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品安全的征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那要怎么寫好征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食品安全的征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食品安全的征文1
在人的生活當中,衣食住行,樣樣缺不得。特別是食品,它是與我們每個人緊密相連的,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所以我們更該關注食品安全。
記得六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16歲的學生,由于小時侯吃了太多了垃圾食品,已經身患絕癥,現在他還十分的后悔。我們要記住這個悲慘的教訓,看看這些廠家,都已“金錢第一”“利潤最多”的道德觀念做出發點,為了市場上的競爭,竟全然不顧消費者的`健康。想想蘇丹紅,想想因便宜食物的誘惑的人在病床上如何的后悔
現在改革開放好,人民富有了,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家家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個受父母的寵愛慣了,一聲:“媽媽,可以給點錢買東西么?”媽媽一句話也不說,掏出一張鮮紅的百元大鈔,“給,省著點花,不夠媽在給。”就這么一句話。我們一把抓了過去,放學時,東蕩蕩,西游游,看到路東有一片烤羊肉串,蒼蠅漫天飛舞,“老板,來10根羊肉串。”那老板笑呵呵的遞上一把燒了又燒而且“香噴噴”羊肉串,那人手上拿了一大把羊肉串,另只手還拿著一根冰棍,兜里還放著一些糖果,真想用一首歌來唱唱:“左手一把羊肉串,右手一根冰淇淋,口袋里還放著一把糖果哦。”弄來弄去最后傷的還是你自己,拉肚子,發燒“哎喲,哎喲”的叫著,父母看了又著急,花了大筆的錢來治。你說這樣合算么,買東西花錢,治病也花錢,
食品安全要警鐘長鳴,不容忽視。國家為了廣大的中小學生能夠放心的使用食品,增強全我們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能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營造食品放心消費環境。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雛鷹,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兒,只有健康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選擇,決不能讓危害健康的食品在我們身邊有一席之地!垃圾食品問題相當于冰山一角,可這一角不留意了也能撞沉鐵達尼號,我們在衛生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時,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畢竟,我們管不了別人的良心,只好先管住自己的嘴巴。
關于食品安全的征文2
“民以食為天。”古人質樸的話語告訴我們,食品在生活中的位置是至關重要。21世紀,隨著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不斷上升,人們在注重吃得美味的同時,更注重吃得放心。然而,同學們食品安全意識單薄,特別是一些嘴讒的同學只知道吃得痛快,完全忽視了保護自己的身體,結果“病從口入”,后悔莫及。
事例一:
小明最近迷上了吃羊肉串,放學回家的路上,常常跑到路邊的小攤上去買烤羊肉。做燒烤的人在羊肉串上灑著胡椒、鹽巴、味精,用炭火一烤,香噴噴的,路過的同學都忍不住要咽口水。小明把自己的零花錢都用來買羊肉串吃了,幾天下來,小明就得了痢疾拉肚子。一問醫生,才知道燒烤的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還沒有熟透,吃的人可能會感染上寄生蟲。唉,當時只知道燒烤的羊肉串味道好,現在可吃出毛病來了。
事例二:
李華昨天傍晚回到家的時候,媽媽還沒有下班,嘴讒的他開始翻箱倒柜地找東西吃。找了良久,最后在廚房的角落里找到一個“香巴姥”雞翅,想也沒想,李華就拆開包裝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吃過雞翅,在沙發上看了一回電視,媽媽就回家把飯菜做好了。李華這才發現肚子有點不舒服,開始一陣陣地疼起來,急忙往衛生間跑。最后被媽媽拉去診所看了病,才知道是吃了變質的食品,原來那袋“香巴姥”雞翅已經過了保質期了。
事例三:
張國的爺爺是個節儉的人,平時穿衣服,吃東西都講究節省。前兩天,張國家宴請親戚朋友,一桌子飯菜還剩下許多沒有吃完。按照張國爸爸的意思,天氣還暖和,這些食品容易發餿,趕緊倒掉。可是張國的'爺爺不同意,硬是要留下來放在冰箱里慢慢吃。張國的爺爺吃了兩天剩菜剩飯,肚子就吃出問題來了,被送到醫院里打點滴。節儉沒什么不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節儉和自己的肚子過不去,是會吃苦頭的。
近期,學校開展了“關注食品安全,共創健康美好生活”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向我們講解了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的征文】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征文11-05
食品安全征文【薦】02-28
食品安全征文【熱門】03-05
食品安全征文【熱】02-27
【熱門】食品安全征文02-27
食品安全征文【精】02-27
【推薦】食品安全征文02-27
【精】食品安全征文02-28
“我與食品安全”的征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