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構建策略論文
〔摘要〕創客空間融入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將對新時期下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革新與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構建一個適應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特點的創客空間是我們急需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從創客空間的內涵與發展、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構建原則、構建策略進行研究與探討。進而穩步推進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構建發展。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構建研究
近年來,將創客教育融入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國藝術設計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創客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相結合是高校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思維的設計人才的重要途徑。建設創客空間也成為高校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轉化孵化平臺的重要手段。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應是一種嶄新的專業化服務平臺,提供創新設計分享的空間。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到底是什么,應該如何構建具有藝術設計專業特色創客空間是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一、創客空間的內涵與發展
創客空間有多種英文表述,如:Hackspace、Hackerspace,Fablabs等。戴爾多爾蒂在《創客雜志》最早提出“創客空間”的概念:“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理場所,一個具有加工車間、工作室功能的開放交流的實驗室、工作室、機械加工室。”維基百科將其表述為一個開放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致力于為創客集聚在一起分享資源、知識的工作空間,其服務的目標對象主要是那些對設計、計算機編程、數字藝術等有共同興趣的創客,其服務模式主要是提供各種設備、資源、知識,幫助他們建立創業網絡,促進其創意轉變為實物成品。國內外的一些高校陸續創建了創客空間,開展創客教學實踐。特別是歐美的創客空間建設日趨完善,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和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創客空間在培養學生如何產生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當前時代不斷發展的挑戰有非常成熟的經驗,他們在為本國設計行業注入新思維的同時又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跨學科人力資源支持。面向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客空間建設重心應側重于指導學生學習、研究、創新、合作,學生能基于已有的知識體系,依靠不斷培育與發展的創新思維,依靠交流、合作的方式,達到創新創業的目的。
二、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構建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構建目標就是為本專業學生服務,要結合本專業學生實際需求來構建特色化的創客空間。目前,除少部分高校創客空間能體現自身資源優勢亮點以外,大部分高校的創客空間基本上處于簡單的開展創業輔導活動的狀態,同質化較嚴重,導致創客空間的建設成效不明顯。因此,要結合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特點與需求,有針對性地建設創客空間,并開展有實效的活動。要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詳細調研,如其對哪些藝術設計行業更感興趣,在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會碰到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提供哪些特定的軟硬件支持等。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是藝術設計專業構建有特色的創客空間的根本性宗旨。2.協同創新的原則藝術設計專業構建創客空間時,需要培養學生個體的創新創業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協同創新的能力。由于創客空間的創意項目普遍存在跨學科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創意設計過程中需以團隊為創意群體,協同合作完成創意項目。比如完成一個可穿戴式的交互設計項目,就需要交互設計、服裝設計、計算機編程、計算機硬件等研究方向的學生組成分工明確、有團隊合作精神的創意團隊進行項目研究與設計。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因為一個創意項目集聚一起,匯聚集體共同的智慧完成創意成果。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個體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團隊的合作精神。跨學科創客空間的組建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離不開高校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與交流,共同支持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正常運行。3.可持續發展原則藝術設計專業在建設創客空間過程中,需要考慮空間建設資源的利用最大化和無效浪費最小化。提高創客空間利用的靈活性,能滿足各種不同藝術設計專業方向創新創業主題類型的活動要求。構建設備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創客空間內的各種設備的使用率,避免大量儀器設備閑置。同時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中服務質量的好壞也是關系到創客空間能夠長期存在達到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因此,在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也要秉承可持續原則,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服務意識和專業素養,加強對創客空間師資團隊進行定期的專業化培訓和考核,對于支持創客空間的專家庫進行定期篩選,為創客空間打造強大的師資。
三、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構建策略
1.設置專業化創客課程,將創客教育納入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高校實施創客教育的重點是建立以學生為主體、跨學科、自主創新性的課程內容。必須整合高校各學科中與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優勢學科資源,制定設計藝術專業創客課程,這是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重點。創客課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專業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下來完成項目設計。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范疇。需從三個方面制定創客課程:第一類是理論課程模塊,在現有的專業課程中加入創新創意思維、信息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課程,提高學生跨學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第二類是技術課程模塊,設置新媒體應用技術、開源硬件課程、3D打印以及交互設計課程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以及項目需要修讀學分。引入數字媒體技術教育,為學生產出創新設計成果提供機會。第三類是設置激發學生潛能的創新型課程,積極引入項目制課程教學,使學生達到做中學的目的,把自己的創意成果轉變為現實。2.提煉學科特色,建設符合設計藝術專業實際的創客空間。藝術設計專業有獨特的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理念,因此創客空間必須依照這兩個方面來進行構建。針對目前高校創客空間學生創新水平低的現象,藝術設計專業需要通過革新教育理念、加強專業化課程改革力度、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的能力。藝術設計專業在創客空間建設上要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專業優勢,對接地方藝術設計產業發展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應既有創新性思維和產品設計制作技術,同時還具備持續地將創新性項目孵化為產品的綜合能力,從中形成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因此設計藝術專業要具有自身學科特色,做好專業化的創客空間定位。3.跨學科協同創新,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實踐平臺創客空間的構建必須整合高校中各學科優質資源,將高校各個相關部門凝聚起來形成合力,擴大創新創業意識在教學改革中的影響力,提升教學質量。在一些課程的實踐、實習教學環節中設計創客活動,提供機會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合作,創建跨學科研發團隊,培養學生跨學科協同創新和創新創業能力。積極推進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與企業、政府、社區的協同創新步伐,與企業、政府、社區的創客空間進行交流合作,拓展在空間平臺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師資隊伍、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化轉化等方面的合作。4.設計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設高效規范的管理服務模式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是建設一個優質高效的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的必要條件。一、要對創客空間的資源配置、管理服務等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專業發展實際的制度。二、要制定有效的創客空間管理運行制度,確保學生從創意、設計、建模、形成產品乃至投放市場等各環節的順利有序運行。三、制定創客活動評價考核制度。對于學生在創客空間中的創新造能力進行客觀評價,重點考察學生的創客素養、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創造力等。評價考核結果和學生的專業成績掛鉤,以此作為一種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參考文獻:
[1]魏偉華.眾創時代高校創客空間建設的思考.[J].教育評論,2017.
[2]楊建新,孫宏斌,李雙壽,付志勇,顧學雍.美國高校創新教育實驗室和社會創客空間考察[J].現代教育技術,2015.
[3]貝弗利J厄比拉斐爾,辛迪格雷羅,童馥卉.為創客空間創造空間[OL].
[4]付志勇.面向創客教育的眾創空間與生態建構.[J].現代教育技術,2015.
[5]鄭志高張立國尚國娟.美國創客教育教學評價案例的分析與啟示[J].2017.
【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空間構建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創客標語口號集合04-24
藝術設計論文07-28
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對接與高校發展探析論文08-19
青少年創客中心廣告語01-10
藝術設計論文[集錦13篇]07-20
藝術設計論文4篇(必備)07-20
藝術設計專業簡歷12-01
對美術學與現代藝術設計的思考論文10-13
兒童創客交流體驗中心宣傳標語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