的不擺架子的智者。
書寫工整、卷面干凈,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蘇東坡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蘇東坡的作文范文04-03
蘇東坡傳閱讀心得 《蘇東坡傳》閱讀感悟11-28
走進蘇東坡的征文(精選5篇)10-06
蘇東坡傳閱讀心得模板10篇06-09
讀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04-03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范文04-13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800字(精選11篇)08-15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400字(通用18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