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反思總結
學習反思總結【1】
英語學習的總結和反思
前幾天聽說有一升二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新青2B的,只能說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奇跡。
我在教寶寶學習英語的九個月中,真實的感受就是英語無法突破孩子的理解能力去無限拔高。
可能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但是大體上是有一個區間的,我不知道其他家長是如何讓孩子攻破年齡和智力發展的壁壘,不停地勇攀高峰的。
好在我很淡定而且不好奇,我打定主意按照寶寶的客觀規律進行教學。
我的寶寶不是奇跡寶貝,而我也理所當然的不是點石成金的媽媽。
我和寶寶用了九個月的時間把新青的四本書過了一遍,我已經覺得她創造出我家的奇跡了。
但是,其實,她吸收了多少,真正理解了多少,這其中的差異就和太平洋年中慶的活動一樣----打折力度不小。
我不妄自菲薄,在教學方面,我還是有一定經驗和自己的方法的,但是我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小小地突破,無法也不可能突破更多。
目前我的瓶頸不是在單詞和句型上面,而是在語法和短語上。
一年級的寶寶很努力地去記憶介詞短語和進行時的幾種ING形式,但是悲傷的是她總是很快就忘記,短語長得如此相近,ING中哪種需要雙寫最后一個字母,這讓寶寶傷透了腦筋。
最近我走訪了幾個英語機構,看到了好多走出大學校園就來教書育人的嶄新的機構老師,也有幸看到了一些入學測試卷,當我看到新1入學測試卷中有賓語從句、被動語態和過去完成時,我頓時石化了。
難道打算學習新1的小朋友們需要知道這些?按照我家寶寶的水平,估計她在40分左右,而我,估計也只能考個7、80分。
或許這是機構的策略,被打擊的家長往往情急之下揮卡一刷。
而我在捂緊錢包、倉皇逃出機構的路上就陷入了沉思。
我不是專業英語教師,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無法把寶寶帶到很高的高度,但是出于教師的本能和良心,我必須保持寶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英語。
她的年紀還太小,縱然我有大躍進的熱情,也不能違背她的客觀規律。
自從開始學習語法和時態,我已經看到了她對于英語的興趣在減弱。
所以,接下來,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慢腳步,去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創造出一些教學游戲,讓她的英語學習不那么面目可憎,讓她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到一些快樂。
一二年級是培養興趣的關鍵時期,我一直舍不得讓她在這兩年時間里面消耗掉她寶貴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所以這兩年我貼身相伴,和她并肩同行,外面疾風勁雨,暫且不去理會。
我和寶寶仍然會在每晚翻開書本,我扮演調皮學生,她扮演模范老師,或者一邊玩皮球一邊你問我答。
希望多年以后,寶寶會記得在我的陪伴下,她有過一段溫情而難忘的學習歲月。
學習反思總結【2】
眨眼間,1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第一天報到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就又到了分離的時刻。
在東莞長安鎮第二小學,我們四位來自深圳、佛山、廣州的學員跟隨導師鐘xx老師,一起學習,一起提高,一起歡笑……,仿佛又回到了求學時代。
為了讓我們能順利完成跟崗學習,鐘xx老師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心地安排,培訓的內容豐富多彩,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從“2015年廣東省鐘xx老師工作室名教師培養對象跟崗學習培訓方案”可見一斑。
在短短的1天時間里,我們聽評課1節,在鐘xx、姚鐵龍兩位老師的指導下,與長安二小數學組的全體老師嘗試了《基于讀懂學生的課堂提問》的辯課;參與了讀書沙龍、專題講座、同課異構等專題活動;還到深圳福田區荔軒小學參加了“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主題研討會。
學習是緊張而忙碌的,但又是充實而快樂的,充分讓我享受了“學習”的快樂。
全方位接觸,零距離交流,與省內的名教師互相切磋,讓我更新了理念,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走近名師,感受魅力。
有人說:“走萬里路不如追尋名師的腳步。
”在學習的這1天里,我的導師鐘xx老師、組里的其他學員、長安二小的行政和數學老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鐘老師是一位渾身散發人格魅力的人,她學識淵博,人品謙遜,平易近人,讓你一接觸,就被她的親切、處處為別人著想所吸引。
跟崗前,她早早與我們聯系,溫馨提醒,從資料的準備到學習內容的安排,再到食宿的安排和交通指引,都一一叮囑交待。
跟崗報到的第一天,她放下繁忙的工作,介紹學校情況,與我們商量跟崗計劃,親自帶我們熟悉周圍的環境,讓我們一下就找到了家的感覺。
在教學工作中,鐘老師率先垂范、一絲不茍的態度讓我們折服。
她執教的《圖形的旋轉》一課,充分體現出了她對教材的深邃理解和對課堂高超的駕馭能力。
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隨機應變的教學組織能力感染以及精彩的課件,吸引著我們。
整堂課聽下來,真是美的享受。
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語言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講課語言要達到生動,富有啟發性和鼓動性效果。
要善于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使他們建立自信;而且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面帶微笑,充滿激情的講課,能使學生體驗到愉快、振奮的情緒,他們在這種氣氛中學習,就會進行熱情而緊張的思考,一旦教師向他們提出問題,就易于為他們所接受,成為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就會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鐘教師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讓學生在一個個問題的生成和解決過程中研究探索數學問題,體驗分享探索成果。
主題研究,方式獨特。
本次跟崗學習,在鐘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行的兩個主題研究:一是《課堂中如何優質提問》,二是《如何上好練習課》。
我們組除了導師鐘xx老師外,還有另一位我們公認的導師姚鐵龍老師。
姚老師是深圳市福田區的教研員,也是鐘xx工作室的外聘導師。
她的崗位讓她有淵博的知識、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有本學科的最新理論、最新信息、最新成果。
在本次跟崗學習中,姚老師指導我們就《找次品》一課進行了辯課。
因為辯課這種評課形式我們從沒接觸過,所以為了讓我們能首戰告捷,姚老師不但向我們講解了辯課的基本方式和技巧,還特意為我們做了《課堂提問與追問》的專題講座,為我們打下理論基礎。
在講座中,姚老師首先闡述了優質提問的重要性;然后講述了教師在課堂中優質提問的幾大要素:
1、要提“大問題”,但不要提“胖問題”和“問題”,也就是提問要圍繞熱點問題問;
2、要提“開放式”的問題;
3、提問后要關注學生如何讓找到答案;
4、老師要質疑傾聽,提問后留出等待和思考的時間;
5、提問要有延續性,引發學生思考。
為了讓這次辯課達到更佳效果,我們還連夜研讀了鐘老師贈與每人一本的《優質提問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其中》一書,直到深夜還在討論辯論的觀點。
在第二天的聽課過程中,正反方都根據要求分工,對上課老師提問的個數,有效問題的個數、提問后給與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回答的人數和分布、以及課后達成目標的小測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分析。
在辯課過程中,姚老師作為主持人,陳少興、肖紅斌老師帶領長安二小一半數學老師為正方,我和鐘老師帶領另一半數學老師為反方,就《找次品》一課是否做到《基于讀懂學生的優質提問》這個辯題進行了激辯。
正反雙方通過唇槍舌戰,越辯越明,對優質提問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高度。
這種全新的評課方式,為我們的聽評課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小學數學中的練習課占了整個小學數學教學時間的很大比重。
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怎樣上好練習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有鑒于此,本次跟崗學習,我們研討的另一個專題是《如何上好數學練習課》,每人上一節練習課進行研討。
備課前,我們就一節好課的標準進行了頭腦風暴,盡管評判的標準不一樣,看準職場但我們都認為:一節好課首先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要改變以前那種“只見老師,不見學生”的現象,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潛能,才能成就精彩的課堂;一節好課還必須整體達成課程三維目標,現在大部分老師只關注知識目標,而對于如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夠關注,對于通過數學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做得不夠;一節好的數學課還必須講究思維品質,要有容量,有主次。
盡管我們所上的練習課各有存在的問題,但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
且思且行,總結提高。
1天的學習雖然短暫,但那一場場令人思想激靈教育沙龍,一次次讓我獲益良多的交流場合,一個個使我耳目一新的課堂現場,使我每一天都品嘗著的精神盛宴,我們感受到了鐘老師和長安二小人為我們營造的學習暖流。
通過學習交流,我拓寬專業知識面,提高了認識,我學到很多,也感悟了很多,這些我無法用文字將其完全表述出來,但給我帶來了許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沖擊和實際工作的靈感。
且學且思,在認真學習的同時,我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我的教育實踐,思考我專業的發展方向。
我清醒地知道:要成為真正的“名教師”,對我來講,還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磨練、反思和感悟。
在未來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我為自己確立了反思型教師――科研型教師――學術型教師的自主發展階梯式奮斗方向。
為此,我會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用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態度,與時俱進。
在反思中促進成長,并在實踐中實現自我轉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這1天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時間匆匆而過,如同彈指一揮間,然而,我的收獲是沉甸甸的,感悟是深刻的……我將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種姿態行進在教學教研的征途中。
【學習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學習反思總結12-21
感動加反思的學習總結10-12
我的學習總結與反思作文10-07
學生學習反思總結范文06-15
國培學習總結與反思10-09
師德師風學習反思心得總結05-30
師德師風學習反思總結411-18
有關英語的學習反思與總結06-20
關于學習方法總結與反思11-15
學習方法的總結與反思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