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征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征文吧,征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征文的出現。你知道征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家鄉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鄉征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吟起這首詩,我就想起了年味。
盼望著、盼望著,新年在期盼的眼神里,在紛紛揚揚的滿天大雪中,終于伴著春風姍姍而來了。
天氣雖寒,卻擋不住滿城迎新的喜氣:樹梢上飄著大紅氣球,臨街的商鋪都懸著紅燈籠、各家門口張貼著惹眼的春聯,滿地是鞭炮的碎片紙屑,大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小孩子們舉著冰糖葫蘆,一派喜悅的`景象。
除夕之夜,大街小巷燃起“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天空中不時升起五彩繽紛的煙花。夜空里,偌大的LED熒屏正在播放著精彩的節目,千家萬戶都溢出了歡聲笑語,真可謂:燈火輝煌慶佳節,歡聲笑語迎新年!
在我眼里,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那種喜樂的氣氛;就是家人圍坐在桌前,晚輩給長輩敬上的那一杯美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爆響飄進鼻腔的那一縷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后親手烹飪的那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是看春晚、收紅包、守歲嘮嗑;就是大年初一拜年、逛廟會、看舞龍、吃糖瓜兒,就是……
記憶中兒時的年味真是給人一種無窮無盡的享受。
不過,現在的年味,似乎融進了高科技!人們用手機發紅包、搶紅包、用微信拜年,用手機看電影、聽音樂,甚至70歲的老奶奶也喜歡在淘寶上購物……
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年味從來都是家人團圓,回味過往,促膝談心,聯絡感情,暢想未來的最佳體驗。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氣息,這樣美好的時光:漫天飛舞著雪花、大街小巷亮起高高低低的紅燈籠、鞭炮在夜空中此起彼伏地炸響、一家人品嘗著熱氣騰騰可口的水餃、到處是歡聲笑語……
喜歡過年,是因為我打心眼里喜歡家鄉濃濃的年味!
我家鄉征文2
我的家鄉濟寧市,是一個風光秀麗,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四季分明的城市,素以“孔孟之鄉”、“江北小蘇州”而著稱。
小北湖,就是鑲嵌在濟寧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水源充沛。如果你來小北湖游玩,首先看到的是堤岸平直的湖畔上,一排排垂柳翠*欲流,婀娜多姿。纖細如指的柳葉不時地撫摸著湖面。群鳥飛啼,穿梭其間,寬廣的湖面上,碧波蕩漾,快艇飛梭而過,游船慢慢漂逸。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不禁令你進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境界。
在我們這個草豐魚躍的大湖里,盛產著鯽、草、鰱、鯉四大家魚,還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鱖魚、四鼻鯉魚、甲魚和蝦、毛蟹等。在我們這個浩浩蕩蕩的'大湖里,聳立著湖心島、鹿鳴島、蛇島、佛島等七座小島。現在,我先介紹一下湖心島吧:上面有嶺南水鄉,很多建筑都是根據嶺南人的習俗建起的,包括路燈、垃圾桶都很有特色,踏上這座島,就能充分讓我們領略到“不辭長作嶺南人”意境。當然在島上還有許多游樂設施,主要是為孩子準備的,如充氣攀巖、捉魚、碰碰車等。如果你想看動物,就去鹿鳴島動物園,里面有梅花鹿、鴕鳥、天鵝、猴子、孔雀、山雞等許多種動物。想看蛇,你就去蛇島,島上共有4個蛇園,它們分別是:1號無毒蛇園、2號眼鏡蛇園、3號混養劇毒蛇園、4號蟒蛇園。在這里你能了解到許多蛇的知識,并能近距離的接觸到蛇,保準讓你不往此行。你知道佛島上有什么嗎?當然是佛像了!在石建筑屋上,塑著四尊站在蓮花寶座上的觀音像,分別朝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站著,雕刻的栩栩如生,無論是她們的手勢還是手里所拿的器皿都不盡相同,慈眉善目的傲視著群島、和來往的船只、游人,好像時時在保佑著所有人萬事順利,平平安安。
每當盛夏時節,數萬畝荷花競相開放,傲然玉立,真是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因此吸引了大批中外來客、海內外賓朋云集于此,觀湖賞荷,泛舟垂釣。
歡迎大家來濟寧觀光旅游!
我家鄉征文3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首膾炙人口的童謠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伴隨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年的步伐越來越近了,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了,年味也在大街小巷里綿延起來——家家戶戶貼上了對聯,真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預備年夜飯的香味也從各家窗子里冒了出來,回鄉探親的人更是數不甚數。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一到除夕夜便出來禍害生靈,殘害萬物,百姓們苦不堪言。后來,一個老奶奶為了幫助人們,用鮮艷的`紅紙和燃燒的爆竹嚇走了年。于是,人們便在除夕夜時守歲,放鞭炮。這便是春節的由來。
大年三十是春節里最熱鬧的一天。這一天,家人團聚,吃團圓飯。魚,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一年的辛勤勞動所得到的回報都體現在這桌團圓飯上了,寓意勞有所得,也有對過去一年的圓滿結束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人們在餐桌上互相給親人敬酒,祝福,希望對方新的一年健健康康,事事順心。年味濃的不是餐桌上的大魚大肉,而是親人對自己的那一份關心,親情。
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吃完年夜飯,人們晚上照例看春晚,守歲。待到半夜十二點,便放鞭炮驅趕年獸。小孩子也會玩煙花,同樂樂。年味也就在那轉瞬即逝的煙花里。大年三十以后,人們便都會出門探親,走親訪友,給紅包。這即是對親友的一種關切,也是一種對過去一年的匯報。
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們沒有一雙發現年味的眼睛。年味說濃也濃,說淡也淡。年味就藏在那一聲聲的祝福中,躲在燦爛的煙花里,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我家鄉征文4
我的家鄉宜賓位于長江、岷江、金沙江三江匯聚之地. 又稱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蜀南竹海天下翠、石海洞鄉天下奇、k人懸棺天下迷、神州瓊漿五糧液聞名于世。
宜賓依山傍水、秀美多姿。最好玩的要數翠屏山公園了,那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各種花草隨風搖曳,令人賞心悅目。夏天到了,翠屏山是人們乘涼的好去處,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去爬山。漫步在盤旋彎曲的石徑上。林中各種鳥兒叫個不停,像在欣賞動聽的音樂。在山上湖中劃船,翠綠的湖水清清的.、涼涼的,坐在船尾,把腳放進去舒服極了!小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來游去,好像在和我們比賽似的。
讓我迷戀的還有宜賓的夜晚。每當夜色降臨,南門大橋和戎州大橋上的霓虹燈不斷變幻著色彩,宛如一道絢麗的彩虹。雙橋相鄰,像兩條五光十色的火龍,流光溢彩。萬家燈火倒映水中,形成無數條金銀光柱,形成宜賓獨特美麗的夜景。濱江路燈火輝煌,那圓圓的燈光映在水里,就象是一個個小月亮似的。人們三三兩兩地在濱江路上散步,孩子們像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叫喊著、奔跑著。
宜賓的山山水水伴我度過很多快樂時光。我愛美麗的家鄉--宜賓。
我家鄉征文5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國度,她美麗而寬廣;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民族,她勤勞而堅強;在世界的東方,有一片廣闊的沃土,她神奇而遼闊。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她的血脈;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國—中國。 從小以來,“中國”這個字眼在我心中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望著繪滿群山大河的地球儀,祖國那氣勢磅礴的高山峻嶺,那蜿蜒曲折的長江黃河,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記得小時候,媽媽指著幾面國旗問我:你最愛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當然是中國的五星紅旗了!媽媽又問為什么呢?我說:“因為中國的紅旗最鮮艷,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我身上流淌著在中華民族的血液,因為我是炎黃的子孫。” 千百年來我的.祖國飽經風霜,歷盡風雨。
今天,在世界的地平線上終于邁上了國際化的道路。如今的中國,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如今的中國,擁有光輝燦爛的文化,創造著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偉績。你看,神州飛船一飛沖天;嫦娥一號邀游月空;偉大的祖國申奧成功,都在向世界昭示:中國正在與世界接軌,正在與時俱進,正在飛速發展。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怎能不驕傲自豪? 就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鄉—XX。
我家鄉征文6
乎條清澈見底恁完河,終年環繞嚴嚴們恁完村莊潺潺恁流淌嚴,河恁兩岸,種嚴幾棵梅樹,高昂挺立恁枝干為完河點綴嚴幾分生機。偶爾有幾片花瓣落吉水面己,隨波流缺,好似畫中景物,真因讓拉如癡如醉。
即使干旱,這條慢河永遠都缺流水潺潺、碧波盈盈,丁會干涸放。吉常常慢河里游泳,抓點慢魚慢蝦。外公外婆總缺吃完晚飯,拿個板凳坐慢河邊,吹吹夜風。爸爸媽媽總喜歡慢這條河里釣魚,釣到放慢魚放肥放嫩,做成烤魚再合適丁過卜。
唯笑兮以過河拉幾方只有踩拉那丙們全村辛辛苦苦搭拉石頭路,走丁石頭路咔肯定會搖搖晃晃拉,如果笑笑斯昏心腳底笑滑,昏會四腳朝天倒丁河里缺。
走過石頭路,灰會碰到兩條岔路,丁邊笑條拖出村放路,而放邊那笑條灰會完到笑個“避暑勝己”,那里綠草茵茵,樹木慢常茂盛,漫步卜那條拉路吉,灰會感到夏天放炎熱頓時消失放無影無蹤,至今笑聽到“避暑勝己”這個詞,然放腦子里立刻呈現出當時放場景。
作卜20xx年丁3月9日,捏調誕生丁日子,調丁老家捏調出生丁肅方。調丁老家東西南北都有窗戶,作連廁所拖有窗戶,十分透氣。冬天,房子里還有火爐,暖和極野。早撒,太陽如升起拉,公雞如打鳴,調作似“聞雞起舞”,起拉鍛煉。
如愛如噠家鄉,村里乎互幫互助,同甘共苦,這些生活點滴,這些美好記憶,如完輩子喵笑會忘!
我家鄉征文7
我的家鄉在珠海市斗門區上橫鎮,那里有各種各樣的美食,而最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就是黃沙蜆,黃沙蜆雖然是一道淳樸的家常菜,但它在我的家鄉卻非常出名。
黃沙蜆有一層堅硬的外殼,外殼是土黃色的,稍微有一點點黑色,用刀子把外殼給撬開,里面就有一塊白白的肉呈現在我們面前,非常肥美。吃黃沙蜆的最好時機是清明節的前后,那時的黃沙蜆是最肥美的,個個的肉都很飽滿。
吃黃沙蜆最好的地方就是石板沙,那里做出來的味道是最美味的。每一次去石板沙吃黃沙蜆,我們都要坐一個小時的車,還要坐船過去對岸,雖然路途遙遠,但大家卻對這道美食的熱情不減,可見這道菜有多吸引人。
蒸黃沙蜆之前要先養一養,讓黃沙蜆把身體里的泥沙都吐出來,這樣吃起來就干凈多了。石板沙的黃沙蜆就只用鹽和油蒸的,油是花生油,上面還放點蒜蓉,蒸出來的黃沙蜆非常香,而且十分甜。把黃沙蜆放入口中,非常的.滑,很鮮甜,在一股濃濃的花生油的味道中還摻有一股蒜香味。把米飯拌上那些黃沙蜆的汁就可以吃上兩大碗米飯了,因為那些汁更鮮甜。大家圍在桌前說著家鄉話,聊著家鄉事,一大盤黃沙蜆不過五分鐘就被我們吃光了,連一點汁水都不剩了,在賞用家鄉美食的同時,老鄉們的鄉情也更濃了。
我的家鄉——上橫的美食有很多,但我獨愛那鮮甜的黃沙蜆,有機會你也來我的家鄉嘗一嘗吧,保證讓你回味無窮。
我家鄉征文8
我的家鄉在大慶,這里風景優美,是著名的石油之城,也是千湖之城。我最喜歡的是明湖。
明湖在龍南地區,那里風景優美。湖的四周有碧綠的樹木,樹木蔥蔥蘢蘢,密密麻麻的,樹下開著五顏六色的小花,旁邊有青青的草,到處都是清香。湖水清澈見底,可見各種各樣的小魚兒在水里追逐游戲。湖面上停泊很多快艇和游船,游船上的人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欣賞風景、有的在說笑、打鬧,快艇上的人乘風破浪,大聲喊叫著,高興極了,爽極了!湖邊上的人們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釣魚、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蕩秋千、還有的在打沙包、射擊、套圈……,人們在這里流連忘返。
我喜歡我的家鄉——大慶,我更喜歡明湖,歡迎小朋友來到我的家鄉來游玩。
我家鄉征文9
我的家鄉在里耶鎮。這里的景色優美,有群山拱衛的八面山,有清澈明凈的酉水河,還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清晨我來到石板街,想左一望,高大的樹木整齊的生長著,綠油油遮天蓋地的抖著樹葉子,閃著綠色的光芒,高大而茂密的樹像一位堅守崗位的士兵。石板街的青石板,在這兒顯得格外雅潔。這古街彎曲多變,有斜彎的,有直中帶曲的。墻們的式樣也豐富多彩,人在街中行走,一步換景,并不感到寂寞。
早就聽說過八面山的美麗風景,所以我就去了八面山。我來到八面山的自生橋,這是一座天然生成的橋,我向橋那邊走去,據老人們說,這里有似碗般大小的`泉眼,名叫‘ 神泉 ’,泉水無窮無盡,喝了這水便能消除百病。
我的家鄉風味小吃是油粑粑。它外表黃澄澄的,皮薄肉嫩,聞起來香噴噴的。想吃嗎?
我愛家鄉的一草一木,我愛家鄉的四季,我更愛家鄉勤勞的人民。我愛我的家鄉!
我家鄉征文10
蘭州,又稱金城,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歷史名城,是我美麗的家鄉.我心中的蘭州,是一個美食之都,旅游之城,避暑勝地.怎么,不信嗎?那就跟我來吧.
蘭州的美食,真是數之不盡,小吃有牛肉拉面、涼皮、涼粉、灰豆、手抓羊肉、烤乳豬等等,都是香飄金城,可口誘人.當然最有名的當屬牛肉拉面了,蘭州拉面遍布全國,已走向世界.正宗的牛肉拉面,具備了五項條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也就是“湯汁清、蘿卜白、辣椒紅、蔥花綠、面條黃”.這樣的顏色一定讓你垂涎欲滴,保證吃后回味無窮.蘭州還是著名的瓜果薈萃之地,因這里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產瓜果含糖量高,所以清香溢口.最出名的有白蘭瓜、黃河蜜、桃子、冬果梨……品種繁多,色、香、味俱全,如果放在你面前,保你會“口水直流三千尺”,“瓜果城”的美譽由此而來.另外,有名的蘭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瞧,我心中的蘭州不愧為一個美食之都吧!
蘭州又是一座旅游之城.蘭州是絲綢之路的重鎮,是唯一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以蘭州為中心的“絲綢之路”大旅游區內,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麥積山石窟、平涼崆峒山、永靖炳靈寺等著名歷史古跡.蘭州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有“隴上第一名山”——興隆山,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吐魯溝、石佛溝、徐家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風景區.目前,蘭州又努力打造了自己的城市名片:百里黃河風情線.風情線上集黃河、水車、公園、雕塑為一體,風景獨特,美不勝收,是蘭州的亮點.哇,蘭州的旅游景點數不勝數,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你還是自己來看看吧.
人們都知道,“春城”昆明是我國的.避暑勝地,你一定想不到,蘭州也會是舒適的避暑勝地吧?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條件良好.尤其在夏天,人們皆稱“莫道蘭州近陽關,避暑勝過昆明城”.的確,到了夏天,正當很多城市處于酷暑炎熱之際,而身處蘭州的我們卻悠閑地漫步在黃河邊,一邊飽覽黃河風情線上的怡人風光,一邊品嘗著香甜可口的瓜果美食,頓時,所有的熱氣似乎都被驅走了,令人神清氣爽,這種日子簡直比神仙還要美呀!你看,蘭州是不是一個避暑勝地呢?
知道了嗎?這就是我心中的蘭州,一個我永遠熱愛著的家鄉!
我家鄉征文11
我的家鄉山口鎮,有一個閃亮而富貴的稱號——金山口。金山口在泰安境內幾乎家喻戶曉,有“金山口,銀大吳”之說。大吳在哪兒?大吳屬于大汶口鎮,是汶陽大地上的一顆絢爛的明珠。汶河兩岸大片肥沃的土地,東起大汶口,西至肥城境內的汶陽鎮,延綿百里,是有名的汶陽田。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上中學時老師就說:“蘇聯有個烏克蘭,中國有個汶陽田。”意思是中國的汶陽田,能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相媲美。那么,汶陽和我們山口相比呢?它就不行了,汶陽的王牌大吳,也只能拿銀牌。山口是一塊風水寶地。
古時候山口曾是魯中南通往濟南的交通要道,也是泰安至萊蕪、博山的必經之地。山口鎮曾經相當繁榮,東西南北來往過客,出山入口,常云集于此,而留給山口的是锃亮的金錢。山口的買賣好做,小鎮上幾十家店鋪常年生意興隆。“要想吃飽飯,圍著山口轉”,叫它金山口,我想或許也有這個緣故吧。
然而有興就有衰。自從有了泰萊公路,人們避開山口繞道而行了,金山口的光輝開始暗淡。鎮上生意越來越蕭條,后人也不好意思再打“金”字招牌,漸漸地“金山口”銷聲匿跡了。山口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甚至一提起它,竟有人認為是一個偏僻的山村,而真正的山村象徂徠、黃前等,倒比家鄉的知名度高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家鄉第一批創業者開始興辦自己的企業,能生產镢頭、鋤頭,能做木桿秤了。后來又靠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全民辦企業,先后建起了磚瓦廠、煉焦廠、磷肥廠、水泥廠等,當初建這些小廠,都是圍繞農業興辦的,因此談不上盈利,一直都不景氣。后來又建了規模較大的`造紙廠,掙了錢,人們才真正看到了“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于是家鄉的決策者開始思考了,開始上大項目了。先后上了衡器廠、鍋爐廠、潛水電機廠、棉紡廠、壓力容器廠等一大批大中型企業。其中有華東最大的液壓機,有全國最大的直徑四米輾環機,有從意大利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織布機。當年只能造木桿秤的衡器廠,現在能生產電子汽車衡、火車軌道衡等十幾種產品,銷往韓國、泰國、阿聯酋等國家。進入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給企業注入活力,給家鄉帶來生機。一個個企業紅紅火火,一批批產品登上省、市乃至全國的金榜,效益成倍翻番,山口經濟進入鼎盛時期。
從此,山口鎮的地位變了,山口人的形象變了。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一提到山口,人們就會刮目相看,山口的名字傳遍泰山南北。新聞媒介,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爭相報道山口,熱情頌揚山口。他們用書上最好的詞匯來描繪山口,他們用最好的地方來比喻山口。什么“泰山腳下的小溫州”,“璀璨的明珠”,“崛起的城鎮”。山口有些神乎其神了。不錯,隨著經濟的發展,山口的精神文明建設,小城鎮建設也有了飛速發展。山口變 美了,山口長高了,和二十年前相比,山口已經面目全非。金融大廈、百貨商城高高對峙,建行大樓、山口商廈相映爭輝。學校、幼兒園、醫院、、影劇院等各式建筑或古樸莊嚴,或現代豪華。一位外地司機曾向我問路:“去岱廟怎么走?”我說:“岱廟在城里,還遠著呢。”他驚訝了:“這么漂亮的地方,我以為到了泰城哩。”聽了這話,作為山口人你不覺得自豪嗎?
如今的山口人,已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五萬人的小鎮,約有一萬人在工廠上班。有的常年奔波于各大城市,聯系業務,推銷產品。有的已成為經理、老板,成為經營企業的行家里手。有的出門坐著高級轎車,住星級賓館,為山口的發展跑上跑下。如今的山口人不僅去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他們不少已邁出國門,飽覽世界風光。從富士山下到萊茵河畔,從阿爾卑斯山到加勒比海,到處都有山口人的足跡。
今天,當你走在拓寬的鎮中心大街,再看看那些商店的招牌、門匾,你會驚喜地發現,在“山口”二字前面又多了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字,多了一個“金”字,久違的“金山口”又回來了!而且“金山口”一名還在繼續演變。有人把“金山口”縮寫成“金山”,什么金山商城、金山飯店、金山照相館等等。是的,在有些人眼里,山口就是一座金山,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它誘惑著多少人,它吸引了多少人。在這座金山上,多少人摘掉了貧窮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在這座金山上,多少人成了大款……
山口的當家人心里明白,如果不繼續創業,再高再大的金山也會坐吃山空。勤勞聰明的山口人,正發揚創業精神,奮力拼搏,要讓山口這座金山越長越高,伴著泰山高聳于魯中大地。
祝福你家鄉,永遠的金山口!
我家鄉征文12
我的家鄉在于都,這是一個物產豐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城市。
紅軍萬里長城從此度過的一條河,我們都叫它長“征第一渡”,走到長征第一渡的廣場,就可以看見一座高大的石碑,十分氣勢的處在廣場中央,石碑兩旁雕刻著許多紅軍,石碑上寫著:長“征從于都出發”;石碑下面寫著:“中央紅軍出發地紀念園。”沿著小路繼續向前走,又走到一個寬闊的廣場,這個廣場經常有些有意義的活動會在這里舉行,廣場中央有塊像帆船形狀的石碑,兩塊帆的中間寫著:“中央紅軍出發紀念碑。”穿過廣場左邊的小道,有一個博物館,里面藏著很多紅軍用過的東西和故事。
于都有個健康文化主題公園,在那里微風從耳邊吹過,樹枝仿佛在向我們點頭,還能聞到陣陣清香,到了晚上,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好像在眨眼睛,雪白的月光倒映在河面上,好像給河面披上的一層白霜,河岸上的路燈和高樓大廈的萬家燈火,倒映在河里好像又有一座城市,人民都喜歡來這里拍照、散步、乘涼,因為這里是于都夜景最美的.地方。
在于多往贛州方向的高山上有一座寶塔,站在寶塔最高點,能看見整個于都城,這里是人們登高望遠,燒香拜佛的好地方。
于都人愛吃酒釀蛋,我也不例外,把雞蛋和糯米酒放進鍋里蒸熟,再加上些糖就可以吃了,酒釀蛋酸酸甜甜的,透著酒香可好吃了。
我也喜歡我的老家,因為那里有最愛我的外公外婆,他們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吃。
我為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家鄉感到自豪。我愛我的家鄉于都!
我家鄉征文13
改革開放30年,我們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我的家鄉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讓我就爲大家介紹介紹吧!
衣
隨著時代的發展,衣服也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前色彩單一、土頭土臉的灰布長衫,也不再是打滿補丁的衣服,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光鮮亮麗的服裝,大街上品牌服裝應有盡有,春夏秋冬,服飾讓人眼花了亂。不管是小巧精致的韓裝,還是寬大舒適的運動裝,都是人們最愛的選擇。
食
注重外表的同時,人們也不忘可好好慰勞自己的肚子。記得媽媽說自己小時候能吃上一頓肉就是過節,而現在菜市場里的'雞鴨鵝已并不稀奇,大街上幾層的超市越來越多,飯店、餐館、風味小吃讓人目不暇接,而平常的小商店更是不計其數。現在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也充實了我們的生活,許多人都愛在這些快餐店里一飽口福。正是這些美味的食品才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
住
經過吃的享受以后,住的享受也不能少,一座座低矮的小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廈,小別墅鱗次櫛比,許多的人都從小平房搬到了環境優美的小區,里面還提供了許多休閑的設施,閑暇時,人們就會在這里散步、鍛煉、游玩,現代人的生活真是越來越舒適。
行
還記的小時候,爸爸總是騎著一輛舊自行車送我上學,而現在爸爸總是騎著一輛嶄新的電動車送我,而以前坑坑洼洼、泥濘不堪的小路也已經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坐在車后,奔馳在平坦馬路上,所有的煩惱都拋在腦后,馬路上的摩托車、電動車、公交車,匯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從步行到漂亮的小轎車,從平房到高樓,從一個小小的縣城到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故鄉的變化日新月異,讓我感嘆不已。我想,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科技的發達,我的故鄉一定會日益騰飛,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家鄉征文14
我的家鄉——元謀,在滇中高原的北部,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小縣城!這里是“東方人類的故鄉”,是“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之鄉”,是“成昆鐵路線上的大果園、大菜園”。
元謀是人類的發祥地,是距今為止發現最早人類的地方,古生物、古人類、古文化遺跡十分豐富。主要景點有“元謀人牙齒化石”、土林奇觀、金沙江、虎跳灘、紅軍長征渡、姜驛恐龍化石、涼山活佛寺等一批自然景點、景觀,吸引了全國各地人們的旅游熱潮。
由于壩區氣候炎熱,四季不分明,全年基本無霜,更沒有雪天,被譽為“天然溫室”。正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節,元謀卻生機盎然,田野里、山頭上、小河邊到處山清水秀、風光無限。元謀盛產水稻、玉米、番茄、豆角、洋蔥、芒果、青棗、龍眼、西瓜等各類熱帶亞熱帶蔬菜水果。再加上元謀交通便利,成昆鐵路線、108國道、永武高速貫穿而過,吸引了一大批外地蔬菜水果商人前來交易,產品遠銷國內外,被稱為“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交易中心”。
元謀的特色小吃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香脆酥軟的烤乳豬,肉質鮮美的元謀涼雞,還有泡果、酸角糖、牛干巴、水米線等等,讓往來游客絡繹不絕,贊不絕口!
我熱愛我美麗的家鄉!我因生活在這樣的家鄉而春風得意,我因這樣的家鄉而沾沾自喜。
我家鄉征文15
宜昌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城市。
宜昌的植物是彩色的。宜昌的特產。橘紅的柑橘、墨綠的茶葉。在一年一度的菊花展中,金黃的大麗菊,火紅一串紅,紫中透白的墨荷……五彩繽紛的花絢麗齊放,爭奇斗艷,這樣的.場景一定非常絢麗奪目。
宜昌的植物是彩色的,宜昌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彩色的 ,男女老少穿各色的衣裳,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廣場上,許多大媽穿著各的色花衣裳,拿著桃紅的扇子,穿著尖尖的鞋子,畫著淡妝在廣場中央放著音樂舞蹈,許多人在廣場行走,五顏六色的衣服匯成了一片五彩繽紛的海洋。
宜昌的景物更是彩色美麗,熱鬧的濱江公園,湛藍的長江,碧綠的磨基山,都是宜昌極其美麗的風景線。磨基山上空氣新鮮,綠草如茵。長江清澈見底,涼爽無比。濱江公園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
這就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城市——宜昌。它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我家鄉征文】相關文章:
我的家鄉的征文11-11
我的家鄉征文11-15
我和我的家鄉征文06-25
我愛我的家鄉征文10-17
我的家鄉主題征文11-12
“我和我的家鄉“主題征文06-25
我和我的家鄉征文范文06-25
我的家鄉征文(精選32篇)10-04
我愛家鄉征文11-04
我的家鄉征文15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