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二泉映月教學生寫作文的聽課記錄
一、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情景,釋放心靈,用心,用情感受生活,強調為文的真實感;訓練學生當堂寫作能力。
二、教學設想
以《以二泉映月》觸發學生情感。當堂寫作文片段;聽《二泉映月》;修改作文;布置作文。
三、教學輔助工具
錄音機,《二泉映月》磁帶。
四、課時:
二課時(連堂課)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工作
1、課前布置學生聽《二泉映月》。
2、復印同齡人佳作《聽<二泉映月>》。
3、發下白紙。
(二)具體教學
1、開場白:同學們可能覺得奇怪,老師只帶來了一臺錄音機,并且給同不發了兩張白紙。是的,這堂課我們進行的是同學們入高中以來的第一堂作文課,并且與音樂有關,我們先來聽一段音樂,要求同不們放開手中的東西,包括合上書本,只要帶上你們的心靜靜地聽,靜靜地聽,什么都不要想。[放錄音](目的:導入音樂情景、初步感受)
2、作者及《二泉映月》簡介。
同學們都知道這是我國著名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民間音樂家阿炳所作。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自幼隨父華清和道士學習音樂,15—16歲時已成為無錫道教界的出色樂師,被譽為小天師,27歲患眼疾,35歲雙目明,時人稱其為瞎子阿炳,由于社會動蕩,阿炳生活窮困潦倒,流落街頭,開始了流浪藝人的生涯,他的大部分作品出于這個時期。
《二泉映月》音樂婉轉流暢,意境深邃,情調悲愴,表達了阿炳對辛酸現實生活的沉思,也寄托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憧憬,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流傳甚廣。
《二泉映月》曾被日本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譽之為:“應當跪下來聽的音樂。”當時他聽到音樂后,由于靈魂受到巨大的沖擊,竟不由自主地伏在地上,淚流滿面——足以說明了《二泉映月》的感染力。
有位作家這樣寫到:“隨著唱機的緩緩轉動,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動頓時令我們每一個人都屏住了呼吸,我只感到自己的心泉之門被慢慢打開了,一股清泉在款款地流淌、洄還,在醉人且略帶傷人的旋律中,我仿佛聽到了杜鵑在百合叢中泣血之鳴,看到了幽谷之蘭在秋風中顫抖。”
錄音師陳璐說到:“從來沒有一首樂曲能使我們這樣的感觸良好,每每在它悠悠旋律里流連,總會想得很多,人的感情、人的幻想、人的現實……”
3、帶著剛才對作者的了解,帶著你此刻的感情,再來聽一遍。(目的:融情)
不再有時空限制,不再有身份、地位、觀念限制,想像些刻內外或者遠遠站在街角,看著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在接著如注如訴的二胡。你的視線定格在那一剎那:那張臉上,那又手上,那把琴上:或者你想像此刻正坐在阿炳對面,正雙手托著下巴疾疾地聽他的二胡;或者是夜寂無聲,聽著耳畔的音樂,你的思緒飄到了某個遙遠的地方,某個模糊的人,某段讓你重溫的感情。
4、放音樂。(其間,老師寫板書:寫下你此刻的思緒、感受;要求:感情真墊;字數:100-200)
5、在聽了這樣一段音樂后,心里有所感觸了,于是我們拿起筆在白紙上寫下我們的點滴感受,寫下我們的思緒。在音樂中我們與阿炳進行心靈的對話,也許你聯想到了生命的坎坷與不平,也許由此觸發了你如潮的思緒……無論怎么樣,重要的是你拿起筆來,用心體悟過了,然后把它寫下來,其間流露的是我們的真情實感。[時間:15-20分]
6、發一篇優秀習作,《聽<二泉映月>》,進行比較,并修改自己的當堂作文在白紙上。[時間:10-15分]
7、引導闡發。
強調“情”,何以產生情—因為生活中某些事情的觸動,又是因為你觀察了或者說在不自覺間你被觸動了,情,但是“情”并非像“我有感情,我今天真高興”,“回家的感覺真好”這樣語式地說出來。比如我們剛剛學過的《荷塘月色》,作者的感情是“淡淡地憂愁,淡淡地喜悅”,作者是否這樣簡單來寫“我很憂傷,但也有喜悅”,沒有,而寫到了幽僻的路,寫到了陰森森的樹——淡淡的哀愁,荷塘——葉子,出水很高,亭亭舞女的裙,花零星……寫美景來抒發自已喜悅的心情。
再比如同學們隨筆中寫快要回家了的感覺是:“心里焦躁,是一秒一秒數著時間下課,是飛奔到車站……”寫出一種急迫的心情。
無法表達的感情,那就是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來看(結合學生隨筆)。比如有同學在隨筆中寫到:每當老師叫我寫隨筆,我就覺得無話可說,感到煩躁——何不換一種心情,看看夜幕降臨的遠峰,感受城市“金甲蟲”車來車往,(煩躁、喧囂)——我卻獨辟在一個小胡同,與蟋蟀對話——心情暢達了——自然成文。
真實的感受自然地流露。
(三)作業
(任選一)1、《感受風雨》;2、《風雨黃昏》
要求:(1)感情真掃描;(2)文體不限:(3)字數:600字以上。
六、教后感
本次作文課的設計是用同學熟知的音樂來觸發學生情思。
在初步感知后,及時補充進作者及別人對它的評價,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并且在音符流動中展開豐富的想像。學生情思萬千,有感而發,水到渠成,當堂寫下聽《二泉映月》。此時學生寫的文章最真情實感。并且鍛煉了他們的當堂寫作
能力。而對照同齡人佳作,了解別人的協作角度,從同題作文的集體比較中感知別人作文的長處與自己的一些不足,再從作文寫作要求上進行當堂修改,最后完成本次作文課的任務。
這次教學初步達到了本堂課教學目的,學生有很高的情感投入,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學生作文一氣呵成,內容真摯感人,且想像力豐富,有具體的畫面描寫,比如有同學寫到:“這是一座飽經風霜的小鎮;大街是用青石板鋪成的,街帝是舊式民宅,墻角布滿青苔,頗有“苔痕上階綠”的味道。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這反使小鎮顯得更加寂靜冷清。秋風吹來,將落葉紛紛揚起,使人不禁打顫。風中隱約事業著一絲樂聲。遁聲而去,到了湖邊,湖邊有棵老樹,有位老人坐在樹產的石塊上,專心地拉著一把石老的二胡,婉轉的琴聲中透著一絲悲涼,使人不禁潸然淚下。月光照在老人的臉上,那歷盡風霜的臉上顯露出人生的坎坷。老人與樹,遠遠的我竟分不清誰的樹,誰是人了?”還有的同學寫到:“只要一聽到二胡聲呀,就記起阿炳坐在街頭拉二胡,呼呼的寒風吹著他那飽經滄桑析臉,地上的碗中卻不見一個銅板,最多只有寒風帶過的一片枯葉。”……
雖然此次作文也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總體上的特點是學生的語言順暢、自然、真實,且想像力豐富,那份流露自心底深圳特區處的真情尤其讓我感動!
語文是一門主觀性很強的學科,而作文更是強調學生的見解的觀點的發表,主觀情感的表達,進而帶著自己的感悟從心靈上來體味生活。所以,有時或許多可以嘗試闐以貼近學生生活與心靈的方式,比如用音樂來啟發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情感,讓他們自己感到有話可說!釋放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用心、用情感受生活,讓學生真正說他們想說,寫他們想寫的!
【聽二泉映月教學生寫作文的聽課記錄】相關文章:
聽課記錄評語05-25
聽課記錄評語11-10
聽課記錄檢查評語10-07
數學聽課記錄評語10-07
聽課記錄評語及建議03-26
聽課關鍵聽什么10-26
聽課記錄點評語11-10
聽課記錄檢查反饋評語10-07
聽課記錄的心得體會04-26
教師聽課記錄評語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