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相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尤其作為作文里的重要分類的狀物作文,狀物作文是指以描寫物體或景色為主的文章。我們該怎么去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狀物作文寫作技巧,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仔細觀察,了解物體的外部特征
觀察是作文的基礎,要想寫好狀物作文,就必須留心觀察。對于動物,我們不但要觀察其外表,如大小、形狀、顏色等,還要特別注意觀察其靜態和運動時的神情和姿態,了解其生活習性。對于植物,我們不僅要對其根、莖、葉、花等部分進行觀察,還要懂得植物生命的周期性,了解其色彩、形狀、大小等隨四季變化而變化的特性。對于靜物,我們不僅要觀察其形狀、大小、顏色、還要了解其構造、用途等。總之,觀察是狀物的第一步,只有仔細觀察,作文時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現物體的形象。
選取描寫的具體內容,有序寫作
狀物作文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這樣才能讓人讀了以后,覺得層次清楚,對所描寫的內容才能清楚地了解。由于描寫的物體不同,因而寫作順序也不一樣。一般來講,寫動物,往往按照先寫其外表,后寫其習性的順序寫作。寫其外形時,可以按從頭到尾、從體到肢的順序有詳有略地描述。寫植物,可以按照根、莖、葉、花、果的順序一步步觀察描寫。寫靜物,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來描寫。
當然,狀物作文的描寫順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按時間順序寫,按生長規律寫,按由遠及近或從外到內等不同方位順序寫。因此,我們在作文時要靈活運用。
抓住物體的個性特征
好的狀物作文,應力求所寫物體形象逼真,讓人喜愛、如見其物之感。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抓住物體的個性特征描繪。
“描虎不能像貓,畫葉不能像花”。由于物體的類型不同,形態、習性各異,我們在描摹物體時,只有抓住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征加以刻畫,才能把物寫真、寫活。如松柏蒼勁挺拔,柳樹柔軟多姿,小鳥雀躍在枝頭歌唱,高粱笑紅著臉在微風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征。
融入感情,為文章的中心服務
一篇好的狀物作文,不應只是為寫物而寫物,而應當通過對物的描述,表達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質。在狀物的同時,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達出作者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懷,對作文就能起到“托物言志”、畫龍點睛的作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這是對狀物作文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優秀的狀物作文不僅能表達作者對物的外形之愛,而且能由表及里地表達出作者對物的實質之愛,讓人讀后從中受到感悟,得到教益。
觀察要有序
有序觀察是寫好狀物類作文的基礎。一要按順序觀察,二要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只有進行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條理清晰的文章。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麋鹿》。在介紹其外形時這樣寫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這里的觀察順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點,寥寥數語,卻勾畫得栩栩如生。又如,蘇教版五年級(上)“練習冊”上有一段對熊貓的描寫,形象逼真,凸現熊貓的生活習性。“熊貓睡覺時,腹部朝天。有時,它用前爪輕輕地拍著肚子;有時,它兩腿一蹬,便翻了個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來,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們。然后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到欄桿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好像想清醒一下頭腦似的。”這里,作者抓住熊貓嗜睡的特點,寫得饒有趣味。
語言要有趣
如習作《螞蟻》。作者在寫螞蚊的獨特功能時,是這樣寫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幫助螞蟻辨別方向外,它們還有一個自身的‘法寶’,這就是在螞蟻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掉隊的螞蟻根據這種氣味就能確定方向。倘若用樟腦丸一類的怪氣味彌散在螞蟻走過的路徑上,那么后來的螞蟻就會因找不到那種特殊的氣味而迷失方向。”這是作者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的積累相互融合的結果。
又如,習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紹小黑狗的外形特點時如是說:“(它)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就像黑緞子一樣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兒,儼如四朵梅花;那條翹著的小尾巴總是不停地搖擺著;特別是那對黑白分明的小眼睛,總是四處張望,充滿著興奮和好奇。”這里,作者用了生動的比喻,寫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實;又用“不停地搖”寫出了小黑狗對熟人的媚態;還用“四處張望”來寫小黑狗的警覺與好奇。語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與可愛。
因此,語言的理趣是知識性的體現,情趣是情感性的體現。只有結合為一體,方能顯示狀物類作文語言的知識性與趣味性。
結構要有“形”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有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之別。初學狀物類作文,以縱式結構為主,以縱橫交錯式結構為輔。如“總分”或“總分總”結構。
例,習作《銀杏》。可以先介紹它的外形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諸如營養價值和藥有價值等。從總體上看,全文為縱式結構。而在介紹其價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橫式(并列式)結構。這樣,介紹的內容盡管較多,但由于結構清晰,也就顯得有條不紊。
又如,習作《豬》。作者從對豬這種動物的偏愛入手,開篇破題:“其實,豬是一種聰明可愛的動物。”接著,文章分別從豬的智力、嗅覺、起居、飲食等方面展現它的聰明可愛。這種“總分式”結構條分縷析,學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學為了進一步突出家養豬的可愛,還簡約地將野豬與家養豬作對比。這樣,不僅豐富了寫作的內容,而且凸現了文章的中心。
方法要有變
狀物類作文的寫作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僅就敘述的人稱而言,就有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之異。當然,各有各的妙處。例《鋼筆和原珠筆》,敘述時采用第一人稱,既顯得親切,又便于介紹。為了行文需要,人稱也可以轉換。如,《鋪路石》。從整體上說,用的是第三人稱,“它來自大山之中,它是大山的兒子。為了人類的需要,它離開了母親的懷抱,來到了繁華的鬧市,來到了寧靜的村莊……”而在文章的結尾,為了禮贊的需要,轉為第二人稱。“鋪路石,你是山的精靈,你是大山的忠實兒子!你默默無聞,但大地沒有忘記你,高山沒有忘記你。看,高山頂上的巨石,不正是大地母親為你樹立的豐碑嗎?”這種第三人稱與第二人稱的交替作用,使知識性和情感性得以和諧統一,敘的是“鋪路石”,頌的是“勞動者”。
范文:
盼呀盼呀,涼爽的秋風送來了校園石榴的豐收,今天下午,我們終于盼來了一年一度的星海石榴節。
此時已是下午,我們雖然坐在教室等待著廣播宣布石榴節的開始,但我的心早已飛到石榴樹下,生怕別人趕早把石榴摘光了。等呀等呀!終于,我們聽到廣播宣布開始了,大家一擁而上,像一只只歡快的麻雀活蹦亂跳地跑到了摘石榴的場地。此時,我們驚呆了,那一個個紅彤彤的石榴都張開了嘴巴,露出一顆顆晶瑩剔透,小巧動人的“珍珠”,呈現出淡淡的粉色,真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孩,樂呵呵地看著我們。我們看著它們得意忘形的樣子,心想:哼,還在笑呢,一會你就成了我們的口中美食啰。我們把一顆顆枝葉茂盛的石榴樹圍得水泄不通,只聽老師一聲令下,大家有的用竹竿把高處的石榴捅下來,有的十分敏捷地爬上樹把樹中間的石榴摘了下來,還有的提著一個袋子把較低的石榴快速地摘下來。大家都爭先恐后,忙得不亦樂乎。當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的任務是爬樹摘石榴,我一邊用腳緊緊地踩到樹枝上,另一腳使勁地往上蹬。雖然石榴樹很低,但是它的樹枝不僅十分雜亂,還長滿了小刺,一不小心皮膚就會被劃傷。但這一切都絲毫不能減少我們摘石榴的興致。大家仍然興高采烈地采摘著那使人饞涎欲滴的大石榴,有的石榴見我們將樹枝“壓”低,只得乖乖就范,有的還自覺地往下掉呢。我們摘完了大石榴,高興地把它們抱回了教室。
這些石榴真大呀!我小心地把皮剝開后,里面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世界,淡黃色的薄膜把石榴內部隔成一個個別致的小屋子,屋里擺著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石榴子,我把一顆紅紅的、亮晶晶的石榴子放在手里,就像捧著一顆璀璨的珍珠,將它吃進嘴里,啊,真甜。再回頭看看同學們那興致勃勃的樣子,收獲的喜悅溢滿了整個教室。
吃著親手采摘的石榴,我們真的希望石榴節不要遠去,下一個石榴節早點來到。
【狀物作文寫作技巧】相關文章:
狀物的作文02-04
桂花狀物作文02-05
推薦狀物作文04-20
精品狀物作文04-04
螞蟻狀物作文11-23
[經典]寫狀物的作文01-02
雞狀物作文11-10
貓的狀物作文01-29
狗-狀物作文01-15
麻雀狀物作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