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兔死狗烹談古今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兔死狗烹談古今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兔死狗烹談古今作文1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
春秋時期,吳越之間經常起爭端。公元497年,越國投降,越王勾踐委曲求全去給吳王夫差當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幫助之下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釋放回國,勾踐不忘國恥臥薪嘗膽。在范蠡和文種的幫助下,經過十年奮斗,勾踐滅掉吳國后,因范,文二人功勞卓著,便拜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范蠡了解勾踐的'性格,不顧勾踐的挽留,離開了越國隱居齊國。范蠡離開后派人悄悄送上一封書信給文種,告訴他:你也快離開吧。勾踐心胸狹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文種不相信,結果到最后落得性命不保。
兔死狗烹的故事在歷史上不斷上演,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之所以得天下得力于三人張良,蕭何,還有一個主要人物韓信,但是這樣一位功高震主的人物,最后卻落得一個謀反而死于劉邦之手。另外岳飛大家都很熟悉,一代名將到最后卻被秦燴和趙構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袁崇煥,大明遼東到督師,坐鎮遼東數十年,胡馬不敢入侵,可恨崇禎誤信皇太極離間之計,自壞長城,從此,大明朝如同無翼之鵬……
“兔死狗烹”揭露一個古今史上的一個共有問題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人不計其數。如果每個人都向這樣,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怎樣呢?社會又會變成怎樣呢?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兔死狗烹談古今作文2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記》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經常發生爭端。公元497年,越國向吳國投降了,越王勾踐出于保全,愿意給吳王夫差當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幫助下,他成功騙取了夫差的信任,三年后得以回到自己的國家,然而勾踐卻不忘記這段國恥,決心要報仇雪恨。在范蠡和文種的幫助下,勾踐歷經十年奮斗,最終消滅了吳國。為了表彰范蠡和文種的卓越貢獻,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不過,范蠡看透了勾踐的性格,不顧勾踐的挽留,選擇離開越國隱居在齊國。范蠡離開后,他暗中派人給文種送去一封信,提醒他:“你也應該盡快離開。”勾踐心胸狹窄,你要銘記這句諺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然而,文種并未相信這句話,最終導致他的生命岌岌可危。
兔死狗烹的故事在歷史上屢見不鮮。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離不開三位得力助手:張良、蕭何和韓信。然而,這樣一位功勛卓著的人物,最終卻因涉嫌謀反而被劉邦處死。另外,岳飛作為一代名將,廣為人知。然而,他最終卻遭到秦燴和趙構的陷害,被栽贓誣陷。袁崇煥是大明朝的遼東都督,在遼東鎮守了數十年,有效地阻止了胡人馬匪的入侵。可惜,崇禎皇帝誤信了皇太極的離間計謀,結果親自拆毀了長城,從此以后,大明朝猶如失去了翅膀的巨鷹……請您
過去和現在都存在著“兔死狗烹”這個共同問題,許多人都會在過河后拆掉橋梁,或者在利用完驢子之后卸磨殺驢。如果每個人都如此行事,那么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會變得很遠。社會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兔死狗烹談古今作文】相關文章:
古今對聯08-10
古今的對聯12-30
古今對聯大全09-22
古今經典對聯集錦08-25
古今經典的對聯大全10-07
古今對聯集錦12-30
中國古今餐桌禮儀10-05
古今江南散文隨筆10-07
古今中外口才的例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