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悟清明征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征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悟清明征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悟清明征文1
又是一年清明時,不知為什么今年的清明心中滿滿的都是愧疚。
公公是1986年去世的,那時他正植壯年,卻撒手人寰,拋妻離子,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我們這些年,在離公公安葬地80多公里的城市生活、工作,因為工作、家庭、孩子都等一個個我自以為是的原因,很少在清明這天去祭奠老人,去的次數屈指可數,以前,婆婆總說她不信這些,可是隨著婆婆一天天越來越老,她老人家好像越來越看重去祭奠公公,春節前去、清明還去,我想她一定越來越懷念過去那些舊時光,那些裝滿幸福的日子。
春節前,我們一家人去看望、祭奠公公,那一天,剛下過幾天紛紛灑灑的雪,一路上,柏油公路上雖然看不見雪,但到處還結著些薄冰,車子不敢快行,中午時分到來墓地,那是一個很大的墳場,雖說記得公公墓地的大致位置,但是,等車開過去,還是走錯了方向,仔細辨認,才找到地方,那一天異常寒冷,到處被白雪覆蓋著,大伯家的已經來過了,大伯和公公的墓前還殘留著燒紙錢的痕跡,我們又清掃了一下公公墓上的殘雪和雜草,在公公墓前給他老人家說了家里的一切都好,也說了家里的一些期盼,那一刻,我們很希望公公地下有知,收到我們燒去的紙錢,和大伯相互照應,不要孤單才好,同時,也希望公公給我們力量,把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我們看到公公的墓因為時日長了,顯得有些舊,墓碑上的碑文也褪去了以往的顏色,于是我們想至少要把碑文重新修正一下。今天,又是清明,我們一個因為不想停下手中的事情,我也想孩子上補習不能沒人照顧,也就沒跟婆婆和小叔子一家去看望、祭奠公公,可是,心里卻始終不能釋懷,覺得很愧疚,忍不住要寫點什么,表達自己的哀思和愧疚之情。
我想,無論我們再忙,無論是為了生計忙碌,還是為了孩子操心,都不應該把這當做忽視親情的籍口,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回避一天天老去,我們那時是不是也更加希望得到孩子的關注和關愛,我們現在人到中年,很多時候會覺得疲憊、勞累,可是想想有老人在是福氣,我們就應該加倍努力,更多一點關注親情,關心我們的老爸老媽才對,有空時多陪陪老人,清明時放下手中的事,看看、祭奠一下離去的親人,在那里,我們看到平時不常聚在一起的長輩、兄弟姐妹和家里的親戚,覺得親情一下被拉近了,這正是我們平時渴盼又常常被忽略的,也許這也正是清明節更深遠的'內涵。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遙寄追思的節日,更是一個對生命探尋的節日。清明時節,萬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來,人們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刻相約出游,享受春服既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自在。隨著清明的到來,冬天越來越遠,春天越來越近,桃紅柳綠,春暖花香,鳥鳴水清,無處不動人,無處不美麗。
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努力,無論昨天我們遇到什么挫折、怎樣的磨難……“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在這樣一個穿越漫漫冬季,迎來生命復蘇的時節,我們沒有理由不重新放飛希望,開始新的征程。
感悟清明征文2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烈士陵園,當我看到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我真想高喊:“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在那一張張烈士的臉上,流露出對我們這些祖國后代棟梁之材的期望。他們好似在說:“同學們,好好讀書吧,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一個個英雄們,也只不過都是20出頭,卻為了我們,獻出了他們那寶貴的生命。
今天,有許多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我想:他們應該都與我一樣,對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沒有那些烈士們與敵人頑強拼搏,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吁:同學們,現在要認認真真的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感悟清明征文3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日各紛然。”——宋·高翥《清明》。
所有清明的詩都在表現一群群男女老少帶著一臉虔誠祭祖掃墓的情景。清明也是我國農事活動的重要節日。農諺說:“清明谷雨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它還是人在一生或一年之中立志和發奮讀書的大好時節。記得,十五歲那年清明節,我就曾端抄過宋代王禹翶的《清明》詩勵志:“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正是年少的立志,才有我年長后的立人、立德、乃至于立業。
清明一詞,除專指一個節日外,其字面含義又常使人想到世道的清明。因此,清明還是一個理想社會的追求。閑時讀史,總忘不了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他曾隨晉國公子重耳(后為晉文公)流亡19年。在生活艱苦之時,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公子重耳充饑。后來,重耳即位,介子推陪老母盡孝隱住綿山,不愿受封領賞,晉文公采取錯誤的焚山措施,介子推仍不出山而被焚。文公大哭,在山頂的樹洞里發現一封介子推的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悔,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愿政清明復清明!據說,晉文公依照介子推的遺言,勤政清明,成了春秋一代霸主。如今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應該就是今人所追求的清明吧。一個民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當是現代人對清明的'詮釋。
凝望窗外忽而飄落的雨絲,想起故鄉田野那些高高拱起的青冢,那些驟響的爆竹,清明這個特別的節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傯與死之烏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難料。我們需懂得“視死如生”,學會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過好每一天。“滿街楊柳綠如煙,劃出清明三月天”。春色無邊之季節,我們暫且卸下心靈和工作的羈絆,沐浴四月的薰風,去看看楊柳嫩色與溪水新綠。
又是一年春草綠,千里東風任夢遙。
感悟清明征文4
清明節到了,這是我們祖國的傳統節日。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傷感,是不是真的`應驗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與我們一樣,幸福與快樂地生活。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與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
清明節,是我最有一次傷感的節日,我從來都沒有感到過這樣的傷感,或許這是我對先人的懷念吧。
【感悟清明征文】相關文章:
清明的征文08-10
清明寄哀思征文06-29
清明祭英烈征文02-17
清明的征文(精選40篇)03-24
清明的征文(精選54篇)09-18
清明森林防火征文09-20
清明節征文09-01
清明節主題征文06-08
我們的節日清明征文11-13
清明節優秀征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