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征文(精選1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征文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數合乎規定。相信寫征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災減災征文(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災減災征文 篇1
我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許多的天災人禍,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么在電視或廣播里也應該早有耳聞了吧。如:地震、洪水、臺風、火災……在面對這些災難時,難道我們只能做任宰的羔羊,坐以待斃嗎?答案是:不!就算不能阻止災情發生,但是在它來臨時,我們卻可以憑借有效的預防、冷靜的頭腦和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減少災情對我們造成的損失,甚至能保住性命!
例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是混亂,要冷靜思考該怎么辦。要是在學校,如果沒能及時路到籃球場或操場等較空曠的地方時,要趕快蹲到桌子底下,用書包或比較軟的東西護住頭部,背對首窗戶。要盡量提早把門打開,以便宜于有人來救時方便些。如果家是樓房的人,要及時跑去安全通道,沒來的及的.話,就躲在廚房、衛生間等結構比較復雜的房間,也要打開門。當然,家住樓房的人也不是不可以跳,樓但要選擇好的位置。比如:要在二、三樓內,下面是草坪或水塘的,還可以用綿被裹住身體,減小下落時的沖擊力。
再例如,碰到火災時,如果是小火,要及時撲來,但如果是大火,要立刻彎下腰,用手或手絹捂住口鼻,跑進衛生間,用水澆滿整個衛生間,以防“閃火”。還要用水把身上澆濕。如果家是樓房,要立刻跑到陽臺,用比較鮮明的東西,如手絹、盆子等向下面的人呼救。當然,不發生火災是最好的,可是怎么預防呢?要注意,在用完煤氣灶時,一定要關住煤氣閘門,不然,在煤氣泄漏時,很容易起火,也很難撲滅。而且,家里只有小孩時,一定要把打火機等物口放在孩子所接觸不到的地方。一航身處樓房的同學一樓都會有消防栓,平時盡量不要到那兒玩,這樣可以在滅火時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
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防災減災征文 篇2
生命對于一個人來說十分寶貴,失去了就沒有第二次了,日本大地震只是一個莫名的瞬間,就讓許多鮮活的生命消失了,讓許多人無家可歸,但他們并沒有驚慌,而是十分鎮靜。這一切都說明了。他們毫不畏懼大災大難,因為他們的防震意識比我們強。在3月2日,學校舉行了放在防震演習,為的就是讓我們珍愛生命,學會保護自己。
到了教室,老師教給我們一些防災知識,便分組練習,在練習時,同學們都嘻嘻哈哈,有說有笑,我不禁思索道:這很好笑么?不,一點也不好笑。我可以很嚴肅的告訴你:“當地震真的來了,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正當9:28時,“烏拉……烏拉……烏……”第一聲警報突然拉響,同學們反應都很及時,有的`鉆到課桌下,有的躲到墻角,我意迅雷不及之勢靠好板凳,沖到門后,一扭門把手,將門打開,之后便雙手抱頭,身子緊緊蜷縮在一塊。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后面的同學也緊跟著跑了過來,雙手抱頭,大家不再像演習時那么放松了,大家都嚴肅了起來,可其他班的卻大呼小叫,毫無次序。警報再次響起,同學們毫不猶豫地沖出門外,往樓梯口跑去,樓梯口有老師疏散我們,同學們都緊靠著樓梯右邊走,下了樓梯,同學們都往操場沖去,整個校園全是急促的腳步聲與老師在主席臺指揮的聲音。
幾分鐘后,大家都有序的撤離到安全地帶。我們坐在操場上,雙手抱頭。當老師將每個年級的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匯報完后,我身旁的同學紛紛開始議論起來。六年級整整少了10人啊!所以地震來臨,應隨著人群行動,以免走丟。操場上,雖然還有小小的議論聲,但都聽從老師統一指揮,雙手仍舊緊緊護著頭部……這次演習十分成功,不僅讓我們增長了個人保護意識,更讓>
防災減災征文 篇3
說起防災減災,你們一定再熟悉不過了吧。教師、家長都一遍又一遍地在我們的耳邊嘮叨。可是防震減震卻怎么也防不了,減不了。所以,我們只能做一些防震演習,避免被砸到。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防震減震”的逃生演習。到了大課間,孫教師趕緊來到教室。組織我們班的同學們“逃跑”。只見同學們抓起課桌上的書籍、本子擋在頭上就沖出了危險地帶—教室。在樓道里,我聽到到處有教師敲鑼打鼓,仿佛大地真的在猛烈地顫動。我邊跑邊想:現在只是逃生演習呀!防震演習就這么可怕。那要是真的地震來了可怎么辦呢?在“逃”著“逃”著,我突然看到有人嬉皮笑臉,臉上竟然洋溢著無所謂的`笑。我不禁又想:這些人笑什么笑啊!看來沒有看過《唐山大地震》,不知道地震的嚴重性。地震是多么可怕呀!還笑!在不知不覺中,我就來到了安全地帶—小廣場。我看到人還不多,就和我的好朋友呂皓月聊了起來。我對呂皓月說了我剛才的經歷。
呂皓月聽了,對我說:“是啊,虧他們還笑得出來!萬一地震真來了,他們逃也逃不出來了啊!”我們聊了半天,孫教師來了,對我們說:“剛才有的同學竟然在收拾作業本和書籍。比如曹洪亮、李知謙等等,他們這樣做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萬一真的地震來了,就應該第一時間跑出去,不應該在教室里逗留。”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到“防災減災,防震減震”,共同學習防震意識吧!
防災減災征文 篇4
這次綜合課老師帶著我們去看了“防震減災,珍愛生命”的科普展。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不光是大人,我們小孩也要學會來如何保護自己。在危險與災難之間,應該知道如何來為自己爭取時間,爭取生活下去的機會。
我們所說的'地震、洪水、火災等等,那都屬于自然災害。我想大家一想到這些就會害怕,其實不用這樣,只要適當的采取自救方法,就能例如:在戶外遇到地震要逃到空曠的地方或周圍沒有高物地方。在學校里遇到地震要用書把頭蓋住并逃到操場等空曠地區。在家里遇到地震要用枕頭等軟的物品蓋住頭部并逃到離自己最近的空曠地區。因地震而被埋在廢墟下要用身邊的石頭敲擊廢墟,造出較大聲響。
這些自然災害雖然不能避免,但大家可以減輕它們對我們的傷害,多看看這類的書,和家長們多多參與這類的活動,相信我們在災難來臨時不惶恐,反而很冷靜。
防災減災征文 篇5
一個周六的下午,我獨自一人坐在去姐姐家的班車上,耳里塞著耳麥,隔絕了車上的喧嘩,自己的世界就只剩下音樂,好不快活!我盡情的享受著音樂帶給我的快樂,無暇顧及別人的議論,也沒有發現天空早已布滿烏云,很快便在優美的音樂中靠著車窗一頭沉睡過去。
我睡得很沉,若不是感覺到臉部和耳邊有顫抖和微微的噼啪聲,恐怕連過站了都還不知道吧。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努力看外面卻是一片灰蒙蒙。我以為是車窗不夠干凈,于是使勁地擦了擦玻璃,發現是徒然。這時只聽同座在對我說:別擦了,外面下大雨呢!“什么?下大雨?”聽了這話我仿佛被雷擊中了一般。出門時原本媽媽交代我帶傘,我看天氣很好便沒理會。誰知這鬼天氣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比翻書還快,真是郁悶!
就在我不停的埋怨天氣,大亂陣腳時,司機提醒我到站了。天啊,真是天亡我也,但我只能硬著頭皮下車。
剛下車就被一陣狂風夾著黃豆大的雨點打得我暈頭轉向,雨水迷住了我的雙眼,臉也生疼。頃刻間我就渾身濕透,像個落湯雞一樣在雨中艱難的前進著。路上的積水已經漫到了腳踝處。一聲又一聲的炸雷,一道又一道的閃電嚇得我我蹲在了草叢邊,不停地發抖,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無助。
就在這時我看見前面不遠處有家小店,我好像看到了希望便加快腳步奔跑過去,好心的店主見我小,又成了落湯雞便收留了我。我只站了一會濕衣服上的水馬上淋濕了別人的地面。雖然店主好心找來了干衣服讓我換上了但我仍然在那直打哆嗦,不知自己是真的冷還是害怕。雨越下越大,雷聲,閃電仍在繼續,看著姐姐的家就在不遠處,我心急如焚,不斷的想著:讓姐姐來接我吧。于是,我拿起電話就準備打,“不行!”一聲呵責讓我頓時將手停在了半空中,老板娘眉頭緊皺,表情嚴肅的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打雷時是不可以打電話的,要不然,你恐怕就和那棵樹一樣了。”說著,伸手指向窗外。我順著她的手望去,窗外的馬路上已積滿了水,而那水面上正飄著一半截樹。雖然看不清顏色,但仍然可以看到樹葉已經變焦了,似乎還冒著煙。“那就是被雷電打的。”老板娘說。我已經目瞪口呆,我似乎能想象到那樣的`場景:一道閃電明晃晃的,劃破長空直劈了下來,一棵樹就隨此被攔腰斬斷。我猛地一悚,仿佛這道閃電打在我的身上,打在了我的心里。
窗外水愈積愈深,風愈刮愈狂。雨漸漸的小了,我第一次知道度日如年是哪般滋味。電閃雷鳴也似乎沒有了聲息,我本想就這樣徒步走到姐姐家的,但想起那棵樹的下場,我身已冒冷汗。我買了一條尼龍布披在身上沖進了雨簾。
記憶的輪盤輪回轉,當再想起這件事時,還是一陣后怕。但轉念一想,比起那些大災難,這點小風雨又算什么呢?而且我不是也在災害中學到了一些知識嗎?我慶幸我那天沒那么做。試想一下,當時若是沒有老板娘的提醒,那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每個人都要不斷充實自己,掌握一些知識。不需要我們去分析透徹,亦不需要我們去做一些什么發明創造,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保護好我們自己而已。可見,懂得逃生知識是多么重要。只要懂得逃生,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能將危害降到最低最低。
防災減災征文 篇6
每年,長江的荊江河段溺水事故頻發,荊江段的寶塔灣被人們稱為“索命灣”,轟動一時的10·24大學生“人梯”救人事件就發生在這里。此處已樹起“人鏈”石碑,還有“危險”警示牌。沒想到,2011年的暑假,19歲的侄女再次在這里歷險。
烈日炎炎的夏季,大學放暑假的第一天,侄女與幾個大學同學相約去江邊吹風、拍照。當她們循階而下,沿江邊游玩時,本沒打算與江水“親密接觸”,可是,有同伴一不留神,腳踩在江邊濕滑的青苔處,吱溜一下跌進江水里。
幾個同伴大驚失色,慌忙伸手去拉,可是,風大浪拍岸的天氣,坡形的江岸又濕又滑,哪里使得上勁——剛搭上手,如腳踩西瓜皮似的把持不住,侄女又跌進江水里。
烈日當空的正午,江邊游人不多。她們急得大聲呼救,幸虧兩個孩子都曾在游泳館初識水性,能游幾下子,可那里暗流洶涌,與游泳館游起來大不相同。撲騰幾下后,筋疲力盡的她倆被江水轉卷越遠。
幸好,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抱著兩大塊泡沫塑料板飛奔過來,不由分說地向她倆扔過去。等聞聲趕到的人們救起她倆時,已經過去了足足15分鐘——要不是那兩大塊泡沫塑料板,兩個女孩只怕早已葬身江底。
向小男孩道謝時,才知道,當時他正在江堤上的樹蔭下玩耍,聽到呼救聲后,他一邊飛快地向堤下有人家的方向跑去,一邊高呼:“有人落江里了,快救命啊!”
他跑了不多遠,迎面碰上一個拾荒的老人,聽到孩子呼救,老人為難地大叫一聲:“我不會水!哎呀!快來人啊!”他二話不說,劈手奪了老人腋下的'兩大塊泡沫塑料板,轉身向出事地點跑去,邊跑邊回頭,朝老人喊,“快去喊人來救命,要快!”
于是,她倆獲救了。
事后,拾荒老人說,那泡沫塑料板是冰箱的包裝物,是他在附近的垃圾堆拾的。他也不知道這東西可以水中救人。但是,小男孩知道,而且,他還知道很多很多。
比如,他不好意思地說,爹媽在這個城市打工,他是從農村來這里度暑假的,因為村里溝渠多,從小與水廝磨,水性還不錯呢,但他不敢貿然下水救人,因為救人和游泳不是一碼事……家鄉山多溪眾,他還知道倘若突發泥石流,千萬要跑向側旁或者附近的高地,而不能順溝逃命,一定要奮力跑離山谷……
我們好奇地問他,小小年紀為什么知道得這么多?他靦腆地說:“這有什么稀奇!我的同學們都知道。”又說,因為他們農村留守兒童多,所以,學校非常注重防災避災方面的事情,專門給每個學生發過一本小冊子,里面啥安全常識都有。還說,他們學校組織過好幾次針對地域性、季節性危險的實際演練……
當我翻開這本農村學校編撰的《中小學生防災應急手冊》時,看到開篇的序言里寫道:“此書針對常見的災害事故,詳細講解了防災常識和應急要點,旨在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掌握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強防災避災意識,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和各種災害事故的心理素質……同學們,希望此書成為大家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以及各種災害事故的行動指南。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防災減災做出自己的貢獻。”
手冊分為未雨綢繆篇、自然災害篇、事故災難篇、健康衛生篇四大部分,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各種防災避災常識和應急知識。內容貼近生活,通俗易懂。
只可惜,在場的城里人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詳實地宣傳各方面安全知識的手冊。記得,當時,有人嘆:“別小看這本小冊子,關鍵時候,它比四兩撥千斤還起作用!”
災難猛于虎。防災減災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從娃娃抓起,充分樹立風險意識,更需要從我做起,必須人人懂得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曾有人說“地球正進入多事之秋”,在突發公共事件以及各種災害事故頻發的今天,我希望天下人都能讀到《防災減災應急手冊》之類的有指導意義的好書。愿所有人都能從書中受益!愿人人掌握必要的防災減災知識,擔當起防災減災的傳播者、實踐者。愿天下人珍愛生命遠離災難!
防災減災征文 篇7
2008年5月12日,一場百年難遇的地震震撼了全球華人的心,所有人都為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亡魂們深感惋惜,悲痛之情難以言喻。
天災,是無可避免的,可是,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禍如這天災一般令人惋惜呢?
2009年1月,上海商學院發生的那具慘案不就是這令人惋惜的人禍的縮影么?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人們往往為那些不幸身亡的人感到惋惜。試想,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有防災的意識呢?情況或許就會大不一樣。
人的一生不可能風調雨順,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災禍。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不正是證明了之一點嗎?人要想在憂患中生存,沒有些防災減災的意識和知識怎么行呢?
要防災減災首先要有防災減災的意識,要注意身邊每一個可能成為安全隱患的細微之處,只有做到面面俱到,你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或許你會說:“干嘛顧忌這些細枝末節,又不會出什么事。”可是,中國有句老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留意這些小地方,就有可能為今后發生重大事故埋下禍根。
5.12大地震中,有一所中學竟無人傷亡,這與校長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說,這位校長每學期都要讓同學們進行防災演習,所以才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因此這位校長也被網民們評為了最“牛”的校長。
要防災減災還要有防災減災的知識,任何行動都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沒有知識就會像無頭蒼蠅一般,在危險面前不知所措。然而,在危險面前,任何驚慌失措的表現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如前文所提到的校長,假如他沒有一些防災減災的知識的話,他也不會讓同學們每個學期進行防災演習。而當災難真的來臨時,如果他沒有防災減災的知識,他又如何指揮得了全校如此多的師生?
反過來再想想商學院的那起慘案,如果那幾名女生有防災減災的意識,宿舍就不會起火,如果她們有防災減災的知識,就不會從高樓上跳下而致死。如果她們能冷靜的面對大火,就不會使自己年輕的生命香消玉殞。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了解“防災減災”、讓“防災減災”成為我們生活重理所當然的存在。我們害怕危險,因為我們不想死去,正因此我們要更加注意“防災減災”,因為我們珍愛這只有一次的生命。
防災減災征文 篇8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將來臨,時間再次將我們的目光引向那讓人流淚、讓人牽掛的地方,一年前,在大災面前,災區人民以堅韌頑強的生命意志,在廢墟中堅強挺立,一年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八方支援,幫助著災區人民重建家園,一年后,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再婚、重組家庭、新生兒降生……喜悅、快樂讓曾經破碎的心得到安慰,得到溫暖。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防災減災目的設立旨在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保障全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防震減災關注生命安全”,提供給大家防災減災的科普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救及救他人的能力,提高自我保護及保護他人的能力。所以,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面對災難,離去者安息,因為生命得到了尊重。北川中學的一位只有十二歲的被截肢的女孩說過:“請你們不要稱我的那些死去的同學們——是沒有來得及開放的花蕾,就已經凋落了。不,他們不是凋落,他們已經盛放過了。”北川中學的同學們還說了一句感人的話:“翅膀上馱著天堂親人的希望,你要高高飛翔。”
是啊!生與死僅在一念之差。
生命,如流水一般,沒有輪回,不可逆轉;生命,如鮮花一般,都曾有過燦爛,有過輝煌;生命,如清茶一般,苦澀過后,醇厚甘美,回味悠遠。
《泰坦尼克號》中杰克沉入水中的一剎那;《薰衣草》里“以晨”閉上眼睛時“修琪”心痛的淚水;《秋天的懷念》里母親的.最后一句話;《夢里花落知多少》中悲劇的結尾,都把珍惜生命的道理一次次訴說。正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破了天際,又在瞬間消失,這就是生命的短暫與美麗。
生命因曇花盛開的一瞬間而美得絢爛;生命因飛蛾撲火的一瞬間而美得壯烈;生命因蠟燭燃燒到最后的一息而美得燦爛……生命的美麗無處不在,所以,學會在災難面前學會保護自己,珍愛生命,你才會感到無比的充實,你才會奮發向上、不在災難面前放棄,你的人生將會為此而更加輝煌!
防災減災征文 篇9
墨西哥大洪水,美國颶風“費利克斯”, 印度尼西亞泥火山……時間車輪滾滾壓過,人類歷史與災難如影隨行。汶川大地震已過去整整三年了,那殘垣斷壁的廢墟,仍不敢回望;那遍布山野的悲音,仍不忍傾聽。那一場巨大的災難,是一場人類的浩劫,是失去同胞的哀痛、刻骨銘心,是心中至今仍然無法平復的創傷。
我們該拿什么來告慰死者和幸存者?拿什么讓逝者安息,生者如斯?經國務院批準,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的第三個“防災減災日”。是的,這可以讓我們牢記那痛斥心扉的傷。
汶川大地震讓防災減災問題得到空前的關注。災區重建中也更加注重防災減震規劃,掀起了一陣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的風潮,地震災害紀念館因此建立,5月12日更成為了我國防災減災日,這是對生命的尊重。然而,防災減災作為生存和生活的常識,它的宣傳教育和施行體制的完善仍是一項系統且持續的工作,并非短時間內可圓滿做到。泱泱大國,幅員遼闊,對于災難頻繁的我國來說,防災減災教育顯得任重而道遠。
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于日本而言是一個世紀災難,日本在這次災難中擁有的科學防災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預警系統。這個由約一千個地震計組成的網路,覆蓋全日本,可以覺察和分析震波,并發出警告。更重要的是防災意識在日本深入人心,周全的防震設備和日常防震訓練,讓人們在地震真正來臨時做到鎮定有序,不慌不亂。
日本被公認為最有具有防災減災經驗的國家。在日本,防災教育體系做得很完善,不僅設有面對市民的各種防災宣傳教育,更是納入了全日制的學校教育。提到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人會想起2004年的印度海嘯中的一個故事。一位英國小女孩利用她的在學校里學到的有關海嘯的知識而令附近海灘100多人免于海嘯的侵襲。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細致應對值得學習!
師大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家,安全校園是我們美好生活的根基,校園的安全顯得尤其重要,防災在學校教育中必須常規化。我校經常進行防災演習,演習的日期和方式由學院自主選擇,在學校確定方案后須獲得批準方可實施。學校的演習也是循序漸進的,一般每年年初開學的時候,考慮到剛入校的新生還不太熟悉演習過程,學校會在演習開始前事先通知學生,然后逐漸提高演習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模擬災難發生時的真實場景。日常的模擬演習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逃生技能,更有助于他們在面對災難時克服恐懼的心理。學校在防災教育方面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體驗式。在災難尚未降臨的時候,人們往往因為缺乏直觀的感性認識而忽視防災的重要性,或者干脆認為災難離我們遙不可及。體驗式的防災教育則借助接近真實的.體驗,“拉近”災難與人之間的距離,除了在體驗中學習到應對災害的常識,更重要的是為面對災難做好了心理層面的準備,當災難真正降臨時,能夠從容、鎮定地應對。
成為師大的消防志愿者快兩年了,這樣的志愿者身份讓我更切身體會到了師大的消防、安保工作的斐然成績。師大是和諧師大、人文師大,是安全校園,防災宣傳活動受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消防志愿者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防災教育活動,在幫助同學們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許多消防安全知識,養成了強烈的防災減災意識。
讓我們謹記: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師大學子共建安全校園。防災減災從我做起關系到每一個人。同學們平時對身邊潛在的災害風險是否關注?防災減災知識知道多少?避險自救技能掌握多少?災害逼近時如何才能從容應對?專家指出,遠離災難并減輕傷害,必須了解災害、了解風險、了解逃生技巧。每個人都有必要抽些時間學習防災減災、避險自救的知識技能。
在可以挽救生命的知識面前,在經歷了一次次災難后,我們應該更聰明一點,掌握危急時刻活下來的知識和技能,比其他任何知識和技能都更重要。今后要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利用演練活動和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校師生員工參與防災減災活動的積極性,增強災害風險意識,防災減災從我做起,師大學子攜手共建安全校園。
防災減災征文 篇10
現今,因人為破壞較嚴重,災害的各類在地球上“生根發芽”,造成的損失則不堪設想。每年由于干旱,洪澇、臺風、暴雨、冰雹等災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國民經濟也受到極大的損失,而且隨著經濟的調整發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亦呈上發展趨勢,直接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聚焦北方大旱,研究發現三千年來西部反復大旱,農業部組織專家開展科學抗旱活動,小麥抗旱是主要技術,在干旱區內一定要控制水土流失,必要情況下可以修建水壩,在適應的位置種植樹木等。
暴雨是短時內或連續的一次強降水過程,在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的災害,暴雨甚至會引起山洪暴發、江河泛濫、堤壩決口給人民和國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我國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影響暴雨的主要因素大多是人為因素的破壞,所以在城鎮建設方面應把環保放在首位。
風雹,風雹災害是指在對流性天氣控制下,積雨云中凝結生成的冰塊從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災害。冰雹常常砸毀大片農作物、果園損壞建筑物,威脅人類安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風雹常常發生的地土或很廣,農業因風雹受災面積的重災年達9900多萬畝(1993年)輕災年也有5600多萬畝(1994年)。
西藏有兩個冰雹帶,中國出現近十年來最嚴重冰雹災害性天氣,罕見暴雨近期為何頻繁“光顧”中國南方地區。
低溫冷凍,低溫冷凍災害主要是冷空氣及寒潮侵入造成的連續多日氣溫下降。致使作物損傷及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嚴重凍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凍害死苗毀種面積達20%以上。1977年10月25日—29日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凍0.5米,草場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所以平常就應該注意對木林的保護,使氣溫有所調節。
雪災,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現象,危害有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迅、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人民生產、生活影響巨大。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的往處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些家畜會出圈到時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現象須先辯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地先及時撤離,自救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躲在墻角或著比較結實的東西下面。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教師的指揮,躲在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室外,一定要避開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先把手伸出來,慢慢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喊人員來救你,地震發生時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屋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受傷,稱之為是“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處線,導致溫度上升的種效應,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還會引發多種病,如腦炎、高燒等,并會造成大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所以在酸雨來之前,氣象部門應做好詳細的報告在廣播中告訴,讓農民做好防酸雨措施,避免大量農作物受損。
而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關自己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要多學防震、防災等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災減災征文 篇11
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壞消息接二連三通過媒體傳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似乎顯得愈來愈多災多難。災害每每發生,極大威脅生命財產安全,甚至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總不免令人膽顫以致惶恐。災難造成的不幸,同時也在屢敲警鐘:天災難以避免,突如其來如何應對?
求生,人之本能。面對災難,許多人往往發現自己并不懂得該怎樣逃生,可危急時刻是否具備自救技能,很可能是“生死兩重天”的結果。從海地、智利到汶川、玉樹所發生的地震,震級都超過了7級,就是在這些被稱之為毀滅性的災害中,一些幸存者創造的生還奇跡,猶如一堂堂“現實版”的防災教育課,引人反思。
去年玉樹州第一民族中學師生在地震中全部脫險。這所歷來重視安全教育的學校,由于前震引起老師重視,及時帶領學生撤離,讓近900名師生幸免于難。“零傷亡”的奇跡也曾發生在汶川大地震:在緊鄰北川的安縣桑棗中學,地震一刻,老師急令學生抱頭躲于課桌下,震波一過,2000余名孩子和上百名老師,從各教學樓中快速有序沖到操場,包括以班級列隊,用時1分36秒!事后人們在驚嘆之余才知曉,奇跡的發生并非偶然。一場劫難的避免,與該校曾幾經加固校舍自然不無關系,但桑棗師生訓練有素的應急表現,正緣于他們堅持了“常態化”的防災教育和逃生演練,這在許多大城市的名校也未必能做到。
防患于未然,無疑比亡羊補牢來得重要。注重防災知識與逃生技能的日常培養,就將減少血的教訓。2004年底的印度洋大海嘯曾無情吞噬數十萬生命,但泰國旅游勝地普吉島的一個海灘上,一位年僅10歲的女孩卻成功挽救了百余名游客的生命。當時在海邊玩耍的英國女孩蒂莉,發現“大海遠處有一波白色巨浪將海天隔成兩半,海水開始冒泡發出咝咝聲”,憑借老師教的災害常識,她意識到海嘯將至,立即讓父母向游人發出警報。幾分鐘后巨浪排山倒海奔涌而至,轉眼吞沒海灘,令剛逃到高地的人們后怕不已。在對觀察力敏銳的小女孩欽佩之余,防災教育何等重要顯然值得思考。
毫無疑問,國民防災素質的提高必須從普及防災應急教育開始。而現實生活中,公眾缺乏應對災害技能的現狀反映出這一環節的薄弱。提及防災教育,有人認為無非是搞幾次逃生演練,其實不然,它涵蓋了防災、減災、預防事故等方面科學系統的教育,包括意識、知識、技能、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災害教育在不少發達國家已經普及,公眾防災意識深入人心。譬如地震多發的鄰國日本,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居民,一到陌生場所都會首先了解緊急通道位置,以便災害發生時盡快逃生。防災應急包是日本家庭的常備物品,將其放在家中易取的'地方,并定期更換包內快過期的食品。今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地區的一場里氏9.0級的大地震再次考驗了日本民眾的防災意識和能力。應當承認,比起抗災救災的能力,我國公民在防災減災方面的意識則相對較弱,相當比例的公眾僅能講出些零星知識。雖然許多中小學近年來已開設安全應急教育課程,但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不應否認,國外生存技能教育模式的多樣化、系統化值得我國借鑒。
防災自救技能對于每個人來說,不該是災難臨時方恨少。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機制,全社會理當擔負起責任:盡可能提高公眾在危境中自救、互救意識及能力,使常態化的防災應急教育走進城市、鄉村,走進校園、社區……
注重防災應急教育,就是防災減災、就是珍視生命。
防災減災征文 篇12
生命脆弱得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禁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生命是短暫的,只屬于我們一次,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吧!
今年的5月12日馬上就要來臨了,回顧去年的今天,不少人的眼角中還夾帶著絲絲淚水!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
有多少人在瞬間被地震無情地奪去了生命?答案是6萬多人。可想而知生命的.脆弱,只在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那么多人喪失了他們最最寶貴的生命。那兒的學校頃刻間倒塌,無數師生被埋,可是也有幾所學校因撤離速度快而幸免于難,這就說明災害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只要我們掌握防災知識,就可以將災害帶給我們的損失降到小。
地震往往是突發事件,有些人不了解求生常識,采取“盲目避震”的行動,結果造成傷亡。而有些人沉著冷靜,化險為夷,求得生存。地震來臨時,我們要就近躲避,在家中可躲在比較結實的家具如床、桌子下邊,注意保護頭部。在學校可以緊貼墻根或避到桌子下邊,同時將書包頂在頭上……
地震是自然災害,無法避免,可是我們只要按照以上步驟來做就可能生存。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許許多多苦難。有人在苦難面前倒下了,也有人在根本不算苦難面前,輕易舍棄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粒粒金黃的細沙,一點兒也不起眼;生命又是偉大的,就像一顆顆璀璨的夜明珠,珍貴無比。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
【防災減災征文】相關文章:
防災減災的征文04-01
防災減災征文01-30
防災減災主題的征文06-15
防災減災主題征文01-27
防災減災的征文15篇【優選】07-12
防災減災的征文15篇【集合】07-12
防災減災征文15篇[集合]06-27
防災減災的征文通用15篇06-24
防災減災的征文精品(15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