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德師風建設征文
師德師風建設征文怎么寫?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三篇師德師風建設征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師德師風征文!
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人們都喜歡金色的太陽,銀色的月亮,而我卻要贊美夜晚那不耀眼的星星;人們都留戀姹紫嫣紅的玫瑰,雍容華貴的牡丹,而我卻崇尚上那漫山遍野不引人矚目的小草。
星星給黑夜帶光明卻從不炫耀自己,小草裝點萬里河山卻總是默默無聞,星星,小草是平凡的,但它們的精神是高尚的。
晨曦初露,月光披著冰冷的青灰,學校門口已有校領導們巡視安全的身影和班主任們疾步的腳印,辦公室里,老師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將學生引向知識的彼岸,解答心中的困惑,他們這種高尚的師德情操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是為師之本。
古人云:士不可不泓毅。
而我卻要說:師不可不揚德。
我慶幸命運賜給我了這個職業。
腳下的路才剛剛開始,不管前路是荊棘叢生或是布滿沼澤,我都一如既往,絕不退縮。
5年來,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我愈發喜歡這個職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幾十年始終安于粉筆生涯的精神激勵著我,周圍同事們不辭辛苦,努力鉆研,積極進取的行為鼓勵著我,“六知”精神的學習更增強了我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
我愛我這平凡的職業,我愿做紅燭,我甘為人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辛勤耕耘。
假如有人問:如果在人生的道路再有一次機會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職業?我一定會高聲回答--------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很富有,因為在學生那空白的沃土上,我們是春天的播種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
我自豪我是教師,我要讓我的青春在這里奉獻,在這里閃光!
老師之喜劇導演
我是一個凡人,雖然修煉多年,但依舊難以成仙。
曾經對自己的職業有過諸多幻想,商人、文案、會計……種種職業在我腦海中閃爍,沒想到最終我卻成為了一名老師,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里遇見“老師”這個職業,卻是因為這個職業,我才擁有了最好的時光。
我一直惶惶不可終日,擔心自己無法勝任“老師”這個職業。
在我的心里“老師”這個稱呼神圣卻又平凡,它應該像一個藝術家、一個喜劇導演,在平凡的日子里創造著與眾不同的奇跡。
眾所周知,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稱之為笑劇或笑片,采用夸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引起人們對丑的、滑稽的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而老師是文化和技術的傳授者,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換而言之,老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
這樣看來,喜劇導演與老師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喜劇以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被世人所喜愛,而老師又用他們多種多樣的授課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這樣說來,老師難到不是一部喜劇的導演么?
課堂就是拍攝現場,老師就是現場總指揮。
在視覺上,喜劇無需用太多的舞美布景和道具,這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突出了演員的表演。
同樣,老師在課堂上無需顯擺或羅列自己豐滿的求學經歷,他只需用個人的教學能力來感染每一位學生。
在聽覺上,喜劇用了很多音樂渲染情緒。
同樣,在課堂上老師也需要借助音樂的手段或搞笑的段子,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在講故事的方法上,喜劇不是以現實主義創作的照搬生活,而是多次運用靜止、放大、內心獨白等方式把故事講得清楚又讓人物心理活動得到呈現,從而加深了作品的內涵。
他把人物的思想活動和精神起伏外化了,讓聰明的觀眾想象力得到發揮,讓反應遲鈍的觀眾也看懂了人物關系和思想變化。
同樣,在課前老師需要做好前期的課堂準備工作,搜集大量的材料,以便豐富備課素材。
還要注意自己的措詞準確性,提前進行課堂內容設計。
備課不單單是備教材,還需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
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還要不斷的學習不同的教學軟件或教學設備。
在語言的處理上,喜劇讓演員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創造現場包袱炸響的效果。
同樣,在課堂上老師不再是單單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將書本的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進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其實,老師也好,喜劇也罷,他們都是搭建框架和模式的構建者。
讓人們尋著相應的模式,引發共鳴,固化行為。
在課堂上,老師進行課程內容的導入、講解與回顧,這就像一個導演在編排一場劇集。
只不過,此時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每一位學生在按著老師的劇本走位。
如果,劇本出錯了或者說劇本不夠精彩,那老師所導演的這場劇集也就失去了它的顏色。
喜劇內容錯了可以重拍,可是老師課堂上的“劇本”如果出錯了,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喜劇可以翻拍,可是老師的道德行為將會影響學生的一世,它無法被復制或修改;一個喜劇會被另一個喜劇所替代,可是老師對學生的知識灌輸與能力培養,將會對其影響很久。
喜劇無處不在上演,生活亦是舞臺。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老師是校園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大喜劇觀眾群體的知音,老師應該了解他所面對的這些觀眾,更要懂得這些觀眾。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
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
在學校這個平臺,在課堂這個大舞臺,老師就是導演,每一位老師要用自己的德行,對自己的每一部“影片”負責!
我準備好了,那你呢……
修師德塑師風
“教育的目標是“德才并重,以德為主”。
具體的歸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去影響每一位學生。
要說何為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我看來,道德的好壞并無嚴格的法律依據,它隨人們的思想觀念體現于非正式的輿論之中。
所謂的明善惡、秉正義、知榮辱等都是人們意象中的代名詞。
所以我說,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
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現身說法、以身示范,培養自己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體現自我價值,實現良好的教育目的。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
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
首先,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
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是人民的教育事業,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每位教師都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甘愿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出光和熱。
再則,要求熱愛學生。
“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
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
在一本書刊上,我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節自習課上,一名教師因輔導學生練習,故托堂幾分鐘。
這時,外面起了雨,某學生講臺放了一張條:“你耽誤了我們放學時間”。
教師見后,并無不滿,而是公開向學生道歉,并把自己的傘、雨衣送給同學們。
教師的素質體現在生活中的點滴上,如上述教師無愛生之心,恐怕很難讓學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對以后的上課狀態、心理反應和師生溝通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師德的另一體現是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
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而又極其艱辛。
之所以說責任重大,是由于教師肩負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責任。
抽象地說,社會的未來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之所以說艱苦,是由于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質待遇較低,甚至處于相對清貧的地位。
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無私奉獻,否則,如果以待遇對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識傳授、教書育人中,難當社會重任。
另外,師德最外在的體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言行一致。
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
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則,“雖令不從。”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范的榜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
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靈魂的基石。
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通過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曾說過,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
這無疑也提示了我們: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所以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特別強調教師不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還要做到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只有這樣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此外,教師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華并賦予時代精神,還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教育學生敢于思考,勇于創新,既提高人文素養,又打好科技素質基礎。
【師德師風建設征文】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的征文06-07
師德師風征文06-19
師風師德征文08-26
師德師風征文11-02
師德建設征文08-18
師德師風主題征文09-14
師德師風征文通用12-06
師德師風的征文【優秀】08-25
贊頌師德師風的征文04-13
師德師風優秀征文05-09