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1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出自唐代大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個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是因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小部分。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問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形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我覺得這和我們同學買零食吃是一個道理。只想著這個零食好吃,既不看它有沒有過期,也不看看吃零食對身體好不好等等問題,就買了。所以我們以后做什么事都應該多考慮考慮再做。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全詩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全詩的意思是“正看是山嶺,側看是山峰。無論從那里看景色都不一樣。
不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是因為在山中只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山的全貌。”現實意思是:“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角度看到是不一樣,不同的東西在同樣的角落看到也是不一樣的。只看小局,是不能知道大局的。”我覺得跟我們做習題是一樣——只讀懂了一點題目,就做是不對的,要一點一點地把題目全看懂,再做,這樣才能正確。
人們常常引用這兩句詩來形容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比如下圍棋時,要縱觀全局,不能只看一邊一角的成果,不能只爭局部的勝利,要看全局的勝利。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這兩首詩有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范圍,擺脫主管成見。
我理解了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的.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文】相關文章:
談談“感恩”作文07-26
談談美食作文03-17
談談理想作文04-01
談談服飾作文03-01
談談我的寫作作文11-08
親情,與您談談作文10-31
談談我的理想作文03-16
談談騙的小學作文10-08
談談美食作文15篇04-28
談談社會公德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